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探究电路 章末复习 课件(44页PPT)-2025-2026学年沪科版(2024)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章 探究电路 章末复习 课件(44页PPT)-2025-2026学年沪科版(2024)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21 16:0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章末复习
第十六章 探究电路
沪科版2024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16.4 家庭电路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清晰阐述家庭电路的组成结构,明确各组成部分(如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电灯与开关等)的功能及连接方式。
准确区分火线和零线,熟练掌握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的方法,理解试电笔的工作原理。
深入理解保险丝、空气开关、漏电保护器等保险装置的工作原理,能够根据家庭电路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和使用保险装置。
了解三线插头与三孔插座的结构特点,明白家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的重要意义,以及其在保障用电安全方面的作用机制。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家庭电路模拟板、实物展示以及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使其能够从直观现象中获取有效信息。
借助分析家庭电路各部分的作用和连接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电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知识应用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家庭电路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态度。
强化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使其认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养成遵守安全用电规则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让学生了解家庭电路的发展历程和现代科技在家庭用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对科技进步的追求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掌握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连接方式,理解各部分在电路中的作用,这是理解家庭电路工作原理的基础。
学会正确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明确试电笔的使用规范和注意事项,这是安全用电的基本技能。
理解保险丝、空气开关等保险装置的工作原理和选择依据,能够根据家庭电路的实际负载情况选择合适的保险装置,以保障电路安全。
认识三线插头和三孔插座的结构特点及作用,了解家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的原理和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
(二)教学难点
理解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如短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等情况对电路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保险装置进行保护,这涉及到对电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分析。
分析家庭电路中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开关、用电器、插座等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和工作状态对整个电路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复杂电路的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将所学的家庭电路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能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简单的家庭电路问题,如判断电路故障、选择合适的电器设备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演示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5 分钟)
播放一段家庭中各种用电器正常工作的视频,展示家庭用电的丰富场景,如电视播放节目、电灯照亮房间、冰箱正常制冷、洗衣机运转洗衣服等。提问学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用电器都离不开电,那么你们知道家庭中的电是从哪里来的吗?这些用电器又是如何连接在电路中的呢?” 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展示一些家庭电路出现故障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如灯泡不亮、插座无法使用、保险丝熔断等,提问:“当遇到这些情况时,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吗?我们又该如何解决呢?” 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对家庭电路知识的求知欲,从而顺利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 家庭电路。
(二)新课讲授
家庭电路的组成(10 分钟)
展示家庭电路模拟板,对照模拟板,依次介绍家庭电路的各个组成部分: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用电器和开关等。详细讲解每个部分的作用,例如:进户线为家庭电路提供电能,分为火线和零线;电能表用于测量家庭电路消耗的电能;总开关控制整个家庭电路的通断;保险装置在电路中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保护电路安全;插座用于连接可移动的用电器;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设备;开关用于控制用电器的工作状态。
结合教材中的家庭电路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各部分的连接方式,强调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和插座之间是并联连接的,这样每个用电器都能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同时,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为什么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要采用并联连接方式?如果采用串联连接会出现什么问题?” 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家庭电路连接方式的理解。
火线和零线(10 分钟)
讲解进户的两条输电线中,一条是火线,一条是零线,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为 220V。展示试电笔实物,介绍试电笔的构造,包括笔尖金属体、阻值很大的电阻、氖管、笔尾金属体等部分。
演示试电笔的正确使用方法: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接触被测导线,如果氖管发光,说明接触的是火线;如果氖管不发光,说明接触的是零线。强调在使用试电笔时,手绝对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否则会发生触电危险。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亲自使用试电笔辨别模拟板上的火线和零线,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纠正,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同时,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试电笔中为什么要安装一个阻值很大的电阻?” 通过对试电笔工作原理的分析,加深学生对火线和零线概念的理解。
保险装置(10 分钟)
介绍保险装置的种类,如保险丝、空气开关等,并展示相应的实物。以保险丝为例,讲解其工作原理:保险丝是用电阻率比较大、熔点比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保险丝产生较多的热量,温度升高,达到保险丝的熔点,保险丝熔断,自动切断电路,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进行保险丝熔断实验演示:在一个简单的电路中,接入不同规格的保险丝,逐渐增大电路中的电流,观察保险丝的熔断情况。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保险丝在电路中的保护作用,以及不同规格保险丝的熔断电流不同。
讲解空气开关的工作原理:当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空气开关中的电磁铁会产生较强的磁性,吸引衔铁,使开关断开,切断电路。与保险丝相比,空气开关具有自动复位、使用方便等优点。
组织学生讨论:“在家庭电路中,哪些情况可能会导致电流过大?” 引导学生分析出短路和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是导致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主要原因。同时,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如何根据家庭电路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保险丝或空气开关?” 通过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10 分钟)
