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 精子的形成过程(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 人教版(2019) 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 精子的形成过程(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 人教版(2019) 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21 15:53:11

文档简介

(共85张PPT)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1课时 精子的形成过程
任务一 精子的形成过程
任务二 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
任务三 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相关数量变化
一、减数分裂的提出及发现
1.提出者:________。
魏斯曼
2.理论预测:在精子和卵细胞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
使染色体数目__________;
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染色体数目得以恢复正常。
减少一半
3.证实:被其他科学家通过显微镜观察证实,这个特殊的过程实际上
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减数分裂。
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1.场所:高等动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发生在______________内。人和
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______中形成的。
有性生殖器官
睾丸
2.过程
在减数分裂前,每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复制____次,而细胞在减数
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____次,最后形成____个精细胞。这两次分裂
分别叫作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三、相关概念
1.同源染色体
形态:形状、大小一般________
来源:一条来自______,一条来自______
行为:在减数分裂中______
都相同
父方
母方
配对
概念
2.联会与四分体
(1)联会: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两两配对的现象。
(2)四分体:________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
联会后
3.互换:四分体中的________________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相
应的片段。
非姐妹染色单体
(1)原始生殖细胞只能进行减数分裂。( )
×
[解析] 原始生殖细胞既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也可以进行有丝分裂。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
×
[解析] 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发生染色体复制,此时染色体数目不加倍。
(3)四分体中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
( )
×
[解析]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
的片段。
(4)在减数分裂Ⅰ中,在纺锤丝的牵引下,配对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
分离,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

(5)减数分裂Ⅱ中,细胞中不具有同源染色体,也不具有姐妹染色单
体。( )
×
[解析] 减数分裂Ⅱ中,细胞中不具有同源染色体,但在前期和中期
具有姐妹染色单体。
(6)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为5对。( )
×
[解析]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产生的子细胞中没有同源
染色体,因此,玉米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0条。
(7)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四个精子。( )
×
[解析] 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四个精细胞,精细胞经过变
形才能形成精子。
任务一 精子的形成过程
【资料】 请阅读教材P19~P21“精子的形成过程”相关内容,分析P19
“图2-2 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完善下面表格。
时期 图像 染色体特征
减数分裂前 的间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复制,细胞体积增大;
结果:每条染色体都由两条同一个_______
__连接的、完全相同的______________
构成,呈染色质丝的状态
染色体
着丝粒
姐妹染色单体
时期 图像 染色体特征
减数分 裂Ⅰ 前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同源染色体
_______________;出现______
__;
②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相
应的片段
两两配对(联会)
四分体
(续表)
时期 图像 染色体特征
减数分 裂Ⅰ 中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各对同源染色体整齐地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________两侧;
②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附着
在纺锤丝上
后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纺锤丝的牵引下,配对的
____________分离,分别向细
胞的两极移动;
②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赤道板
同源染色体
(续表)
时期 图像 染色体特征
减数分 裂Ⅰ 末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分裂结束后形成____个子细
胞;
②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只有母
细胞中的一半,且无同源染色
体;
③每条染色体含______姐妹染
色单体
间期 通常没有,或者很短,染色体不再复制。

两条
(续表)
时期 图像 染色体特征
减数分 裂Ⅱ 前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条染色体仍具有___________
_______
中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染色体的着丝粒附着在
________上,整齐地排列在子
细胞中央的________上
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纺锤丝
赤道板
(续表)
时期 图像 染色体特征
减数分 裂Ⅱ 后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
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变为两
条染色体,且在纺锤丝的牵引
下__________________
末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染色体平均分配到______;
②分裂结束两个子细胞分裂成
______子细胞
分裂
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两极
四个
(续表)
[分析]
(1)①精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的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②通过__________进行增殖,增加精原细胞数量。
③通过__________形成精细胞。
相同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2)“减数分裂”中的“减数”是指________数目减半,发生在__________。
(3)初级精母细胞两极的两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____
(填“是”或“不是”)自由组合的。
(4)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最终产生___个___种(无互换)或___种
(有互换)精细胞,需要经过______才能成为精子。
染色体
减数分裂Ⅰ

4
2
4
变形
减数分裂Ⅰ与减数分裂Ⅱ的比较
项目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复 制与否 复制 不复制
同源染色体有无 有 无
着丝粒变化 不分裂 分裂
项目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染色体主要行为 ①同源染色体联会; ②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 单体可以发生互换; 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 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着丝粒分裂,姐
妹染色单体分开
成为两条染色体
结果 染色体、 数目减半 数目再减半
(续表)
例1 [2024·江苏常州月考] 减数分裂Ⅰ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同源染色体联会 B.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着丝粒分裂
[解析] 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A不符合题意;
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B、C不符合题意;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
开,减数分裂Ⅰ着丝粒不分裂,D符合题意。

