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检测题
(时间:5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4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天然皮革属于( )
A.纤维素制品 B.脂肪类物质
C.橡胶制品 D.蛋白质
答案:D
2.下列的糖类中,不能被人类消化吸收的是( )
A.蔗糖 B.淀粉
C.纤维素 D.麦芽糖
解析:A.蔗糖在人体消化系统被分解成果糖和葡萄糖,在小肠内吸收,不符合题意;B.淀粉在口腔内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淀粉在小肠内被胰液和肠液彻底转化为葡萄糖,被人体所吸收,不符合题意;C.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因为人体不能产生分解纤维素的酶,符合题意;D.麦芽糖能被人体消化酶分解成葡萄糖被吸收,不符合题意。
答案:C
3.学校运动会中,某同学长跑后感到头晕乏力(血糖降低的原因),口服下面哪种物质可有效缓解其症状( )
A.葡萄糖 B.矿泉水
C.补血口服液 D.鸡蛋
解析:血糖降低需要补充糖类,葡萄糖是糖,正确;矿泉水中不含有糖类,错误;补血口服液针对贫血的,错误;鸡蛋含蛋白质的,错误。
答案:A
4.(2015·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有关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产生CO2 B.浓硫酸表现出还原性
C.放出大量的热 D.蔗糖表现出还原性
解析: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浓硫酸表现出强氧化性。
答案:B
5.下列行为不属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是( )
A.合理饮食,注意营养均衡
B.积极参加科学的体育锻炼
C.不吸烟、不酗酒,远离毒品
D.沉迷网络聊天和游戏
解析: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1)合理饮食;(2)适度锻炼;(3)良好习惯;(4)心理健康。因此D符合题意。
答案:D
6.利用厨房用过的废食用油,加入强碱共煮后可制得下列物质中的( )
A.蜡烛 B.机油
C.肥皂 D.面霜
解析:此题是皂化反应的实例,选C。
答案:C
7.蛋白质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下变成氨基酸的反应属于( )
A. 加成反应 B. 聚合反应
C. 水解反应 D. 酯化反应
答案:C
8.人体内所必需的下列元素中,因摄入量不足而导致骨质疏松的是( )
A.K B.Ca
C.Na D.Fe
解析:钾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中,能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A项错误;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幼儿和青少年缺乏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B项正确;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钠能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C项错误;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D项错误。
答案:B
9.医生建议某甲状腺肿大的病人多食海带,这是由于海带中含有较丰富的( )
A.铁元素 B.钙元素
C.碘元素 D. 维生素
答案:C
10.下列物质在常温下易溶于水,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A. 淀粉 B. 葡萄糖
C. 蔗糖 D. 乙酸乙酯
解析:常温下,淀粉和乙酸乙酯都不溶于水,A、D不正确;葡萄糖易溶于水,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不正确。
答案:C
11.下列广告语对应商品中含有的物质有误的是( )
A.“红梅味精,领先(鲜)一步”——蛋白质
B.“衡水老白干,喝出男人味”——乙醇
C.“吃了钙中钙,腰不疼了,腿不痛了,腰杆也直了”——碳酸钙
D.“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丙三醇
解析:A.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不是蛋白质,错误;B.衡水老白干说的是酒,主要成分是乙醇,正确;C.钙中钙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正确;D.大宝保湿成分是甘油——丙三醇,正确。
答案:A
12.1998年江西曾发生误食工业用猪油的中毒事件,调查原因是工业品包装中混入有机锡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猪油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猪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C.猪油发生皂化反应,反应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猪油皂化反应完全后,反应液静置分为两层
解析:猪油是脂肪,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不是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B正确;皂化反应水解后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不显示酸性,所以不能使石蕊变红,C错误;由于猪油皂化反应后,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都溶于水,不分层,故D错误。
答案:B
13.各种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氨基酸,氨基酸全部被吸收氧化放出能量
B.油脂直接在酶的作用下水解,同时放出能量
C.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最终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被吸收氧化放出能量
D.维生素被吸收消化放出能量
解析: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氨基酸,这些氨基酸一部分重新合成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糖或脂类物质,以满足各种生命活动的需要;另一部分则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能量,A项错误;油脂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属于吸热反应,进而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提供能量,或作为合成人体所需其他物质的原料,B项错误;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最终水解为葡萄糖(C6H12O6),部分葡萄糖在体内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人体利用,C项正确;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发育、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是不需要经过消化而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的物质,D项错误。
答案:C
14.优质香肠色泽红艳,间有白色夹花,滋味咸口带甜,细品时芳香浓郁。其中大部分是瘦猪肉和小部分肥猪肉,但有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会加入较多淀粉。要简单鉴别香肠中加入有淀粉,可选用的物质是( )
A.碘酒 B.新制银氨溶液
C.硝酸 D.氢氧化钠溶液
