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如图所示,质量为 M的半圆柱体放在水平面上,质量为 m的光滑小球紧
龙东十校联盟高三学年度开学考试
靠着半圆柱体放置。现将一水平外力作用在小球上,使小球缓慢地沿半圆柱
体的外表面上升,直到最高点,半圆柱体始终静止不动,重力加速度为 g。下
物理试题
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一、选择题(本题有 10 个小题,共 4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A.地面所受的压力逐渐减小
项中,第 1-7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4 分;第 8-10 题 B.水平外力先增大后减小
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6 分,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
C. 30 时,小球对半圆柱体的压力大小为 2 3mg
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全球首场“人机共跑”21.0975公里的半程马拉松赛事中,人形机器人“天工
D. 30 时,水平外力大小为 3mg
Ultra”以 2小时 40分 24秒夺冠,“天工 Ultra” 身高约 1.8米、体重约 55公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6.如图所示,物块 A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竖直悬挂的 B小球通过光滑的
A.21.0975公里表示的是位移大小 定滑轮与物块 A相连,初始时,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在外力的作用下,
B.2小时 40分 24秒表示的是时刻
滑块 A向左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C.计算“天工 Ultra”的平均速率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D.“天工 Ultra”的平均速率约为 20公里/小时 v
A.初始时,B小球的速度为 0
2.某乘客乘坐的动车进站时,动车速度从 36km/h减小为 0,此过程可视为匀 cos
减速直线运动,期间该乘客的脉搏跳动了 70次。已知他的脉搏跳动每分钟约 B.B小球做减速运动
为 60次,则此过程动车行驶距离约为( ) C.小球 B处于超重状态
A. 216m B.350m C.600m D.700m D.A物块受到的合力变化
3.如果一质量为 m的沙尘微粒在空中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斜向下匀速运动, 7.如图所示,将小球从斜面顶端分别以 v、2v、3v、4v、5v水平抛出,不计
重力加速度为 g,则该微粒所受空气作用力大小为( ) 空气阻力,小球落点位置分别标为 1、2、3、4、5。如图中标示小球落点位置
A.mg B.mg sin C.mg cos D.mg tan 可能正确的是( )
4.某次训练中,警犬和皮球(均可视为质点)在同一位置,驯导员将皮球沿
平直地面瞬间踢出,警犬立即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追赶皮球,踢出后皮球做匀
减速直线运动,皮球和警犬沿同一直线运动,且在 t1时刻警犬追上皮球。下列 A. B
能反映该过程两者速度 v与时间 t关系图像的是( )
A. B. C. D.
C. D.
第 1页 共 8页 第 2页 共 8页
{#{QQABDQYpxwqwghQACB67U0WYC0iQsJCSLQoOQVAQqA4CCRFIFCA=}#}
8.人在划船时桨向后推水,水就向前推桨,将船向前推进。设桨对水的推力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小题,共 54分。)
11.(8分)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其受力的关系。
大小为 F1,水对桨的推力大小为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船加速前进时, F1 F2 B.船加速前进时, F1 F2
C.船匀速前进时, F1 F2 D.船匀速前进时, F1 F2
9.天花板下悬挂的轻质光滑小圆环 P可绕过悬挂,点的竖直轴无摩擦地旋转。
m m m m (1)关于实验中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一根轻绳穿过 P,两端分别连接质量为 1和 2 1 2 的小球 A、B。两球 A.连接小车的细绳应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同时做如图所示的圆锥摆运动,且两球始终在同一水平面内,则( ) B.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平衡摩擦力时,需要把纸带拴在小车上
A.两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2)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B.两球运动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a.安装好实验器材,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长木板运动。