例2 [2024·海南海口月考] 下图是某动物的细胞在精子形成过程中
的两个时期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__________细胞。A图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后产生的细胞叫
________。
次级精母
精细胞
[解析] A图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
道板上,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次级精母细胞;A图细胞经过一
次分裂后产生的细胞叫精细胞,精细胞经变形可成为精子。
(2)B图表示__________细胞。B图细胞分裂完成后产生的子细胞有___
条染色体。
初级精母
2
[解析] B图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并且成对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
板的两侧,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初级精母细胞;B图细胞分裂
完成后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有2条染色体。
(3)比较可知,A图中的染色体、核 的数目是B图中的_____。
[解析] A图中的染色体和核 数目分别是2、4,B图中染色体和核
数目分别是4、8,则A图中的染色体、核 的数目是B图中的

(4)B图中非同源染色体将会__________。
自由组合
[解析]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任务二 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
【情境】 图甲和图乙为染色体模式图。
[分析]
(1)图甲中______、______各是一对
同源染色体,1和3、1和4、____________
是非同源染色体。
(2)图甲中姐妹染色单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甲中共含有___个四分体,1个四分体中含有___个 分子。
(4)图乙表示______现象,从时间上看,该过程发生于_____________
__,从范围上看,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___之间。
1和2
3和4
2和3、2和4




2
4
互换
减数分裂Ⅰ前期
非姐妹染色单体
注意:联会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过程,而四分体是联会的结果,
是同源染色体的特殊存在形式。
由图可知:1个四分体对同源染色体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个分子 条脱氧核苷酸链。
【注意】(1)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可能是姐
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不一定相同:、 是同源染色体,但形状、
大小不同;
(3)在前期Ⅰ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为同源染色体,但同源染色体不一
定发生联会:有丝分裂全过程都有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配对。
例3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形成四分体,并在减数第
一次分裂过程中分离。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中一定有四分体
B.有四分体的细胞中一定有同源染色体
C.大小、形状相同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D.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解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但在该过程中不会形成
四分体,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故有同源染色体的细
胞中不一定有四分体,有四分体的细胞中一定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
B正确;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粒
分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C错误;四分体时期,联会的同源染色
体间相邻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互换,D错误。
例4 [2024·海南琼海月考] 如图为某种动物的一个精细
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动物的一个体细胞含有16条染色体
B.该种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D.该动物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形
成4个四分体

[解析] 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则该动物的一个
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A错误;减数分裂产生的
配子含有4条非同源染色体,说明该种动物的体细
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B正确;精细胞是经减
数分裂形成的,不含同源染色体,C正确;该动物
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所以减数分裂时能形成4个四
分体,D正确。
任务三 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相关数量变化
【情境】 某生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核数为 ,其
精巢内某个精原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
[分析]
(1)请补充完善该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
含量的变化:
分裂时期 染色体数 核 数 染色单体数
间期
减数分裂 Ⅰ 前期 ____ ____ ____
中期
后期 ____ ____ ____
末期 _________ _________
减数分裂 Ⅱ 前期 ____ ____
中期
后期 ________
末期 ___ ___ ___
(2)如图为该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 的数量变化曲线图。
请据图分析各区段染色体(染色单体)的变化:
段:____________。
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染色体复制
同源染色体分开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
染色体平均分配,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3)下图为该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 含量的变化曲线图。
①请分析各区段所对应的时期:
区段 时期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减数分裂Ⅰ全过程,减数分裂Ⅱ的前期、中期
减数分裂Ⅱ的后期
减数分裂Ⅱ的后期、末期
②曲线段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段产生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复制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例5 [2024·江苏盐城期末] 如图表示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核
分子变化的相对值。下列有关段(不含、 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中始终存在染色单体
B.细胞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
C.细胞中染色体和核分子数之比由
变为
D.此时期表示初级性母细胞

[解析] 段(不含、 点)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
裂的前期和中期,细胞中始终存在染色单体,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
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细胞中染色体与核数目之比为 ,此时
期表示初级性母细胞 次级性母细胞,A正确,B、C、D错误。
例6 [2024·山东日照月考] 图甲、图乙为某二倍体雄性生物细胞减数
分裂示意图。图甲为每条染色体上 的含量变化,图乙为细胞分
裂各时期染色体与核 分子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 段上升的原因是染色体的复制
B.图乙中, 时期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甲的段和图乙的 时期
D.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对应于图甲的段和图乙的 时期

