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总结【第3章】
1.蛋白质
2.脱氧核苷酸 磷酸、碱基和脱氧核糖 4 碱基
3.(1)荚膜 光滑 有 荚膜 粗糙 无
(2)已经加热致死的S 型细菌,含有某种促使R 型活细菌转化为S 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3)DNA酶 DNA才是使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4.(1)大肠杆菌 蛋白质 DNA 蛋白质 DNA分子
(2)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 35S 32P
(3)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让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T2 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侵染的大肠杆菌
(4)上清液 沉淀物
(5)DNA 蛋白质外壳 DNA DNA
5.蛋白质 RNA RNA
6.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7.加法原理 减法原理
8.能够精确地自我复制;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和新陈代谢的过程;具有储存遗传信息的能力;结构比较稳定等
9.(1)反向平行 双螺旋
(2)脱氧核糖和磷酸 碱基
(3)氢键 T C 碱基互补配对
10.碱基 磷酸基团 磷酸基团 羟基
11.半保留
12.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 细胞分裂前的间期 染色体
13.能量 解旋酶 解旋 DNA聚合酶 解开的每一条母链 脱氧核苷酸 碱基互补配对 双螺旋结构
14.解旋 复制 双螺旋结构 碱基互补配对
15.许多 遗传效应
16.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 多样性 特异性 物质基础 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7.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章末总结【第3章】
【本章网络构建】
【本章知识梳理】
1.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 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20世纪30年代,人们才认识到DNA是由许多 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脱氧核苷酸的化学组成包括 。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有 种,每一种有一个特定的 。
3.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1)肺炎链球菌的一种类型的菌体有多糖类的 ,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 ,叫作S型细菌。S型细菌 致病性。另一种类型的菌体没有多糖类的 ,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 ,叫作R型细菌。R型细菌 致病性。
(2)格里菲思从第四组实验的小鼠尸体中分离出的有致病性的S型活细菌,其后代也是有致病性的S型细菌。由此可以推断: 。
(3)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破碎后,设法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物。将细胞提取物加入有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出现了S型活细菌。用蛋白酶、RNA酶或酯酶处理后,细胞提取物仍然具有转化活性,用 处理后,细胞提取物就失去了转化活性,于是艾弗里提出了不同于当时大多数科学家观点: 。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 体内的病毒,它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是由 构成的,头部含有 。T2噬菌体仅 分子中含有硫,磷几乎都存在于 中。
(2)赫尔希和蔡斯首先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中培养 ,再用上述 培养T2噬菌体,得到蛋白质含有 标记或DNA含有 标记的噬菌体。
(3)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和32P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短时间的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离心。搅拌的目的是 ,离心的目的是 。
(4)离心后,检查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发现:用35S标记的一组侵染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 中;用32P标记的一组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 中。
(5)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 进入细菌的细胞中,而 仍留在细胞外。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 遗传的。 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5.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
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的 ,不能使烟草感染病毒,但是,从这些病毒中提取的 ,却能使烟草感染病毒。因此,在这些病毒中, 是遗传物质。
6.因为 ,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7.在对照实验中,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 ”。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 ”。
8.结合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析DNA作为遗传物质所具备的特点: 。
9.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1)DNA是由两条单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 方式盘旋成 结构。
(2)DNA中的 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排列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 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具有一定的规律:A一定与 配对;G一定与 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作 原则。
10.脱氧核糖上与 相连的碳叫作1'-C,与 相连的碳叫作5'-C。DNA的一条单链具有两个末端,一端有一个游离的 ,这一端称作5'端,另一端有一个 ,称作3'端。
11.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DNA的复制是以 的方式进行的。
12.DNA的复制是指 的过程。在真核生物中,这一过程是在 随着 的复制而完成的。
13.复制开始时,在细胞提供的 的驱动下, 将DNA双螺旋的两条链解开,这个过程叫作 。然后, 等以 为模板,以细胞中游离的4种 为原料,按照 原则,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条子链。随着模板链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也在不断延伸。同时,每条新链与其对应的模板链盘绕成 。
14.DNA复制是一个边 边 的过程,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DNA独特的 ,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 ,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15.一个DNA分子上有 个基因,每一个基因都是特定的DNA片段,有着特定的 ,这说明DNA必然蕴含了大量的遗传信息。
16.研究表明,DNA能够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蕴藏在 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的 ,而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 ;DNA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 。DNA上分布着许多个基因,基因通常是 。
17.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流感病毒等。对这类病毒而言,基因就是 。(共15张PPT)
章末总结【第3章】
1.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________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蛋白质