展示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实物,对比它们的结构差异,介绍三孔插座多出的一个孔是接地线的,其作用是将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展示三线插头,讲解三线插头最上面的一脚与用电器的金属外壳相连,当插头插入三孔插座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就通过接地线与大地相连。
举例说明家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的重要性,如洗衣机、电冰箱等用电器,如果其内部的火线绝缘层损坏,导致外壳带电,人接触外壳时就会发生触电事故。而当金属外壳接地后,电流会通过接地线流入大地,从而避免人体触电。
介绍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当电路中发生漏电现象时,即有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漏电保护器会检测到这个漏电电流,迅速切断电路,保护人身安全。展示漏电保护器实物,让学生了解其外观和安装位置。
组织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哪些安全用电事项?” 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如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私自改装电路、定期检查电器设备和电线等,强化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
(三)课堂小结(5 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家庭电路的组成、火线和零线的辨别、保险装置的工作原理、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的作用以及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等。请学生代表发言,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完善。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梳理和强调,再次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家庭电路各部分的连接方式、保险装置的选择和使用、安全用电的重要性等。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家庭电路,思考生活中的用电现象,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课堂练习(5 分钟)
展示一些与家庭电路相关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例如:
选择题:下列关于家庭电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家庭电路中的插座和用电器是串联的
B. 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熔断,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C. 试电笔可以辨别火线和零线,使用时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
D. 三线插头的中间脚与用电器的金属外壳相连,目的是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填空题:家庭电路中的进户线有两根,分别是______和______,它们之间的电压是______V。保险丝是用电阻率______、熔点______的铅锑合金制成的。
简答题:在家庭电路中,为什么要使用三孔插座?请简要说明其工作原理。
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练习结束后,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点评,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和疑问进行详细分析和解答,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五)布置作业(课后完成)
书面作业:布置教材课后相关习题,包括对家庭电路组成、保险装置、安全用电等知识的巩固练习,以及一些简单的计算和分析题目,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实践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在家长的陪同下,观察自己家中的家庭电路,找出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等各部分的位置,并记录下电能表的规格参数。同时,检查家中是否存在安全用电隐患,如电线老化、插座过载等,并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下节课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分享。
拓展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智能家庭电路的相关知识,如智能家居系统如何实现对家庭电器的远程控制、智能电表的工作原理和优势等,写一篇简短的科普报告,介绍智能家庭电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关注和兴趣。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包含家庭电路的组成示意图、试电笔的使用动画、保险装置的工作原理动画、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图片、安全用电的视频资料等,用于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家庭电路演示板,上面安装有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开关和灯等元件,用于直观展示家庭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以及进行相关实验演示。
试电笔、不同规格的保险丝、空气开关、三线插头、两孔插座、三孔插座、漏电保护器等实物若干,用于学生观察和实验操作。
科普书籍、相关网站资源,供学生课后查阅和拓展学习,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对于学生在实验操作和知识理解方面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及时指导和解答。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实践反馈,总结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时,可以增加更多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在实验操作环节,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分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熟练掌握实验技能。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为学生的生活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探究电路
一、电阻和变阻器
1.电阻
意义: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电阻的符号是 R
单位: 欧姆,简称欧,符号 Ω;1 kΩ = 103 Ω,1 MΩ = 106 Ω
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2.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
原理: 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从而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电路图符号:
使用方法:
①滑动变阻器要与被控制电路串联
②连接“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
③在闭合开关之前,应将滑片置于阻值最大端
(2)电阻箱
定义:可以调节电阻大小,并且能够显示电阻阻值的变阻器
特点:能够准确表示连入电路的电阻值,但不能连续改变电阻值
二、欧姆定律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电阻一定,通过电阻的电流跟它两端电压成正比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电压一定,通过电阻的电流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表达式:
成立条件: 纯电阻电路
注意事项: I、U、R 的同一性、同时性
三、“伏安法”测电阻
方法: 伏安法
原理:
电路图:
四、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串联电阻: R总 = R1 + R2 +… + Rn
并联电阻:
五、家庭用电
家庭电路的组成: 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开关、用电器、插座等
测电笔: 辨别火线和零线
安全用电
考点1 电阻和变阻器
(第1题)
1. [2024·天津]如图所示的铝芯电缆是一种
输电导线。在某村输电线路改造工程中,更换
的铝芯电缆比旧铝芯电缆电阻更小,主要是因
为新电缆的( )
B
A. 铝芯更细 B. 铝芯更粗
C. 绝缘皮更薄 D. 绝缘皮更厚
【点拨】更换的铝芯电缆比旧铝芯电缆电阻更小,材料相同、
长度相同,电阻变小,横截面积一定变大,即新电缆的铝芯
更粗,故选B。
(第1题)
返回
(第2题)
2. [2024·自贡]如图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
意图,当滑片P 向右移动时,要使连入电路中
的电阻变大,应选择的接线柱为( )
?
