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单元素养提升能力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听两遍录音,回答问题。(5分)
1.不久的将来,会出现的一座全新的城市是 ,那里的房屋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吸收太阳能。(2分)
2.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3分)
(1)这座城市里,房屋的形状千姿百态。 ( )
(2)多云时,太阳能转换器无法接收到太阳能。 ( )
(3)热量存储需要经过接收和交换两个步骤。 ( )
二、阅读“两弹元勋”邓稼先的资料,完成练习。(12分)
著名 kē xué jiā( ) 邓稼先,在20 shì jì ( )50年代,放弃国外 shū shì( )的生活,响应国家hū huàn( ),跨越重重阻ài回到祖国。他肩负 zhòng rèn( ),发扬chī kǔ nài láo( )的精神,潜心yán jiū( )hé( )武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jì shù( )难关,成功让我国武器dá dào( ) 世界先进水平。
1. 根据拼音写字词,补全资料内容。(10分)
2. 根据字义,资料中的“ài”应该为 。(2分)
3.选择题。(15分)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系铃铛 ”的“系”和“系列”的“系”读音不同 。
B. 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眩”字与人体部位有关。
C.“培、陪、赔”中都含有“音”,所以它们读音相同,意思也一样。
D.“事情马上就要揭晓了”,“揭晓”不能换成“揭开”。
2.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野外拉练一结束,大家累得横七竖八地躺在草地上。
B. 经过老师的一番教育,他发生了呼风唤雨的变化。
C. 真是出乎意料,今天竟然下雨了,春游泡汤了。
D. 看着神舟飞船发射直播,我仿佛跟着宇航员一起腾云驾雾飞向太空!
3. 下面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是 ( )
20世纪的科学技术,把人类居住的星球日益变成 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A. 表示特定称谓 B. 表示引用
C. 表示特殊含义 D. 表示强调
4. 下列句子中,和其他三项不属于同类的一项是 ( )
A.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 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B. 一年一度的观潮日是在哪一天 是在农历八月十八。
C.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不是的。
D. 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 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5.下列针对材料所提的问题中,最有助于理解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以稳定三角形为基,象征航天人在经验基
础上攀登新高峰。主体神舟飞船径向对接空间站,太阳翼巧构中文“廿”字(即“二十”)。空 间站亮光划破天际,彰显航天人向光前行、勇往直前的精神。
A.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是什么
B. 材料介绍时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C.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的构成和寓意是什么
D.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包含哪些创意
乔乔的班级准备出一期“学贵有疑” 主题板报。下面是乔乔为板报写的导语。(10 分 )
为学患无疑, 。一个人( )有多大
的学问,( )会有不懂的地方。正如韩愈所言:“
_,孰能无惑 ”而多疑、善疑、质疑、探疑则是
获取新知识的途径,《礼记》有言:“博学之,审问
之, 。”正是这样的 道理。培养善问的习惯,是我们学习的重要方法。
1. 将引用的名句补充完整,填写在横线上。(5 分 )
2. 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2 分 )
3. 乔乔想在导语中补充一个事例,使语段更有说服力。 下列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
A. 孔子祭太庙,遇事则问。
B. 竺可桢数十年如一 日坚持气象观测。
C. 哥白尼对地心说提出质疑。
D. 瓦特将壶水滚沸当作问题研究,发明了蒸汽机。
五、阅读理解。( 28分)
(一)喷水的乌贼与喷气式飞机(11 分 )
①20世纪初,飞机发明后,人类飞上天空的美梦成真。而惠特尔发明的喷气式飞机又使人类飞得更快、更高。不过,你也许想象不到,它的发明与水里的乌贼有关。
②惠特尔本是学飞机驾驶的,但他却对研究飞机结 构特别感兴趣。那时飞机的飞行速度很低,飞行距离也不远,因此惠特尔就大胆提出了一个设想:飞机应向高速度、远程的方向发展,必须设计出一种新型飞机。
③要想使飞机飞得既快又远,最重要的一点是要飞得高,因为越往上空气密度就越小,而地面空气密度比高空中约大4倍。所以飞得越高,飞机受到的阻力也越小。
