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跨学科_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二十一章 能源、材料与社会
沪科版2024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21.2 跨学科_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综合多学科知识,准确阐述常见能源(如化石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等)的形成原理、特点及开发方式。
理解能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涉及的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知识,掌握不同能源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原理。
学会分析能源开发与利用对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并能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跨学科案例分析、小组合作探究、实地调研等活动,培养学生整合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能源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的能源危机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能源的习惯。
激发学生对能源科学的探索兴趣,让学生体会跨学科知识融合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不同类型能源的特点、开发方式及其应用原理。
能源开发与利用对社会各方面产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二)教学难点
综合多学科知识深入理解能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复杂问题。
引导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创新性的能源开发与利用解决方案。
三、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实地调研法、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 分钟)
展示一组图片和数据:城市夜晚灯火辉煌的景象、石油钻井平台、风力发电场、太阳能电站,以及全球能源消耗逐年增长的数据图表。
提问引导:“同学们,这些图片展示了我们生活中对能源的大量需求,而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耗数据也让我们看到能源问题的严峻性。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涉及物理、化学、地理等多个学科知识,那究竟不同能源是如何开发的?在利用过程中又会带来哪些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从跨学科的角度来探索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新课讲授
1. 能源的分类与特点(10 分钟)
理论讲解:
从物理和化学学科角度,介绍能源的分类方式,如按照是否可再生分为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和不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核能) ;按照能源的来源分为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能源,如原煤、原油、太阳能)和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如电能、汽油)。
结合地理知识,讲解不同能源在全球的分布特点,例如煤炭资源在我国北方地区分布较为集中,太阳能在光照充足的沙漠地区资源丰富。
互动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能源分类小游戏,将写有不同能源名称的卡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并阐述分类依据,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2. 常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20 分钟)
化石能源:
形成原理:从化学和地理学科角度,讲解化石能源是古代生物的化石沉积形成的,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
开发方式:以石油开采为例,结合物理知识介绍钻井技术、油井开采设备的工作原理;讲解煤炭开采的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方式及其优缺点。
利用过程:分析化石能源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以及能量转化过程(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或电能),同时介绍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太阳能:
物理原理:讲解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光电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理,涉及半导体物理知识。
地理应用:结合地理知识,分析不同地区太阳能资源的差异,以及如何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合理布局太阳能电站。
实际案例:展示国内外大型太阳能电站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引导学生讨论太阳能利用的优势(清洁、可再生)和局限性(受天气、昼夜影响大)。
风能:
物理原理:从空气动力学角度,解释风力发电机叶片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的原理,涉及机械能与电能的转化。
地理布局:讲解风能资源的评估方法,以及如何根据地理环境(如地形、风向)选择合适的风力发电场建设地点。
影响分析:组织学生讨论风力发电对生态环境(如鸟类迁徙、土地利用)的影响,以及如何采取措施减少负面影响。
核能:
物理原理:介绍核反应堆中核裂变的原理,以及核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核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安全问题:从化学和安全工程角度,分析核废料处理的重要性和难度,以及核电站安全防护措施的原理。
争议探讨:引导学生对核能开发与利用的利弊进行辩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15 分钟)
小组合作探究:
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从环境、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分析能源开发与利用带来的影响。例如,环境组研究能源开发对大气、水、土壤的污染,以及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经济组探讨能源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和面临的成本问题;社会组分析能源供应对居民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影响。
每个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制作成 PPT。
小组汇报与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补充,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中的重要性。
(三)课堂小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能源开发与利用的跨学科知识要点:能源分类与特点、常见能源的开发利用原理、能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强调能源问题的重要性和跨学科研究的意义,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能源问题,践行节约能源的行为。
(四)课堂练习(5 分钟)
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煤炭
B. 石油
C. 太阳能
D. 天然气
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将( )转化为电能。
A. 化学能
B. 内能
C. 机械能
D. 光能
请从环境和经济两个方面,分析大规模开发利用化石能源的利弊。
(五)布置作业
选择一种你感兴趣的能源,进行实地调研(如参观当地的发电厂、太阳能电站等),撰写一篇 500 字以上的调研报告,分析该能源在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完成教材课后相关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包含能源分类图表、各种能源开发利用的图片、动画、视频等。
相关书籍、学术论文、新闻报道等资料,供学生查阅。
实地调研联系当地能源企业、电站等,获取实践资源。
六、教学反思
在跨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整合多学科知识解决能源问题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分析复杂问题时可能存在思路不清晰的情况。后续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跨学科思维方法的指导,提供更多具有挑战性的案例,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此教案围绕能源跨学科知识构建教学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你对教学案例、活动形式等方面若有不同想法,欢迎随时提出,我会进一步优化。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能源危机日趋严重
怎么办?
