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章末总结(课件 学案)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章 章末总结(课件 学案)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22 08:40:44

文档简介

章末总结【第6章】
1.共同由来学说 自然选择学说 原始的共同祖先 生物进化的机制 适应的形成和物种形成
2.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 种类及其形态、结构、行为 化石
3.器官、系统
4.动植物胚胎的形成和发育
5.细胞和分子水平
6.原始祖先 亲缘关系 顺序
7.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 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8.普遍 可遗传的有利变异 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
9.物种不变论 用进废退 获得性遗传
10.自然选择 可遗传的变异 自然选择
11.有利变异 有利变异 可遗传的有利变异 环境的定向选择
12.性状 遗传和变异
13.基因 生物个体 种群 自然选择
14.表型 群体基因组成
15.种群
16.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值
17.等位基因
18.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随机 不定向
19.提高 下降 定向改变
20.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21.随着抗生素人均使用量的增加,不耐药的细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减少,耐药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增加,耐药性基因在细菌种群中的基因频率逐年上升
22.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的现象
23.同种生物由于地理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24.自由交流 隔离
25.必要
26.个体数量多 物种多样性
27.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8.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真核 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 基因重组
29.自然选择 种群 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 协同进化
30.非益即害 中性 中性突变
31.渐变 长期稳定 迅速形成章末总结【第6章】
【本章网络构建】
【本章知识梳理】
1.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主要由两大学说组成: 和 。前者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 进化来的;后者揭示了 ,解释了 的原因。
2.化石是指 。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 等特征。 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3.比较解剖学是指研究、比较脊椎动物的 的形态和结构,可以为这些生物是否有共同祖先寻找证据。
4.胚胎学是指研究 过程的学科。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这个证据支持了人和其他脊椎动物有共同祖先的观点。
5.从 看,当今生物有许多共同的特征,比如都有能进行代谢、生长和增殖的细胞,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等,这是对生物有共同祖先这一论点的有力支持。
6.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共同点,提示人们当今生物有着共同的 ,其差异的大小则揭示了当今生物种类 的远近,以及它们在进化史上出现的 。
7.适应作为一个生物学术语,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 ,二是指生物的 。
8.适应是 存在的。适应性特征来自遗传,即来源于 的逐代积累,是对之前的环境适应的结果。由于环境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 是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
9.拉马克彻底否定了 ,提出当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他认为适应的形成都是由于 和 。
10.达尔文提出的 学说对生物的进化和适应的形成作出了合理的解释。他认为适应的来源是 ,适应是 的结果。
11.关于适应的形成,达尔文认为在一定环境的选择作用下,可遗传的 会赋予某些个体生存和繁殖的优势,经过代代繁殖,群体中这样的个体就会越来越多, 通过逐代积累而成为显著的适应性特征,进而出现新的生物类型。由此可见,群体中出现 (内因)和 (外因)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12.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达尔文对于遗传和变异的认识还局限于 水平,不能科学地解释 的本质。
13.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到 水平,人们逐渐认识到了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关于适应以及物种的形成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以 为单位,发展到以 为基本单位,这样就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4.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的个体,而且是个体的 。研究生物的进化,仅研究个体和表型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 的变化。
15.一个 其实就是一个繁殖的单位,雌雄个体可以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遗传给后代。种群在繁衍过程中,个体有新老交替,基因却代代相传。
16.基因库是指 。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 ,叫作基因频率。
17.基因突变产生新的 ,这就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18.现代遗传学研究表明,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 、 和 。其中, 统称为突变。突变和重组都是 的、 的,不能决定进化的方向。
19.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不断 ;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 。因此,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 ,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20.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
21.试从进化的角度解释细菌耐药性升高的原因: 。
22.在遗传学和生物进化论的研究中,物种是指 。
生殖隔离是指 。
23.地理隔离是指 。
24.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是指不同群体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 的现象,这里统称为 。
25.隔离是物种形成的 条件。
26.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提出了“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 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 。
27.协同进化是指 。
28.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 、 和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
生物出现以后, 作为一种新的繁殖方式出现了。生物通过 ,实现了 ,这就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多细胞植物和动物的种类不断增多。
29.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界的生命史作出了科学的解释:适应是 的结果;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提供进化的原材料,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 协同进化的过程;生物多样性是 的结果。
30.有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基因突变对生物适应性的影响并不是 的,大量的基因突变是 的,自然选择对这些基因突变不起作用,这些基因突变经过长期积累,会导致种群间遗传物质出现较大的差别。因此有人主张,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 的逐渐积累,而不是自然选择。
31.根据许多物种是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的现象,有人提出物种形成并不都是 的过程,而是物种 与 新种交替出现的过程,其原因仍在探索中。(共16张PPT)
章末总结【第6章】
1.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主要由两大学说组成: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前者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____________
____进化来的;后者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解释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的原因。
共同由来学说
自然选择学说
原始的共同祖先
生物进化的机制
适应的形成和物种形成