[解析] 图甲中, 段上升的原因是染色体的复制,结果是一条染色
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两个分子,A正确;图乙中 时期的细胞
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末期,B错误;非同源染色体的自
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图甲的段和图乙的 时期,
C正确;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对应于图甲的
段和图乙的 时期,D正确。
[拓展提升]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 含量
变化的柱形图分析
分析:甲为精原细胞;乙为初级精母细胞;丙、丁为次级精母细胞;
戊为精细胞。
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行为依次是(  )
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
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
C.联会->复制->分裂->分离
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
[解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顺序是: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B、C错误,D正确。

2.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 ( )
A.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
B.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C.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一次
D.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两次
[解析]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一样染色体只复制一次,但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会分裂两次,所以染色体数目减半。

3. 正常情况下,男性体内的下列细胞中,可能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细胞是( )
A.成熟红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精细胞

[解析]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一部分精原细胞的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都由两条完全相同的姐妹染色单体构成,这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同一个着丝粒连接。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含有X或Y的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会出现含有两条X染色体或两条Y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C正确,A、B、D错误。
A.精原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精细胞
4. 人类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下图示精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其中序号②对应的细胞类型是(   )

[解析]人类精子形成的过程是减数分裂过程,精原细胞含有46条染色体,46个核DNA分子;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染色体数量不加倍,初级精母细胞含有46条染色体,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1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为2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其中序号②对应的细胞类型是次级精母细胞,C正确,A、B、D错误。
5. 图表示某二倍体雌性动物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中a、c分别表示染色体、核DNA
B.由Ⅰ变为Ⅱ的过程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
C.处于Ⅱ时期的细胞可能会发生互换现象
D.处于Ⅰ、Ⅲ、Ⅳ时期的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解析]图中a、c分别表示染色体、核DNA,A正确;由Ⅰ变为Ⅱ的过程中,DNA完成复制,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B正确;处于Ⅱ时期的细胞,DNA已经复制,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故可能会发生互换现象,C正确;处于Ⅰ时期的细胞可能为体细胞,体细胞内存在同源染色体,Ⅲ时期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处于减数分裂Ⅱ前期或中期,Ⅳ时期的细胞染色体和核DNA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为卵细胞,故Ⅲ、Ⅳ时期的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D错误。
练习册
知识点一 精子的形成过程
1.[2024·黑龙江哈尔滨月考]下列染色体行为中,减数分裂Ⅰ前期不会
发生的是( )
A.形成四分体 B.同源染色体分离
C.同源染色体联会 D.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片段
[解析]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A不
符合题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B符合题意;减
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不符合题意;减数第一次分
裂前期,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片段,D不符
合题意。

2.下列关于某雄性生物(染色体数为 )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
确的是( )
A.图①处于减数分裂Ⅰ的中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
B.图②处于减数分裂Ⅱ的后期,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
C.图③处于减数分裂Ⅱ的中期,细胞内含2个核 分子
D.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可出现在该生物体精子的形成过程中

[解析] 图①处于减数分裂Ⅰ的中期,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4对姐妹染
色单体,A错误;图②处于减数分裂Ⅱ的后期,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
体,B错误;图③处于减数分裂Ⅱ的中期,染色体数目为2条,细胞
内含4个核 分子,C错误;图④为精细胞,根据四幅图所处细胞
分裂的时期,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可出现在该生物体精子的形成过
程中,D正确。
3.某同学用玉米 作为材料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下列现象无
法确定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是( )
A.形状和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两两配对
B.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C.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
D.某细胞中一共有10条染色体、20条染色单体

[解析] 形状和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为联会,发生在减
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发生在减数分
裂Ⅰ后期,A、B不符合题意。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
平面上可发生在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Ⅱ中期,C符合题意。玉米
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0条,某细胞中一共有10条染色体、20条染色
单体时应为减数分裂Ⅱ前期或中期,D不符合题意。
4.[2024·广东梅州月考]蜜蜂的雄蜂是由
未受精的卵细胞( ,不含同源染色
体)发育而来,它的精原细胞进行一种特
殊形式的减数分裂,最终一个精原细胞
A.雄蜂精原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雄蜂甲细胞在减数分裂时不会出现四分体
C.甲细胞在减Ⅰ时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D.乙细胞在减Ⅱ后期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
只能产生一个精子,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解析] 精原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又
可以进行减数分裂,A正确;甲细胞不
存在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前期时不
会形成四分体,在减数分裂Ⅰ后期时也不
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B正确,C错误;由图可知,乙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D正确。
知识点二 关于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
5.[2024·陕西渭南月考]同源染色体与姐妹染色单体的共同点是( )
A.它们只在有丝分裂中都同时出现
B.与姐妹染色单体一样,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大小、结构一般也是
相同的
C.一对同源染色体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所包含的着丝粒数都是相同的
D.一对同源染色体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所包含的 分子数都是相
同的

