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21 17:4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新课导入
照片里的山河之痛
同学们,先看这张老照片——画面里,外国侵略者正得意地坐在紫禁城的龙椅上。大家想想,龙椅对古代中国意味着什么?它是皇权的象征,是国家尊严的核心。
可就是这代表着国家最高尊严的地方,却被外来侵略者踏足、占据。他们为何能闯入紫禁城?当时的中国又经历了怎样的苦难?这一切,都要从19世纪末的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说起。今天,我们就走进这段沉重的历史,寻找答案。
学习目标: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等基本史实;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通过八国联军野蛮残暴、践踏中华文明的罪行,理解弱国无外交的道理。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
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义和团运动
19世纪末,侵入山东冠县的外国教会势力,强行在梨园屯公共土地上建教堂,引起当地村民强烈不满。村民请来威县的梅花拳拳师支援,共同反抗教会压迫。在斗争中,他们打出“义和拳”的名号,于1898年10月在冠县起义,揭开了义和团运动的序幕。
义和团,起山东,
不到三月遍地红。
孩童个个拿起刀,
保国逞英雄。
——义和团歌谣
一、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组织发展而来,主要成员是农民。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神也怒,仙也烦,一等下山把拳传。
焚黄表,生香烟,请来各洞众神仙。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你能从揭帖中获取关于义和团的哪些信息?
原因:
方式:
局限:性质:
目的:
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传教士活动猖獗
拆毁铁路、砍断电线、毁坏轮船、捣毁教堂。
盲目排外
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一、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结合课本P39,试对其进行评价。
口号 进步性 局限性
“扶清”
“灭洋”
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反对帝国主义,
具有爱国性。
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反对一切外来事务)
(义和团)他们把西方的一切都排斥掉了……从街上抓来一个长得像学生的人,搜搜包,如果发现里边有一张洋纸,那么那个人的脑袋就没了。有一支铅笔也不行,钢笔更不行……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在义和团运动发展过程中,清政府对其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何而变?
义和团运动初期,山东冠县义和拳、平原县义和拳和清朝官兵都发生过较大规模的冲突和战斗。清朝统治者
为维护其统治秩序,因
此对义和团采取剿杀的
政策。
皇太后召集各大臣,密议团匪乱事,决计不将义和团剿除。如与以上等军械,好为操演,即可成为有用劲旅
,以之抵御洋人,颇为
有用。
——《拳乱纪闻》
剿 抚
义和团运动发展迅速,到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深入京津地区,产生很大影响。
一、义和团运动
借助义和团抵御洋人
拆铁道
砍断电线
捣毁教堂
面对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及盲目排外的做法,外国侵略者态度如何?
洋人感到在华权益受到威胁,以镇压义和团为名,建立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问题探究
有人认为,八国联军侵华完全是由于义和团的偏激行为惹恼了洋人从而造成的。结合下列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列强)想使人相信,它只是在平定暴乱,帮助合法的中国政府恢复正常的秩序。但是问题的本质并没有因此而有丝毫改变。
——列宁
八国联军总司令、德国元帅瓦德西在给德皇威廉二世的奏议中认为:“关于近年以来时常讨论之瓜分中国一事”,现在“实为一个千载难得之实行瓜分时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八国联军侵华,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实则是维护和扩大侵略权益(根源)。因此,并非完全由义和团运动造成。
二、抗击八国联军
1900年6月,英、美、法、德、俄、日、奥匈、意组成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挑起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图为联军在天津登陆)
1900年5月底,英、俄等国调遣军队300余人,进驻北京使馆。(图为士兵在北京街头设卡的场景)
阅读课本P39,了解八国联军侵华过程。
二、抗击八国联军
联军从天津乘坐火车向北京进犯。义和团破坏沿线铁路,在廊坊一带阻击敌人。联军死伤多人,被迫撤回天津。
与此同时,各国联合舰队攻占大沽炮台,扩大对中国德侵略战争。
慈禧宣布向八国宣战(归政光绪的谎报)。
6月
义和团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郊民巷的外国使馆,成为列强进一步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借口。
被毁后的西什库教堂
美国军队巡视东郊民巷
二、抗击八国联军
天津保卫战,义和团联合清军,与侵略者在老龙头火车站展开争夺,炮轰紫竹林租界。中旬,天津陷落,聂士成殉国。
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西逃,在途中,下令“剿杀义和团”。
7月
8月
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
二、抗击八国联军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
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德】瓦德西《瓦德西拳乱笔记》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和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思考:结合瓦德西的言论,分析义和团运动有何影响?
