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三字经》: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这段选自《三字经》的文字中出现的朝代和人物分别有哪些?
夏、商、周
夏启、商汤、商纣王、周武王
王者初现,天下为家
夏朝的建立
公元前2070年
禹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
(1)时间:
(2)建立者:
(3)都城:
夏朝形势图(图片引自百度)
大禹治水像
(图片引自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P17)
(4)意义:
阳城(今河南登封)
禅让制(公天下)
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而后举益,任之政。
……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夏本纪》
世袭制的形成
父
德行推举
禅让制(公天下)
世袭制(家天下)
子
(皋陶、伯益)
血缘相传,父死子继
尧
舜
禹
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礼记·礼运》
夏朝的统治措施
建立军队
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制定历法—“夏历”
(图片均引自百度)
夏朝的灭亡
夏桀 暴政
夏朝前后经历了400多年,到统治后期,各种矛盾开始激化,国势走向衰弱。末代君主夏桀穷奢极欲,残暴无道,导致民怨沸腾,夏朝统治陷入全面危机。
商朝的建立
公元前1600年
汤
亳(今河南郑州)
(1)时间:
(2)建立者:
(3)都城:
商代重要城市分布图
(图片引自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P22)
“灾周”拓片(图片引自百度)
癸卯卜,其克(灾)周?
四月
商纣暴政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荒淫无道,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成语“酒池肉林”,形容穷奢极欲,其典故就出于此。
相关典故:酒池肉林、助纣为虐、炮烙之刑
1、军事上连年征伐,耗费国力;
2、经济上横征暴敛;
3、政治上施用严刑峻法,
导致民不聊生。
“利簋”拓片
利簋
又名“武王征商簋”
译文:
周武王征讨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
武王伐纣,西周建立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
岁鼎,克昏夙有商。
……
牧野之战
公元前1046年
牧野
商朝灭亡
(1)时间:
(2)地点:
(3)结果:
(图片均引自百度)
西周的建立
(1)时间:
(3)都城:
(2)建立者:
公元前1046年
镐京(今陕西西安)
周武王
(图片引自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P23)
周初分封诸侯国示意图(部分)
武王
姜太公
西周的分封制
身份等级 青铜器的使用 乐舞规模
天子 九鼎 八横八纵64人
诸侯 七鼎 六横六纵36人
卿大夫 五鼎 四横四纵16人
士 三鼎 二横二纵4人
统治阶级
西 周 分 封 制 目的
依据
分封对象
内容
分封等级
作用
危害
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宗亲、功臣等
诸侯的权利:
管理土地和人民,建立诸侯国;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诸侯的义务:
镇守疆土;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保证了周王朝控制地方,稳定政局,扩大统治。
诸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为以后的割据混战埋下了隐患。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
西周的分封制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
公元前841年
周厉王
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
周幽王
平王东迁
西周灭亡
东周
(春秋战国)
西周的衰亡
朝代 都城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开国君主 末代君主
夏
商
西周
阳城
BC2070年
BC1600年
禹
桀
殷
BC1600年
BC1046年
汤
纣
镐京
BC1046年
BC771年
武王
幽王
课堂小结
思考:夏、商、周兴衰的共同原因有哪些?给我们哪些启示?
兴:
统治者勤于政事,广用贤才,
关心人民
衰:
统治者昏庸残暴
伤害人民
启示:
统治者要以民为本,得民心者得天下。
1.西周的武王、周公、成王、康王等几代统治者,不断分封姬姓亲族、同盟的亲戚姜姓,以及一些结为亲戚的东方贵族,建立封国。与之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驿站制
C
2.2024年2月26日,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是首个全景式展现______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文中空白处应是( )
A.夏文明 B.商文明 C.周文明 D.秦文明
B
3.西周的武王、周公、成王、康王等几代统治者,不断分封姬姓亲族、同盟的亲戚姜姓,以及一些结为亲戚的东方贵族,建立封国。与之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驿站制
B
4.《礼记·王制》中记载,西周时期祭祀土神和谷神,天子用牛、羊、猪三牲,诸侯用羊、猪二牲;祭祀宗庙,大夫和士有封地的用祭礼,没有封地的用荐礼。材料可用于研究西周的( )
A.文化传播 B.生产规模 C.土地管理 D.等级制度
D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