[解析] 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在生物 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
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A错误;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结构一般
相同,姐妹染色单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其形态、大小和结构也相
同,B正确;一对同源染色体有两条染色体,有两个着丝粒,而一对
姐妹染色单体连在同一个着丝粒上,C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
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包含4个 分子,而一对姐妹染色单体包含2
个 分子,D错误。
6.如图表示一个四分体的片段交换过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四分体含有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2个 分子
B.和属于同源染色体,和 属于非同源染色体
C.染色体片段交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D.四分体发生染色体片段交换的前提是同源染色体配对

[解析] 一个四分体含有2条同源染色体、4条
染色单体、4个分子,A错误;和 属于
姐妹染色单体,和 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姐妹染色单体,B错误;染色体片段交换发
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C错误;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形
成四分体,此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染色体片
段的交换,D正确。
知识点三 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相关数量变化
7.某生物的精原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则初级精母细胞内含有的染色
单体、染色体和核 分子数依次是( )
A.42、84、84 B.84、42、84 C.84、42、42 D.42、42、84
[解析] 某精原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即21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
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经过了间期的复制,核 已经加倍,
染色单体已形成,但染色体数目没有增加,所以初级精母细胞内含
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及核 分子数依次是84、42、84,B正确,
A、C、D错误。

8.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下列各组中数量比例是 的是( )
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B.染色体和核 分子
C.核 分子和染色单体 D.着丝粒和染色单体
[解析]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存在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
分子,此时染色体和核分子的比例是 ,B正确。

9.[2024·西藏林芝月考]如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染
色体与核 数目比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段会出现染色单体,但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B.取 段的细胞一定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C. 段细胞中发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D. 段该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会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

[解析] 图中 段进行染色体复制,出现姐妹
染色单体,但此时其以染色质丝状态存在,光
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A正确; 段每条染
色体都存在姐妹染色单体,可代表减数第一次
分裂前期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而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只发生在减数
第一次分裂前期,B错误; 段细胞中发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
分离,此后每条染色体只有一个分子,C正确; 段处于减数分裂
Ⅱ末期,该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会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D正确。
10.[2024·黑龙江大庆月考]图甲所示为某高等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
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乙是该动物的一个细胞
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段含有核 分子12个
B.图乙细胞对应时期为图甲的 段
C. 段可发生染色体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段和 段的变化都是细胞一分为二的结果

[解析] 图乙细胞无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由此可知该
动物体细胞正常染色体数目为6条,图甲纵坐标是同源染色体对数,
段始终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出现同源染色体对数加倍情况,故表
示的是有丝分裂, 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核
数染色体数 ,A正确;图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
数分裂Ⅱ后期,对应时期为图甲的 段,B错误;
段含有对同源染色体,段同源染色体对数变为0,故 段表示
减数分裂Ⅰ,可发生染色体互换(减数分裂Ⅰ前期)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
由组合(减数分裂Ⅰ后期),C正确; 段表示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分
裂后同源染色体对数下降为, 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细
胞分裂后同源染色体对数下降为0,都是细胞一分为二的结果,D正确。
11.下列是有关生物界的不同生物的细胞分裂图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下列问题:






(1)图丁细胞对应于图乙中的______段, 段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
图甲中的______段变化相同。
[解析] 图丁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对应于图乙中的 段;
段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与图甲
中的 段染色体行为变化相同。



(2)图戊细胞中有___对同源染色体、___个四分体、___个核 。
0
0
4
[解析] 图戊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此时没有同源染色体,没有
四分体,有4个核 分子。

(3)图甲中 段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解析] 图甲中 表示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
色体。

(4)图甲中 段对应图己中的______。
Ⅰ、Ⅱ
[解析] 图甲中段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 分子,即染色体∶核
,对应于图己中的Ⅰ、Ⅱ。