解析:结合题意,碘酒遇淀粉变蓝色,能鉴别出淀粉,A正确;新制银氨溶液鉴别有醛基类物质,如葡萄糖,B错误;硝酸鉴别蛋白质,C错误;氢氧化钠溶液使油脂水解,可鉴别油脂,D错误。
答案:A
15.维生素C具有的性质是( )
A.难溶于水 B.强还原性
C.强氧化性 D.加热难分解
解析: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容易失去电子,是一种较强的还原剂,在碱性溶液中很容易被氧化,加热易分解,因此B正确。
答案:B
16.下列有关维生素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人体缺少维生素C,易患夜盲症、干眼症等眼疾
B.维生素C属于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存在于新鲜水果和蔬菜中
C.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应在高温下烹调,才能充分提高维生素C的功能
解析:人体缺少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A错;维生素C属于水溶性维生素,B错;维生素C在高温下易被氧化,D错。
答案:C
17.有人分析一些小而可溶的有机分子样品时,发现它们含有碳、氢、氧、氮等元素,这些样品很可能是( )
A.脂肪 B.氨基酸
C.葡萄糖 D.油类
解析:油脂、糖类都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除含有碳、氢、氧元素外还含有氮元素。
答案:B
18.下列不属于糖类的是( )
A.纤维素 B.酶
C.果糖 D.麦芽糖
解析:纤维素属于糖类中的多糖;酶是蛋白质或RNA;果糖属于糖类的单糖;麦芽糖属于糖类中的二糖。
答案:B
19.能防止贫血的一种元素是( )
A.铁 B.碘
C.铜 D.镁
解析:贫血是因为缺少铁元素,所以铁为防止贫血的元素。
答案:A
20.茶油是人们生活中一种高品质的食用油,茶油中的主要成分属于( )
A.淀粉 B.油脂
C.蛋白质 D.糖类
解析:茶油是食用油,应属于油脂类。
答案:B
21.医疗上给病人输的药液中,常含的糖是( )
A.葡萄糖 B.蔗糖
C.淀粉 D.红糖
解析:医疗上给病人输的药液中,常含的糖是葡萄糖。
答案:A
22.下列有关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淀粉水解可以制得葡萄糖
B.碘酒可使细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而死亡
C.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能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盐
D.光导纤维遇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不会被损坏
解析:光导纤维遇盐酸不会被损坏,但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从而短路,D错误。
答案:D
23.下列生活中的化学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
A.用米汤检验加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B.用食用醋除去热水瓶中积存的水垢
C.用纯碱(Na2CO3)溶液洗涤沾有油污的器具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棉花与蚕丝
解析:米汤中含丰富的淀粉,淀粉遇碘单质变蓝,遇到化合态的碘没有颜色变化,A错;水垢中主要是难溶于水的碳酸钙,醋酸可与其反应生成易溶的醋酸钙,B正确;纯碱(碳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CO易水解:CO+H2OHCO+OH-,C正确;棉花是纤维素,蚕丝的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灼烧时有一股难闻的烧焦羽毛的气味,D正确。
答案:A
24.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中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油是纯净物
B.淀粉遇碘水变蓝色
C.葡萄糖能发生水解反应
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解析:植物油由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A错;淀粉遇碘水变蓝色这是淀粉的特征反应,B对;葡萄糖是单糖,不发生水解,C错;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D错。
答案:B
25.区分羊毛织品和尼龙布最简单的方法是( )
A.灼烧并闻气味 B.观察外观
C.放在水中比较柔软性 D.手摸,凭手感区分
解析:羊毛属于蛋白质,灼烧时有特殊的气味,而尼龙布没有该性质。
答案:A
26.亚油酸在玉米油中的含量高达60%以上,经常食用玉米油可降低胆固醇,有防止冠状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的作用,因此玉米油被誉为“健康油”“长寿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玉米油属于酯类,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纯净的玉米油属于纯净物
C.亚油酸能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也能使溴水褪色
D.玉米油营养价值高是因为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解析:玉米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酯类,但不是高分子化合物,A错;天然油脂大多为混甘油酯,属于混合物,B错;亚油酸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羧基与OH-反应,使酚酞褪色,C正确;油脂营养价值的高低取决于所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含量越高,其营养价值越高,D错。
答案:C
27.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是( )
A.葡萄糖 B.纤维素
C.油脂 D.蛋白质
解析:糖类是人体的能量的重要来源,葡萄糖属于糖类,所以选A。
答案:A
28.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哈喇味,这是因为发生了( )
A.氧化反应 B.加成反应
C.取代反应 D.水解反应
解析:油脂的结构中有不饱和键,所以容易被氧化而变质,选A。
答案:A
29.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适当地摄入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C.葡萄糖在人体内发生氧化反应能放出大量热量
D.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脂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油脂,不溶于水,A正确;蛋白质属于多糖,蛋白质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B正确;葡萄糖在人体中被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C正确;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
答案:D
30.坏血病患者应该多吃的食物是( )
A.水果和蔬菜 B.鱼肉和猪肉
C.鸡蛋和鸭蛋 D.糙米和肝脏
解析:坏血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在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尤其是橘子和辣椒,维生素C的含量非常丰富;因此患有坏血病的人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答案:A
31.脂类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之一,它的作用是( )
