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章末总结(课件 学案)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章末总结(课件 学案)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22 08:07:29

文档简介

章末总结【第2章】
1.睾丸 卵巢
2.精原细胞 有丝分裂 相同
3.一 两 四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精子
4.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以发生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5.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6.形状和大小 父方 母方 同源染色体
7.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8.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
9.减数分裂Ⅰ
10.没有 间期时间很短
11.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12.不均等 次级卵母细胞 极体 不均等 卵细胞 极体
13.一 三 不需要
14.有性 成熟生殖细胞 减少一半
15.卵细胞 精子 头部 尾部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核 染色体
16.体细胞 物种染色体数目
17.减半 非同源染色体 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卵细胞和精子的结合 随机结合
18.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减数分裂Ⅰ时两条13号染色体没有分离,或减数分裂Ⅰ正常,减数分裂Ⅱ时两条13号染色体,进入了同一个精子或卵细胞
19.63 骡的体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导致骡的生殖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无法形成配子
20.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21.性染色体 同型 XX 异型 XY
22.患者中男性远多于女性;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
23.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但部分女性患者病症较轻;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的后代中,女性都是患者,男性正常
24.异型 ZW 同型 ZZ章末总结【第2章】
【本章网络构建】
【本章知识梳理】
1.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 中形成的,卵细胞是在 中形成的。
2. 是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通过 进行增殖,每个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的 。
3.在减数分裂前,每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复制 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 次,最后形成 个精细胞。这两次分裂分别叫作 (也叫减数第一次分裂)和 (也叫减数第二次分裂)。精细胞再经过变形,就形成了成熟的雄性生殖细胞—— 。
4.减数分裂Ⅰ的主要特征: 。
5.减数分裂Ⅱ的主要特征: 。
6.减数分裂Ⅰ开始不久,初级精母细胞中原来分散的染色体缩短变粗并两两配对。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 、一条来自 ,叫作 。
7.联会是指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
8.互换是指 。
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 。
10.减数分裂Ⅰ与减数分裂Ⅱ之间通常 间期,或者 ,染色体不再复制。
11.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的基本相同。首先,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增大,染色体复制,该细胞成为 。然后, 经过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形成卵细胞。
12.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主要区别是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Ⅰ进行 分裂,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细胞,大的叫作 ,小的叫作 。次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Ⅱ也进行 分裂,形成一个大的 和一个小的 。
13.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就形成了 个卵细胞和 个极体,与精子的形成不同,卵细胞的形成 变形。
14.减数分裂是进行 生殖的生物,在产生 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 。
15.受精作用是 和 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在受精作用进行时,通常是精子的 进入卵细胞, 留在外面。与此同时,卵细胞的 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精子的 就与卵细胞的 融合,使彼此的 会合在一起。
16.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 中的数目,保证了 的稳定,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17.试从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两个方面,分别对遗传的稳定性与多样性的原因进行综合概括:
遗传稳定性 遗传多样性
配子 形成 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 ;而且每个配子中的染色体是一整套 的组合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时 ,减数分裂Ⅰ时
受精 作用 ,使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 卵细胞和精子的 ,进一步增加了受精卵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8.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有一种叫“13三体综合征”的遗传病。对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发现患者的13号染色体不是正常的1对,而是3条。请从精子或卵细胞形成的角度分析这种病产生的原因: 。
19.骡是马和驴杂交产生的后代。马和驴的体细胞中分别有32对和31对染色体。骡的体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骡不能繁殖后代,请从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
20.伴性遗传是指 的现象。
21.人类的性别由 决定,女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 的,用 表示;男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 的,用 表示。
22.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的遗传特点是 。
23.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的遗传特点是 。
24.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果蝇的不同。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 的( ),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 的( )。(共14张PPT)
章末总结【第2章】
1.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______中形成的,卵细胞是在______
中形成的。
2.__________是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通过__________进行增殖,每
个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的______。
睾丸
卵巢
精原细胞
有丝分裂
相同
3.在减数分裂前,每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复制____次,而细胞在减数
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____次,最后形成____个精细胞。这两次分裂
分别叫作__________(也叫减数第一次分裂)和___________
(也叫减数第二次分裂)。精细胞再经过变形,就形成了成熟的雄性生
殖细胞——______。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精子
4.减数分裂Ⅰ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以发生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5.减数分裂Ⅱ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6.减数分裂Ⅰ开始不久,初级精母细胞中原来分散的染色体缩短变粗
并两两配对。配对的两条染色体,____________一般都相同,一条
来自______、一条来自______,叫作____________。
形状和大小
父方
母方
同源染色体
7.联会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会
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
8.互换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__________。
10.减数分裂Ⅰ与减数分裂Ⅱ之间通常______间期,或者_____________
__,染色体不再复制。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
减数分裂Ⅰ
没有
间期时间很短
11.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的基本相同。首先,在减数分裂前的间
期,__________增大,染色体复制,该细胞成为______________。
然后,______________经过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形成卵细胞。
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12.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主要区别是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Ⅰ
进行________分裂,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细胞,大的叫作_________
_____,小的叫作______。次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Ⅱ也进行
_________分裂,形成一个大的________和一个小的______。
不均等
次级卵母细胞
极体
不均等
卵细胞
极体
13.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就形成了____个卵细胞和____
个极体,与精子的形成不同,卵细胞的形成________变形。


不需要
14.减数分裂是进行______生殖的生物,在产生______________时进
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
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__________。
有性
成熟生殖细胞
减少一半
15.受精作用是________和______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在受精作用进行时,通常是精子的______进入卵细胞,______留在
外面。与此同时,卵细胞的________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
止其他精子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精子的________
就与卵细胞的________融合,使彼此的________会合在一起。
卵细胞
精子
头部
尾部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核
染色体
16.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________中的数目,保证了
_________________的稳定,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
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体细胞
物种染色体数目
17.试从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两个方面,分别对遗传的稳定性与多样
性的原因进行综合概括:
遗传稳定性 遗传多样性
配子 形成 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的染色 体数目______;而且每个配子 中的染色体是一整套_________ _____的组合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减数分裂Ⅰ时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减半
非同源染色体
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遗传稳定性 遗传多样性
受精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使受 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 体细胞中的数目 卵细胞和精子的
__________,进一步增加了
受精卵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

(续表)
卵细胞和精子的结合
随机结合
18.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有 23 对染色体。有一种叫“13 三体综合征”的
遗传病。对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发现患者的 13 号染色体不是正
常的 1对,而是 3 条。请从精子或卵细胞形成的角度分析这种病产
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减数分裂Ⅰ时两条13号
染色体没有分离,或减数分裂Ⅰ正常,减数分裂Ⅱ时两条13号染色体,
进入了同一个精子或卵细胞
19.骡是马和驴杂交产生的后代。马和驴的体细胞中分别有 32 对和
31 对染色体。骡的体细胞中含有____条染色体;骡不能繁殖后代,
请从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63
骡的体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导致骡的生殖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无法形成配子
20.伴性遗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的现象。
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21.人类的性别由__________决定,女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______的,
用____表示;男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______的,用____表示。
性染色体
同型
异型
22.位于 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的遗传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患者中男性远多于女性;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
23.位于 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的遗传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但部分女性患者病症较轻;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的后代中,女性都是患者,男性正常
24.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果蝇的不同。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
体是______的(____),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______的(____)。
异型
同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