(5)图丙属于______________(时期)。
有丝分裂后期
[解析] 图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12.如图甲是某动物个体的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模式图,细胞中
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字母、、、 表示。请分析回答
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的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
初级精母细胞
[解析] 图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且细胞质
均等分裂,因而该动物个体为雄性,甲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2)图甲所示细胞的分裂过程进行到减数分裂
Ⅱ后期时,细胞内有___个核 分子,
有___对同源染色体。
4
0
[解析] 由于图甲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
后期同源染色体会分离,因而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4
条,每条染色体上有1个分子,因此细胞内有4个核 分子,
不含同源染色体。
(3)染色体与或与 的自由组合发生在______________。
减数分裂Ⅰ后期
[解析] 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4)若图乙为图甲细胞分裂产生的一个生殖细胞示意图。请在图丙中
画出与之同时形成的另一种类型的生殖细胞的示意图,并标出所画
染色体相应的字母。
[答案]
[解析] 若图乙为图甲细胞分裂产生的一个生殖细胞示意图,则与之
同时形成的另一种类型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颜色与图乙细胞互补,
如答案所示。
(5)若图甲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染色体组成为 的子细胞,其可
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减数分裂Ⅰ后期与这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移向了细胞同一极
[解析] 若图甲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染色体组成为 的子细胞,说明减数分裂Ⅰ后期和 这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而是移向了细胞同一极,分到了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含有 )中。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1课时 精子的形成过程
【预习梳理】
一、1.魏斯曼
2.减少一半
3.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二、1.有性生殖器官 睾丸
2.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一 两 四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三、1.都相同 父方 母方 配对
2.(1)同源染色体 (2)联会后
3.非姐妹染色单体
【预习检测】
(1)× (2)× (3)× (4)√ (5)× (6)× (7)×
[解析] (1)原始生殖细胞既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也可以进行有丝分裂。
(2)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发生染色体复制,此时染色体数目不加倍。
(3)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
(5)减数分裂Ⅱ中,细胞中不具有同源染色体,但在前期和中期具有姐妹染色单体。
(6)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产生的子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玉米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0条。
(7)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四个精细胞,精细胞经过变形才能形成精子。
【任务活动】
任务一
[资料] 染色体 着丝粒 姐妹染色单体 两两配对(联会) 四分体 赤道板 同源染色体 两 两条 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纺锤丝 赤道板 分裂 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两极 四个
(1)①相同 ②有丝分裂 ③减数分裂
(2)染色体 减数分裂Ⅰ
(3)是
(4)4 2 4 变形
反馈评价
例1 D [解析] 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A不符合题意;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B、C不符合题意;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减数分裂Ⅰ着丝粒不分裂,D符合题意。
例2 (1)次级精母 精细胞
(2)初级精母 2
(3)1/2
(4)自由组合
[解析] (1)A图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次级精母细胞;A图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后产生的细胞叫精细胞,精细胞经变形可成为精子。(2)B图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并且成对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初级精母细胞;B图细胞分裂完成后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有2条染色体。(3)A图中的染色体和核DNA数目分别是2、 4,B图中染色体和核DNA数目分别是4、 8,则A图中的染色体、核DNA的数目是B图中的1/2。(4)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任务二
[情境] (1)1和2 3和4 2和3、2和4
(2)a和a' b和b' c和c' d和d'
(3)2 4
(4)互换 减数分裂Ⅰ前期 非姐妹染色单体
反馈评价
例3 B [解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但在该过程中不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故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中不一定有四分体,有四分体的细胞中一定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B正确;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粒分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C错误;四分体时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间相邻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互换,D错误。
例4 A [解析] 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则该动物的一个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A错误;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含有4条非同源染色体,说明该种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B正确;精细胞是经减数分裂形成的,不含同源染色体,C正确;该动物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所以减数分裂时能形成4个四分体,D正确。
任务三
[情境] (1)2n 4c 4n 2n 4c 4n 4c→2c 4n→2n 2c 2n 2n→0 n c 0
(2)①染色体复制
②同源染色体分开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③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
④染色体平均分配,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3)①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减数分裂Ⅰ全过程,减数分裂Ⅱ的前期、中期 减数分裂Ⅱ的后期 减数分裂Ⅱ的后期、末期
②DNA分子复制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反馈评价
例5 A [解析] a~c段(不含a、c点)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细胞中始终存在染色单体,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2,此时期表示初级性母细胞→次级性母细胞,A正确,B、C、D错误。
例6 B [解析] 图甲中,AB段上升的原因是染色体的复制,结果是一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A正确;图乙中b时期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末期,B错误;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图甲的BC段和图乙的b时期,C正确;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对应于图甲的DE段和图乙的c时期,D正确。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1课时 精子的形成过程
一、减数分裂的提出及发现
1.提出者: 。
2.理论预测:在精子和卵细胞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 ;
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染色体数目得以恢复正常。