①构成细胞膜的一种成分 ②促进糖类代谢 ③备用能源物质 ④参与一切生命活动 ⑤提供能量 ⑥促进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⑤⑥ D.①④⑤
答案:B
3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米富含淀粉
B.加碘食盐含有碘酸钾(KIO3)
C.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就是维生素
D.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不都是金属元素
解析:大米中,富含的营养素是淀粉,A正确;碘酸钾中含有碘元素,所以食用碘盐可以为人体补充碘元素,B正确;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是六大营养素之一,不等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包括:铁、钴、铜、锌、铬、锰、钼、碘、硒,前者指物质,后者指元素,C错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中碘、硒是非金属元素,D正确。
答案:C
3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鲜榨橙汁遇到碘水会变蓝
B.馒头越嚼越甜
C.油脂经水解可变成葡萄糖
D.土豆中的淀粉经水解可变成酒
解析:鲜榨橙汁主要含有维生素C,不是淀粉,故遇到碘水不会变蓝,A错;油脂经水解可变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C错;土豆中的淀粉经水解可变成葡萄糖,D错。
答案:B
34.碘酒是一种常用的外用消毒药,关于它的消毒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解细菌
B.氧化细菌,使蛋白质变性
C.使细菌缺氧而死
D.使细菌缺水而死
解析:碘单质是氧化性较强的单质,细菌、病毒(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消毒杀菌的作用是让细菌、病毒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理活性。
答案:B
35.下列有关油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油脂是混合物
B.天然油脂大多数是由混甘油酯分子组成的混合物
C.油脂是酯的一种
D.油脂是天然高分子
解析:纯净物应有固定的熔、沸点,而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油脂为混合物;油脂是一种特殊的酯;油脂的式量没有达到上万,所以不属于天然高分子。
答案:D
36.酶是一种( )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或RNA D.维生素
解析:酶是蛋白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答案选C。
答案:C
37.普及化学知识有助于人们树立健康的观念。下列观念正确的是( )
A.天然物质都是绿色无毒的物质
B.只饮用纯净水有益人体健康
C.微量元素只能通过保健品摄入
D.植物油和动物脂肪要搭配食用
解析:纯净水不含有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长期饮用不利于人体健康。可以通过食补摄入微量元素,植物油和脂肪均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应搭配食用。
答案:D
38.饮食是保证我们身体健康的基本需求,下列关于饮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类需要的蛋白质可以由鸡蛋提供,多吃有益
B.水果、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人为了减肥,每天只吃水果蔬菜即可
C.米饭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成人每天食用量不能超过200 g
D.要促进人体健康,各种饮食必须合理搭配
解析:饮食需要营养均衡,鸡蛋可以为人体提供蛋白质,但多吃也是无益的,A不正确;水果和蔬菜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维生素,但不能提供其他营养素,如果每天只吃水果蔬菜会使人体缺乏营养而导致身体发育不良,B不正确;成人每天食用淀粉的量要根据年龄、性别和活动量以及食用蛋白质、油脂的量来确定,不一定在200 g以下,C不正确。
答案:D
39.蔬菜、水果中富含纤维素,纤维素被摄入人体后的作用是( )
A.为人体内的化学反应提供原料
B.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加强胃肠蠕动,具有通便功能
D.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素在人体中没有任何作用
解析:人体内缺少水解纤维素的酶,故植物纤维不能被人体吸收,但是纤维素加强胃肠蠕动,具有通便功能。
答案:C
40.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淀粉→葡萄糖→(氧化)水和二氧化碳(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B.纤维素(水解)→葡萄糖→(氧化)水和二氧化碳(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C.油脂→(水解)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氧化)水和二氧化碳(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蛋白质→(水解)氨基酸→(合成)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
解析:在人体内没有分解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素不能变为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量,错误。
答案:B
二、多选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至少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
41.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过多食用糖类物质如淀粉等不会致人发胖
C.淀粉在人体内直接水解生成葡萄糖,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要
D.纤维素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纤维素可以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
解析:人体中没有消化纤维素的酶,故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淀粉在人体内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先水解成麦芽糖,最终变成葡萄糖;过多食用糖类物质会导致人发胖。
答案:BCD
42.(2014·广东学业水平测试)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大米经蒸煮和发酵可酿造白酒
B.油脂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C.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豆制品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
解析:油脂水解产物是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或高级脂肪酸盐,B错;蚕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错。
答案:AD
43.下列物质可能是天然高分子的是( )
A.橡胶 B.羊毛
C.聚乙烯 D.纤维素
解析:聚乙烯是化工合成的。
答案:ABD
4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常蔗糖和淀粉都不显还原性
B.可溶性铜盐可以使蛋白质产生盐析