④有一次,海洋博物馆里的乌贼引起了惠特尔的兴趣。他发现,乌贼遇到强敌时,会放出像墨汁一样的“烟幕弹”,为自己逃跑作掩护。乌贼不仅能放“烟幕弹”,而且逃得极快。奇怪的是,普通鱼是以双鳍划水游动,而乌贼却是靠尾部喷出的水使自己前进。惠特尔恍然大悟,乌贼逃得快是得益于它尾部喷出的水的反作用。
⑤进而他联想到,飞机被装上喷气装置后,也许在这种反作用力的驱动下,能飞得特别快呢!于是,惠特尔便致力于研究新型飞机。但这个过程充满了挫折,连续5年都没有取得成功。惠特尔虽然备受挫折和打击,但他仍然挨个攻破了技术上和生产上的难题。
⑥1941年4月, 一架崭新的喷气式飞机终于诞生了。 同年5月,飞机首次试飞。这架喷气式飞机穿云越雾速度达到600千米/小时,最后安全着陆。
1. 为什么飞机飞得高就能飞得又快又远 在文中用“ ”画出答案。(2分)
2. 下列对惠特尔从乌贼身上得到启发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烟幕弹”是比喻的说法,形象地说明乌贼逃跑时速度极快。
B.乌贼尾部喷出的水能对乌贼产生向前的推力。
C.惠特尔从乌贼的游动方式联想到给飞机装喷气装置。
D.这个故事展现了惠特尔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3. 第③自然段的加点字“约”能否删去 为什么 ( 3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时你产生了什么问题 从不同角度提出。(3 分 )
从内容角度提问:
从 角度提问:
(二)绿书包(17分)
①盼卿从上小学起,就梦想着能有一个绿书包。于是,盼卿鼓足勇气跟爷爷说:“我想要个绿书包。”爷爷思忖后说:“我也想给你买个书包,可一个书包得好几块 钱。”盼卿满脸失落。
②爷爷跟他商量:“要不你去刨花生,等花生积到一 布袋,爷爷拿到集上卖了,就给你买书包。”
③盼卿不解:“咱家不是有些花生吗 ”爷爷说:“咱 家是有些,但不能卖,要换了油等过年吃。”盼卿当天下午 就挎着篮子,到地里刨花生去了。
④[A] 盼卿知道,地里的花生已经刨了好几遍,想刨到花生是很难的。他用镐将土层一镐镐凿开,然后把粘在一起的湿土一块块捣碎,不放过任何一块。[B ]盼卿认为,每块泥土里似乎都孕育着希望。刨着刨着,盼卿刨出一个老鼠仓,里头足足有半篮子花生。盼卿准备从中挑出一些完整的花生。可是又想:[C]不行!记得爷爷说过,鼠仓里的东西,人是不能食用的,害人的事不能做。
⑤天黑下来,盼卿刨的花生还没盖住篮子底。村里有个特别会刨花生的人来找盼卿说,你要不嫌累,明儿我领你到30里以外的花生地里去刨,管保刨得多。盼卿便跟着他到外村刨花生。别说,同样的工具、手法,就是比在本村的地里刨得多。就是路途太远,走路似乎比刨花 生轻松不了多少。
⑥这天晚上,盼卿刨花生回来,爷爷已经把他刨的花生装了满满一布袋。盼卿有些奇怪,觉得自己没有刨这 么多花生,顶多是布袋里的一半。是不是爷爷觉得快开学了,书包还没有着落,就把准备换油的花生添上了
⑦第二天逢集,爷爷对盼卿说:“这袋花生卖了以后,除了能买个书包,还能再买两本作业本和一支圆珠笔,往后就别再去刨花生了。”可爷爷赶集走了以后,盼卿又挎着篮子,拿着小镐和铲子,走进了花生地……
1.读文章,将情节补充完整。( 4 分 )
盼卿想要一个书包,决定刨花生换书包 →在村里刨花生受挫,
→ 爷爷将刨的花生装满了一布袋,
2. 下列对第④自然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A] 句点明刨花生的困难,对应下文盼卿在村里刨 花生受挫。
B.[B] 句中的“希望”指的是老鼠仓。
C.[C] 句反映出盼卿的纯朴善良、坚持原则。
D. 从加点词可以体会到盼卿对刨到花生的渴望与执着。
3. 读完文章后,同学们提出了两个问题并展开讨论。选一选问题是从什么角度提出的,将讨论补充完整。(6分)
问题 提问角度
①爷爷有没有把准备换油的花生 添进布袋 ( )
②文章为什么用“绿书包”为题 ( )
A. 针对文段内容提问 B. 联系生活经验提问
C. 针对文章写法提问 D. 针对文章题目提问
(1)乔乔对问题①的回答:我认为有,从“往后就别再去刨花生了”可以看出 ,所以他很有可能把准备换油的花生添进布袋。(1分)
(2)我对问题②的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画“ ”句,盼卿可能会想些什么 请你写一写。(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表达。(30分)
每当夜晚来临,你进入了梦乡,你们家的那些玩具就出动了。想象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请据此写一个有趣的故事吧。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答案:
1.太阳城 玻璃窗 2. (1) √ (2)× (3)×
二、1.科学家 世纪 舒适 呼唤 重任 吃苦耐劳 研究 核 技术 达到
2.碍
三、1.C 2.B 3.A 4.D 5.C
四、1.疑则有进 人非生而知之者 慎思 之 明辨之 笃行之
2 . 无论 都
3.B
五、(一)1.因为越往上空气密度就越小,而地面空气密度比高空中约大4倍。所以飞得越高,飞机受到的阻力也越小。 2. A
3. 不能删去。因为“约”的意思是大约、大概,表示估计,指地面空气密度大概比高空 中大4倍。如果删去“约”,那么地面空气 比高空中大4倍变成一个确切的数值,与 事实不符,因此“约”不能删去。这体现了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示例:惠特尔 为什么要发明喷气式飞机 生活实际
惠特尔的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二)1.和村里人到外村刨花生 盼卿仍去 地里刨花生 2. B 3.A D (1) 爷爷对盼卿的心疼(2)示例:文章围绕“绿书包” 展开叙述,绿书包不仅是盼卿的梦想,也体 现了爷爷对盼卿的关爱。
4.示例:爷爷 为了给我买书包,不惜拿出准备换油的花生给我,我应该把那多出来的半袋花生还给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