C.A、B两球的质量之比等于 sin : sin b.获得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乙)进行数据处理,纸带上选定 A、B、C、
D.A、B两球的线速度大小之比v1 :等v2于 tan : tan D、E五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并测出每两个相邻
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 f 50Hz,根据纸带可求出打 D点
时小车的速度为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均
10.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在传送带上某位置轻轻放 保留 2位有效数字)
置一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μ,小木块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
如图所示,若θ、g、v0、t0已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传送带一定逆时针转动
B. tan
v
0
gt0 cos
C.传送带的速度大于 v0 c.改变重物的质量,再重复上述步骤,获得多组加速度 a和拉力 F的数据。得
v
t 0 到的
a F图像如图丙所示,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
D. 0 后一段时间内滑块加速度为 2g sin t0
第 3页 共 8页 第 4页 共 8页
{#{QQABDQYpxwqwghQACB67U0WYC0iQsJCSLQoOQVAQqA4CCRFIFCA=}#}
12.(6分)小明同学预习“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这一内容时,在家里
13.(12分)如图所示,地面上放一物体质量为m 4kg,用水平力 F1 20N拉
就地取材设计了实验。如图(1)所示,在高度为80.0cm的水平桌面上用长木
板做成一个斜面,使小球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滚下,滚过桌边后小球做平抛运 物体时恰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g取10m / s2 。
动。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8m / s2。 (1)求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的大小;
(2)现换用与水平方向成37 的推力F2推物体也恰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求推力F2的大小(已知 sin37 0.6,cos37 0.8)。
(1)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应保持桌面水平
B.应使用体积小、质量大的小球
C.必须保证长木板与桌面的材料相同
(2)为了记录小球的落点痕迹,小明依次将白纸和复写纸固定在竖直墙上,再
把桌子搬到墙壁附近。从斜面上某处无初速度释放小球,使其飞离桌面时的
速度与墙壁垂直,小球与墙壁碰撞后在白纸上留下落点痕迹。改变桌子与墙
壁的距离(每次沿垂直于墙壁方向移动10.0cm),重复实验,白纸上将留下一
系列落点痕迹,挑选有 4个连续落点痕迹的白纸,如图(2)所示。根据测量
的数据,可得小球离开桌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m / s,打到 B点时的
速度大小为 m / s。(结果均保留 2位有效数字)
第 5页 共 8页 第 6页 共 8页
{#{QQABDQYpxwqwghQACB67U0WYC0iQsJCSLQoOQVAQqA4CCRFIFCA=}#}
14.(12分)现有 A、B两列“绿皮”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 15.(16分)如图甲所示,竖直面内有一光滑轨道 BCD,轨道的上端点 B和
速度 vA 72km / h,B车在后,速度 vB 30m / s
8
。已知 B车在进行火车刹车 圆心 O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30 ,圆弧轨道半径为 R m,与水平
3
测试时发现,若车以30m / s的速度行驶时刹车后至少要前进 450m才能停下,
轨道CD相切于点 C.现将一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空中的 A点以 v0 4m/s的
问:
(1)B车刹车的最大加速度为多大? 初速度水平向左抛出,恰好从 B点沿轨道切线方向进入轨道,沿着圆弧轨道
(2)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 A车 x0 200m处才发现前方 A车,这时 B 运动到C点,滑块在圆弧末端C点速度为 vc 12m/s,对轨道的压力 NC 64N,
车立即以最大加速度刹车。若 B刹车时 A车仍按原速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 之后继续沿水平轨道CD滑动,经过 D点滑到质量为M 1kg,长为 L 7m的
若会相撞,将在 B车刹车后何时相撞?若不会相撞,则两车相距最近是多少? 木板上.图乙为木板开始运动后一段时间内的 v t图像,滑块与地面、木板与
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重力加速度 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和木板厚
