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海陆的变迁(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3海陆的变迁(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22 09:2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三章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高山
沧海
沧海桑田
沧海桑田,简称沧桑,出自我国古书《神仙传·麻姑》。传说古代叫麻姑的仙女,自称曾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以沧海桑田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沧海桑田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脉考察时,发现岩石中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
海洋
陆地
地壳变动
荷兰通过修建拦海大坝连接须德海北口两岸,使4000平方千米的须德海湾变成湖泊,其中的部分海域改造成陆地。
填海造陆的新土地
海洋
陆地
人类活动
世界上第一个举国搬迁的国家
图瓦卢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小岛国,从1993年到2012年,海平面上升了9.15cm,按照这个数字推算,50年后图瓦卢将有60%的国土彻底沉入海中。现在图瓦卢岛上的马路,左右两边都是海,每次海水涨潮时带来的海浪,淹没马路上的低洼地,平地也成了小池塘,只有退潮时还能看见一点陆地痕迹。为了防止海水淹没,图瓦卢人房屋基层都用长柱子支撑起来。陆地最高点不超过海平面5米,2001年11月图瓦卢领导人发表声明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该国居民将逐步撤离。
海陆变迁的原因
地壳变动
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活动
主要原因
提出假设:大陆可能在漂移
南美洲
非 洲
发现问题: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变的吗?
1.轮廓的相似性
2亿年前
6500万年前
现在
寻找证据:
自主阅读P61活动中的资料,完成问题 2min
2.古地层的相似性
3.古生物的相似性
得出结论
大陆在漂移
对此,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大陆漂移说认为, 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 逐渐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思与学
魏格纳从世界地图上得到什么启示
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科学家魏格纳的目光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满脸疑惑。“奇怪! 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 ”他的脑海里再也不能平静,“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 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 魏格纳开始收集资料和实地考察, 从古生物化石、地层结构等方面,找到了大西洋两岸相同或相吻合的一些证据。1912年, 魏格纳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尽管这个假说当时未能得到大多数学者的支持, 但它打破了地球“海陆分布的固定论”的思想禁锢, 帮助人类重新认识地球。
1. 在2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结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
2. 大约在6500万年前大陆开始分裂为几块,并缓慢的漂移分离。
3. 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大陆漂移说
2亿年,大西洋有什么变化?
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观点,魏格纳多次前往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岛考察,并测出了该岛正在发生漂移。1930年11月2日,在他第四次考察的时候遭遇暴风雪,失去了踪迹。直到第二年4月,人们才发现他的尸体。
实践行动:请同学们想一想,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故事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呢?
魏格纳探究科学的过程让我们看到他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我们要学习魏格纳,把认真严谨的态度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非洲板块。
图中“→←”表示什么?
“←→”表示什么?
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地壳比较活跃。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带,如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1)板块运动的方式
1、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陆地:形成裂谷
形成新的海洋或海洋面积变大
2、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
陆地形成山脉,海洋面积变小
请找出世界两大山系?
为什么?
世界上许多高大和绵长的山脉,主要分布在板块碰撞挤压的地带,(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例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等。
(2)世界主要山脉的形成
(2)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
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板块交界处,
主要有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
1、环太平洋地带
环太平洋地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例如,日本地震频繁,就因为其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
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例如,我国的四川就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
(1)红海为什么在不断扩张?
红海是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最终会形成新的海洋。
(2)地中海为什么在不断缩小?
地中海在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对运动,相互碰撞挤压下不断缩小,最终将消失。
(3)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运动形成的。
地震口诀:伏地、遮挡、手抓牢
防护原则: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
方法:生命三角救生法
三大原则:正确抉择 行动果断 伏而待定
四大常识:不着急 先藏身 避危险 存体力
自救知识: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地震来了怎么办?
本节小结
大陆漂移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
海陆的变迁
碰撞挤压
两大火山地震带
六大板块
地壳的变动
板块运动
原因
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活动
张裂拉伸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