3.证实:被其他科学家通过显微镜观察证实,这个特殊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 ,称为减数分裂。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1.场所:高等动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发生在 内。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 中形成的。
2.过程
在减数分裂前,每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复制 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 次,最后形成 个精细胞。这两次分裂分别叫作 和 。
三、相关概念
1.同源染色体
概念
2.联会与四分体
(1)联会: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两两配对的现象。
(2)四分体: 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
3.互换:四分体中的 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
(1)原始生殖细胞只能进行减数分裂。()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3)四分体中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
(4)在减数分裂Ⅰ中,在纺锤丝的牵引下,配对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5)减数分裂Ⅱ中,细胞中不具有同源染色体,也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
(6)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7)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四个精子。()
任务一精子的形成过程
【资料】请阅读教材P19~P21“精子的形成过程”相关内容,分析P19“图2-2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完善下面表格。
时期 图像 染色体特征
减数 分裂前 的间期 复制,细胞体积增大; 结果:每条染色体都由两条同一个 连接的、完全相同的 构成,呈染色质丝的状态
减数分裂Ⅰ 前 期 ①同源染色体 ;出现 ; ②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
中 期 ①各对同源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细胞中央的 两侧; ②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附着在纺锤丝上
后 期 ①在纺锤丝的牵引下,配对的 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②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续表)
时期 图像 染色体特征
减数分裂Ⅰ 末 期 ①分裂结束后形成 个子细胞; ②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只有母细胞中的一半,且无同源染色体; ③每条染色体含 姐妹染色单体
间期 通常没有,或者很短,染色体不再复制。
减数分裂Ⅱ 前 期 每条染色体仍具有
中 期 染色体的着丝粒附着在 上,整齐地排列在子细胞中央的 上
后 期 ①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 ; ② 变为两条染色体,且在纺锤丝的牵引下
末 期 ①染色体平均分配到 ; ②分裂结束两个子细胞分裂成 子细胞
[分析](1)①精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的 (填“相同”或“不相同”)。
②通过 进行增殖,增加精原细胞数量。
③通过 形成精细胞。
(2)“减数分裂”中的“减数”是指 数目减半,发生在 。
(3)初级精母细胞两极的两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填“是”或“不是”)自由组合的。
(4)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最终产生 个 种(无互换)或 种(有互换)精细胞,需要经过 才能成为精子。
减数分裂Ⅰ与减数分裂Ⅱ的比较
项目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分裂前的间期 染色体复制与否 复制 不复制
同源染色体有无 有 无
着丝粒变化 不分裂 分裂
染色体 主要行为 ①同源染色体联会; ②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可以发生互换; 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
结果 染色体、DNA数目减半 DNA数目再减半
例1[2024·江苏常州月考]减数分裂Ⅰ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同源染色体联会
B.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着丝粒分裂
例2[2024·海南海口月考]下图是某动物的细胞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两个时期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 细胞。A图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后产生的细胞叫 。
(2)B图表示 细胞。B图细胞分裂完成后产生的子细胞有 条染色体。
(3)比较可知,A图中的染色体、核DNA的数目是B图中的 。
(4)B图中非同源染色体将会 。
任务二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
【情境】图甲和图乙为染色体模式图。
[分析](1)图甲中 、 各是一对同源染色体,1和3、1和4、 是非同源染色体。
(2)图甲中姐妹染色单体是 、 、 、 。
(3)图甲中共含有 个四分体,1个四分体中含有 个DNA分子。
(4)图乙表示 现象,从时间上看,该过程发生于 ,从范围上看,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 之间。
注意:联会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过程,而四分体是联会的结果,是同源染色体的特殊存在形式。
由图可知: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
【注意】(1)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可能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不一定相同:X、Y是同源染色体,但形状、大小不同;
(3)在前期Ⅰ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为同源染色体,但同源染色体不一定发生联会:有丝分裂全过程都有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配对。
例3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形成四分体,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分离。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中一定有四分体
B.有四分体的细胞中一定有同源染色体
C.大小、形状相同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D.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例4[2024·海南琼海月考]如图为某种动物的一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动物的一个体细胞含有16条染色体
B.该种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D.该动物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形成4个四分体
任务三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相关数量变化
【情境】某生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为2c,其精巢内某个精原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
[分析](1)请补充完善该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含量的变化:
分裂时期 染色体数 核DNA数 染色单体数
间期 2n 2c→4c 0→4n
减数 分裂Ⅰ 前期
中期 2n 4c 4n
后期
末期 2n→n
减数 分裂Ⅱ 前期 n
中期 n 2c 2n
后期 n→2n 2c
末期 2n→ 2c→
(2)如图为该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DNA的数量变化曲线图。
请据图分析各区段染色体(染色单体)的变化:
①BC段: 。
②DE(de)段: 。
③ff'段: 。
④HI(hi)段: 。
(3)下图为该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
①请分析各区段所对应的时期:
区段 时期
A~B
B~C
C~D
D~E
②曲线AB段产生的原因是 ,CD段产生的原因是 。
例5[2024·江苏盐城期末]如图表示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核DNA分子变化的相对值。下列有关a~c段(不含a、c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始终存在染色单体
B.细胞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
C.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之比由1∶2变为1∶1
D.此时期表示初级性母细胞
例6[2024·山东日照月考]图甲、图乙为某二倍体雄性生物细胞减数分裂示意图。图甲为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图乙为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核DNA分子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AB段上升的原因是染色体的复制
