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13.2电路的连接方式(课件+教案+学案) (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13.2电路的连接方式(课件+教案+学案) (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8-22 11:39:45

文档简介


13.2电路的连接方式学案
【学习目标】
知道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2.会连接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3.能识别串联和并联电路。
【新课】
、探究用电器的连接方式
提出问题:怎样使两只灯泡同时发光?
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电路(要连实物图和画电路图),能用开关控制两灯同时亮,同时不亮,然后利用桌上的器材,实验验证你的设计是否可行。
定义:
1、把用电器首尾顺次连接起来的方式叫___ __
2、把用电器并列的连接起来的方式叫__ ___
二、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
操作要求:利用桌上的器材,连接串联电路,动手做实验,验证你的设计是否可行。
提问:
1、在串联电路中,闭合开关,把其中一个小灯泡拧出来,另一个灯泡还亮不亮?各用电器之间是否相互影响?
2、串联电路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还是部分电路?改变开关的位置,其控制作用是否改变?
灯泡
开关在电源与L1之间
开关在L1、L2之间
开关在电源与L2之间
断开
闭合
断开
闭合
断开
闭合
L1
?
?
?
?
?
?
L2
?
?
?
?
?
?
3、在串联电路中,电的路径有几条?如果某一处断开,电路还通不通?
三、探究并联电路的特点
操作要求:利用桌上的器材,连接并联电路,动手做实验。
提问:
1、并联电路中,闭合开关,把其中一个小灯泡拧出来,另一个灯泡还亮不亮?各用电器之间是否相互影响?
2、干路开关和支路开关分别控制哪部分电路?
实验次序
开关位置
L1(亮/不亮)
L2(亮/不亮)
1
在干路上
?
?
2
与L1在同一条支路上
?
?
3
与L2在同一条支路上
?
?
3、并联电路中,电的路径有几条?如果某支路断开了,其他支路还可以通路吗?
前置作业
1.一个最简单的完整电路有 、 、 、 四部分组成?
2.连接电路时要注意开关应 (填“断开”或“闭合”)
3.连接电路时,可不可以直接用导线直接把电池两端连在一起?
4. 连接电路有几种方式,分别是什么?
5.请同学们根据如下的电路图,先用铅笔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再利用桌子上的器材,连接一个最简单的完整电路。
课题:电路的连接方式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初中生活泼好动、喜欢动手的特点,本节课以实验探究的方法进行新课教学。教师通过层层设疑的方式,让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大胆设计电路,并运用课本、实验仪器等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中,逐步分散了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实验的难点,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使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提高了动手实验能力和学习能力。整个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去主动获得知识,发展智能和陶冶情操,达到育人的目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
2.会连接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
3.能识别串联和并联电路。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主动找出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体会学习的成就感。
2.通过学习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讨论交流学会识别串联和并联电路,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精神。
2.在连接电路、探究串并联电路特点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 通过探究发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学难点】
根据串并联特点识别串并联电路和动手连接串并联电路。
【教学资源】
每组一套组装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验器材(电池组、两只带灯泡的灯座、几个开关和若干导线),多媒体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A.前置作业(教师检查并讲解答案)
1.一个最简单的完整电路有 、 、 、 四部分组成?
2.连接电路时要注意开关应 (填“断开”或“闭合”)
3.连接电路时,可不可以直接用导线直接把电池两端连在一起?
4. 连接电路有几种方式,分别是什么?
5.请同学们根据如下的电路图,先用铅笔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

B.教师提出问题:在刚才的电路里,我们只用了一个用电器,可是在一个实际电路里,用电器往往不只一个,有时有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那么怎样将它们连入电路呢?
教师引入新课:为了使问题简化,我们先来研究怎样把两个用电器连在同一电路中。这就需要通过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知识——电路的连接方式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二、进行新课
教师设计了一个学案,上课前发给学生,方便学生在课堂上使用。
(一)探究用电器的连接方式
提出问题:怎样使两只灯泡同时发光?
请同学们在学案上设计一个电路(要连实物图和画电路图),能用开关控制两灯同时亮,同时不亮。

