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四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素养测评·提高卷(青岛-五四版)
一、填空题(20分)
1.电路中的____________可以控制电流的通与断。
2.在运动会上,以地面作为参照物,跑步比赛的同学是____________的,旁边坐着观看比赛的同学和老师们是____________的。
3.一般情况下,像铜、铁、铝这样的材料容易导电,属于____________。
4.中国有许多珍稀动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头叶猴等。
5.缺乏维生素A,容易患____________症。
6.小科将小球放在跷跷板的斜面上(如图),他和爸爸分别坐在跷跷板的两侧,随着翘翘板的翘起,小球会在跷跷板上____________(选填“滚动”或“滑动”)起来,当球向他滚动且跷跷板与地面的角度变大,小球运动会____________。
7.我国为了重点保护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修改了《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30分)
8.在土豆片上滴了一滴碘酒,发现土豆片变蓝,说明土豆中含有( )。
A.蛋白质 B.脂肪 C.淀粉
9.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电路检测器,在A、B之间接入( )可以使小灯泡发光。
A.塑料直尺 B.橡皮 C.铜丝
10.小亮爸爸轻轻转了一下方向盘,直行的汽车拐弯了,这个现象能证明力可以( )。
A.使静止物体运动 B.使运动物体静止 C.改变物体运动方向
11.“两岸青山相对出”中,诗人感觉青山“出”,选取的参照物可能是( )。
A.自己乘坐的船 B.天上的太阳 C.远处的山峰
12.下列动物不属于鸟类的是( )。
A.鹅 B.蝙蝠 C.企鹅
13.观察蚂蚁时,错误的做法是:( )。
A.用放大镜看 B.用手捏死它 C.记录它的活动
14.下列做法中,不属于安全用电的是( )。
A.保护导线外面的塑料包皮
B.移动电器前切断电源
C.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
15.把下面物品分别连接到正常的闭合回路中,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是( )。
A.塑料 B.曲别针 C.玻璃
16.如图所示是红绿灯的电路连接图,当开关S与b连接时,(电路中各元件均完好)( )。
A.红灯亮 B.黄灯亮 C.绿灯亮
17.第1小组利用纸和吹风机,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站台上设置安全线的重要性,其中纸相当于( )。
A.飞驰的列车 B.列车快速通过时产生的风 C.站在列车旁的人
18.与开、关门时门的运动相似的运动是( )。
A.骑车时,车轮的运动
B.跑步时,手臂的摆动
C.树上的叶片掉落时,叶片的运动
19.小科用秒表测量相同距离小球运动所用的时间,测量3次得到了3个不同数据,下列处理方法比较合理的是( )。
A.取最大值 B.取中间值 C.取最小值
20.下列动物中,属于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且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A.扬子鳄 B.金丝猴 C.朱鹮
21.小狗的繁殖方式是( )。
A.卵生 B.胎生 C.卵胎生
22.我们可以看到鱼呼吸时,( )会动。
A.鱼鳃 B.鱼鳍 C.鱼尾
三、判断题(10分)
2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中提到的黄鹂是鸟类,白鹭不是鸟类。( )
24.蚂蚁有三对足,属于昆虫。( )
25.金鱼用鳃呼吸。( )
26.当我们说“汽车前进了”,是指相对于驾驶员来说,汽车是运动的。( )
27.同一物体在不同斜面上的运动方式一定是相同的。( )
28.我们描述火车运动,可以以铁轨为参照物。( )
29.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会转化成导体。( )
30.人体和大地都是会导电的。( )
31.电线外面有橡胶,所以我们可以在电线上晾衣服。( )
32.检测植物是否含有营养物质―脂肪的方法是显色法。( )
四、连线题(10分)
33. 鲨鱼 蝴蝶 鸵鸟 鲸鱼 海马
鸟类 哺乳动物 鱼类 昆虫
五、简答题(10分)
34.怎样检测食物中的脂肪、淀粉和蛋白质?
