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
学科 生物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生命观念:学生(含学困生)能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尺度认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初步形成结构和功能观,部分与整体相统一的观念。科学思维:学困生能够通过分析识别给定材料所属的结构层次。探究实践:能够识别显微镜下人体的主要组织。社会责任:能够逐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激发学困生关注健康,增强体育锻炼意识,形成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为学困生提供图文对照卡片,标注核心关键词)(2)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设计阶梯式填空练习,帮助学困生逐步记忆)
教学难点 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分裂、分化形成的。(2)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逐步对人体的结构层次形成完整的认知(制作分层模型图,学困生可动手拼接)(3)描述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说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承接细胞结构知识,为植物体结构层次学习奠定基础。对学困生而言,需通过具象化手段突破抽象概念,理解“从细胞到个体”的逻辑链。
教学方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实施教学1、情景设置法: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境,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堂上来。2、观察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在讨论中形成结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3、归纳法:引导学生联系组织、器官、系统,归纳出人体的结构层次,小结“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培养学生的能力。 4、引导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人体系统模型、挂图
学情分析 1.七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知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并且对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的问题有兴趣,但是具体的学习内容比较抽象,尽量避免直接讲述,应引导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2.说明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让学生口头表述自己的见解,促进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来提高学生的效率学生动手和展示欲望比较强烈,但是科学思维能力较弱。所以,上课时提供多种素材,给予学生充分的谈论、总结和展示的时间,帮助学生们真正理解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此部分学困生需一对一检查,是否真正理解)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为前提,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小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小鱼的发育》(为学困生提供带文字解说的版本),创设真实情境。设疑:视频中是鱼的发育过程,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到一个小鱼个体,无数个细胞是随意堆砌的么?它们是如何组成一个个体的呢? 认真观看,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
承转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以人体为例,从四个发面来了解细胞是如何一步步构成人体的。
环节一:温故而知新 设计问题串: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们的生命起始于一个细胞,它是什么?2、受精卵通过细胞生长和分裂会形成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但是我们体内的细胞是多种多样的。同学们想一想,既然细胞分裂出来的新细胞与原来一样,那这些动物细胞又是怎么来的?3、什么是细胞分化?请同学们找到概念,我们一起齐读一下:4、所以通过细胞分化后的细胞还是一样的吗?引出概念:细胞分化后就形成了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的细胞,比如说口腔上皮细胞、肌细胞、神经细胞和红细胞。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学生集体回答:受精卵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通过细胞分化,“我们的生命从哪个细胞开始?”(学困生可看课本提示)并找出细胞分化的概念: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叫做细胞分化。学生集体回答:不一样。 温顾旧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逻辑关系。通过细胞生长和细胞分裂的前概念,以及对多种多样的细胞种类的认识,引导学生得出细胞分化的重要概念,培养学生推理归纳的能力。
过渡 那我们身体有哪四种组织?这四大组织在我们身体的哪儿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动起来。
环节二: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动起来。1、摸一摸自己的皮肤,我们要感谢它保护我们2、咽咽口水,想一想唾液由谁分泌的3、做一做屈肘运动,想一想是谁在为你带来力量4、摸一摸你的脑袋,感谢他让我们能感知美好世界5、看一看手上的青筋,它是我们身体里面的血管,里面流的是什么呢?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体验,找出不同组织的构成和功能,并举例说明,教师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跟着老师一起动起来,主动探索小组完成合作探究任务一:根据自己的体验,找出不同组织的构成和功能,并举例说明。学生展示讨论成果 人人参与,跟着老师动起来,寻找四大组织的分布,并思考其功能。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自我探究能力和相互合作能力。给予学生充足的展示和补充的时间,让学生学有所获。获得学习成就感。
过渡 细胞分化之后使得细胞的种类增多,可以形成不同的组织行使不同的功能。那在显微镜下,同学们能否分辨出四大组织呢?
环节三:识别组织 提前准备好四大组织在显微镜下的物像。引导学生识别四大组织: 学困生完成合作探究完成任务二:它们分别是哪种组织?有什么功能?并说说你的判断理由。积极参与谈论并大胆展示讨论成果 从微观层面进一步了四大组织的特点。通过识别四大组织提升学生探究实践的能力。学困生根据提示卡完成识别任务,小导师协助描述理由 通过简化选项和提示卡,降低学困生观察难度。
过渡 在生活当中,我们常常会受伤。
环节四: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系统人体 创设真实情境设置疑问:老师昨天的时候就不小心把手指划伤了,当皮肤划破时,老师就感觉到了疼痛,而且还流出了血,请同学们帮老师分析一下,这都涉及到哪几种组织呢?追问:皮肤的外层是上皮组织,而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贯穿其中,多种组织一起构成了皮肤?那同学们想一想:皮肤还属于某种组织么?请同学们找到器官的概念,我们齐读一下,活学活用:身体里面的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请同学们观察心脏结构图,尝试说出心脏是器官还是组织?同学们还能举出你身体里面的哪些器官呢?讲授法:我们身体里面的器官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胃能帮助我们消化食物,由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和肌肉组织构成,但由于胃需要不停的蠕动,将食物向下推送,所以胃是以肌肉组织为主。那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你要完成消化和吸收,只靠胃可以吗?组织合作探究三:教师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总结,引导学生归纳出系统的概念: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气缸,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系统。我们又一起来找一找人体有哪些系统呢?同学们可以从头想到脚。活学活用: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些系统在我们身体里面既有分工有协调配合,构成了我们的躯体,帮助我们完成各项复杂的生命活动,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比如完成简单的跑步需要哪些系统协调配合呢?教师总结:认同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 小组合作探究思考讨论得出结果并展示 学生举手回答:不属于组织,应该属于器官学生自主学习并齐读: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学生思考后回答:器官学生举手回答:大脑、胃、心脏、肝、眼、耳、唾液腺等等学生根据常识回答:不行小组完成合作探究三:只靠胃能帮助我们完成消化和吸收么?如果不行,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要想完成消化和吸收,还需要哪些器官的参与?这些器官是随意排列的么?它们一起构成了什么?讨论后展示讨论成果学生齐读概念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构成人体的八大系统学生思考后作出回答 创设真实情境,提升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得出概念,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举例说明,让学生举一反三,落实并内化知识。设置问题串,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得出新的概念,完善知识体系。全员参与,巧记八大系统,让学生将系统的结构名称和功能相互联系起来,构建结构和功能观。让学生认同生命体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从而激发学生关注健康,增强体育锻炼意识,形成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社会责任感。
课堂小结 想一想,细胞是怎样构成一个完整的人体的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结构图,让学困生跟着教师手指轨迹复述,对表述困难的学生提供“填空式复述稿”(如“细胞组成___,组织组成___”)。 学困生尝试复述结构层次,使用填空稿辅助 通过结构化复述,巩固学困生对核心知识的记忆 课堂检测 设计分层练习题: - 学困生完成填空题(如“人体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___→___→___→___→人体”)。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归纳出人体的结构层次教师当堂批改学困生试卷,错误处一对一讲解。 学困生完成基础填空题,接受即时辅导 通过针对性练习和反馈,强化学困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
课堂检测 课堂练习,强化学生理解记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讲练结合,巩固知识。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学困生)完成课本第62页1、3、4的练习和练习册相关内容。讨论后,幻灯显示答案。学习并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事情,同学们课下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表达一下人体的结构层次,感悟生命层次之美。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