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第4节《电流的测量》“教学评”一体化核心素养教案(人教版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五章 第4节《电流的测量》“教学评”一体化核心素养教案(人教版2024)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21 16:4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五章:第4节《电流的测量》“教-学-评”一体化核心素养教案
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
理解电流的概念,明晰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2)掌握电流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形成对不同电流大小的直观认知。
认识电流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明确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2)能正确运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构建测量电流的物理操作观念。
科学思维
通过类比水流理解电流,培养类比推理的科学思维方法。
(2)在分析电流大小与灯泡亮度关系中,发展逻辑推理能力。
学会根据电流表的读数判断电路状态,提升演绎推理能力。
(2)在解决电流测量相关问题时,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
科学探究
经历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实验探究过程,提高提出问题与猜想假设的能力。
(2)学会设计测量电流的实验方案,合理选择实验器材。
在实验操作中,熟练掌握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规范操作并准确记录数据。
(2)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论证,得出合理结论,培养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
科学态度与责任
在实验探究中,秉持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实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2)培养爱护实验器材、遵守实验规则的责任意识。
认识电流测量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增强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2)关注电流测量技术的发展,培养对科学技术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电流的概念和单位换算。
(2)掌握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学会正确读取电流表的示数。
(2)能运用电流表测量简单电路中的电流。
难点
从微观角度理解电流的概念。
(2)理解电流表的工作原理。
准确选择电流表的量程并进行试触操作。
(2)能在复杂电路中正确判断电流表测量的对象。
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电流概念、电流表使用方法等核心知识。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电流测量过程,培养实践能力。
类比法:将电流与水流类比,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实验方案、数据及问题,促进思维交流。
教学道具素材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池、小灯泡、导线、开关、灯座。
多媒体课件:包含电流相关动画、图片、实验视频及练习题。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展示现象
展示一段夜晚城市街道的视频,路灯、汽车灯、店铺招牌灯等亮度各异。
进行简单演示:用一节干电池和两节干电池分别给同一小灯泡供电,观察小灯泡亮度变化。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灯亮度不一样?同一个小灯泡在不同情况下亮度也不同,这与什么有关?”
提问:“怎样才能知道通过这些用电器的电流大小呢?”
学生活动
观察视频和演示实验,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思考。
小组内交流讨论,尝试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场景和简单实验入手,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及时评价:对积极参与讨论、提出想法的学生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大胆思考。
电流的概念与单位
类比引入
回顾水流的概念,展示水流通过水管的动画,类比讲解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如同水流是水的定向移动。
强调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不同,电流强弱不同。
概念讲解
给出电流的定义: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讲解电流的单位:安培(A),举例说明常见用电器的电流大小,如普通手电筒灯泡电流约。介绍毫安(mA)、微安(μA)及换算关系:,。
学生活动
认真听讲,理解电流概念,思考电流与水流类比的相似点。
参与单位换算练习,加深对电流单位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类比,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电流概念,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电流单位及换算。
及时评价:提问学生电流概念和单位换算问题,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电流表的认识
实物展示
拿出电流表,全方位展示给学生,介绍其外观结构,如表盘、指针、接线柱等。
讲解电流表在电路中的符号,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绘制。
量程与分度值讲解
介绍电流表的两个量程和,以及对应的分度值和。
通过演示,将电流表接入不同电流的电路,让学生观察指针在不同量程下的偏转情况,加深对量程和分度值的理解。
学生活动
观察电流表实物,认识各部分结构和符号。
观察演示实验,学习量程和分度值的识别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电流表有直观认识,掌握量程和分度值的概念,为正确使用电流表奠定基础。
及时评价:让学生指出电流表结构名称、说出量程和分度值,对回答准确的学生给予肯定。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规则讲解
结合电路图和实物,讲解电流表必须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的原因及错误接法的后果。
强调选择合适量程的重要性,详细讲解试触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说明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两极的原因,通过演示短路实验加深学生理解。
演示操作
教师按照正确方法连接电路,使用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电流,边操作边强调操作要点,如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接线牢固等。
改变电路中电池节数,展示不同电流下电流表的读数,让学生观察指针变化。
学生活动
认真听讲,观看演示实验,记录电流表使用要点。
针对演示过程提出疑问,与教师和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清晰掌握电流表使用方法,理解操作规则的原理。
及时评价:让学生回顾电流表使用规则,对回答完整准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对有遗漏的学生进行补充。
实验: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实验准备
给每个小组发放实验器材,包括电流表、电池、小灯泡、导线、开关、灯座。
引导学生设计测量小灯泡电流的实验电路,画出电路图。
实验操作
学生分组连接电路,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在连接电路和使用电流表时的错误操作,如接线错误、量程选择不当等。
学生闭合开关,读取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改变电路条件,如更换不同规格小灯泡或改变电池节数,再次测量并记录数据。
数据记录与分析
学生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次数 小灯泡规格 电池节数 电流表示数(A)
1
2
3
- 分析数据,讨论电流大小与灯泡规格、电池节数的关系。
学生活动
- 小组协作完成实验,规范操作,准确记录数据。- 分析数据,总结电流变化规律,与小组成员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电流表使用方法,培养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分析归纳能力。
及时评价:观察各小组实验情况,对操作规范、数据准确、分析合理的小组给予表扬,对存在问题的小组进行指导。
课堂练习与讨论
课堂练习
展示练习题,包括电流表读数、电路连接正误判断、根据电流大小选择量程等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练习题中的问题,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针对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学生活动
认真完成练习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想法,倾听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知识,通过讨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及时评价: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点评,讲解练习题答案和解题思路,对讨论中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肯定。
课堂小结
知识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的概念、单位及换算,电流表的构造、使用方法和读数。
强调重点知识,如电流概念的理解、电流表使用规则等。
方法归纳
总结类比法在理解电流概念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在今后学习中运用类比思维。
回顾实验探究过程,强调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
学生活动
跟随教师引导,回顾本节课重点内容。
思考自己在知识和方法上的收获与不足。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巩固重点知识,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反思能力。
及时评价:对学生的回顾进行补充和完善,鼓励学生在今后学习中不断进步。
布置作业
基础性作业
完成教材课后习题中关于电流概念、电流表使用的相关题目。
画出用电流表测量两个串联小灯泡电流的电路图,并标注电流表的量程和正负极。
拓展性作业
观察家庭中某一用电器,查阅资料了解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小,并思考如何测量。
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多个用电器并联时,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写出实验方案。
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通过情境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类比法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电流概念,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较好掌握电流表使用方法。小组讨论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与思维碰撞。
2.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对电流概念的微观理解仍有困难,在实验操作中,个别学生连接电路和选择量程不够熟练。课堂练习中,对复杂电路中电流表测量对象的判断,学生出错较多。
3.改进措施:对于电流概念微观理解困难的问题,增加微观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建立模型。在实验教学前,增加模拟练习,强化学生电路连接和量程选择的操作。针对复杂电路问题,增加专题练习,培养学生分析电路的能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