度。求:
(1)小滑块经过圆弧轨道上 B点的速度大小;
(2)小滑块的质量;
(3)全过程中木板的位移。
第 7页 共 8页 第 8页 共 8页
{#{QQABDQYpxwqwghQACB67U0WYC0iQsJCSLQoOQVAQqA4CCRFIFCA=}#}
龙东十校联盟高三学年度开学考试物 减速运动,警犬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
理试题参考答案
题 动,追上皮球时,皮球的位移与警犬的位移
1 2 3 4 5 6 7 8 9 10
号 大小应相等,即 v t图像中,图像与坐标轴
答
C B A D D C A AC BD AD
案 围成的面积大小相等。
故选 D。
1.C 5.D
【详解】A.21.0975公里表示的是路程移大
【详解】A.将小球和半圆柱体看成整体,
小,故 A错误;
由整体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可知,地面对半圆
B.2小时 40分 24秒表示的是时间间隔,
柱体的支持力始终等于整体的重力,根据牛
故 B错误;
顿第三定律可知,地面所受的压力也始终等
C.计算“天工 Ultra”的平均速率时,“天工
于整体的重力,所以地面所受的压力大小不
Ultra”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能
变,故 A错误;
够忽略,此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故 C正确; BD.对小球受力分析,并将小球所受重力
D.“天工 Ultra”的平均速率
和 F分别沿切线方向和半径方向分解,如图
v 21.0975 40 24 公里/小时 7.87公里/小时 所示2
60 3600
,故 D错误。
故选 C。
2.B
60
【详解】火车运动的时间为 t 70s=70s
60
火车共行驶的距离
由沿切线方向受力平衡得 F sin mg cos
x v 10 0 t 70m 350m F mg2 2 得 tan
故选 B。
所以,随着 增大,F 逐渐减小,当 30
3.A
时, F 3mg
【详解】该微粒斜向下匀速运动,处于平衡
故 B错误,D正确;
状态,所受空气作用力大小等于其重力 mg。
C.由沿半径方向受力平衡得
故选 A。
4.D FN F cos mg sin
【详解】由题可知,皮球在整个过程中做匀 得 FN F cos mg sin
答案第 1页,共 6页
{#{QQABDQaAggigAgAAABhCUwHYCkCQkACCCYoOAEAQsAIASRFABCA=}#}
当 30 时,得FN 2mg 有 x v0t v0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半圆柱体的 故选 A。
'
压力大小为 FN FN 2mg 8.AC
【详解】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桨对水的推力
故 C错误。
故选 D。 大小为 F1与水对桨的推力大小为F2是一对
6.C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无论船是加速前进还是
【详解】ABC.将 A的速度分解为沿绳子 匀速前进,两个力总是等大反向,即 F1 F2。
和垂直绳子两个分速度,B的速度等于 A沿
故选 AC。
绳子方向的分速度,则初始时,B小球的速
9.BD
度为 vB v0 cos 【详解】A.用β泛指一个角度,由
由于 A向左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 逐 mg tan ma
可知
渐减小,则vB逐渐增大,B小球做加速运动,
a tan
B的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
因为 ,所以 B球加速度大于 A球加速
AB错误,C正确;
度,故 A错误;
D.A向左以速度 v0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 B.由
A物块受到的合力为零,保持不变,故 D错 mg tan m 2h tan
误。
可得
故选 C。
g
7.A h
所以两球角速度相同,故 B正确;
【详解】小球做平抛运动,设斜面倾角为 ,
C.绳子上的拉力大小相等,有
小球落在斜面上时,有
1 mg F cos
y gt
2
tan gt 2 可得 A球的质量与 B球的质量之比
x v0t 2v0
2v0 tan m1 :m2 cos : cos
解得 t g
故 C错误;
小球抛出点与落地点间的距离
x v t 2v2l tan
D.由
0 0 v2
cos cos g cos 0 v2mg tan m
小球落在水平面上时,小球的运动时间相等, h tan
答案第 2页,共 6页
{#{QQABDQaAggigAgAAABhCUwHYCkCQkACCCYoOAEAQsAIASRFABCA=}#}
可得 a v2 2g sin 0t0
v gh tan D正确。
A、B两球的线速度大小之比等于 故选 AD。
v : v tan : tan 11.(1)AC (2分)1 2
(2) 0.75 (2分) 0.51 (2分)
故 D正确。
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2分)
故选 BD。
【详解】(1)A.为了使小车运动过程受到的
10.AD
绳子拉力恒定不变,连接沙桶和小车的细绳
【详解】A.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当滑块
应与长木板保持平行,A项正确;
下滑(mg sin mg cos ),将一直匀加速
为了充分利用纸带,实验时,先接通打点
到底端;当滑块上滑(mg sin mg cos
B.