35.说说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做到安全用电?(写3点)
六、实验题(8分)
36.同学们用秒表测量两个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表所示:
小球名称 不同小球运动的时间(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选择的数据
红色小球 6 7 5 6
黄色小球 9 8 8 ▲
(1)同一种小球要测量三次,主要原因是( )填字母)。
A.训练熟练使用秒表
B.重复实验可以让实验结果更有代表性
C.让大家都有机会做
(2)表格中“▲”处选择数据____________比较合适的。
(3)由表中数据可得,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____________小球运动较快。(填“红色”或“黄色”)这样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综合题(12分)
37.如何测试生活中的材料是否导电?——导体和绝缘体
材料:铜丝、铁丝、铝丝、木棒、塑料棒。
(1)请以钢丝为例,用笔画导线,将右侧物体连起来,检测钢丝是否可以导电(见图)。
(2)合上开关,观察到____________现象,说明铜丝可以导电。
(3)用相同的方法测试其他材料,发现除铜以外,还有____________可以导电,属于____________;不导电的材料有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
(4)测电笔的塑料外壳利用塑料____________的性能,保障了检测人员的安全;金属部分是____________,能有效检测出电路的情况。
参考答案
1.开关
【解析】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就会亮起来。在电路中安装开关可以控制电流的通与断。
2.运动 静止
【解析】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在运动会上,以地面作为参照物,跑步比赛的同学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跑步比赛的同学是运动。以地面作为参照物,观看比赛的同学和老师们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改变,则称他们是静止的。
3.导体
【解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一般情况下,像铜、铁、铝这样的材料容易导电,属于导体。
4.大熊猫 藏羚羊
【解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占世界种类总数的10%以上。中国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我国珍稀动物有大熊猫、藏羚羊、扬子鳄、白鳍豚、亚洲象、金丝猴等。
5.夜盲
【解析】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缺乏维生素A,容易患夜盲症。
6.滚动 变快
【解析】滚动是物体在平面或曲面上不断改变接触点的移动方式,像车轮的运动;滑动是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上,接触点不变地移动,如在冰面上推箱子。
小球是球形,在跷跷板斜面上移动时,接触点不断改变,符合滚动的特征,所以小球会在跷跷板上滚动起来。
当球向他滚动且跷跷板与地面的角度变大时,小球受到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增大,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运动就会变快。
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建立有关的政策法规,不猎杀、捕食珍稀动物,保护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建立珍稀濒危植物引种繁育中心等措施。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15部法律的决定,这有利于保护珍稀动物。
8.C
【解析】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这是淀粉的特性反应。题目中土豆片变蓝,说明含有淀粉。
A. 蛋白质与碘酒接触不会变蓝,错误。
B. 脂肪与碘酒接触也不会变蓝,错误。
C. 淀粉遇碘酒变蓝,正确。
故选C。
9.C
【解析】不同材料的导电性存在差异,容易让电通过的物体叫做导体,用电路检测器的两个夹子夹住导体,灯泡能够发光。塑料直尺、橡皮、课本均为绝缘体,不导电,接入后小灯泡不会发光。铜丝是导体,能导电,接入后电路形成通路,小灯泡会发光。故选C。
10.C
【解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如启动或停止)或方向。汽车原本直行(运动方向不变),转动方向盘后,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改变,导致汽车拐弯(运动方向变化)。故选C。
11.A
【解析】A.当诗人乘坐船在江中前行时,以自己乘坐的船为参照物,青山与船之间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船在前进,而青山相对于船来说,就好像在不断地“出现”或“移动”,所以诗人会感觉青山“出”。A选项符合题意。
