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战争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道光帝决定禁烟的根本原因是( )
A.为了继续推行闭关政策
B.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
C.林则徐请求严禁鸦片
D.维护清朝的统治
2.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
A.1839年,清政府派林则徐去广东禁烟
B.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
C.1840年,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
D.1840年,英军直达天津
3.下列不属于中国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的是
A.南京
B.上海
C.广州
D.福州
4.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开始遭受大规模的外来侵略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D.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5、“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炝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 (
)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6、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定都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
)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左宗棠 D.邓世昌
7、“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8.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这是因为,鸦片战争(
)
A、揭开了国近代史的序幕
B、激化了国社会的矛盾
C、使国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9、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他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10、我们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开放了通商口岸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D.中国战败了
1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材料中“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12、有专家说:“条约中有三项规定对中国的危害最大——核定关税、治外法权和最惠国待遇。中国人同意这些条款部分是出于权宜之计,部分是由于不懂国际法和国家主权概念。”“这些条款”出自(
)
A.《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3、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名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世纪40年代发生在南京的重大历史史实是(
)
A.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变化
B.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D.渡江战役胜利,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14、“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中国近代史开始于(
)
A.
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与右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二、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嘉庆皇帝和大臣孙玉庭的一段对话。
嘉庆问:“英国是否富强?”
孙玉庭答:“彼国大于西洋诸国,因此是强国;至于富嘛,是由于中国富彼才富,富不如中国。”
嘉庆:“何以见得?”
孙玉庭:“英国从中国买进茶叶,然后转手卖给其他小国。如果我们禁止茶叶出口,则英国会穷得没法活命。”
嘉庆:“哈哈哈哈……”
孙玉庭:“嘿嘿嘿嘿……”
材料二:军事上,明末清初已引进并使用西方大炮。但后来,为了使八旗兵弓马的“技术特长”不致失传,清政府废用大炮等武器,恢复大刀、长矛、弓箭等冷兵器。水兵仍是帆船,以致西方的火枪大炮到这时被看成了妖术,军舰则被视为怪物。在鸦片战争中,广州守将对付英国人用的是“驱邪”的马桶、秽物等。
阅读上面材料,分析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集》
材料二:凌青(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材料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概况鸦片的主要危害。
材料二中“光辉的一幕”指哪一历史事件?
以上材料体现了林则徐怎样的品质?
近年来我国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做?
参考答案
1.D2.C3.D4.D5.A6.B7.C8.A9.B10.B11.A12.A13.A14.A15.A
16、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功,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英国,成了号称“世界工厂”的资本主义第一强国。清政府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力都落后
清政府腐化堕落,残酷剥削压迫人民,所以战争爆发时,得不到人民的支持。
(3)军队军纪涣散,吸食鸦片,战斗力差。
17、
(1)削弱军队战斗力,影响清政府财政收入。
(2)虎门销烟。
(3)爱国,不计个人得失。
(4)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永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