C.普通肥皂是油脂经皂化作用制得的
D.纤维素分子是由葡萄糖单元组成的,可以表现出一些多元醇的性质
解析:可溶性铜盐可以使蛋白质产生变性。
答案:ACD
4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淀粉、纤维素、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天然蛋白蛋水解的最终产物均是氨基酸
C.能发生酯化反应的酸一定都是羧酸
D.油脂水解得到的醇是丙三醇
解析: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A错;硝酸也能发生酯化反应,C错。
答案:AC
章末网络构建
第一章 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 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1.有关糖类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糖类是具有甜味的物质
B.糖类是具有Cn(H2O)m通式的物质
C.糖类是含有醛基的物质
D.糖类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产生它们的物质
解析:糖类不一定具有甜味,如纤维素是多糖,但没有甜味,反之,具有甜味的物质也不一定是糖类,如甘油有甜味,但属于多元醇,A项错;糖类的通式为Cn(H2O)m,但少数属于糖类的物质不符合此通式,而少数符合此通式的物质又不是糖类,B项错;C项中未指明是否含羟基,所以不准确。
答案:D
2.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下列物质不属于糖类的是( )
A.葡萄糖 B.果糖
C.纤维素 D.糖精
答案:D
3.将淀粉水解并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其水解产物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是:①加热;②滴入稀硫酸;③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④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以上各步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①
B.②→①→④→③→①
C.②→④→①→③→①
D.③→④→①→②→①
解析:淀粉水解时需用稀硫酸作为催化剂,加热,其水解的产物为葡萄糖,在利用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葡萄糖之前,应先加入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
答案:B
4.下列关于纤维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纤维素是白色、无味的物质
B.纤维素是不显还原性的物质
C.纤维素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D.纤维素是一种单糖
解析:纤维素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白色,没有甜味;分子中不含醛基,因此不显还原性;但在硫酸或纤维素酶作用下可以发生水解最终得到葡萄糖,是一种多糖。
答案:D
5.甲、乙两位学生分别做淀粉水解产物检验的实验,操作如下:
学生甲在一支试管中放入0.5 g淀粉后,再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加热10 min后,再将溶液一分为二,其中一份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结果无银镜出现,另一份溶液加入碘水,结果无蓝色出现;
学生乙在一支试管中放入0.5 g淀粉后,再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少许,加热10 min后,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中和硫酸,再将溶液一分为二,其中一份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结果有银镜产生,另一份溶液中加入少量碘水,未出现蓝色。
试回答:
(1)学生甲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甲的实验现象,淀粉的水解情况是________。
A.完全水解 B.部分水解
C.没有水解 D.不能准确判断
(2)学生乙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乙的实验现象,淀粉的水解情况是________。
A.完全水解 B.部分水解
C.没有水解 D.不能准确判断
解析:(1)学生甲的错误是做银镜实验前未加碱来中和硫酸,因为银氨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存在,故不能与葡萄糖作用。水解液中滴加碘水无蓝色现象,说明淀粉已完全水解。
(2)学生乙的错误是水解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加入碘水之后不变色,有可能是I2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淀粉有可能水解完全也有可能未完全水解,只能说明已经有水解发生。
答案:(1)做银镜实验前未加碱来中和硫酸 A
(2)加入了过量的NaOH溶液然后再加入碘水 D
(4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56分)
1.下列富含糖类的食品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
解析:玉米、大米中富含糖类物质,豆油中富含油脂,鱼中富含蛋白质。
答案:D
2.正常情况下,葡萄糖在人体内所发生的变化错误的是( )
A.直接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B.合成糖原
C.转化为脂肪,使人发胖
D.随尿液排出体外
解析:葡萄糖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为:分解释放能量、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转化为脂肪。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尿液中不会含有葡萄糖。
答案:D
3.下列物质中,与其他三个不属于同类物质的是( )
A.葡萄糖 B.淀粉
C.纤维素 D.木糖醇
答案:D
4.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素。食物中的纤维素虽然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能促进肠道蠕动、吸附排出有害物质。从纤维素的化学成分看,它是一种( )
A.二糖 B.多糖
C.氨基酸 D.脂肪
解析:糖是按照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多少进行分类的,纤维素属于多糖,能够发生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答案:B
5.面粉的生产车间必须严禁吸烟,主要的目的是( )
A.避免烟尘杂入面粉 B.保护工人健康
C.防止污染环境 D.防止发生爆炸
解析:面粉小颗粒时,属于易燃易爆物质,遇明火易爆炸。
答案:D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内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为人体提供热能,还有一部分转化为糖原,少量参与机体的构成或发挥其他生理作用
B.人体如果摄入淀粉不足,就会动用体内储备的脂肪、蛋白质提供热能
C.如果摄入淀粉过多,多余的淀粉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在皮下
D.淀粉在口腔内,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全部水解为葡萄糖
解析:淀粉进入口腔后,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一小部分先水解为麦芽糖。进入消化道后,在胰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在口腔里没有水解的淀粉继续水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麦芽糖酶的催化作用下,进一步水解为葡萄糖,故D项错误。
