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历史人物,讲好中华故事——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统整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走近历史人物,讲好中华故事——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统整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2 08:4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走近历史人物,讲好中华故事
——四上第八单元统整教学设计
“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四上第八单元以“历史传说故事”为主题,编排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三篇不同文体的课文,均选自我国古代经典历史书籍。这些故事生动有趣,发人深省,能给予学生多方面的教益。
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更是“简要复述”的前提。通过梳理,我们可以发现,第一学段开始,学生就学习了借助图画、词句等方式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本册教材前几个单元又一直在进行渗透,因此,学生对“了解故事情节”的方法已有了一定的基础。
对于“简要复述课文”这一训练要素,统编教材也安排了螺旋上升的学习内容:从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借助字词”“借助提示”来“尝试”复述课文。到三年级,了解故事内容进行详细复述,再到四年级的“简要复述”,能力上有了一定的提升,这一能力的习得也为后续学习打好了基础。
如何达成“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这一目标呢?教材中也给予了很多的提示:在课后题中,《王戎不取道旁李》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西门豹治邺》引导学生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练习简要复述。《故事二则》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提取表示故事发展顺序的关键词句,练习简要复述。语文园地“交流平台”对简要复述的方法作了归纳与小结。“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则引导学生体会写具体和写简略的不同表达效果,也为学生进行简要复述提供了帮助。
本单元的第二个要素是“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是在本册习作单元“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基础上的能力延伸。教学时,除了要复习巩固“写清楚事情的经过”,还应注意学生写作能力的生长点——“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对标(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本单元的课文内容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有相通之处。根据此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要求,创设“走近历史人物,讲好中华故事”这一单元学习情境,旨在引导学生阅读中华智慧故事,结合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思考方法,明白故事的道理,并讲好历史故事。
基于单元解读和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制定了以下单元学习目标:
并设计了结构化学习框架,使单元学习内容前后联结,形成一个整体,发挥单元教学合力。本单元共安排四个学习活动。( ……)
先来看第一个学习活动,初识历史人物,这个学习活动共有两个学习提示,计划用1课时来完成。旨在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明晰单元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提示1:历史人物印象
1.出示人物简介卡,猜测历史人物。引导学生在回忆中走进课堂,唤醒阅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2.进入单元篇章页,聚焦单元导语,了解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历史传说故事。
3.引出单元学习情境“走近历史人物,讲好中华故事”,明晰单元学习任务。
学习提示2:历史故事回顾
结合日积月累中的四字词语,说一说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和品质?联想到了哪个历史人物?并尝试背诵积累。
2.四人小组合作,说一说自己心中的历史人物以及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
3.初识本单元历史人物:王戎、西门豹、扁鹊、纪昌。
4.布置单元学习的第一次作业,把心中历史人物记录在卡片上。
第二个学习活动。走近历史人物。这个学习活动共有三个学习提示。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学习他们思考的方法;并能根据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先来看学习提示1:走近聪慧少年王戎
课始,引导学生理解课题。并勾连已学,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注释,尝试读好难读句子。