二、抗击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大肆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性。
相关史事
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供认,“联军攻占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永乐大典》等珍贵图书文物均被洗劫一空。互补银库的300万两存银全被日本劫掠。当时的北京城到处残垣断壁,尸骸枕藉。
美军抢劫的白银
八国联军在紫禁城内阅兵
侵略者坐在皇宫的龙椅上
八国联军杀害义和团团民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英、美、法、德、俄、日、意、奥、西、荷、比(未直接派兵、但以“保护侨民”的名义参与了交涉)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kuāng)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约情景图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内容 危害
经济
政治
军事
外交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使东交民巷成为“国中之国”、清廷处于各国军队的控制之下
使清政府的外交机构更适合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需要。
赔款白银4.5亿两,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增加了人民的负担,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丧失军事自主权,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
惩办“首祸诸臣”,在华北等地区停止科举考试5年;
阅读课本,列举《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条款的危害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中华民族的巨大耻辱。
慈禧太后与外国公使夫人合影
慈禧看到列强未将其列为祸首,大喜过望,立即诏告奕劻、李鸿章,不论条约如何苛刻,均可照办,并慷慨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中国近代史普及读本》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据材料并结合课本P42,说说《辛丑条约》签订的影响。
①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②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这中国,那(哪)一点,还有我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陈天华《猛回头》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美国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从实力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2021年 辛丑年
1901年 辛丑年
弱国无外交
“两个甲子已经过去,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中国却不是那个中国”。请结合下列图片及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与感悟。
战争 条约 影响
鸦片战争 1840—1842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年
课后活动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知识拓展
清末新政与北洋军阀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应对统治危机,不得不推行“新政”,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大多流于形式,但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壮大。新政期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奉命在新建陆军基础上编练北洋常备军。他大力培植私人势力,逐渐形成以他为首的北洋军阀集团。
课堂小结
八国联军侵华与
《辛丑条约》签订
义和团运动
原因: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加剧
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性质:
农民阶级反帝爱国运动
口号:
“扶清灭洋”
清政府态度的转变:
剿灭→招抚(利用)
抗击八国联军
原因:
镇压义和团运动(直接);维护和扩大侵略权益(根本)
过程:
廊坊阻击战
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
天津保卫战
《辛丑条约》的签订
内容:
影响: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政治、经济、军事、外交
1.周恩来曾说:“一百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受尽了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压迫、掠夺和屠杀”,“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正是中国人民顽强地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表现。他们的英勇斗争是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这说明义和团运动( )
A.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B.鼓舞了反侵略的斗志
C.是中国革命的起点 D.是第一场反侵略斗争
B
练习巩固
2.在义和团看来,洋人也罢,洋物也罢,无一不与侵略联系在一起。他们在歌谣中唱道“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掉电线杆,扒了火车道”“见洋人就杀,见洋货就烧,不杀洋人没饭吃,不烧洋货气不消”。材料体现出义和团运动( )
A.具有鲜明的爱国精神 B.得到社会各界支持
C.注重团结义和团成员 D.具有盲目的排外性
D
3.“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如果要拍摄关于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剧,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
A.火烧圆明园 B.旅顺大屠杀
C.廊坊狙击战 D.威海卫战役
C
练习巩固
4.19世纪60年代,英、法、美三帝国闯进天津,并占据土地为租界;到1902年,天津旧城郊被九个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且九国租界扼据了从海口通往北京的战略位置。近代天津的变迁,折射出( )
A.内忧外患的时代困境 B.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C.救亡图存的艰难历程 D.中华民族危机的加剧
D
5.《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最能说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
A.赔款白银4.5亿两 ,本息共计9.8亿两
B.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C.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D.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
练习巩固
6. 清政府终于无力抵抗殖民主义血与火的劫掠,未能避免被西方列强宰割的“奇异的悲歌”。其根本原因是( )
A.清政府军事指挥失误 B.清政府实行了闭关的政策
C.清政府武器装备落后 D.清政府腐朽的封建制度的落后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