答案:D
7.鉴别食盐水和蔗糖水的方法:①向两种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并加热,再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硫酸,最后加入银氨溶液微热;②测溶液导电性;③将溶液与溴水混合,振荡;④用舌头尝味道。其中在实验室进行鉴别的正确方法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蔗糖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生成的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食盐溶液能导电,蔗糖溶液不能导电;二者都不能与溴水反应;实验室的药品不能品尝。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44分)
8.(20分)某学生取直链淀粉进行水解实验,其程序如下:
淀粉溶液混合合混液单质沉淀液变蓝色
(1)各步所加试剂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只加A不加B是否可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淀粉在稀硫酸催化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是一种还原性糖,可与银氨溶液反应,但是该反应必须在碱性环境中进行,故反应前应先用NaOH溶液中和作催化剂的稀硫酸。
答案:(1)稀硫酸 NaOH溶液 银氨溶液
(2)不可以。因为银氨溶液能与原溶液中作催化剂的稀硫酸反应,必须先中和稀硫酸后,才能进一步实验
9.(24分)根据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作答:
(1)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时,被氧化的官能团是________,该官能团被氧化成________。
(2)银镜反应中,1 mol葡萄糖还原得到________mol Ag。
(3)1 mol葡萄糖与乙酸反应成酯,理论上需要________mol乙酸,可得________g葡萄糖五乙酸酯。
(4)1 mol葡萄糖完全氧化生成CO2与H2O,需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为________L。
解析:银镜反应是醛基的性质,醛基被氧化成羧基;根据银镜反应的方程式,1 mol葡萄糖还原得到2 mol Ag;1 mol葡萄糖可与5 mol乙酸反应,生成1 mol葡萄糖五乙酸酯和5 mol水,故1 mol葡萄糖五乙酸酯的质量为(180+5×60-5×18) g=390 g;根据葡萄糖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C6H12O6+6O2―→6CO2+6H2O,或根据C6H12O6与氧化产物CO2与H2O的原子守恒,可知1 mol葡萄糖完全氧化成CO2与H2O时需6 mol O2,需O2体积为6 mol×22.4 L·mol-1=134.4 L。
答案:(1)醛基(或—CHO) 羧基(或—COOH)
(2)2 (3)5 390 (4)134.4
课件33张PPT。第一章 关注营养平衡蛋白质 糖类 油脂 维生素 无机盐和水 糖类 C H O (C6H10O5)n 葡萄糖 C6H12O6 淀粉 蔗糖 C12H22O11 第一章 关注营养平衡
第三节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1.下列物质属于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是( )
A.甘氨酸 B.丙氨酸
C.谷氨酸 D.苯丙氨酸
答案:D
2.某物质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5H10O3N2
B.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
C.是由一种氨基酸形成的二肽
D.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
解析:由物质的结构简式知分子式为C5H10O3N2,A正确;分子中既有—NH2又有—COOH,分子间能发生脱水反应,B正确;由结构知该物质是由和形成的二肽,C错误;由于分子中既有—NH2又有—COOH,故既能与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D正确。
答案:C
3.向下列物质滴加浓硝酸,会变黄的是( )
A.食盐 B.淀粉
C.碱类 D.蛋白质
答案:D
4.人畜误食铜盐、汞盐、铅盐等重金属盐而发生盐中毒,应采用的正确解毒方法是( )
A.服用大量生理食盐水
B.服用大量食醋或白糖水
C.服用蛋清、牛奶或豆浆
D.服用适量稀碱液,使重金属盐转变为难溶的沉淀
解析:蛋清、牛奶或豆浆中主要含有蛋白质,与重金属盐反应,减少人畜机体蛋白质的变性,从而保护了人畜。
答案:C
5.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1)蛋白质分子中主要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元素。
(2)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下列各类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苹果 B.米饭
C.鱼 D.南瓜
(3)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变性,从而失去生理活性。万一误服硫酸铜溶液,此时应立即做怎样的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种二肽的结构简式如图:
合成这种二肽的氨基酸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蛋白质的主要构成元素有碳、氢、氧、氮,除此之外还有硫、磷、铁、锌等元素;
(2)蛋白质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动物性蛋白质,如鸡、鸭、鱼、肉、蛋等;另一种是植物性蛋白质,如水果、蔬菜、豆类等,其中以动物性蛋白质含量最为丰富;
(3)硫酸铜是重金属盐,误服硫酸铜溶液,应立即喝大量的牛奶来缓解毒性,以减轻人体蛋白质中毒的程度;
(4)该物质是由两种氨基酸通过缩合反应生成的,其单体是和。
答案:碳、氢、氧、氮 (2)C (3)喝大量牛奶
(4)
(4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56分)
1.关于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构成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是
B.人体内氨基酸会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供人体活动的需要
C.人体内所有的氨基酸均可以互相转化
D.合理搭配各种食物,可以使氨基酸相互补充
解析: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构成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是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同时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选项A中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正确。有8种氨基酸不能在人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故称之为必需氨基酸,所以“人体内所有的氨基酸均可以互相转化”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C
2.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热会使蛋白质变性,因此生吃鸡蛋比熟吃好
B.一束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产生丁达尔现象