B.太阳距离地球非常遥远,在短时间内,太阳相对于青山的位置几乎不会发生变化。以天上的太阳为参照物,青山是静止的,诗人不会感觉青山在“出”。B选项不符合题意。
C.远处的山峰与诗句中的青山都属于相对静止的山体,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在短时间内基本保持不变。以远处的山峰为参照物,青山是静止的,诗人不会感觉青山在“出”,C选项不符合题意。
D.云朵在天空中是不断飘动的,其运动状态不稳定,而且云朵与青山之间没有直接的位置变化关联来体现青山“出”的动态。以天空中的云朵为参照物,无法清晰地体现出青山“出”的感觉,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B
【解析】鸟类一般具有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和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卵生等特征,企鹅是典型的海鸟,鸵鸟是鸟类。蝙蝠没有翅,靠前后肢之间的皮膜在空中滑翔;蝙蝠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因此蝙蝠属于哺乳类而不是鸟类。
13.B
【解析】A.用放大镜看:放大镜是观察小动物的常用工具,能更清晰看到细节,正确;
B.用手捏死它:这会伤害蚂蚁,破坏观察过程,且不符合科学观察的规范,错误;
C.记录活动:记录是科学观察的重要步骤,正确;
观察小动物时,应遵循不伤害它们的原则,故选B。
14.C
【解析】A.保护导线外面的塑料包皮可以防止电线裸露导致触电,属于安全用电做法。A选项正确。
B.移动电器前切断电源能避免触电或短路,符合安全用电要求。B选项正确。
C.湿手接触电器和开关时,水易导电,可能引发触电危险,属于不安全用电行为。C选项错误。
故选C。
15.B
【解析】A.塑料是很好的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把它接入电路会断开电路,小灯泡不会发光。选项不符合题意;
B.曲别针通常是由金属(如铁、钢)制成的,金属是良好的导体,容易导电。把它接入电路,可以形成通路,让电流通过,从而使小灯泡发光。选项符合题意;
C.干燥的玻璃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把它接入电路会断开电路,小灯泡不会发光。(虽然熔融的玻璃或某些特殊处理的玻璃可以导电,但日常情况下的玻璃是绝缘体)。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C
【解析】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根据红绿灯的电路图,当开关与a点连接时,红灯亮;当开关与b点连接时,绿灯亮;当开关与c点连接时,黄灯亮。故选C。
17.C
【解析】在实验中,吹风机模拟的是列车快速通过时产生的气流(选项B),而纸的作用是模拟站在列车旁的人(选项C)。当吹风机开启时,纸会被气流吸向吹风机方向,这类似于列车经过时,周围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减小,导致人容易被“吸”向列车的现象。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说明站台设置安全线的必要性,防止人因压强差而发生危险。其他选项中,A(列车)由吹风机模拟,D(安全线)是实验中需要验证的目标,而非模拟对象。故选C。
18.B
【解析】开门和关门时,门的运动是绕门轴进行的往复旋转(摆动)。
A.骑车时,车轮的运动是绕轴连续旋转,与门的往复摆动不同。
B.跑步时,手臂的摆动是绕肩关节的往复旋转,与门的摆动方式一致。
C.树叶掉落时,运动轨迹为曲线,包含平移和翻滚,并非绕固定轴的旋转。
故选B。
19.B
【解析】在科学实验中,多次测量同一现象时,若数据存在差异,通常应取平均值以减少误差。但本题选项中未提供平均值,因此需在现有选项中分析。取最大值或最小值可能受偶然因素影响(如操作误差),而中间值相对更接近真实结果,能有效减小极端值的影响。故选B。
20.B
【解析】A.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虽然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但不属于哺乳动物,因此A选项错误。
B.金丝猴是哺乳动物,且被列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符合题目要求,因此B选项正确。
C.朱鹮属于鸟类,虽然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但不属于哺乳动物,因此C选项错误。
故选B。
21.B
【解析】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小狗是哺乳动物,属于胎生繁殖。故选B。
22.A
【解析】A.鱼呼吸时,通过鳃盖的张合使水进出鳃部进行气体交换,鱼鳃相关结构会动,故正确。
B.鱼鳍主要作用是运动、平衡等,不是呼吸时主要动的结构,故错误。
C.鱼尾主要用于游泳时提供动力、控制方向等,和呼吸时的运动无关,故错误。
故选:A。
23.×
【解析】黄鹂是一种鸟类,它属于鸣禽,有羽毛、喙和翅膀,符合鸟类的特征。 白鹭也是一种鸟类,它属于涉禽(常在浅水区活动的鸟),同样有羽毛、喙和翅膀,是常见的鸟类。
24.√