B
A. A和B B. A和D C. B和C D. B和D
?
【点拨】由题意可知,当滑片右移时,要使连入电路中的电
阻变大,则应使电阻丝的左半部分接入电路中,因此下方的
接线柱应接A,上面的接线柱接C或D均可,即可以接A和C 或
者A和D 。故选B。
?
返回
3.[2024·徐州节选]如图所示,
小明用铅笔芯做滑动变阻器,设
计并制作一个模拟的调光灯。器
材有:电池、小灯泡、铅笔芯、
(1)铅笔芯和小灯泡的连接方式是____联。

【点拨】铅笔芯和小灯泡在一条路径上,即为串联。
金属回形针、开关、导线、电压表。
(2)闭合开关,回形针向左移,小灯泡亮度变____。

【点拨】回形针向左移,铅笔芯接入长度变短,接入电阻变
小,电路中电流变大,灯泡变亮。
(3)甲、乙两根铅笔芯的长度都是17.5?cm ,
甲的电阻为20?Ω ,乙的电阻为10?Ω 。调节
效果可以从两个方面评价:一是小灯泡亮度
?
B
A. 调节范围大,调节精度高
B. 调节范围大,调节精度低
C. 调节范围小,调节精度高
D. 调节范围小,调节精度低
的变化范围;二是调节的精度,回形针移动一定距离时,电
阻变化越小调节精度越高。则铅笔芯甲和乙相比___。
【点拨】两铅笔芯长度相同,由
于甲电阻大,因此从一端调到另
一端时,电阻变化量大,因此电
流变化量大,调节范围因此更大;
但回形针移动相同距离时,由于甲的电阻变化更大,因此甲
的调节精度低,故选B。
返回
考点2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4.[2024·巴中]图甲是小明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
实验电路图,选用的实验器材有电源(3?V) 、电流表
(0~0.6?A)、电压表(0~3?V)、滑动变阻器(20?Ω?2?A) 、阻值
分别为5?Ω 、10?Ω 、20?Ω 三个定值电阻、开关导线若干。
?
(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①根据图甲将图乙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左移动时
电流表示数变大);
如图所示。
②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保持______不变;
电阻
【点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电阻不变,从而
比较定值电阻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③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保护电路
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点拨】连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需要处于阻值最大处,起到保
护电路的作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通过多次调节滑动
变阻器,从而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获得多组实验数据,故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和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①在实验中,首先确定一个保持不变的电压值U,当AB 间的
电阻R由5?Ω 换成10?Ω 时,保持滑片位置不变,闭合开关后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填“左”或“右”)端移动,使电
压表示数为U ;
?

【点拨】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特点,每次更换大的电阻后,电
压表示数会变大,需要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才能保持电阻
两端电压不变,故需要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②当AB间换接20?Ω 电阻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
滑片,电压表示数都无法达到U。为了完成实验,U 的取值不
能小于____V ;
?
1.5
?
【点拨】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特点,使用20?Ω 电阻时,滑动
变阻器移动到20?Ω 可以求得最小电压值,此时电路中电流
为I=U总R总=3?V20?Ω+20?Ω=0.075?A ,则所取电压最小值为
Umin=IR定=0.075?A×20?Ω=1.5?V ;
?
③下表为实验得到的数据。请分析,第3组实验数据不符合
“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的实验规律,是由__________(填“测量错误”或“测量误差”)
造成的。
实验序号
R/Ω
I/A
1
5
0.40
2
10
0.20
3
20
0.11
实验序号
1
5
0.40
2
10
0.20
3
20
0.11
测量误差
【点拨】第三组数据理论值为0.10?A ,但表中测出来的数据
为0.11?A ,偏差值较小,是由测量误差造成的。
?
返回
考点3 欧姆定律
5. [2024·常州]海水盐浓度越大,其导电性越好,固定间
距金属片A、B 之间海水的电阻越小。下列电路中,电源电压
恒定,R0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 ,海水盐浓度越大,电表
示数越大的是( )
?
A
A. B. C. D.
【点拨】A图中AB和R0串联,电压表测R0 两端电压;海水盐
浓度越大,AB 间电阻越小,根据串联分压特点,其分担的电
压越小,R0 两端的电压越大,即电压表的示数越大,A正确;
B图中AB和R0串联,电压表测AB 两端电压;海水盐浓度越
大,AB 间电阻越小,根据串联分压特点,其分担的电压越小,
即电压表的示数越小,B错误;
?
C图中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因电源电压恒定,因此电压表
示数不变,C错误;D图中AB和R0 并联,电流表测量通过定
值电阻R0的电流,电源电压恒定,电阻R0不变,根据I0=UR0
得,I0 不变,即电流表示数不变,D错误。故选A。
?