C.向鸡蛋清中加入食盐,会使蛋白质变性
D.天然蛋白质中仅含C、H、O、N四种元素
解析:蛋白质溶液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B项正确;食盐不是重金属盐,不能使蛋白质变性,C项错误;蛋白质中含有碳、氢、氧、氮及少量的硫,有的还含有微量磷、铁、锌、钼等元素,D项错误。
答案:B
3.下列过程不可逆的是( )
A.蛋白质的盐析 B.乙酸的电离
C.蛋白质的变性 D.酯的水解
解析:蛋白质的盐析、弱电解质的电离、酯的水解均可逆。
答案:C
4.200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夫、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蛋白质水解。关于蛋白质的组成与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B.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Na2SO4浓溶液,会使其变性
C.天然蛋白质仅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D.氨基酸和蛋白质都是只能和碱反应的酸性物质
解析: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分子间脱水缩合成肽键而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由于硫酸钠为轻金属的盐类,所以它只能使蛋白质盐析,而不能使蛋白质变性;天然蛋白质除含C、H、O、N外,还含有硫、磷等元素;氨基酸和蛋白质分子内部都既含有氨基又含有羧基,它们是两性化合物,所以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答案:A
5.“克隆羊”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找到一些特殊的酶,这些酶能激活普通体细胞使之像生殖细胞一样发育成个体,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温或重金属盐能降低酶的活性
B.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C.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D.酶只有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才有催化作用
解析:酶属于蛋白质类,具有催化作用,而酶的催化具有温和性、专一性和高效性等特点,所以B、C均正确。重金属盐、高温、强酸、强碱等均能使蛋白质变性,使酶失去活性,所以D错误。
答案: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淀粉、蛋白质、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种氨基酸
C.蛋白质溶液中分别加入NaCl溶液、CuSO4溶液,其过程均是不可逆的
D.蛋白质不能与盐酸反应但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解析:A中蔗糖、油脂都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发生变性,其过程是不可逆的;但加入NaCl溶液发生盐析,其过程是可逆的,故C错,B明显正确。蛋白质有两性,故蛋白质既与盐酸反应又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不正确。
答案:B
7.天然蛋白质水解时,不能得到的氨基酸是( )
解析:天然蛋白质水解时只能得到α-氨基酸,C项中不是α-氨基酸,故不是天然蛋白质水解的产物。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44分)
8.(22分)我国科学家在研究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研究领域中曾涉及如下一种有机物。请根据所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回答问题:
(1)该化合物中,官能团⑦的名称是__________,官能团①是一种________基团(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2)该化合物中有________个肽键,由此可知其是由________个氨基酸分子脱水形成的。
(3)该化合物水解生成的最简单氨基酸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写出该氨基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⑦是羧基;①是氨基,是碱性基因。(2)氨基酸形成肽键时,两个氨基酸形成一个肽键,该化合物含有3个肽键,分别为③⑤⑥,可知是由4个氨基酸分子脱水形成的。(3)多肽水解断裂的是肽键,生成相应的氨基酸,故该化合物水解生成的氨基酸的结构简式为H2NCH2COOH;H2NCH(CH3)COOH;H2NCH(CH2C6H5)COOH;H2NCH(COOH)CH2CH2COOH,水解生成的最简单氨基酸的结构简式为H2N—CH2—COOH,此氨基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其羧基和碱反应,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N—CH2—COOH+NaOH―→H2N—CH2—COONa+H2O。
答案:(1)羧基 碱性
(2)3 4
(3)H2N—CH2—COOH
H2N—CH2—COOH+NaOH―→H2N—CH2—COONa+H2O
9.(22分)蛋白质是机体生长及修复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中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蛋氨酸(C5H11O2NS)、丙氨酸(C3H7O2N)都是氨基酸。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组成的,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蛋氨酸1个分子含有________个原子。
(2)蛋氨酸中氧、硫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检验蛋白质的一种简便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9 g丙氨酸所含的氮元素与________g蛋氨酸中所含氮元素质量相等。
解析:(2)蛋氨酸中氧、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6×2)∶32=1∶1。
(3)蛋白质在灼烧时会产生特有的烧焦羽毛的气味,因此可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来鉴别蛋白质。
(4)89 g丙氨酸中所含的氮元素的质量为89 g××100%,设需要蛋氨酸的质量为x,蛋氨酸中所含的氮元素的质量为x××100%,根据题意,89 g××100%=x××100%,x=149 g。
答案:(1)20 (2)1∶1
(3)灼烧,闻气味 (4)149
课件37张PPT。第一章 关注营养平衡氨基酸 化合物 硝酸 其烧焦时的特殊气味 氨基酸 蛋白质 催化剂 第一章 关注营养平衡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1.下列“油”中属于酯类的是( )
A.豆油 B.酱油
C.煤油 D.甘油
答案:A
2.油脂在代谢过程中首先发生水解反应,不同油脂其共同的水解产物是( )
A.葡萄糖 B.麦芽糖
C.丙三醇 D.氨基酸
解析:从油脂的结构可知水解产物中都有丙三醇。
答案:C
3.下列关于油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油脂在小肠内的消化产物是硬脂酸和甘油
B.天然油脂大多是由混甘油酯分子构成的混合物
C.脂肪里的饱和烃基的相对含量较大,熔点较高
D.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类
解析:油脂在小肠内消化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不一定是硬脂酸,A错;天然油脂是混合物,多数是混甘油酯,B正确;饱和烃基的相对含量越大,熔点越高,所以脂肪熔点比油高,呈固态,C正确;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D正确。
