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单元测试)
满分:9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共50分)
1.古代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文明。下列文明成果与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
A.种姓制度——古代中国
B.《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
C.金字塔——古代埃及
D.《查士丁尼法典》——古巴比伦
2.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下列孕育了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
A.海洋 B.河流 C.高山 D.沙漠
3.一个导游对游客解说道:“巍峨耸立的金字塔,神秘的木乃伊,美丽如画的文字……这里的文明成就令人惊叹,也令人迷惑。”“这里的文明”诞生于( )
A.黄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4.为帮助开展线上教学,某历史公众号推送了下图这些专题资源包。请判断该专题是( )
A.古代欧洲文明 B.封建时代的欧洲
C.古代亚非文明 D.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5.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最伟大的不朽作品之一,两河流域太阳神沙玛什的正义形象镌刻在它身上。它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6.苏美尔人的文学作品中,常出现“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这类描述;其数学文献中则有诸多关于牧群、谷物计量和土地测量的记载。这有助于研究( )
A.两河流域成文法发展 B.两河流域的农业文明
C.古代埃及的社会经济 D.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7.“两河地区无天然屏障……古代许多民族在此上演了一部战争史。北部的大雨加上源头山脉的积雪常引起特大洪水,毁坏农田。苏美尔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两河地区依靠对外移民生存 B.法典指《汉谟拉比法典》
C.洪水导致苏美尔人对外掠夺 D.地理环境影响政治走向
8.《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这反映了该法典( )
A.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提高了奴隶的政治地位
C.促进古巴比伦经济发展 D.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9.某《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婆罗门,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 )
A.种姓制度 B.津贴制度 C.封建制度 D.福利制度
10.假设某作者新版《古代亚非文明史》已面市,下面是其目录的部分内容。据此推断,第三章的标题应是( )
目录
第一章 古代西亚文明
第二章 古代埃及文明
第三章
第四章 古代中国文明
A.古代希腊文明 B.古代印度文明
C.古代罗马文明 D.古代阿拉伯文明
11.据下表可知,世界古代文明具有( )
文明古国 国家机器与制度 大型工程 文化
古埃及 军队、刑法、法老 金字塔 太阳历
古印度 种姓制度 — 佛教、发明十个数字符号
A.多样性 B.一致性 C.互信性 D.互鉴性
12.伯里克利努力推进和完善民主政治,深得家乡民众的信任与爱戴。人们赞赏有加:“他在这里只熟悉一条路,那就是通向能与普通公民接触的广场和五百人会议的路。”他的家乡在( )
A.斯巴达城邦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共和国 D.雅典城邦
13.伯里克利时期,根据雅典民主制度,下列四个人中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的是( )
A. B. C. D.
14.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以希腊—马其顿联军统帅的身份开始了对波斯帝国的征服。希腊文化成为凌驾于当地文化之上的强势文化。同时,他还把东方大量的学术资料带到希腊。这反映出( )
A.不同地区文明碰撞交流
B.东西方文明呈现开放性
C.人们不断反思本土文化
D.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15.《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果借贷双方和解失败,债务人又寻求不到担保人为他担保,债权人可以任意处置甚至肢解债务人。这说明( )
A.审判程序缺乏公正
B.法律具有时代烙印
C.担保人拥有解释权
D.债权人垄断了法律
16.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共和国颁布了适用于罗马公民的《十二铜表法》。罗马帝国时期,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以便适用于分散在帝国各处的各族人民。由此可见,罗马法律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统治区域不断扩大
B.古希腊文化广泛传播
C.民主制度达到鼎盛
D.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17.一道历史知识竞赛题对某个国家这样描述:“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据此判断这个国家应该是( )
A.罗马帝国 B.古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印度
18.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明确了正义的标准,并渐渐运用到整个罗马境内。他们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定有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说明罗马帝国( )
A.法律维护全体大众的权益 B.法律条款公平公正
C.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司法程序相对公平
19.在古希腊神话中,神的动机和行为与人类别无二致,只是他们比现实中的人更为俊美健硕。这说明古希腊神话( )
A.是商品经济发达的结果
B.迷信色彩十分浓厚
C.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特征
D.是民主政治的产物
20.古希腊建筑师在设计伊瑞克提翁神庙时,计划把6根单调的石柱雕刻成少女形象,但少女的脖子纤细,无法承受神庙的重量,如果加粗少女颈部,则会影响美观。最后的解决办法是每个少女颈后保留一缕秀发,并在头顶加上花篮(如图所示)。这体现了古希腊( )
A.注重人文与审美契合的建筑理念
B.实现男女社会地位平等