教师先引导学生尝试设计电路,鼓励学生尽可能设计两种不同的电路,教师巡视,并展示多名学生所画出各种电路图和实物图,加以分析,确定可行的和不可行的,并指出,不可行的错在哪里。根据分析,找出相同的并加以归类,引导学生确定两种不同电路的连接方式,最终确定基本的两种连接方法如下图所示。教师再引导学生确定什么是串联电路,什么是并联电路;并且总结归纳出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定义,并板书在黑板上。在这里教师会分别讲解一下串并联电路的定义,着重突出:串联电路是把用电器“顺次连接”的电路;而并联电路是把用电器“并列连接”的电路。
(二)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
1、动手连接串联电路:
 按照刚刚设计好串联电路的电路图,让学生分组连接实物,教师巡视指导,从中发现问题。
2、提出问题:
连好串联电路后,以教师提出问题(如下),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现象并得到结论的方式来一起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
(1)在串联电路中,闭合开关,取下一只正在发光的灯泡,另一个灯泡还亮不亮?各用电器之间是否相互影响?
(2)在串联电路中,电的路径有几条?如果某一处断开,电路还通不通?
(在此处教师设置了一个演示串联电路中电的流动的动画,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串联电路中电的路径只有一条”的特点)

(3)串联电路的开关控制 ,改变开关的位置,其控制作用是否改变?
灯泡
开关在电源与L1之间
开关在L1、L2之间
开关在电源与L2之间
断开
闭合
断开
闭合
断开
闭合
L1
?
?
?
?
?
?
L2
?
?
?
?
?
?
3、归纳总结:
(1)电的路径只有一条;
(2)用电器之间互相影响,一个坏了,其它的都不能正常工作;
(3)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且改变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没有影响。
4、教师释疑巩固:我们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得出了串联电路的特点,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5、及时练习巩固:
有两只小灯泡串联在电路里,且都正常发光。某一时刻,其中一只灯泡灯丝突然断了,则另一只灯泡(  )
A.照常亮 B.比原来暗 C.比原来亮 D.一定不亮
(三)探究并联电路的特点
1、动手连接并联电路:
 按照刚刚设计好并联电路的电路图,让学生分组连接实物,教师巡视指导,从中发现问题。
对刚接触并联电路连接的学生来说,这一环节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可允许各小组之间互帮互助,小组可聘请做的好的小组的成员给本组做指导,以及时完成实验。
可以找出连接好的小组到前面展示,并说明可能连接的模样有所不同,但是效果应该是一样的。
2、提出问题:
连好串联电路后,以教师提出问题(如下),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现象并得到结论的方式来一起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
(1)并联电路中,闭合开关,把取下一个小灯泡,另一个灯泡还亮不亮?各用电器之间是否相互影响?
(2)并联电路中,电的路径有几条?

在此处讲解并联电路还有干路和支路之分,干路是指从电源两极到两个分支点之间的电路,而支路是指连在两个分支点之间的电路。干路即总路只有一条,支路即分路有两条或两条以上。
(3)干路开关和支路开关分别控制哪部分电路?
实验次序
开关位置
L1(亮/不亮)
L2(亮/不亮)
1
在干路上
2
与L1在同一条支路上
3
与L2在同一条支路上
3、归纳总结:
(1)电的路径有两条或两条以上;
(2)用电器之间没有互相影响,一个坏了,其它的一样能正常工作;
(3)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它所在的那支路。
4、教师释疑巩固:我们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得出了并联电路的特点,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5、及时练习巩固:易错题
一个开关控制两盏小灯泡,则这两盏小灯泡(  )
A.一定串联 B.一定并联 C.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 D.这种电路不存在
教师着重强调:串联电路的开关和并联电路的干路开关的作用一样,都控制整个电路。这里学生很容易做错。
(四)讨论:
分小组讨论,再叫学生来回答。
1、用什么方法来识别串、并联电路?
(1)看电的路径有几条;
(2)一个用电器坏了,看其他用电器还能不能正常工作。
2、练习:
判断以下两个电路图是串联还是并联呢?