答案:A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矿物油是工业用油,不能食用,油脂都是食用油
B.矿物油和油脂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水解
C.汽油和油都可以使溴水褪色
D.向脂肪和油中加入含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红色变浅
解析:A项中油脂并不是都可以食用,如蓖麻油就不能食用;B项中矿物油是烃,不水解,而油脂属于酯类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水解;C项中裂解汽油含有不饱和烃,能使溴水褪色,但直馏汽油是饱和烃,不能使溴水褪色,而油的烃基是不饱和的,可使溴水褪色;D项中脂肪和油都可以水解产生高级脂肪酸,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使含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变浅。
答案:D
5.(1)油脂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总称,天然油脂是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为验证某液态天然油脂是否饱和,可采取的实验操作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油脂是油和脂肪的总称,属于混合物。
(2)不饱和油脂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
答案:(1)油 脂肪 混合物
(2)取少量液态天然油脂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1~2滴溴水,若溴水褪色,则证明该油脂是不饱和的,若溴水不褪色,则证明该油脂是饱和的(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56分)
1.油脂能增加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但摄入过量脂肪,可能引起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下列食品中富含油脂的是( )
A.苹果 B.大米
C.白菜 D.花生
答案:D
2.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油脂均为固态
B.油脂在体内直接氧化产生热量
C.多吃动物脂肪比多吃植物油有利
D.有些脂肪酸是人体必需的,但在人体内却不能合成
解析:油脂分为动物脂肪和植物油,前者为固态,后者为液态,A项错误;食物中的油脂在代谢过程中,首先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经氧化释放热量,B项错误,吃油脂最好选择水解产物富含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特别是含有必需脂肪酸的植物油,C项错误。
答案:D
3.下列属于油脂的用途的是( )
①人类的营养物质 ②制取肥皂 ③制取甘油
④制高级脂肪酸 ⑤制汽油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答案:D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油脂分为油和脂肪
B.米饭在嘴中越咀嚼越甜的原因是淀粉水解生成甜味物质
C.油脂、乙醇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D.水果因含有酯类物质而具有香味
解析:油脂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而乙醇不是。
答案:C
5.下列叙述中,关于植物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油水解产物中含有油酸
B.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饱和脂肪酸甘油酯
C.植物油在人体内水解的产物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D.植物油主要在小肠内被消化和吸收
解析:植物油是由不饱和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动植物油脂中都含有油酸,A对,B错;植物油水解的产物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C对;在人体内,油脂主要在小肠中被消化和吸收,D对。
答案:B
6.食品店出售的冰淇淋是硬化油,它是以多种植物油为原料制得的,其中发生的反应有( )
A.水解反应 B.加聚反应
C.加成反应 D.酯化反应
解析:硬化油是植物油与H2发生加成反应制得的。
答案:C
7.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缺乏亚油酸,会使人体发育不良,皮肤和肾受损伤。亚油酸以甘油酯的形成存在于动植物脂肪中,下列物质含亚油酸最少的是( )
A.花生油 B.豆油
C.牛油 D.煤油
解析:依据亚油酸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动植物脂肪中判断。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44分)
8.(22分)为进行Ⅰ项实验,需从Ⅱ项中选出一种试剂,从Ⅲ项中选出一种合适的操作方法,请完成下表。
Ⅰ.实验
Ⅱ.试剂
Ⅲ.操作方法
答案
(1)除去乙醇中的乙酸
A.CaO
a.分液
(1)
(2)除去工业酒精中的水
B.Na2CO3溶液
b.蒸馏
(2)
(3)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C.NaCl
c.过滤
(3)
(4)除去肥皂中的甘油
D.NaOH
d.盐析
(4)
解析:除去乙醇中的乙酸可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蒸馏;除去乙醇中的水可加入CaO后加热蒸馏;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吸收乙酸,同时使液体分层;除去肥皂中的甘油,可采用盐析的方法。
答案:(1)D b (2)A b (3)B a (4)C d
9.(22分)科学家发现某药物M能治疗心血管疾病是因为它在人体内能释放出一种“信使分子”D,并阐明了D在人体内的作用原理。为此他们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已知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7,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C、H、N的质量分数依次为15.86%、2.20%和18.50%。则M的分子式是________;D是双原子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30,则D的分子式为________。
解析:由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7及C、H、O、N的质量分数,推知
n(C)=≈3 mol,
n(H)=≈5 mol,
n(O)=≈9 mol,
n(N)=≈3 mol,
所以M的分子式为C3H5O9N3。又由题意知D是M释放出的双原子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30,可推出D为NO。
答案:C3H5O9N3 NO
课件34张PPT。第一章 关注营养平衡液 固 油脂 碳碳双 加成 甘油(丙三醇) 高级脂肪酸 脂肪酶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1.有句谚语“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说明苹果是一种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的水果,苹果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
A.油脂 B.无机盐
C.蛋白质 D.维生素
解析:苹果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维生素。
答案:D
2.关于脂溶性维生素与水溶性维生素的比较正确的是( )