2.化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征。______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
要的证据。
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
种类及其形态、结构、行为
化石
3.比较解剖学是指研究、比较脊椎动物的____________的形态和结构,
可以为这些生物是否有共同祖先寻找证据。
器官、系统
4.胚胎学是指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的学科。脊椎动物
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这个证据支持了人和其他脊
椎动物有共同祖先的观点。
动植物胚胎的形成和发育
5.从________________看,当今生物有许多共同的特征,比如都有能
进行代谢、生长和增殖的细胞,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等,这是对生物有共同祖先这一论点的有力支持。
细胞和分子水平
6.不同生物的 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共同点,提示人们当今生
物有着共同的__________,其差异的大小则揭示了当今生物种类
__________的远近,以及它们在进化史上出现的______。
原始祖先
亲缘关系
顺序
7.适应作为一个生物学术语,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指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
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8.适应是______存在的。适应性特征来自遗传,即来源于__________
________的逐代积累,是对之前的环境适应的结果。由于环境总是
处于不断变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
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
普遍
可遗传的有利变异
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
9.拉马克彻底否定了____________,提出当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更古
老的生物进化来的。他认为适应的形成都是由于__________和_____
_______。
物种不变论
用进废退
获得性遗传
10.达尔文提出的__________学说对生物的进化和适应的形成作出了
合理的解释。他认为适应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适应是_______
___的结果。
自然选择
可遗传的变异
自然选择
11.关于适应的形成,达尔文认为在一定环境的选择作用下,可遗传
的__________会赋予某些个体生存和繁殖的优势,经过代代繁殖,
群体中这样的个体就会越来越多,__________通过逐代积累而成为
显著的适应性特征,进而出现新的生物类型。由此可见,群体中出
现__________________(内因)和________________(外因)是适应形成
的必要条件。
有利变异
有利变异
可遗传的有利变异
环境的定向选择
12.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达尔文对于遗传和变异的认识还
局限于______水平,不能科学地解释____________的本质。
性状
遗传和变异
13.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
深入到______水平,人们逐渐认识到了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关于适
应以及物种的形成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以__________为单位,发
展到以______为基本单位,这样就形成了以__________为核心的现
代生物进化理论。
基因
生物个体
种群
自然选择
14.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的个体,而且是个体的______。研究
生物的进化,仅研究个体和表型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___________
___的变化。
表型
群体基因组成
15.一个______其实就是一个繁殖的单位,雌雄个体可以通过繁殖将
各自的基因遗传给后代。种群在繁衍过程中,个体有新老交替,基
因却代代相传。
种群
16.基因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一个种
群基因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作基因频率。
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值
17.基因突变产生新的__________,这就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
变化。
等位基因
18.现代遗传学研究表明,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
____和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突变。
突变和重组都是______的、________的,不能决定进化的方向。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随机
不定向
19.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
代,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不断______;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
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______。因此,在
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__________,导致生物
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提高
下降
定向改变
20.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21.试从进化的角度解释细菌耐药性升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随着抗生素人均
使用量的增加,不耐药的细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减少,耐药菌生存
和繁殖的机会增加,耐药性基因在细菌种群中的基因频率逐年上升
22.在遗传学和生物进化论的研究中,物种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殖隔离是指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的现象
23.地理隔离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是指不同群体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
因不能__________的现象,这里统称为______。
25.隔离是物种形成的______条件。
同种生物由于地理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自由交流
隔离
必要
26.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提出了“收割理
论”:捕食者往往捕食____________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
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
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____________。
个体数量多
物种多样性
27.协同进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8.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和________________。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
______生物出现以后,__________作为一种新的繁殖方式出现了。生
物通过__________,实现了__________,这就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
性,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多细胞植物和动物的种类不断增多。
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真核
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
基因重组
29.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界的生命史作
出了科学的解释:适应是__________的结果;______是生物进化的
基本单位;________________提供进化的原材料,__________导致
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
的过程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协同进化的过程;
生物多样性是__________的结果。
自然选择
种群
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
协同进化
30.有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基因突变对生物适应性的影响并不是
___________的,大量的基因突变是______的,自然选择对这些基因
突变不起作用,这些基因突变经过长期积累,会导致种群间遗传物
质出现较大的差别。因此有人主张,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_______
___的逐渐积累,而不是自然选择。
非益即害
中性
中性突变
31.根据许多物种是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的现象,有人提出物种形成
并不都是______的过程,而是物种__________与__________新种交
替出现的过程,其原因仍在探索中。
渐变
长期稳定
迅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