),
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小车,B项错误;
先匀加速运动,在速度相等后将匀速运动,
C.由于运动过程中纸带也会受到阻力,所以
两种均不符合运动图像,故传送带是逆时针
平衡摩擦力时,需要把纸带拴在小车上,再
转动,A正确;
0 t 通过纸带上的点间距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B.滑块在 0 内,滑动摩擦力向下做匀加
直线运动,C项正确。
速下滑
故选 AC。
a1 g sin g cos
(2)b.依题意,纸带上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
由图可知
T 5 1间隔为 0.1s
a v0 f1 t0 打 D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则 x
v CE 7.21 7.72v D 10
2m/s 0.75m/s
0 tan 2T 2 0.1
gt0 cos 由逐差法可知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B错误;
a xCE x AC2
C.只有当滑块的速度等于传送带的速度时, 4T
(7.21 7.72) (6.19 6.70) 2 2
滑块所受的摩擦力变成斜向上,故传送带的 2 10 m/s 0.51m/s
2
4 0.1
速度等于 v0,C错误; ;
c.由图像可知,当拉力 F达到某一值时,小
D.等速后的加速度
车才产生加速度,说明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
a2 g sin g cos
角过小或未平衡摩擦力。
代入 值得
答案第 3页,共 6页
{#{QQABDQaAggigAgAAABhCUwHYCkCQkACCCYoOAEAQsAIASRFABCA=}#}
12.(1)AB (2分) f1 FN1 ——1分
(2) 1.0 (2分) 1.4(2分)
代入数据得 0.5——2分
【详解】(1)A.为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
(2)当用力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
初速度沿水平方向,则应保持桌面水平,故
平衡方程得得:
A正确;
F2 cos37 f2 ——2分
B.为减小阻力对小球的影响,应使用体积
F F sin 7 mg
小、质量大的小球,故 B正确; N2 2 ——2分
C.实验中不需要保证长木板与桌面的材料 f2 FN2 ——1分
相同,故 C错误。
代入数据得 F2 40N——2分
故选 AB。
14.(1)1m/s2(4分)
(2)[1]由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根
(2)不会相撞,150m(8分)
据 yBC yAB gT
2
【详解】(1)根据动力学公式
解得点迹间的时间间隔为
v2B 2ax——2分
T yBC yAB (14.9 5.1) 10
2
s 0.1s
g 9.8 B车刹车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v2B 30
2
2 2
则小球离开桌面的速度大小 a m/s 1m/s ——2分2x 2 450
v x 0.1 m / s 1.0m / s (2)假设两车不相撞,则两车速度相等时,0 T 0.1
两车相距最近,当两车速度相等时,B车做
[2]打到 B点时的竖直方向速度分量大小为
y 5.1 14.9 减速运动的时间为vy AC cm / s 1.0m / s2T 2 0.1 t vB vA 30 72 3.6 s 10s ——1分
则打到 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a 1
当两车速度相等时,B车的位移为
v v2 v2B 0 y 2m / s 1.4m / s
x vA vB t 20 30B 10m 250m—2分
13.(1) 0.5(5分) 2 2
当两车速度相等时,A车的位移为
(2)F2 40N(7分)
xA vAt 20 10m 200m ——1分
【详解】(1)由题意可知物体沿水平地面做
由于
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受力平衡有:
x xB xA 50m 200m xF ——2分1 f1——1
0
分
假设成立,两车不相撞,两车最近距离为
FN mg1 ——1分
d x0 x 150m——2分
答案第 4页,共 6页
{#{QQABDQaAggigAgAAABhCUwHYCkCQkACCCYoOAEAQsAIASRFABCA=}#}
15.(1)8m/s(3分)(2)1kg(4分) 1mg ma物
16.(3)6m 或 10m(9 分)
可得
【详解】(1)在 B点,由