【解析】昆虫的主要特征包括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等 。蚂蚁身体具备这些特征,有三对足,符合昆虫的分类标准,所以属于昆虫。
25.√
【解析】鱼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 身体表面大多有鳞,用鳃呼吸,靠鳍运动,终生生活在水中,一般通过产卵繁殖后代。金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它用鳃呼吸。
26.×
【解析】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当说“汽车前进了”,以驾驶员为参照物,驾驶员坐在汽车内,与汽车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汽车相对于驾驶员是静止的。
27.×
【解析】同一物体在不同斜面上的运动方式会受斜面坡度等因素影响。比如,当斜面坡度较小时,物体可能是滑动;当斜面坡度增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可能会滚动 。所以同一物体在不同斜面上运动方式不一定相同。
28.√
【解析】参照物是用来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参考标准。铁轨是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通常不会移动。以铁轨为参照物描述火车运动时,如果火车相对于铁轨的位置发生变化,就说明火车在运动。
29.√
【解析】绝缘体和导体的区别在于是否容易导电。通常情况下,绝缘体如干木头、橡胶等不易导电,但当条件改变时,例如木头受潮或玻璃被高温熔化,其内部结构可能发生变化,从而具备导电能力。这说明绝缘体的导电性并非绝对,条件变化可能导致其转化为导体。因此题目描述正确。
30.√
【解析】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人体含有水分和电解质,能够导电;大地含有矿物质和水分,同样可以导电。
31.×
【解析】绝缘体如橡胶能阻止电流,但湿衣物中的水是导体,可能导致触电。即使电线有橡胶层,老化或破损时仍存在危险,因此不可在电线上晾衣服。
32.×
【解析】检测脂肪的常用方法是将食物放在白纸上按压,若留下半透明油渍则说明含脂肪,称为压榨法。显色法通常用于检测其他成分,如淀粉遇碘变蓝。题目中“显色法检测脂肪”的说法错误,因此判断为×。
33.
【解析】动物按照有无脊椎分为: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分为: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体表有毛、恒温、胎生、哺乳,鲸鱼属于哺乳动物。鱼类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鳞,用鳃呼吸,靠鳍游动,用卵繁殖后代,终生生活在水中,鲨鱼、海马属于鱼类。鸟类是体表有羽毛、有翼、恒温、卵生的脊椎动物,舵鸟属于鸟类。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6只脚,蝴蝶属于昆虫。
34.将食物在白纸上挤压或滑动,如果留下油渍,说明食物中含有脂肪。在食物上滴加一滴碘酒,如果食物变蓝色,说明含有淀粉。将食物放在火上烤,如果散发出类似烧焦羽毛或头发的臭味,就是含有蛋白质。
【解析】需要明确检测不同营养成分的原理。脂肪具有可留下油渍的特性,淀粉遇碘会发生显色反应,蛋白质燃烧有特殊气味。
检测脂肪:利用脂肪能在白纸上留下油渍的特点,将食物在白纸上挤压或滑动,若有油渍残留,说明食物含脂肪。
检测淀粉:依据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在食物上滴加碘酒,出现蓝色则表明食物含有淀粉。
检测蛋白质:由于蛋白质燃烧有烧焦羽毛或头发的臭味,把食物放在火上烤,闻到类似气味,就说明食物含有蛋白质。
因此检测的方法为:将食物在白纸上挤压或滑动,如果留下油渍,说明食物中含有脂肪。在食物上滴加一滴碘酒,如果食物变蓝色,说明含有淀粉。将食物放在火上烤,如果散发出类似烧焦羽毛或头发的臭味,就是含有蛋白质。
35.在生活中安全用电:1、正确使用电器;2、定期检查维护;3、注意用电环境
【解析】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做到安全用电,可以参考以下3点建议:1、 正确使用电器:使用电器前,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电器使用完毕后,及时关闭电源并拔掉插头,避免长时间待机耗电和引发安全隐患。同时,不要在一个插座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电器,防止电路过载引发火灾。2、 定期检查维护:定期检查电器设备和线路,查看是否有破损、老化、漏电等情况。如果发现电器有异常,如冒烟、异味、火花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请专业人员进行检修。此外,要注意保持电器设备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受潮损坏。3、 注意用电环境:在潮湿的环境中,如浴室、厨房等,应使用防水电器,并确保电器接地良好。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或插拔插头,避免触电事故。同时,要注意避免在电线下晾晒衣物、放风筝等,防止触电和损坏电线。
36.(1)B (2)8 (3)红色 通过相同的距离用的时间少
