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课题 《开花和结果》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开花和结果”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第一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的第三节内容。此前,学生已学习种子萌发、植株生长,本节是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延续与深化,更是理解植物有性生殖的基础,为后续学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筑牢根基,在知识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内容包括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三部分组成,根据《课程标准》中的学习主题(四)的“学业要求”,建议通过绘图或模型等形式呈现花的结构以及花与果实在发育上的联系。同时,学习主题(七)重要概念9.1也强调了选择恰当的材料,设计并制作模型,直观的表征相应的结构和功能,提升学生探究实践能力。因此,本节课通过解剖和观察花,总结花各部分的结构和作用,渗透结构功能观。难点是微观抽象的受精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组织学生制作双受精模型,描述受精过程。花和果实、种子一一对应的关系也是本节重点,引导学生找出花与果实、种子之间的联系,绘制子房与果实关系的概念图。
学习者分析
学生此前已学习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对植物生长过程有初步了解,知道绿色植物能由小长大,但对于植物如何繁殖后代、花与果实种子间的联系认知不足。花的结构是新知识起点,要利用学生已有的植物知识,引导其理解花各部分对繁殖的重要性。花朵的艳丽色彩和多样形态易激发学生兴趣。可利用这一点,通过展示奇花异草图片、讲述有趣的植物繁殖故事等,让学生对开花结果现象充满好奇。但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教学中要多采用互动、小组讨论等形式,保持学生学习热情。在“观察花的结构”实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记录和分析,培养其科学探究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总结花结构、传粉受精、果实种子形成间的逻辑关系,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初中学生正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像花的结构通过观察实物、图片能较好掌握,但受精过程微观抽象,需借助动画、模型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花粉管萌发、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等过程,以促进抽象思维发展。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让学生认识花的基本结构尝试说出与之相对应的功能,辨别出花最重要的结构是雌蕊和雄蕊,形成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通过阅读教材文字,说出传粉的概念和方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解剖花,学生能够认识花的各个结构。重点观察子房的结构,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制作花的结构模型,培养观察、分析、自学能力。在实践操作中,培养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态度责任: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花、护花的自觉习惯。进而激发爱护植物的情感,树立保护植物、维护生态平衡的责任意识。
学习评价设计
小组合作解剖百合花,将花的各结构一一对应贴在导学案上,根据结构和功能辨别出花最重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展示传粉的概念,学生结合概念和教材文字描述,说出传粉的过程。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 节 一 :花的结构
教师活动1 【引入新课】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水果---蜜桔、苹果等,提出问题:这些水果的形成需要经历哪些过程呢? (板书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出示学习目标 一、花的结构 【视频导入】“非遗绒花”视频片段。绒花始于唐朝,谐音“荣华”,是中华传统手工艺品中的瑰宝。古代每逢重要节庆,人们都会佩戴绒花,寓意吉祥如意。它不仅是精美的饰品,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情感与美好期许 。2007 - 2008年间,其制作工艺先后被列入江苏省和南京市非遗名录。 为了让绒花完美复刻鲜花神韵,需要先认识花的结构。 我们先用百合花观察一下花的结构。 小组合作解剖百合花,多媒体展示具体步骤和要求: 1.4--6人一组,分工明确,对照教材中的图,合作解剖百合花,将百合花各结构一一对应贴在导学案任务的空白处。 2.仔细观察雄蕊和雌蕊的结构特点,用镊子夹开花药,用放大镜观察花药里的花粉,用刀片纵向剖开子房,在放大镜下观察子房里的胚珠。 3.展示小组解剖百合花的成果。 教师组织学生对观察结果进行交流和分析,并表扬团结协作较好、有创新的小组,进而引导学生梳理思考: 1.花的结构包括哪些? 2.在一朵花的世界里,最重要结构是什么? 【展示】不同植物的雄蕊的实物图: 【讲解】雄蕊的结构,包括花药和花丝,强调花药中有花粉,花粉中含有精子。 【展示图片】不同植物的雌蕊的实物图,强调多数植物只有一枚雌蕊。 【讲解】雌蕊的结构,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强调子房中含有胚珠,胚珠中含有卵细胞。 【总结】:花的重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提问】所有的花都有以上的结构吗? 【展示图片】: 两性花 单性花 【链接生活】:黄瓜、南瓜、丝瓜等植物的花多半都不会结果。请解释这种现象。 学生活动1 思考: 开花、传粉、受精 认真观看、倾听。 多人合作,结合教材插图,按照由下往上、由外向内的顺序,观察、解剖鲜花。认识花的各部分结构,相互交流。 小组汇报员发言,积极交流观察记录的结果。 相互交流,讨论,说出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结合生活实际回答:这些植物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即在同一株植物上,有的雌花,有的雄花,一般情况下雄花多余雌花。那些只开花不结果的花是雄花。
活动意图说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民族自豪感。并运用实物展示,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花的结构。将抽象知识具体化,降低理解难度。安排学生分组解剖花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通过填图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利用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有的花只开花不结果的原因。
环节二:传粉
教师活动2 学生活动2
提问:植物在开花后,结果实前要经历哪些过程? 【讲解】 传粉的概念: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播放视频】蜜蜂传粉 介绍传粉的方式: 1.自花传粉---- 图片展示自花传粉的过程及相关植物:小麦、豆类、柑橘、番茄等 异花传粉----- 图片展示异花传粉的过程及相关植物:玉米、油菜、向日葵、苹果等 【展示图片】8种不同花的图片,提问小蜜蜂喜欢飞到哪些花上?为什么? 【过渡】异花传粉需要一定的媒介,主要的媒介有风和昆虫。 出示表格: 名称花的结构特点功能举例虫媒花1、花颜色鲜艳 2、有香味 3、生有蜜腺等吸引昆虫 油菜花、鼠尾草花风媒花1.花小,无艳丽色彩 2.花粉多而轻盈 3.柱头有分叉和黏液利用风作为传粉媒介 玉米花、杨树花等
链接生活:在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果树常常会减产,这时为什么?(18页旁栏) 回答,传粉。 思考,讨论 传粉充当媒介。 联系生活实际举例。 观察和思考,完成表格,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比较,并分析不同传粉方式植物在花的结构上的特点,渗透结构与功能观。 思考,讨论。 传粉不足,人工授粉。
活动意图说明:利用视频或图片生动形象地展示传粉和这个抽象的过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传粉的过程及媒介。
环节三: 小结
教师活动3 学生活动3
这节课我们讲了花是植物繁殖后代的器官,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之后长出果实来。如何从受精卵发育成果实的这个过程我们下节课来研究。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基础题: 1.下图为桃花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观察桃花的一般顺序是 (2)写出序号对应的结构名称: [③] [⑦] 【⑧】 [ ] 里面有花粉, [ ] 里面有胚珠。 花的主要结构是 2.将今天所学的知识绘制成思维导图。 实践类:3.课上解剖的花课下做成花卡展示。 4.选择一种开花的植物,尝试为它们人工授粉。成果展示交流。 作业设计意图:检测和巩固观察花的基本方法,通过识图,进一步认识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为下一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