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13《湖心亭看雪》过关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上13《湖心亭看雪》过关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1 13:0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上13《湖心亭看雪》过关练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题
《湖心亭看雪》的作者是______(朝代)文学家______,他是______派的代表人物。
二、选择题
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D.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下列句子中“一”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上下一白 B.余拏一小舟
C.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D.湖心亭一点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岱,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B.崇祯五年,属帝王年号纪年法。《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也属帝王年号纪年法。
C.更定,晚上八时左右。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三个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D.“莫说相公痴”中的“相公”是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三、用课文原句填空。
(1)阅读古诗文,我们可以窥见古人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娱乐方式,从中获得借鉴与启发。如从《湖心亭看雪》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一览张岱只身赏雪的情景。
(2)塞北雪后,天地一片苍茫,让人不由得联想到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湖心亭看雪》中“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句,与后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互衬托。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余拏一小舟 拏:_____
(2)拥毳衣炉火 拥:_____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更:____
(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白:_____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_____
(6)及下船 及:_____
(7)是日更定矣 更定:_____
(8)雾凇沆砀 沆砀:_____
五、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六、课内阅读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余拏一小舟 拏:_____
(2)拥毳衣炉火 拥:_____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更:_____
(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白:_____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文中结尾,舟子说他们是“痴人”,你认为痴人“痴”在何处?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痴”的理解。
七、课内外阅读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①,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选自张岱《自为墓志铭》,有删改)
【注释】①茶淫橘虐:意即喜爱品茶和吃橘子。“淫”“虐”都是指过分地、无节制地品尝和食用。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是日更定矣 是:____
(2)拥毳衣炉火 拥:____
(3)极爱繁华 极:_____
(4)皆成梦幻 皆:_____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
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布衣疏食,常至断炊。
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你是怎样理解“相公痴”的?联系甲、乙两文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题
明末清初 张岱 晚明小品文
二、选择题
1.A
2.A
3.D
三、用课文原句填空。
(1)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拏:撑(船)
(2)拥:裹、围
(3)更:还
(4)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杯
(5)焉得:哪能
(6)及:等到
(7)更定:晚上八时左右
(8)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五、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
(2)(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
(3)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六、课内阅读
1.(1)撑(船)(2)裹、围(3)还(4)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杯
2.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上下下全是白色。
3.①痴行:作者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时,独往湖心亭看雪,可见其特立独行、不同凡响的痴行。②痴景:作者用白描手法描绘出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景,表现出对天地苍茫的痴迷。③痴情:作者以舟子的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来收束全文,既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赏,又以相知之乐衬托出作者之“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七、课内外阅读
1.(1)这(2)裹、围(3)非常,很(4)全,都
2.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
3.(1)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穿麻布衣服,吃粗粮,常常穷困到没有饭吃。
4.①张岱的“痴”表现在他痴迷于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时,他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现出对天地苍茫的痴迷。②从乙文可知,张岱年少时生活优渥,极爱繁华,半生劳碌,然而国破家亡后,他避迹山居,生活困窘,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这种痴是一种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对精神世界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