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7 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9-21 21:4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1.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教学内容 (四年级) 课时安排 第 课时 (共 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学生能说出弦乐器音高的变化与琴弦振动部分的长度、松紧程度等因素有关。 学生能初步理解振动产生声音的科学原理,并联系到弦乐器的发声机制。 科学思维 学生能通过观察和比较,推测影响弦音高的可能因素,并尝试归纳规律。 学生能基于实验现象,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解释音高变化的原因。 探究实践 学生能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通过试弹弦乐器验证预测,并记录观察结果。 学生能动手操作弦乐器(如调节松紧、移动手指),探索使音高连续变化的方法。 态度责任 学生能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尊重他人观点,合作解决问题。 学生能保持对声音现象的好奇心,初步养成严谨求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重点1: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如改变弦长、调节松紧)发现影响音高的因素。 重点2:帮助学生理解“振动产生声音”与“音高变化”之间的科学联系。 教学难点 难点1:学生如何准确识别音高变化并归因于具体因素(如弦长 vs. 松紧)。 难点2:小组合作中有效分工与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把握。
教具学具 教师教具:吉他或尤克里里、多媒体课件 学生小组材料:琴弦模型 学生个人材料:学具袋、胶带(双面胶)
教 学 过 程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过 程 (一)聚焦:创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5分钟) 1.情境导入 播放《用毛线弹奏乐曲》片段,提问:“为什么同一根弦能弹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2.展示小提琴演奏图:“演奏家用什么方法改变音高?” 3.观察二胡/吉他,弦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点? (预设:琴弦“振动”) 4.猜一猜,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弦的音高?为什么? 聚焦问题:今天我们就像科学家一样,探索“弦的音高秘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观察乐器,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发对弦音高因素的思考,为实验探究奠定基础,培养科学思维。) (二)探索:分层探究,突破重难点(18分钟) 活动一:初步验证(8分钟) 1.小组选择吉他或二胡,讨论: “改变弦的长度(按弦位置)或松紧,音高会如何变化?” 2.记录预测(如:“弦越短,音越高”) 3.操作验证(限时5分钟): 任务1:弹空弦→手指按不同位置弹→记录音高变化 任务2:调节弦钮松紧→对比弹奏→记录变化 提问:能否同时改变两个因素 (预设:不能,这样比赛不公平) 追问:怎样做听到的声音更高? (预设:学生预测、记录) 活动二:深度探究(10分钟) 1.设计“音高连续变化”方案 (预设:左手滑弦,右手连续弹奏) 2.挑战:“能否让一个音从低到高连续升高?需要怎样操作?” 小组实践并记录数据(使用简易音高标尺贴于乐器侧边) 教师巡视指导:分小组在实验过程中提问:“为什么这里音高突然变化?是弦长还是松紧主导?”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初步验证到深度探究,逐步深入理解弦音高的影响因素。活动一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弦长和松紧对音高的影响,掌握单一变量控制方法;活动二挑战音高连续变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重难点,提升科学探究素养。) (三)研讨:证据推理,建构概念(12分钟) 1.各组展示记录单,用“我们发现…”句式汇报 (预设:按弦越靠左,音越高;弦越紧,音越高) 为什么手指按弦能改变音高? (预设:“振动部分变短”) 调松紧和改长度,哪种方式改变音高更精确?为什么? (预设:弦长微调更敏感) 如果弦粗一些,音高会怎样?推测原因? (预设:琴弦越粗,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总结:弦振动部分越短、越紧,音高越高;振动是声音产生的本质。 (设计意图:通过研讨活动,引导学生基于实验数据和记录,运用证据进行推理,建构“弦音高与振动关系”的科学概念。在交流、分析和总结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表达能力,深化对声音产生和音高变化本质的理解。) (四)拓展:迁移应用,科学态度延伸(5分钟) 1.跨乐器比较 对比古筝(多弦)与吉他(调弦):“为什么古筝不需要频繁调弦?”(弦数多,固定音高) 2.科学与艺术融合 播放用探索方法演奏的《小星星》片段,强调:“科学规律帮助艺术家创造美妙音乐!” 结语:“下次听到弦乐器时,你能用科学家的耳朵听出音高变化的秘密吗?” (设计意图:通过跨乐器比较和音乐欣赏,将科学知识迁移到实际情境,感受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培养学生科学态度,激发探索热情,实现知识的延伸与应用。) 板书设计: 1.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弦越粗、长、松,声音越低 弦越细、短、紧,声音越高
教 学 反 思 这节课的优点是学生能够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尤克里里或者吉他的弦的发声原理,知道弦的长短、粗细和松紧对弦发出的声音的高低的影响。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松紧对弦的影响并不是很明显,学生没能仔细理解。 这节课我加入了一些拓展,就是钢琴的发声原理,钢琴也是一种弦乐器,也符合这样的发声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