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课时达标练习
第1课时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基础达标】
一、北方地区
读图,完成1~3题。
1.甲、乙之间的地形区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2.关于图中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大兴安岭以西 B.以平原、高原为主
C.全年高温多雨 D.水资源充足
3.甲、乙之间地形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高原山地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二、南方地区
读南方地区简图,完成4~6题。
4.图中数码代表的地形区,错误的是( )
A.①四川盆地 B.②华北平原
C.③云贵高原 D.④东南丘陵
5.南方地区的红壤适合茶树的生长,发育该土壤的环境是( )
A.湿热 B.干旱 C.冷湿 D.高寒
6.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为( )
A.玉米 B.青稞 C.水稻 D.小麦
【能力提升】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主题 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材料一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位于我国东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材料二 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轮廓图。
(1)写出位于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上的①河流和②山脉的名称。
(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主要位于我国季风区,分析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各答一点即可)
(3)写出甲、乙两地形区的名称和丙、丁两地各自种植的主要油料作物的名称。
(4)黄河是我国北方的河流,长江是我国南方的河流,试比较两河流的水文特征差异。北方地区盛产苹果,南方地区盛产柑橘,比较两地区的气候差异。
第2课时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基础达标】
一、西北地区
李白诗《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景观图,图中反映了该地区自东向西的植被、牲畜变化情况。读图,完成1~3题。
1.最符合李白诗句意境的地区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该地区自然环境最主要的特征是( )
A.高寒 B.干旱 C.湿热 D.冷湿
3.图中反映了该地区自东向西的植被、牲畜变化情况,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逐渐减少 B.海拔逐渐升高
C.降水量逐渐减少 D.人类活动逐渐减少
二、青藏地区
中国美术馆收藏的版画作品,描绘了我国某少数民族人民利用牦牛驮运粮食的秋收场景。读图,完成4~6题。
4.下列山脉中,不属于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分界线的是( )
A.阿尔金山脉 B.祁连山脉
C.横断山脉 D.天山山脉
5.图中描绘的场景最可能发生在( )
A.雅鲁藏布江谷地 B.长白山山麓地区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塔里木盆地绿洲
6.牦牛驮运的粮食最可能是( )
A.水稻 B.棉花 C.青稞 D.玉米
【能力提升】
(2025广东佛山期末)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现在青海清洁能源装机和绿色电力发电量占比均居全国首位。下图示意青海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和年降水量。据此完成7~9题。
7.青海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河流 B.植被 C.降水 D.气温
8.青海省着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其有利条件有( )
①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②地处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 ③降水少,冬春多大风 ④人口和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甲地可开发的清洁能源是( )
A.太阳能和风能 B.核能和水能
C.潮汐能和太阳能 D.潮汐能和风能
参考答案
第1课时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基础达标】
1.A
2.B
3.D
4.B
5.A
6.C
【能力提升】
7.(1)①为淮河,②为秦岭。
(2)有利影响是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不利影响是降水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3)甲为黄土高原,乙为云贵高原;丙主要种植花生,丁主要种植油菜。
(4)黄河水量较小,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结冰期;长江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北方地区大部分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南方地区为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第2课时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基础达标】
1.C
2.B
3.C
4.D
5.A
6.C
【能力提升】
7.C
8.A
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