C.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深远影响
D.艺术人才辈出成就斐然
21.“雕塑赞美了人体的美和运动所饱含的生命力,体现了古希腊的艺术家们不仅在艺术技巧上,同时也在艺术思想和表现力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尊雕像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是体育运动的最佳标志。”以上材料称赞的是( )
A.掷铁饼者 B.宙斯像
C.狮身人面像 D.母狼哺婴
22.古希腊的辩论之风很盛,他们认为辩论是发现真理的最好方法,苏格拉底与梅勒图斯的雅典法庭之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的舌辩逸事勾勒了人类文明史上雄辩与诡辩、逻辑与反逻辑的起点。据此推知该现象( )
A.传播了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
B.避免了古希腊建立专制政体
C.推动了时代文化的繁荣发展
D.加速了世界完成近代化转型
23.下表为古希腊部分哲学家对音乐教育的认识。据表可知,古希腊音乐教育( )
柏拉图 音乐不应追求愉悦,而应是神圣的、颂扬祖国的、有益于秩序的
亚里士多德 音乐是消遣娱乐、精神享受和道德教育的统一体
A.摆脱了宗教神学的影响 B.承载了一定的社会功能
C.形成了系统完备的体系 D.旨在提高公民参政能力
24.到了共和国末期,罗马在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已经完全沦为希腊的“文化殖民地”。希腊人崇拜的那些充满了浪漫美感的神祇被搬到罗马,与一些功能相近的本土神祇相合并,换了一个拉丁名字继续受到罗马人的崇拜。这段材料旨在说明罗马文化( )
A.吸收了希腊文化 B.照搬了希腊文化
C.征服了希腊文化 D.影响了希腊文化
25.中国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汉武帝统治时期开始以农历一月一日为元旦。1949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的基础是( )
A.古埃及的太阳历 B.罗马人的儒略历
C.中国农历即夏历 D.苏美尔人的阴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 敦煌莫高窟壁画 图二 古埃及墓室壁画
(1)图一、图二两幅壁画都描绘了什么活动 分析产生该活动的共同原因。(5分)
(2)古代壁画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为我们研究当时的社会提供了一定的历史信息。请再举出一种文化遗产并加以说明。
(5分)
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学者在其著作中评价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民主政治的巨大成功,使雅典人收获了无上的光荣与自信。即便对于神,他们也无须有所保留地赞美或遮遮掩掩地批判,他们敢于大胆表露自我的价值。这种精神,使他们在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取得了雄视后人的成绩。
材料二 伯里克利曾说:“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材料三 2 000多年前的雅典民主制度还是有不少局限的,最大的局限就是民主范围狭窄。
材料四 亚里士多德指出平民主义立法十分有益……扩大政治参与,把体制外的反对要素纳入体制内,消弭抵触心理……轮番任期原则通过立法尽力防患权力腐变,对那些“损公自肥”的官员进行严惩,对为政清廉者都进行立法嘉奖,体现了用良法对权力进行法律监督和制约的民权思想。
——翟月玲《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民权思想对政府公信力建设之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取得诸多成就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一项属于雅典文化成就的例子。(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雅典民主政治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4分)
(3)材料三中的“民主范围狭窄”具体是指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
(4)材料四中亚里士多德主张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雅典哪一位执政官主政时经其改革得以实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对于我们当今正在进行的反腐倡廉有何启示 (4分)
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希腊的辉煌】
材料一 希腊人在区区数百年间,竟然创造了无比辉煌的古代文化,这无疑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希腊的文化成就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合乎历史规律的能动创造。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希腊与欧洲文明的关系是怎样的。古代希腊对后来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什么 (4分)
(2)古代希腊文化辉煌灿烂,曾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就文学、建筑两个方面各举一例加以说明。(4分)
【古代罗马的灿烂】
材料二 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3)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古代罗马人创造的法律,并用史实说明罗马第一次如何以武力征服世界。(6分)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单元测试)
满分:9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共50分)
1.古代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文明。下列文明成果与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C )
A.种姓制度——古代中国
B.《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
C.金字塔——古代埃及
D.《查士丁尼法典》——古巴比伦
2.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下列孕育了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B )
A.海洋 B.河流 C.高山 D.沙漠
3.一个导游对游客解说道:“巍峨耸立的金字塔,神秘的木乃伊,美丽如画的文字……这里的文明成就令人惊叹,也令人迷惑。”“这里的文明”诞生于( B )