2.20世纪30年代,人们才认识到 是由许多____________聚合而成
的生物大分子,脱氧核苷酸的化学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 的脱氧核苷酸有___种,每一种有一个特定的______。
脱氧核苷酸
磷酸、碱基和脱氧核糖
4
碱基
3.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1)肺炎链球菌的一种类型的菌体有多糖类的______,在培养基上形
成的菌落表面______,叫作型细菌。 型细菌____致病性。另一种
类型的菌体没有多糖类的______,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_____,
叫作型细菌。 型细菌____致病性。
荚膜
光滑
有
荚膜
粗糙
无
(2)格里菲思从第四组实验的小鼠尸体中分离出的有致病性的 型活细
菌,其后代也是有致病性的 型细菌。由此可以推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已经加热致死的型细菌,含有某种促使型活细菌转化为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3)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将加热致死的 型细菌破碎后,设法去除绝大部
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物。将细胞提取物加入有 型
活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出现了型活细菌。用蛋白酶、 酶或酯
酶处理后,细胞提取物仍然具有转化活性,用________处理后,细
胞提取物就失去了转化活性,于是艾弗里提出了不同于当时大多数
科学家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酶
才是使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 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__________体内的病毒,它的头部和
尾部的外壳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头部含有_____。 噬菌体仅
________分子中含有硫,磷几乎都存在于__________中。
大肠杆菌
蛋白质
蛋白质
分子
(2)赫尔希和蔡斯首先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 和放射性同位素
的培养基中培养__________,再用上述__________培养 噬菌体,
得到蛋白质含有____标记或 含有____标记的噬菌体。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
(3)用标记的噬菌体和标记的 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
大肠杆菌,经过短时间的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离心。搅拌的目
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心的目的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让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侵染的大肠杆菌
(4)离心后,检查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发现:用 标记的
一组侵染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________中;用 标记的
一组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________中。
上清液
沉淀物
(5)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_____进入细菌的
细胞中,而____________仍留在细胞外。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
是通过亲代的_____遗传的。_____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蛋白质外壳
5.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
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的________,不能使烟草感染病毒,但是,
从这些病毒中提取的_____,却能使烟草感染病毒。因此,在这些病
毒中,_____是遗传物质。
蛋白质
6.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说 是主要的遗传
物质。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7.在对照实验中,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
___________”。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______
____”。
加法原理
减法原理
8.结合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析 作
为遗传物质所具备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够精确地自我复制;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和新陈代谢的过程;具有储存遗传信息的能力;结构比较稳定等
9. 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1) 是由两条单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__________方式盘旋成
________结构。
(2) 中的________________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
架;______排列在内侧。
反向平行
双螺旋
脱氧核糖和磷酸
碱基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具有一
定的规律:A一定与___配对; 一定与___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
一对应的关系,叫作______________原则。
氢键
C
碱基互补配对
10.脱氧核糖上与______相连的碳叫作 ,与__________相连的
碳叫作。 的一条单链具有两个末端,一端有一个游离的
__________,这一端称作端,另一端有一个______,称作 端。
碱基
磷酸基团
磷酸基团
羟基
11.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 的复制是以________的方式进行的。
半保留
12. 的复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在真核
生物中,这一过程是在__________________随着________的复制而
完成的。
以亲代为模板合成子代
细胞分裂前的间期
染色体
13.复制开始时,在细胞提供的______的驱动下,________将 双
螺旋的两条链解开,这个过程叫作______。然后,____________等
以__________________为模板,以细胞中游离的4种____________为
原料,按照______________原则,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条子链。
随着模板链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也在不断延伸。同时,
每条新链与其对应的模板链盘绕成____________。
能量
解旋酶
解旋
聚合酶
解开的每一条母链
脱氧核苷酸
碱基互补配对
双螺旋结构
14. 复制是一个边______边______的过程,需要模板、原料、能
量和酶等基本条件。 独特的____________,为复制提供了精确
的模板,通过______________,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解旋
复制
双螺旋结构
碱基互补配对
15.一个分子上有______个基因,每一个基因都是特定的 片
段,有着特定的__________,这说明 必然蕴含了大量的遗传信息。
许多
遗传效应
16.研究表明, 能够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蕴藏在
___________________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
的________,而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个 分子的
_________; 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
__________。 上分布着许多个基因,基因通常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
多样性
特异性
物质基础
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17.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
流感病毒等。对这类病毒而言,基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遗传效应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