(五)想一想
1、街道的路灯,当一盏灯不亮了,是否其它的灯也不亮?由此你可以判断路灯是什么连接方式?
2、节日彩灯“滿天星”由许多串小彩灯组成,为什么不亮时是一串不亮,而不是一个灯泡不亮?由此可判断这是什么连接方式?
通过2个想一想,即达到了对知识的应用巩固,又体现新课程标准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的理念。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六)议一议(其实就是小结):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有哪些区别?
串联与并联的比较
?
串联
并联
连接特点
连接
连接在两点之间
电的路径
只有 条路径
有 条路径
开关作用
控制 ,与位置的改变 关系
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开关控制它所在的那支路
各用电器间是否相互影响
相互影响,若一个断开,其他用电器就无法工作
相互影响,若其中一个断开,其他用电器可照常工作
(七)布置作业
自我评价与作业:
第54页 2、3、4题
(八)板书设计
13.2电路的连接方式
1、串联电路:电路元件顺次连接成的电路
2、并联电路:电路元件并列接成的电路
【教学反思】
本节探究式的教学使自己更进一步意识到,作为教师应不断改革创新,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这节课我先讲解串联、并联的定义,再安排学生在课室分小组实验,在学生动手实验之前,我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搞清使用的电源是什么电源,分清电源的正、负极,弄清如何接线。 2、想一想,灯座、开关应如何连接?把导线接到接线柱上,导线应沿什么方向缠绕,旋紧螺帽时导线才不致被挤出来?
通过做实验,学生对串联、并联的定义有更直观的印象,最后在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串联、并联的特点,学会判断串并联电路。
课件24张PPT。13.2 电路的连接方式 九年级物理教学目标1.知道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
2.会连接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
3.能识别串联和并联电路。1.一个最简单的完整电路有 、 、 、 四部分组成?
2.连接电路时要注意开关应 (填“断开”或“闭合”)
3.连接电路时,可不可以直接用导线直接把电池两端连在一起?
4. 连接电路有几种方式,分别是什么?前置作业导线电源开关用电器断开不可以两种,串联和并联5.请同学们根据如下的电路图,先用铅笔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 图1 在刚才的电路里,我们只用了一个用电器,可是在一个实际电路里,用电器往往不只一个,有时有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那么怎样将它们连入电路呢? 、探究用电器的连接方式
提出问题:怎样使两只灯泡同时发光?
请同学们在学案上设计一个电路(要连实物图和画电路图),能用开关控制两灯同时亮,同时不亮。定义(填入学案中):
1、把用电器首尾顺次连接起来的方式叫_____
2、把用电器并列的连接起来的方式叫_____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实验探究操作要求:利用桌上的器材,动手连接电路,验证你的设计是否可行。二、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1、在串联电路中,闭合开关,取下一只正在发光的灯泡,另一个灯泡还亮不亮?各用电器之间是否相互影响?
提问:不亮会互相影响2、在串联电路中,电的路径有几条?如果某一处断开,电路还通不通?只有一条路径,
某处断开,电路就不通了。不亮亮亮不亮不亮亮亮不亮3、串联电路的开关控制 ,改变开关的位置,其控制作用是否改变?整个电路不改变不亮亮亮不亮1、有两只小灯泡串联在电路里,且都正常发光。某一时刻,其中一只灯泡灯丝突然断了,则另一只灯泡(  )
A.照常亮
B.比原来暗
C.比原来亮
D.一定不亮练习:D三、探究并联电路的特点1、并联电路中,闭合开关,把取下一个小灯泡,另一个灯泡还亮不亮?各用电器之间是否相互影响?
提问:亮不互相影响分支点分支点支路支路AB2、并联电路中,电的路径有几条?至少有两条路径亮亮亮不亮不亮亮3、干路开关和支路开关分别控制哪部分电路?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它所在的那支路一个开关控制两盏小灯泡,则这两盏小灯泡(  )
A.一定串联
B.一定并联
C.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
D.这种电路不存在易错题C用什么方法来识别串、并联电路?讨论:1、看电的路径有几条;
2、一个用电器坏了,看其他用电器还能不能正常工作。2、判断以下两个电路图是串联还是并联呢? 串联并联练习:1、街道的路灯,当一盏灯不亮了,是否其它的灯也不亮?由此你可以判断路灯是什么连接方式?想一想并联2、节日彩灯“滿天星”由许多串小彩灯组成,为什么不亮时是一串不亮,而不是一个灯泡不亮?由此可判断这是什么连接方式?想一想串联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有哪些区别?议一议 两条或两条以上一整个电路干路支路没有会不会首尾顺次并列小结布置作业自我评价与作业:
第54页 2、3、4题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