A.黄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4.为帮助开展线上教学,某历史公众号推送了下图这些专题资源包。请判断该专题是( C )
A.古代欧洲文明 B.封建时代的欧洲
C.古代亚非文明 D.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5.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最伟大的不朽作品之一,两河流域太阳神沙玛什的正义形象镌刻在它身上。它是( A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6.苏美尔人的文学作品中,常出现“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这类描述;其数学文献中则有诸多关于牧群、谷物计量和土地测量的记载。这有助于研究( B )
A.两河流域成文法发展 B.两河流域的农业文明
C.古代埃及的社会经济 D.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7.“两河地区无天然屏障……古代许多民族在此上演了一部战争史。北部的大雨加上源头山脉的积雪常引起特大洪水,毁坏农田。苏美尔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D )
A.两河地区依靠对外移民生存 B.法典指《汉谟拉比法典》
C.洪水导致苏美尔人对外掠夺 D.地理环境影响政治走向
8.《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这反映了该法典( A )
A.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提高了奴隶的政治地位
C.促进古巴比伦经济发展 D.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9.某《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婆罗门,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 A )
A.种姓制度 B.津贴制度 C.封建制度 D.福利制度
10.假设某作者新版《古代亚非文明史》已面市,下面是其目录的部分内容。据此推断,第三章的标题应是( B )
目录
第一章 古代西亚文明
第二章 古代埃及文明
第三章
第四章 古代中国文明
A.古代希腊文明 B.古代印度文明
C.古代罗马文明 D.古代阿拉伯文明
11.据下表可知,世界古代文明具有( A )
文明古国 国家机器与制度 大型工程 文化
古埃及 军队、刑法、法老 金字塔 太阳历
古印度 种姓制度 — 佛教、发明十个数字符号
A.多样性 B.一致性 C.互信性 D.互鉴性
12.伯里克利努力推进和完善民主政治,深得家乡民众的信任与爱戴。人们赞赏有加:“他在这里只熟悉一条路,那就是通向能与普通公民接触的广场和五百人会议的路。”他的家乡在( D )
A.斯巴达城邦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共和国 D.雅典城邦
13.伯里克利时期,根据雅典民主制度,下列四个人中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的是( A )
A. B. C. D.
14.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以希腊—马其顿联军统帅的身份开始了对波斯帝国的征服。希腊文化成为凌驾于当地文化之上的强势文化。同时,他还把东方大量的学术资料带到希腊。这反映出( A )
A.不同地区文明碰撞交流
B.东西方文明呈现开放性
C.人们不断反思本土文化
D.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15.《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果借贷双方和解失败,债务人又寻求不到担保人为他担保,债权人可以任意处置甚至肢解债务人。这说明( B )
A.审判程序缺乏公正
B.法律具有时代烙印
C.担保人拥有解释权
D.债权人垄断了法律
16.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共和国颁布了适用于罗马公民的《十二铜表法》。罗马帝国时期,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以便适用于分散在帝国各处的各族人民。由此可见,罗马法律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
A.统治区域不断扩大
B.古希腊文化广泛传播
C.民主制度达到鼎盛
D.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17.一道历史知识竞赛题对某个国家这样描述:“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据此判断这个国家应该是( A )
A.罗马帝国 B.古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印度
18.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明确了正义的标准,并渐渐运用到整个罗马境内。他们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定有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说明罗马帝国( D )
A.法律维护全体大众的权益 B.法律条款公平公正
C.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司法程序相对公平
19.在古希腊神话中,神的动机和行为与人类别无二致,只是他们比现实中的人更为俊美健硕。这说明古希腊神话( C )
A.是商品经济发达的结果
B.迷信色彩十分浓厚
C.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特征
D.是民主政治的产物
20.古希腊建筑师在设计伊瑞克提翁神庙时,计划把6根单调的石柱雕刻成少女形象,但少女的脖子纤细,无法承受神庙的重量,如果加粗少女颈部,则会影响美观。最后的解决办法是每个少女颈后保留一缕秀发,并在头顶加上花篮(如图所示)。这体现了古希腊( A )
A.注重人文与审美契合的建筑理念
B.实现男女社会地位平等
C.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深远影响
D.艺术人才辈出成就斐然
21.“雕塑赞美了人体的美和运动所饱含的生命力,体现了古希腊的艺术家们不仅在艺术技巧上,同时也在艺术思想和表现力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尊雕像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是体育运动的最佳标志。”以上材料称赞的是( A )
A.掷铁饼者 B.宙斯像
C.狮身人面像 D.母狼哺婴
22.古希腊的辩论之风很盛,他们认为辩论是发现真理的最好方法,苏格拉底与梅勒图斯的雅典法庭之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的舌辩逸事勾勒了人类文明史上雄辩与诡辩、逻辑与反逻辑的起点。据此推知该现象( C )
A.传播了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
B.避免了古希腊建立专制政体
C.推动了时代文化的繁荣发展