1=0.8——1分v0 sin
v ——1分B 对木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可得
a v木
v tB =8m/s——2分
a 2木 =4m/s
(2)在 C点,对物块受力分析
N mv
2 又
C mg C ——1分R 1mg 2 (m M )g Ma木
又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解得
NC NC——1分
2 =0.2——1分
联立可得
通过图像,求得两者共速前相对位移
m=1kg——2分
12 1
(3)由乙图可知,1s时木板收到的力发生 s =6m<L=7m——1分2
了突变,经分析可知有两种情况。 所以此情况成立。
情况一(如图):1s时物块和木板刚好共速, 木板加速过程位移
之后两物体一起相对静止,以相同的加速度 s 1 41 =2m2
一起减速滑行至停止。
木板减速过程位移
v2s2 =4m2 2g
木板位移
x1 s1 s2 6m——2分
情况二(如图):1s时物块从木板右侧滑出,
之后两物体均在地面上滑行,滑行时加速度
由图可知,在 0~1s内,对物块:
v 相同,则不会相撞。a物 t
a物 =8m/s2
又
答案第 5页,共 6页
{#{QQABDQaAggigAgAAABhCUwHYCkCQkACCCYoOAEAQsAIASRFABCA=}#}
s 1 41 =2m2
通过图像,求木板减速过程位移
s 4
2
2 =8m2 2 g
木板位移
x2 s1 s2 10m——2分
由图可知,在 0~1s内,物块和木板的相对
位移
12 (v
Δs 物1
4) 1 =L=7m
2
v物1=6m/s
物块的加速度大小
a v
物 t
则
a
物 =6m/s2
又
1 mg ma 物
则
1 =0.6——1分
对木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a v木 t
a
木 =4m/s2
又
1 mg 2 (m M )g Ma 木
则
2 =0.1——1分
通过图像,求木板加速过程位移
答案第 6页,共 6页
{#{QQABDQaAggigAgAAABhCUwHYCkCQkACCCYoOAEAQsAIASRFABCA=}#}
QQ数学、物理资料群简介
本资料群与公众号MST数学聚集地与物理聚集地PhysicsHub互联,公众号发的也
会实时更新在群里。致力于为大家提供一个资源分享,实时资料试题更新,让大家花最
短的时间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给大家提供一个高考交流的平台!
目前收费为 21.68(数学)、18.88(物理)一位。
在下方购书赠送资料群(需要购书或进群联系微信:fudisheng2020)
同时也会提供网盘群,永久保存文件。
目前群目录如下(后续还会继续整理),目录都差不多,分两个群
(高一、二、三)试题
数学、物理资料
真题卷
数学专题课件(备课必备高中数学专题 ppt)
高考资讯(高考最新资讯以及选科与大学专业等)
语文资料(少量,偶尔更新)
物理资料
英语资料(少量,偶尔更新)
学习软件(PDF去除密码软件)
公众号(MST数学聚集地MathHub、物理聚集地PhysicsHub),免费试题分享QQ
群:796976118(数学)、1035832709(物理)
MST书籍介绍
微信:fudisheng2020(团购有优惠)!
【拔高系列--秒系列 123(适用于高一、二、三)】微信:fudisheng2020
秒系列 123三本书基本上是以压轴题为主,满满的干货秘籍,每本书内容
不一样。这套书在全国上下已经有了不少的读者,其中教师读者就有 15万以
上。
本书适合老师以及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学习。不区分年级,都可以看相应的
专题向高分冲刺。
【基础系列--26一轮(适用于高三)】微信:fudisheng2020
一轮复习是对高中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全面梳理和复习及系统的整理知
识,优化知识结构,其指导思想是全面扎实系统灵活。在复习过程中,面对众多
的知识点和方法,很容易面面俱到一点而过,没能将些即使和方法复习透彻,也
不能达到预期的。更新了 24高考真题和最新模考题,有新内容的增加【如: 函
数不动点、悬链线,数列精度与导数综合,立体几何折叠构造旋转面,解析几何
对合方程,概率与数列综合等】
本书全面的梳理高中知识,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平衡,适合中等学生使用。
【拔高系列--25二轮(适用于高三)】微信:fudisheng2020
全书以一轮基础知识的提高版本作为基调,辅助市面上新定义模块,分为
六大模块:第一、集合,复数,不等式篇,第二、导数与函数篇,第三、三角与向量
篇,第四、立体几何篇,第五、圆锥曲线篇,第六、数列与差分方程篇!
全书在新高考新题型新定义打造上下了很大功夫!