疏通文意,熟读成诵。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相机指导难懂的字词。如借助注释知晓古今异义字“尝”。联系生活理解“竞走取之”的“竞”,并勾连《守株待兔》“折颈而死”对比理解“多子折枝”的“折”。重点理解反复出现的“之”的用法。
4.小组合作,练讲故事。指导学生借助注释,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故事。引导想象人物对话,揣摩人物内心及动作神态,鼓励把故事讲生动。
5.聚焦矛盾点唯戎不动”,感受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结合“思辨性问题”进行思考。
最后总结提升,感受王戎善于思考的人物形象,学习遇事冷静推断的思考方法。
学习提示2:走近治邺名令西门豹
1.延续学习情境,导入新课。结合课后题,梳理故事人物和主要事件,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摸清底细——惩治恶人——兴修水利)
2.感受人物形象。
①聚焦1-9自然段,紧扣四问四答,明确“重要信息”。思考并讨论西门豹“四问”背后的意图,感受其智慧。最后,以西门豹向魏王简要汇报的形式,说一说摸清底细的整个过程。
②聚焦10-14自然段,找出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一说他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妙在哪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西门豹不直接把巫婆和官绅抓起来扔到河里?体会西门豹“将计就计,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的智慧。
3.引导学生借助鱼骨图,尝试串联情节说内容。勾连语文园地“交流平台”部分,明确简要复述的要求。(情节完整,重点突出,按照顺序)同时,结合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部分,指导学生怎样长话短说。通过小组练说,互评,展示,对课文进行简要复述。
4.课本剧表演。借助课后阅读链接,以教师指导,小组合作的方式编写剧本。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分配,排练。进行班级课本剧表演。
学习提示2:走近医术奇才扁鹊、射箭能手纪昌
1.课前,观看视频《历史人物大览》,重温历史人物,导入新课。
2.出示人物图片,相机正音——扁鹊、纪昌;引导学生补充人物的朝代与身份,丰富人物简介。
3.回顾复述方法(抓住主要内容),借助阅读提示,明晰本课新方法:按照先后顺序。引导学生快速默读两则故事,圈画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
4.借助“就诊记录单”,通过横向交流,纵向对比。紧扣“抓住主要内容、按照先后顺序、简化人物对话、加入语气动作”四个要点学习复述,感受病情发展的循序渐进及扁鹊的医术高超。随后小组合作,练说故事。
5.拓展学习。借助“学射记录单”,组内练说,相互评议。并由小组推荐上台展示。
最后,通过问题引思,感受优秀文化的传承。布置课后阅读,完善历史人物手册。
学习活动三:趣讲历史故事
有两个学习提示组成。旨在引导学生借助卡片提示的重要信息,讲述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通过成果展,激发阅读与表达的兴趣。
1.学习提示1:历史人物故事会
重点聚焦口语交际。在故事会前,完成筹备工作,首先完善《历史人物手册》,选取最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故事。
2.确定故事会规则:确定初赛和决赛两个环节。四人小组初赛胜出的同学进入历史故事成果展的决赛环节
3.视频引路,梳理方法,引导学生制定故事会的评价标准。
4.开展讲故事活动。先个别练讲,教师适时点拨引导;随后,组内互讲互评,根据评价标准,推选出小组最佳中华故事传讲人。
学习提示2:历史故事成果展
创设情境,激发交际动机。设计主题黑板报,晒一晒每一小组的《历史人物手册》以及其他的学习成果。
班级故事会展示。每组优胜者分享历史人物故事。评选出班级最佳“中华故事传讲人”。
3.同时,将本次最受欢迎的“历史人物故事”作为剧本,供进一步的历史故事表演。
本单元的最后一个学习活动是:写好生活故事,旨在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并能表达他们的真实感受。
学习提示1:开启心动之门
1.回顾自己“心儿怦怦跳”的时刻及当时的心情,运用单元阅读中学习的方法,简要复述事情过程,开启心动之门。
2.依据心情的不同,划分学生说明的场景,拓宽选材范围。
3.出示教材中的词语,说说这些词语反映了什么心情,可以形容什么场景。
4.再次选择故事,运用方法,向同桌简要介绍事情经过。
学习提示2:记录心动时刻
1.丰富细节,说故事、写故事。
①选定一件令自己“心儿怦怦跳”的事,回忆事情的经过和自己当时的感受,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进行构思。
②聚焦“心儿怦怦跳”的时刻,把身体的变化和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把故事写清楚,写具体。
2.小组互相评议,提出修改建议。
最后,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
根据单元整组教学,本单元还设计了“走近历史人物,讲好中华故事”单元整组作业,灵活使用在各个学习活动中,帮助学生阅读与表达,提升思维能力,更好地提升语文素养。
此外,评价在单元整组教学中不可或缺。以下是根据单元学习内容整体设计的过程性学习评价量表和评价标准,以及习作评价标准。它们贯穿单元内部各个学习活动中,不断跟进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达到学教评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