B.图乙中,b时期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甲的BC段和图乙的b时期
D.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对应于图甲的DE段和图乙的c时期
[拓展提升]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含量变化的柱形图分析
分析:甲为精原细胞;乙为初级精母细胞;丙、丁为次级精母细胞;戊为精细胞。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1课时 精子的形成过程
1.B [解析]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A不符合题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B符合题意;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不符合题意;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片段,D不符合题意。
2.D [解析] 图①处于减数分裂Ⅰ的中期,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4对姐妹染色单体,A错误;图②处于减数分裂Ⅱ的后期,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图③处于减数分裂Ⅱ的中期,染色体数目为2条,细胞内含4个核DNA分子,C错误;图④为精细胞,根据四幅图所处细胞分裂的时期,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可出现在该生物体精子的形成过程中,D正确。
3.C [解析] 形状和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为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A、B不符合题意。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可发生在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Ⅱ中期,C符合题意。玉米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0条,某细胞中一共有10条染色体、20条染色单体时应为减数分裂Ⅱ前期或中期,D不符合题意。
4.C [解析] 精原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A正确;甲细胞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前期时不会形成四分体,在减数分裂Ⅰ后期时也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B正确,C错误;由图可知,乙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D正确。
5.B [解析] 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在生物(2n)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A错误;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结构一般相同,姐妹染色单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其形态、大小和结构也相同,B正确;一对同源染色体有两条染色体,有两个着丝粒,而一对姐妹染色单体连在同一个着丝粒上,C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包含4个DNA分子,而一对姐妹染色单体包含2个DNA分子,D错误。
6.D [解析] 一个四分体含有2条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A错误;a和a'属于姐妹染色单体,a和b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B错误;染色体片段交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C错误;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形成四分体,此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染色体片段的交换,D正确。
7.B [解析] 某精原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即21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经过了间期DNA的复制,核DNA已经加倍,染色单体已形成,但染色体数目没有增加,所以初级精母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及核DNA分子数依次是84、42、84,B正确,A、C、D错误。
8.B [解析]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存在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此时染色体和核DNA分子的比例是1∶1,B正确。
9.B [解析] 图中BC段进行染色体复制,出现姐妹染色单体,但此时其以染色质丝状态存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A正确;CD段每条染色体都存在姐妹染色单体,可代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而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错误;DE段细胞中发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此后每条染色体只有一个DNA分子,C正确;EF段处于减数分裂Ⅱ末期,该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会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D正确。
10.B [解析] 图乙细胞无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由此可知该动物体细胞正常染色体数目为6条,图甲纵坐标是同源染色体对数,AF段始终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出现同源染色体对数加倍情况,故表示的是有丝分裂,CD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核DNA数=染色体数=12,A正确;图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对应时期为图甲的HI段,B错误;FG段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GH段同源染色体对数变为0,故FG段表示减数分裂Ⅰ,可发生染色体互换(减数分裂Ⅰ前期)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减数分裂Ⅰ后期),C正确;DE段表示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分裂后同源染色体对数下降为n,GH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细胞分裂后同源染色体对数下降为0,都是细胞一分为二的结果,D正确。
11.(1)A2B2 C1D1 (2)0 0 4
(3)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4)Ⅰ、Ⅱ
(5)有丝分裂后期
[解析] (1)图丁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对应于图乙中的A2B2段;D2E2段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与图甲中的C1D1段染色体行为变化相同。(2)图戊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此时没有同源染色体,没有四分体,有4个核DNA分子。(3)图甲中C1D1表示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4)图甲中B1C1段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即染色体∶核DNA=1∶2,对应于图己中的Ⅰ、Ⅱ。(5)图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12.(1)初级精母细胞 (2)4 0 (3)减数分裂Ⅰ后期
(4)
(5)减数分裂Ⅰ后期N与n这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移向了细胞同一极
[解析] (1)图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因而该动物个体为雄性,甲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2)由于图甲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会分离,因而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4条,每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因此细胞内有4个核DNA分子,不含同源染色体。(3)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4)若图乙为图甲细胞分裂产生的一个生殖细胞示意图,则与之同时形成的另一种类型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颜色与图乙细胞互补,如答案所示。(5)若图甲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染色体组成为MNn的子细胞,说明减数分裂Ⅰ后期N和n这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而是移向了细胞同一极,分到了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含有M)中。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1课时 精子的形成过程
                