赠送概率统计与数论新定义专题书
【拔高系列--26圆锥曲线专题书(适用于高二、三)】微信:fudisheng2020
MST老唐说题团队新作,26新版圆锥曲线在 25版本基础上,大升级,圆锥
曲线分为基础技能篇和技能提高篇,你会看到各种 25年才出现的三问逻辑,如
何破解三问的压轴,如何寻找隐藏的性质和条件,如果快速破局,这不是一个二
级结论,不是一个固定技法通到底的时代。总之,拿到就是赚到!26新版圆锥
分为 2篇,共 12章:一、基础技能篇(1-9),二、技能提高篇(10-14)。
【拔高系列--26导数专题书(适用于高二、三)】微信:fudisheng2020
MST老唐说题团队新作,26新版导数相对于 25版,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升
级,思维与方法选取的PK,复杂计算的化繁为简,以及全新内容的增加。最新
的真题和模考题(如刚考完的成都零诊),25高考真题,并且大题以 3问题型为
主。全书共 11章,其中技能篇 2章,小题篇 3章,综合篇 6章。
【拔高系列--圆锥曲线之极点极线论(适用于高二、三)】微信:fudisheng2020
《极点极线本质论》,面对新结构、新高考,你是否感受到了数学的深邃与魅
力?圆锥曲线,不再是单纯的公式与计算,而是射影几何下的奥秘与智慧。今
MST站在笛沙格的肩膀上,以射影几何为基础,揭示极点极线、调和点列、射影
几何单比等知识体系,并将体系高中化应用,解密退化的二次曲线中的命题背
景与解题逻辑。无论你是数学爱好者,还是高考学子,《极点极线论》都会给你
带来新的启示与震撼!
【拔高系列--MST26届创始人陪跑课(适用于高一、二、三)】
MST创始人陪跑课更新中,录播+直播+培优答疑群,这里会分享最新教
学教研成果,众多名校都有邀请MST三位创始人,给清北孩子进行数学思维培
优,用心对待,内容全面系统,拥有与名校一样的资源。目录一节的内容,会根
据情况拓展,课内外全程答疑,实时更新,接下来也会有最新考向分析,直至高
考前。来跟着老唐、利哥、老魏一起学习吧!需要找我报名。
【拔高系列--MST选填(适用于高一、二、三)】微信:fudisheng2020
本书针对的问题是新高考改革后,难度提升,多选题进入高考,选择填空不
因而本书以数学建模为根基,把一些常考或者考过的结论进行归纳总结。从而
实现小题小做的目标,提高做题效率。本书分为不等式篇,函数新定义篇,隐圆
与距离新定义篇,新高考体系下导数新题型篇,函数方程不等式综合篇,圆锥曲
线篇,三角向量篇,立体几何篇。
【物理系列--MST力学专题书(适用于高一、二、三)】微信:fudisheng2020
内容全覆盖:从基础原理到高阶应用,不留知识死角,本书以力学知的识逻
辑脉络为骨架,系统涵盖六大核心模块,全面覆盖高中物理力学的所有重点与
考点(详见下面目录)本书打破传统教材的知识罗列模式以“题型归类-模型提
炼-方法总结”为主线,让每类问题都有对应解法。全书中等偏上难度,难度
“基础→中档一进阶”梯度分布,高一可学基础章节打框架,高二可系统学习核
心内容,高三可侧重进阶技巧和真题训练,整体适合高中全阶段使用,能有效衔
接高考难度。
【拔高系列--MST对合(适用于高二、三)】微信:fudisheng2020
《圆锥曲线的对合理论》+《新定义新题型》!很多学生反馈,以前 12分
的考题,不会做的少,如今 17分的题,能做出第三问的少,不能做出来的多。针
对一些 17分三问的难题,MST提出用对合方程思想来解决问题,对合方程已
经成为必须。这世界没有什么谁厉害谁原创,都是在不断优化和改良的过程中
提高学习效率,复杂的问题总有高效解决的方法,方法论成为了闭环体系,才是
高效。
购书扫右边二维码或加下方微信:fudisheng2020(此处购书赠送公众号资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