/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乐学同步作业单
13、精卫填海
※基础巩固
一、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上古神话,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女娃是炎帝的少女,不幸nì( )亡于东海,于是她化为身形娇小的鸟,名yuē( )精卫,每日往fǎn( )于西山与东海之间,xián( )来树枝和石块,丢入大海,试图填平大海。这个故事精神内涵丰富,是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汉字,注意书写正确、工整。
2、“少”字是多音字,在语段中读 ,我能用它的另一个读音组词: 。
3、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字义,典典制作了汉字注释卡,请你填写完整。
要理解的字 理解字义的方法 字的意思
溺而不返 查阅工具书:①落水,淹没;②沉迷。 (填序号)
故为精卫 语境推断法:联系上下文
以堙于东海 借助注释法
4、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炎帝之少女。 B.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C.常衔西山之木石。 D.光持石击瓮破之。
二、辨析形近字,选择恰当的字填入括号中。
【日 曰】 古人( ):“一( )之计在于晨。”
【弱 溺】 自从经历( )水事件后,她的身体越来越虚( )。
三、选一选。
1、下列哪一句中的“之”与“炎帝之少女”的“之”意思相同 ( )
A.博学之 B.光持石击瓮破之 C.西山之木石 D.人非生而知之者
2、下列朗读停顿正确的是哪一项 ( )
A.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C.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D.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3、体会精神下列与“精卫填海”所传达的精神最相符的是哪一项 ( )
A.七岁的曹冲想出了许多官员都没想到的称象的办法。
B.袁隆平院士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研究杂交水稻。
C.王冕少时寄住在寺庙,夜里借佛像前的长明灯诵读至天亮。
D.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下,白求恩冒着敌人的炮火救治伤员。
四、翻译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五、读读精卫的话,看看她是怎样应对的。
1、大家结合图片,明白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请你帮忙按顺序排列图片。
2、一位神官看到最后这幅图,想到了“ ”这句话。(用课文原句作答)
3、精卫的遭遇让众人潸然泪下,大家都很佩服她的勇气。一位听众想就第一幅图发挥想象,写一写精卫是如何克服困难的,请你帮帮忙。
※阅读提升
六、课内小古文阅读。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精卫填海的起因是什么 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
2、读故事,借助提示感受神奇的想象。
这神奇之一:女娃死后
这神奇之二:精卫只是一只小小的鸟儿,却
3、学校图书馆要为《精卫填海》这本绘本做张简介卡,请你来帮忙。
4、精卫用树枝和石子来填塞浩瀚无边的东海,决心非常大。但仅有决心是不够的,渺小的精卫长年累月地填海,表现出其 的精神。
5、下列故事中与《精卫填海》的内涵最为相似的一项是( )。
A.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多次搬家。
B.车胤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灯油,就捉来萤火虫装进袋子里,靠着微弱的光读书。
C.炎帝的女儿瑶姬斩杀在江中兴风作浪的妖龙,派神鸟引领人们平安渡过三峡。
D.愚公家门口有两座大山,出行不便,愚公决定一点一点地移走大山,并带着家人行动起来。
七、现代文阅读理解。
海上生明月(节选)
①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 炎帝不仅管太阳,还管五谷和药材。他事情很多,每天一大早就要去东海,指挥太阳升起,直到太阳西沉才回家。
②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可是父亲忙于公事,总是不带她去。这一天,女娃便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
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不幸的是,海上起了风暴,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小船打翻了,女娃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永远回不来了。炎帝固然痛念自己的女儿,却不能用医药来使她死而复生,也只有独自神伤嗟(jiē)叹了。
③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又叫此鸟为“精卫”。
④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 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她住的发鸠(jiū)山上衔一粒小石子或是一段小树枝,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飞翔,悲鸣着,把石子、树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⑤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作就是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大海填平。”
⑥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把你填平!”
⑦“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 ”
⑧“因为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你将来还会夺去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总有一天会把你填成平地。”
⑨精卫飞翔着,呜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发鸠山去衔石子和树枝。她衔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复飞翔,从不停息。后来,精卫和海燕结成了夫妻,生出许多小鸟,雌的像精卫,雄的像海燕。小精卫和她们的妈妈一样,也去衔石填海。直到今天,她们还在做着这种工作。
⑩人们同情精卫,钦佩精卫,把它叫作“冤禽”“誓鸟”“志鸟”“帝女雀”,并在东海边上立了个古迹,叫作“精卫誓水处”。
1、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
吞没(mò méi) 成年累月(lěi lèi) 结成夫妻(jiē jié)
2、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钟爱( ) 悲鸣( ) 咆哮( ) 嘲笑( )
3、这则故事第①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主要人物是 和 ;第②③段交代了填海的起因是 。第④自然段至⑨自然段是故事的重点,写了 ,想象神奇丰富。第⑩自然段写了人们对精卫的同情和钦佩。
4、精卫填海的目的是( )。
A.造福百姓 B.报仇雪恨 C.征服大海 D.挑战大海
5、像《精卫填海》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你能写出其他故事的名字吗 至少写出三个。
※综合实践
八、将精卫的别名与其意义相匹配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誓鸟( ) 冤禽( ) 志鸟( ) 帝女雀( )
A.表明它是炎帝的女儿 B.歌颂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C.赞扬它志向宏伟,意志坚定 D.表明它的前身死得冤屈,令人同情
九、请你查阅资料,从《山海经》里选择一个故事,用自己的话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参考答案
一、1、溺 日 返 衔
shào 多少
3、① 因此 填满
4、D
二、曰 日 溺 弱
三、CAB
四、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2、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女娃在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
3、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她经常衔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来填塞东海。
五、1、5 3 2 1 4
2、常街西山之木石
3、狂风呼啸,精卫被吹得无法前进,但她依然艰难地拍打着翅膀,努力飞到大海上空。大海掀起巨浪,想把精卫扑下来。精卫灵巧地闪身躲避,把石子扔进大海,转身又朝西山飞去。
六、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2、变成精卫鸟 想要用树枝和石子填平大海
3、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她到东海去游玩,不幸在海里溺水而亡,再也回不来了,于是她化作了一只名叫“精卫”的小鸟,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来填塞东海,想把东海填平。
4、坚韧、执着
5、D
七、1、mò lěi jié
2、喜爱 哀叫 怒吼 讥笑
3、炎帝 女娃 女娃到东海游玩,不幸在海里溺水身亡,再也回不了家,化作了精卫鸟精卫鸟为了报仇雪恨,她一刻不停地衔着发鸠山的小石子或小树枝,想填平东海
4、B
5、《愚公移山火夸父追日X嫦娥奔月》
八、BDCA
九、夸父追日:相传在北方大荒中,有座名叫成都载天的大山,居住着大神后土的子孙,称夸父族。因为他们个个身材高大,所以又称巨人族。他们仰仗这些条件,专喜替人打抱不平。有一年天下大旱,夸父族人因为个个都是热心公益,善于奔跑的人,所以夸父族首领就想把太阳摘下。于是开始逐日,和太阳赛跑。他口渴如焚,虽然接连喝干了黄河和渭水两条大河,仍不解渴,又赶往大泽,终于没来得及喝大泽的水而渴死。他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为人类造福,身躯化作夸父山。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