知识点一 精子的形成过程
1.[2024·黑龙江哈尔滨月考] 下列染色体行为中,减数分裂Ⅰ前期不会发生的是 ( )
A.形成四分体
B.同源染色体分离
C.同源染色体联会
D.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片段
2.下列关于某雄性生物(染色体数为2N)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①处于减数分裂Ⅰ的中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
B.图②处于减数分裂Ⅱ的后期,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
C.图③处于减数分裂Ⅱ的中期,细胞内含2个核DNA分子
D.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可出现在该生物体精子的形成过程中
3.某同学用玉米(2n=20)作为材料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下列现象无法确定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是 ( )
A.形状和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两两配对
B.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C.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
D.某细胞中一共有10条染色体、20条染色单体
4.[2024·广东梅州月考] 蜜蜂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n=16,不含同源染色体)发育而来,它的精原细胞进行一种特殊形式的减数分裂,最终一个精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精子,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雄蜂精原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雄蜂甲细胞在减数分裂时不会出现四分体
C.甲细胞在减Ⅰ时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D.乙细胞在减Ⅱ后期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
知识点二 关于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
5.[2024·陕西渭南月考] 同源染色体与姐妹染色单体的共同点是 ( )
A.它们只在有丝分裂中都同时出现
B.与姐妹染色单体一样,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大小、结构一般也是相同的
C.一对同源染色体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所包含的着丝粒数都是相同的
D.一对同源染色体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所包含的 DNA分子数都是相同的
6.如图表示一个四分体的片段交换过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个四分体含有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
B.a和a'属于同源染色体,a和b属于非同源染色体
C.染色体片段交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D.四分体发生染色体片段交换的前提是同源染色体配对
知识点三 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相关数量变化
7.某生物的精原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则初级精母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核DNA 分子数依次是 ( )
A.42、84、84 B.84、42、84
C.84、42、42 D.42、42、84
8.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下列各组中数量比例是1∶1的是 ( )
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B.染色体和核DNA分子
C.核DNA分子和染色单体
D.着丝粒和染色单体
9.[2024·西藏林芝月考] 如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BC段会出现染色单体,但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B.取CD段的细胞一定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C.DE段细胞中发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D.EF段该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会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
10.[2024·黑龙江大庆月考] 图甲所示为某高等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乙是该动物的一个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CD段含有核DNA分子12个
B.图乙细胞对应时期为图甲的BC段
C.FG段可发生染色体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DE段和GH段的变化都是细胞一分为二的结果
11.下列是有关生物界的不同生物的细胞分裂图示。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丁     戊

(1)图丁细胞对应于图乙中的     段,D2E2段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甲中的    段变化相同。
(2)图戊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   个四分体、    个核DNA。
(3)图甲中C1D1段发生的原因是                           。
(4)图甲中B1C1段对应图己中的     。
(5)图丙属于         (时期)。
12.如图甲是某动物个体的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模式图,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字母M、m、N、n表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的细胞名称为       。
(2)图甲所示细胞的分裂过程进行到减数分裂Ⅱ后期时,细胞内有    个核DNA分子,有   对同源染色体。
(3)染色体M与N或M与n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
(4)若图乙为图甲细胞分裂产生的一个生殖细胞示意图。请在图丙中画出与之同时形成的另一种类型的生殖细胞的示意图,并标出所画染色体相应的字母。
(5)若图甲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染色体组成为MNn的子细胞,其可能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