面对日趋严重的能源危机,我们既要_____________,又要_______________。
树立节能观
开发新能源
哪些新能源具有广阔的前景?
探索新知
一、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
优点:能量巨大、分布广泛、无污染、安全、经济。
缺点:能量分散、且又间断和不稳定。
太阳能的特点
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储热
太阳能直接发电
太阳能储热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等
太阳能转变为热能
太阳能直接发电
太阳能电池、太阳能汽车等
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二、核能
开发和利用核能的两种方式:
核裂变
核聚变
核裂变——较重的原子核裂变为较轻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
原子弹爆炸的情况
不加控制的核裂变反应——原子弹爆炸
核聚变——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为较重的原子核的一种反应。
氢弹爆炸
核电站
三、地热能
地热
地球内部具有的热能称为地热能,是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
应用形式:地下热水、地热蒸气。
应用范围:发电、洗浴、取暖、灌溉等
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是我国最大的地热电站
四、潮汐能
潮汐能是由于地球和月球、太阳相互作用产生的能量。
涨潮时
退潮时
潮汐电站工作原理
浙江温岭江厦潮汐电站全国第一、世界第三
五、风能
风具有很大的能量,人们很早就学会了利用风能行船、抽水、磨谷……
风力发电
六、沼气能源
我国农村3/4人口使用草木燃料,造成了土壤肥力的下降,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生态平衡遭破坏的现象,而且是对能源的极大浪费。
将人畜排泄物和作物秸秆等混合物投入沼气池内进行微生物发酵。可得到燃烧值高的沼气和有机肥料。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写出该成分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沼气本身无色、无味,但沼气有一股蒜臭味为什么?
利用沼气还有哪些新方法?
知识点1 人类对能源的利用
1.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使能源的需求
不断增加。因此,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尤其重要,下列四
种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C
A. 煤 B. 石油 C. 水能 D. 天然气
返回
2. 西藏蕴藏丰富的清洁能源,可用于发电,下列发电站利用
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B
A. 那曲风电场 B. 拉萨火电厂
C. 纳金太阳能电站 D. 羊八井地热电站
【点拨】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可以源源不断地从自
然界得到,是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在自然界中的储量有限,
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
所以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拉萨火电厂,故选B。
返回
3. [2025·亳州月考]机动车尾气是机动车运行时产生的废
气,其中包括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固体悬浮
颗粒等,是引发大气污染的元凶之一。下列关于减少机动车
尾气排放及环境保护的做法正确的是( )
C
A. 加大燃油机动车的推广力度
B. 鼓励使用热效率低的老旧汽车
C. 选择步行、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
D. 不断改进和创新制造大功率热机
返回
知识点2 开发核能与重视核安全
4. 如图所示是氢弹爆炸时的场景,氢弹的原理是( )
D
A. 链式反应 B. 核裂变
C. 电磁感应 D. 核聚变
返回
5.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它获取核能
是通过图____(填“甲”或“乙”)所示的途径,太阳核心每时
每刻都在发生图____(填“甲”或“乙”)所示的爆炸。核能属
于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乙
甲
不可再生
返回
知识点3 开发新能源
6. [2025·运城期中]某城市道路改造中,为了节能减排,
将路灯照明系统更换为太阳能路灯系统,如图所示。白天利
用太阳能对电池充电,晚上电池对路灯供电。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B
A. 夜晚电池工作时,太阳能转化为光能
B. 白天电池充电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 路灯照明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D. 路灯停止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返回
7. 能源是人类一切物质生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从古至
今,人类对能量与能源的研究从未停止。近期,我国的风力
发电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B
A. 风能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
B. 风力发电机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 风能与煤都属于清洁能源
D. 风力发电机的能量转化效率能达到100%
?
返回
8.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在我国的地热资源开发
中,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地热发电效益显著提升,地热发
电实际上就是把地下的热能转变为______能,然后再将其转
变为____能的能量转变过程。
机械
电
返回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