【分析】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解析】(1)A.测量三次同一种小球运动时间,重点并非训练熟练使用秒表,使用秒表在初始学习掌握后即可进行测量操作,故错误。
B.在科学实验里,重复实验能够减少偶然误差,让实验结果更具代表性和可靠性,所以重复实验是为了使结果更有代表性,故正确。
C.多次测量不是为了让大家都有机会做,而是从实验科学性角度考虑,故错误。
故选:B 。
(2)黄色小球三次测量数据为9、8、8,9与另外两个数据偏差较大,属于异常值,为使数据更准确合理,应舍去9,所以“#”处选择数据8比较合适。
(3)由表中数据可得,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红色小球运动较快。
理由:在运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根据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红色小球选择的数据为6秒,黄色小球选择的数据为8秒 ,红色小球用时更短 ,所以红色小球运动较快。
37.(1) (2)小灯泡被点亮 (3)铁丝、铝丝 导体 木棒、塑料棒 绝缘体 (4)绝缘 导体
【分析】一般情况下,物体按照容不容易导电,分为导体和绝缘体。像钢尺、铁钉这些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像木头、塑料、橡皮这些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塑料、干木条、玻璃都属于绝缘体,不容易导电;食盐水、铜丝、铁钉都属于导体,容易导电。
(1)用导线依次将灯座、钢丝、开关、电池盒连接起来,形成了电流通路,灯泡就会亮起了。
(2)因为铜丝是导体,所以,合上开关,观察到小灯泡被点亮现象,说明铜丝可以导电。
(3)一般情况下,物体按照容不容易导电,分为导体和绝缘体。像钢丝、铁丝等这些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像木头、塑料等这些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用相同的方法测试其他材料,发现除铜以外,还有铁丝、铝丝可以导电,属于导体;不导电的材料有木棒、塑料棒,属于绝缘体。
(4)测电笔的塑料外壳利用塑料绝缘的性能,保障了检测人员的安全;金属部分是导体,能有效检测出电路的情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四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素养测评·提高卷(青岛-五四版)
四、连线题(共10分)
33. 鲨鱼 蝴蝶 鸵鸟 鲸鱼 海马
鸟类 哺乳动物 鱼类 昆虫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试室号: 座位号:
装 订 线
请勿在此区域内作答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考生号。
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用2B铅笔填涂信息点。作答选做题时,须将选做的试题号所对应的信息点涂满、涂黑,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作答时注意题号顺序,不得擅自更改题号。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2.用2B铅笔填涂考号和选项信息点,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缺
五、简答题(10分)
3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为选择题、判断题答题区(必须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符号为准)
二、选择题(30分)
8. [ A ] [ B ] [ C ] 9. [ A ] [ B ] [ C ] 10. [ A ] [ B ] [ C ]
11. [ A ] [ B ] [ C ] 12. [ A ] [ B ] [ C ] 13. [ A ] [ B ] [ C ]
14. [ A ] [ B ] [ C ] 15. [ A ] [ B ] [ C ] 16. [ A ] [ B ] [ C ]
17. [ A ] [ B ] [ C ] 18. [ A ] [ B ] [ C ] 19. [ A ] [ B ] [ C ]
20. [ A ] [ B ] [ C ] 21. [ A ] [ B ] [ C ] 22. [ A ] [ B ] [ C ]
六、实验题(8分)
36. (1)[ A ] [ B ] [ C ]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10分)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七、综合题(12分)
37. (1)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一、填空题(20分)
1. 2.
3. 4.
5. 6.
7.
科学答题卷 第1页(共2页)
科学答题卷 第2页(共2页)
▲600
▲700
▲500
▲400
▲200
▲300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