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五节 极地地区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五节 极地地区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8-21 17:4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节
极地地区
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通过向学生展示南北俩极地区的风光幻灯片和自然环境图片,引起学生对俩极地区的兴趣,通过两极地区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
二、【组织教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能在地图上读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能说出各自的海陆分布特点。
(2)能说出两极地区特殊性的主要表现及两地自然环境特殊的形成原因;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重要性。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判定周围大洋大洲名称。
(4)能够根据两极的气温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
2、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我国在科学考察中取得的成就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培养勇于探索,勇于攀登的科学精神。
(2)深刻认识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全球观念,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教学难点
(1)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辨别周围环境。
(2)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
( 3)读图分析能力与技巧的培养。
(三)课时:(2课时)
(四)准备工作
1、北极地区图、南极地区图、两极地区气温比较图、有关阅读资料、图片、课件等。
2、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南极队和北极队,分别收集南极、北极地区的资料(包括范围、位置、自然环境、历史上的极地探险、现代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及其他方面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媒体展示】:两极地区风光片、企鹅图片、北极熊图片
(学生认真观看53页A和B图)。
{提问}:那幅图是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那幅图展示的是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
{回答}:A图是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B图展示的是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
{提问}:请你们简要说出判断的理由?
{回答}: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或者南极地区气候比北极地区气候低,B图周围陆地都被冰覆盖,A图陆地上还生长着一些稀疏的苔藓植物,所以A是北极地区,B是南极地区。
总结:同学们分析的有道理。在地球的南北两端有两个神秘的地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今天我们进入到这两个特殊地区,去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板书:两极地区】
活动讨论:
将班级里的四个小组分为两组,给学生五分钟时间阅读课文。五分钟后各组派代表说一说所代表地区的相关情况。
极地地区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范围和位置
南极圈以南地区
四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绕
北极圈以北地区
四周亚洲、欧洲、北美洲三洲环绕
气候环境
酷寒、烈风、干燥
“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风库“
终年冰封,但不如南极地区寒冷
代表动物
企鹅
北极熊
矿产资源
石油、煤、铁、金和银
煤炭资源
科学考察
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
黄河站
科考时间
11月份至次年3月份
6至8月份
(画图表)
【梳理知识

1.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在课本上划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同时在地图上标注出重要的纬线圈、大洋、大洲、岛屿)
2.地球自转方向。复习七年级地理知识——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自转方向。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空俯视地球,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在课本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地图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3.怎样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站在南极点上,前后左右都是北方。站在北极点上,前后左右都是南方。
4.两极地区都是被冰雪覆盖的地区(环境与气候)
⑴.地区都是被冰雪覆盖的地区,不同的是北极地区中心位置是北冰洋,周围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南极地区中心位置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绕。
⑵.度位置看,两极地区接受的热量多吗?试从这个方面解释两极地区冰雪覆盖的原因。(两极地区纬度高,太阳斜射,所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大部分地区冰雪终年不化,所以形成厚厚的冰雪,覆盖着陆地和大洋。)
总结:由于太阳斜射,两极地区气温很低;都有极昼、极夜现象,这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
⑶.北极气温比较图
读图对比一下两极的气温值,结合课本55~56页有关材料,探究在两极地区不同的气温影响下,气候和自然景观会有什么差异?(南极气候:酷寒、干旱、大风。南极景观:厚厚的冰层,附近海面有冰山,被称为“白色沙漠”和“风库”。北极气候:气温高于南极,降水多于南极,风速小于南极。北极景象:终年冰封,冰雪天地。)
5.引导:尽管两极自然条件恶劣,但也有生命存在,看图C和图D,说说最能代表两极的动物各是什么?(南极:企鹅。北极:北极熊。)
6.过渡:南极远离人类的居住地,自然条件又非常恶劣,但每年都有大批的科学家前去考察,出于什么目的?
⑴.读自学57~58页教材内容,归纳总结南极地区有哪些自然资源?(1.有煤、铁等丰富的矿产资源。2.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3.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4.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成为天然实验室。)
总结:科考环境也是一种宝贵资源。为什么把南极地区称为“天然实验室”?
⑵.展示我国科学家在南极地区考察的照片,目前,有18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14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
从南极地图上,找出中国的两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和中山站),描述它们所在的位置。(长城站在西经60°、南纬60°附近。中山站在东经70°、南纬70°附近。)
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建立时间为什么都选择在2月?
(2月是南极地区气温最高的季节。)
7.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展示日本南极捕鲸的资料。两极地区都有大量的生物资源,但都不同程度地遭到滥捕和滥杀,使两极地区的鲸鱼资源已陷于危机之中。该怎样对待两极地区的资源呢?
总结:人类再也不能失去最后这片净土了,各国要引起重视,务必用条约的形式束缚各国。旨在保护南极环境的《南极条约》于1959年12月签订,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
【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我们认识了两极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了解极地地区,就是为了更合理地利用它,保护它,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业布置
】59页第3题。
【课后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首先让学生能从图上判断出这幅图是属于南极图还是北极图,它的位置、范围、周围海洋和陆地等这部分不是太难,学生都能顺利掌握。南北极地区判断方向是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因为它需要学生有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还要结合曾经学过的地图知识和地球知识来认识,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综合的体现学生读图能力的内容。然后我让学生先从南极图开始,先认识经纬线,然后让学生通过想象在南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并用书本作直观显示,得出在南极点上空是呈顺时针方向旋转,那么,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为向东,逆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是向西,然后,判断某一点的东西南北,这样,学生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来学习如何判断方向,就容易掌握了,此时在加进判断东西经度和东西半球就好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