返回
6. [2024·安徽]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
端电压保持不变,R 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
在保证电路元件安全的前提下,将滑动变阻
器的滑片由B端滑到A端,电压表V1 、电压表
V2 、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
?
D
A. 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 的示数变大
B. 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 的示数变小
C. ΔU1与ΔI的比值大于R 的阻值
D. ΔU2与ΔI的比值等于R 的阻值
?
的绝对值分别为ΔU1、ΔU2、ΔI 。则 ( )
?
【点拨】由图可知,定值电阻R 与滑动变
阻器串联,电压表V1测R 两端的电压,电
压表V2 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
A测电路中的电流。闭合开关S ,将滑片由
?
B端滑到A 端,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总电阻变
小,由欧姆定律I=UR 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
变大;根据U=IR可知,R 两端的电压变大,由串联电路电
?
压的规律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小,
即电压表V1示数变大,电压表V2 示数变小,
A、B错误;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
电压之和,所以两电压表示数变化量的绝
对值相等,即ΔU1=ΔU2,ΔU1与ΔI 的比
值、ΔU2与ΔI的比值都等于R 的阻值,C错
误,D正确。故选D。
?
返回
7.如图是导体甲、乙的I?U 图像,
由图像可知,导体甲的电阻为___
Ω ,导体甲的电阻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导
体乙的电阻;将导体甲、乙并联
接到电压为3?V 的电源上时,电路
?
5
小于
0.9
0.2
的总电流为____A;将导体甲、乙串联接到电压为3?V 的电源
上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A。
?
【点拨】由图知在电压U=2?V 时,通过导
体甲的电流I1=0.4?A ,通过导体乙的电流
I2=0.2?A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导体甲的电
阻R1=UI1=2?V0.4?A=5?Ω ,导体乙的电阻
?
R2=UI2=2?V0.2?A=10?Ω ,比较可知R1将导体甲、乙并联接到电压为3?V 的电源上时,并联电路各支
路两端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导体甲的电流
?
I1′=U′R1=3?V5?Ω=0.6?A ,通过导体乙的电流
I2′=U′R2=3?V10?Ω=0.3?A ,由于并联电路干路
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则电路的总电
流I并=I1′+I2′=0.6?A+0.3?A=0.9?A ;
将导体甲、乙串联接到电压为3?V 的电源上
时,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可得电路的总
电阻R=R1+R2=5?Ω+10?Ω=15?Ω ,
?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串联电路的电流
I串=U′R=3?V15?Ω=0.2?A 。
?
返回
考点4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
8.老师带领芳芳所在的班到实验室进行分组实验,利用两节
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P )等
器材测量未知电阻Rx 的阻值,实验所用的电路如甲图。
?
(1)根据甲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乙图中完成实物电
路的连接(要求滑片P 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
?
如图所示。
(2)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 ,直到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如丙
图所示,则Rx的阻值为____Ω 。
?
10
【点拨】由图丙知道,电压表的量程应为0?3?V ,分度值为
0.1?V,示数为2.0?V,电流表的量程应为0?0.6?A ,分度值为
0.02?A,示数为0.20?A,由欧姆定律知道,Rx 的阻值为
Rx=UI=2.0?V0.2?A=10?Ω 。
?
(3)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电压进行多次测量,目的是___
(填序号)。
A.避免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
B.求平均值减少误差
B
【点拨】在测电阻的实验中,为了减小误差,应多次测量取
平均值,所以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4)另一实验小组的电流表损坏不能使用,小组成员找老
师更换电流表。老师向他们指出:不用电流表,利用现有器
材也能进行测量。测量电路如丁图,操作步骤如下:
①闭合开关,滑片P移至A端,电压表示数为U1 ;
②再将滑片P移至B端,电压表示数为U2 ;
③则Rx=_ ________(用U1、U2、RP 表示)。
?
U1U2?U1RP
?
【点拨】①闭合开关,Rx 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将滑动变阻器
滑片移到A端时,电压表示数为U1,为Rx 两端的电压;②将
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B端时,只有Rx 接入,此时电压表示数
为U2 ,即为电源电压;③根据串联电路电流规律有
U1Rx=U2?U1RP,Rx=U1U2?U1RP 。
?
返回
考点5 家庭电路
9. [2024·内江]掌握安全用电常识,是当代每个公民必备
的素养。下列四个图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C
A. 图甲中,站在地上的人用手去接触裸露的
火线
B. 图乙中,手握住验电笔笔尖金属体去检验
插座中的火线
C. 图丙中,电水壶的外壳与保护接地线相连接
D. 图丁中,小孩靠近高压设备嬉戏、玩耍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