D.加速了世界完成近代化转型
23.下表为古希腊部分哲学家对音乐教育的认识。据表可知,古希腊音乐教育( B )
柏拉图 音乐不应追求愉悦,而应是神圣的、颂扬祖国的、有益于秩序的
亚里士多德 音乐是消遣娱乐、精神享受和道德教育的统一体
A.摆脱了宗教神学的影响 B.承载了一定的社会功能
C.形成了系统完备的体系 D.旨在提高公民参政能力
24.到了共和国末期,罗马在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已经完全沦为希腊的“文化殖民地”。希腊人崇拜的那些充满了浪漫美感的神祇被搬到罗马,与一些功能相近的本土神祇相合并,换了一个拉丁名字继续受到罗马人的崇拜。这段材料旨在说明罗马文化( A )
A.吸收了希腊文化 B.照搬了希腊文化
C.征服了希腊文化 D.影响了希腊文化
25.中国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汉武帝统治时期开始以农历一月一日为元旦。1949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的基础是( B )
A.古埃及的太阳历 B.罗马人的儒略历
C.中国农历即夏历 D.苏美尔人的阴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 敦煌莫高窟壁画 图二 古埃及墓室壁画
(1)图一、图二两幅壁画都描绘了什么活动 分析产生该活动的共同原因。(5分)
答案:活动:人们在从事农业活动。共同原因:古代埃及和古代中国都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都属于大河文明。这些大河流域都地处温带,气候温暖适宜,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利于农耕。所以在经济上,都发展农耕经济,因而也称为农耕文明。
(2)古代壁画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为我们研究当时的社会提供了一定的历史信息。请再举出一种文化遗产并加以说明。
(5分)
答案:文化遗产:历法,如埃及的太阳历、中国的农历。说明:为掌握农业生产规律,埃及人制定了太阳历,埃及人还根据尼罗河水的涨落和作物生长的规律,将一年分为泛滥、播种和收割3个季节,每一季节为4个月,共12个月,每月30天。年末余下5天称“闰日”,作为节日,全年共365天。中国农历的作用主要是运用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作物的收种管理,这种历法中蕴含着节气,对指导农业和人的生活有着巨大意义。
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学者在其著作中评价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民主政治的巨大成功,使雅典人收获了无上的光荣与自信。即便对于神,他们也无须有所保留地赞美或遮遮掩掩地批判,他们敢于大胆表露自我的价值。这种精神,使他们在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取得了雄视后人的成绩。
材料二 伯里克利曾说:“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材料三 2 000多年前的雅典民主制度还是有不少局限的,最大的局限就是民主范围狭窄。
材料四 亚里士多德指出平民主义立法十分有益……扩大政治参与,把体制外的反对要素纳入体制内,消弭抵触心理……轮番任期原则通过立法尽力防患权力腐变,对那些“损公自肥”的官员进行严惩,对为政清廉者都进行立法嘉奖,体现了用良法对权力进行法律监督和制约的民权思想。
——翟月玲《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民权思想对政府公信力建设之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取得诸多成就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一项属于雅典文化成就的例子。(4分)
答案:原因:民主政治的成功。例子:帕特农神庙或苏格拉底等人的哲学成就。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雅典民主政治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4分)
答案:特点:政权在公民手中(或主权在民)。机构:公民大会。
(3)材料三中的“民主范围狭窄”具体是指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
答案:说明:“民主范围狭窄”具体指雅典的民主政治仅适用于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妇女、奴隶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4)材料四中亚里士多德主张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雅典哪一位执政官主政时经其改革得以实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对于我们当今正在进行的反腐倡廉有何启示 (4分)
答案:执政官:伯里克利。启示:通过立法严惩腐败官员,坚持依法治
国等。
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希腊的辉煌】
材料一 希腊人在区区数百年间,竟然创造了无比辉煌的古代文化,这无疑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希腊的文化成就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合乎历史规律的能动创造。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希腊与欧洲文明的关系是怎样的。古代希腊对后来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什么 (4分)
答案:关系: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影响最深远的:民主政治。
(2)古代希腊文化辉煌灿烂,曾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就文学、建筑两个方面各举一例加以说明。(4分)
答案:文学:《荷马史诗》,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建筑: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希腊建筑的典型代表。
【古代罗马的灿烂】
材料二 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3)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古代罗马人创造的法律,并用史实说明罗马第一次如何以武力征服世界。(6分)
答案:法律:《十二铜表法》。史实:公元前2世纪,罗马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2世纪,罗马帝国成为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任意答出一点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