A.前者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易溶于水,后者易溶于水,不易溶于有机溶剂
B.两者都不易积存,容易排泄,易引起维生素缺乏症
C.前者主要包含维生素A、维生素B等,后者主要包括维生素C
D.前者主要来自水果、蔬菜,后者主要来自维生素片
答案:A
3.人体内必需的下列元素中,因摄入不足而导致骨质疏松的是( )
A.K B.Ca
C.Na D.Fe
答案:B
4.中国有句名言:药补不如食补。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智力元素”之称。下列食物中含有碘较多的是( )
A.鸡蛋 B.橙汁
C.葡萄 D.海带
答案:D
5.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中。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________性(“氧化”或“还原”),能使KMnO4溶液________;含有碳碳双键,能与H2发生________反应;含有醇羟基(—OH),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羧酸发生________反应。
答案:新鲜水果 绿色蔬菜 还原 褪色 加成 酯化
(4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56分)
1.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A.水果 B.汽水
C.甘蔗 D.馒头
答案:A
2.下列关于维生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维生素都是水溶性的
B.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
C.人体内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
D.因为维生素C受热易分解,所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以生食的应尽量生食
答案:A
3.下列哪些操作,不适宜保存蔬菜中的维生素( )
A.洗菜:要先洗后切
B.浸泡:切好的菜浸泡半天,以除去残留农药
C.切菜:要随切随炒,切忌切好后久置
D.烹饪:烹调蔬菜时适当加点醋,可以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
解析:切好的菜浸泡半天,蔬菜中的水溶性维生素会流失。
答案:B
4.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食盐加碘”是指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
B.“酱油加铁”是指在酱油中加入铁单质
C.高碘对人有害,不要随意服用补碘药片
D.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容易被人吸收,一般蔬菜中铁的含量较少,吸收也低
解析:“酱油加铁”是指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不是铁单质。
答案:B
5.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下列补钙的途径不正确的是( )
A.经常晒太阳
B.经常饮用钙离子含量高的硬水
C.经常饮用牛奶、豆奶
D.适量补充维生素D
解析:晒太阳和适量补充维生素D都能促进钙的吸收;牛奶、豆奶中钙的含量高,故饮用牛奶、豆奶也可以补钙;硬水中含有Mg2+、Ca2+的盐,且含量较高,长期饮用对身体有害。
答案:B
6.下列关于一些微量元素对人体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锌元素能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B.硒有防癌、抗癌作用,可大量服用含硒药剂
C.氟能防治龋齿,过量则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D.适量地补铜对白癜风的治疗和扩散有抑制作用
解析:硒有防癌、抗癌作用,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但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
答案:B
7.下面是小王在医院做的血常规检查报告单的部分内容。小王应注意补充的微量元素是( )
序号
项目
结果
正常范围
单位
1
红细胞计数
2.3
3.5~5
×1012/L
2
血红蛋白
75
110~150
g·L-1
3
血小板计数
205.0
100~300
×109/L
A.硒 B.锌
C.铁 D.碘
解析:从题干图表数据可看出,小王是缺铁性贫血。由于铁元素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故需要补铁。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44分)
8.(22分)碘缺乏症遍及全球。据估计我国患者大约有100万人左右。为控制该病的发生,较为有效的方法是食用含碘食盐。我国政府以国家标准的方式规定在食盐中添加碘酸钾(KIO3)。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碘是合成下列哪种激素的主要原料之一________。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雄性激素
(2)长期生活在缺碘山区,又得不到碘盐的供应,易患________。
A.甲状腺亢进 B.佝偻病
C.甲状腺肿大 D.糖尿病
(3)可用盐酸酸化的碘化钾和淀粉检验食盐中的碘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甲状腺疾病的引发,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多少有关,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之一,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这一病症可用摄入含碘食盐的方法来预防。这些内容属于卫生保健的常识性知识。在酸性条件下,IO可氧化I-生成单质碘,单质碘使淀粉显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KI+KIO3+6HCl===6KCl+3I2+3H2O,I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
答案:(1)B (2)C
(3)5KI+KIO3+6HCl===6KCl+3I2+3H2O 5∶1 溶液变蓝
9.(22分)缺铁性贫血是指人体内贮存的铁不足时,影响血红蛋白合成而引起的一种细胞低血素贫血。
问题1:已知某种硫酸盐可以用来治疗缺铁性贫血,制药厂在药片外包一层特制的糖衣,以防止它在空气中变质、失效。该药品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怎样证明该药品溶液中含有Fe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以证明该药片是否变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已知Fe2+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服用补铁剂的同时,服用一定量的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效果更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答案:问题1:FeSO4
(1)取少量溶液放入试管中,先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不变色,再滴入双氧水,观察溶液是否变红,若变红则证明药品中含有Fe2+
(2)取一小块药片,研磨,配成溶液,加入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若变红则变质,否则不变质
问题2: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避免Fe2+被氧化
课件33张PPT。第一章 关注营养平衡维生素A 维生素C 氧、碳、氢、氮 铁 碘 锌 钙 佝偻 大致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