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3《海陆的变迁》教学课件(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3《海陆的变迁》教学课件(共4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8.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22 10:0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魔鬼城”的前世今生
01
海陆变迁的原因
地壳运动
人类活动
海平面升降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想想这是为什么呢?
海洋
海底地壳
地壳的变动
海洋→陆地
喜马拉雅山脉神秘化石
东海海底的古河道和澎湖海底的古城墙
台湾岛
中国大陆
台湾海峡
古城墙
澎湖海
海洋

海平面上升
陆地
陆地→海洋
荷兰
荷兰围海造陆
海洋变为陆地
人类活动
荷兰通过修建拦海大坝连接须德海北口两岸,使4000平方千米的须德海湾变成湖泊,其中的部分海域被改造成陆地。
自然原因
地壳的变动
海平面升降
人类活动
人为原因
主要原因
海陆变迁的原因
请在下图中填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地球表面一直都处于漫长的不断的海陆变迁之中。
“理”





魏格纳
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和大陆漂移说
魏格纳的发现
魏格纳和大陆漂移说
南美洲
非洲
大西洋
魏格纳的猜想
魏格纳和大陆漂移说
南美洲
非洲
大西洋
魏格纳发现,南美洲东部与非洲西部的大陆轮廓可以实现完美的“拼接”
轮廓线的吻合
鸵鸟不会飞,海牛只能生活在热带浅海,但两种动物在南美洲非洲均有分布
动物分布相似
南美洲和非洲两侧的地层是相似的
地层的相似
大陆漂移说——科学依据
2.3亿年前的舌羊齿植物化石
大陆漂移说——科学依据
相同时期的
古冰川遗迹
南美洲
非洲
印度
澳大利亚
南极洲
大陆漂移说——科学依据
相同时期的
古冰川遗迹
南美洲
非洲
印度
澳大利亚
南极洲
煤!
煤是由森林转化而来的,而森林是在比较温暖湿润的陆地上生长的。
大陆漂移说——科学依据
煤是由森林转化而来的,而森林是在比较温暖湿润的陆地上生长的。
在冰天雪地的南极大陆下面竟然埋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试分析原因。
远古时期,南极洲曾位于温暖湿润的地区,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大陆漂移才到达南极地区。
大陆漂移说—内容
大陆漂移说—主要观点
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发现问题
提出假设
寻找证据
得出结论
这些大陆原来是不是连在一起后来才分离开来的?大陆是不是发生了漂移?
轮廓线的吻合
地层的相似
动物分布的相似
相同时期的
古冰川遗迹
极地地区发现了煤炭资源
大陆漂移说(P39)
大陆漂移学说说明了大陆是在缓慢移动的。
那大陆为什么会移动呢?
它的动力来自哪里呢?
思考:大陆漂移的动力来自哪里?
地球深处的岩浆从大洋中部的裂隙中喷发出来,靠近裂隙的岩层向两边推移,使得海底扩张,大陆也随着漂移。
岩浆
海底扩张示意
海底扩张学说
大陆漂移学说说明了大陆是在缓慢移动的。
海底扩张学说说明了大陆漂移的动力来自地球内部的岩浆喷发使海底扩张,大陆发生漂移。
那大陆漂移对地表及人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________拼合而成。
2.全球大致划分为_____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_______之中。
板块构造学说—主要观点
3.板块内部地壳_______,
板块交界地带地壳________,
多_____________。
板块

运动
稳定
活跃
火山、地震
①几乎是海洋的板块是
___________板块?
②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属于________板块?
太平洋
印度洋
板块构造学说
图 2.22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阿拉伯半岛
印度
半岛
澳大
利亚
图 2.22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③ 这些板块如何运动?
板块运动方向 可能形成的地形
挤压
张裂
板块构造学说
山脉
裂谷、海洋
世界两大山系:一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的_______-—_________山系;
二是自北向南纵贯美洲西部的____________山系。
阿尔卑斯 喜马拉雅
科迪勒拉
思考:这两大山系分别位于哪些板块运动的什么(挤压、张裂)边界?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
(3)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现代观测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
科学考察表明,这里在几千万年前还是汪洋大海。
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图2.24 红海、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位置示意
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_________运动。
板块构造学说
亚欧 印度洋
挤压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动画演示
珠峰新高度
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8848.86米!
在不断的长高
图 2.22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③ 这些板块如何运动?
板块运动方向 可能形成的地形
挤压
张裂
板块构造学说
山脉
裂谷、海洋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
(1)红海为什么在不断扩张?
(2)地中海为什么在不断缩小?
现代观测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
科学考察表明,这里在几千万年前还是汪洋大海。
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图2.24 红海、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位置示意
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板块的________运动。
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板块的
________运动。
板块构造学说
非洲 印度洋
张裂
非洲 亚欧
挤压
图 2.22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板块构造学说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预测: 太平洋的面积会逐渐的_______;
大西洋的面积会逐渐的________。
缩小
扩大
东非大裂谷在不断扩大,试分析成因?
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运动。
马里亚纳海沟
你猜想一下,马里亚纳海沟是板块的挤压还是张裂运动形成的呢?
马里亚纳海沟
你猜想一下,马里亚纳海沟是板块的挤压还是张裂运动形成的呢?
板块的挤压运动
板块构造学说
举例说出板块运动对人类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火山地震带
板块构造学说—火山地震带
观察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有什么特征,与板块有什么关系?
多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板块构造学说—火山地震带
找出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板块构造学说—火山地震带
思考:为什么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呢?
地壳运动活跃
日本境内共有活火山83座,占世界活火山总数的1/10,富士山就是其中一座著名的活火山。





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日本
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板块构造学说
海陆的变迁
海陆变迁的原因
地壳运动
人类活动
自然原因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
海平面上升
板块构造学说
海底扩张学说
【本节知识网络图】
“理”论海陆变迁

全球大致划分为_____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_______之中。
板块内部地壳_______,
板块交界地带地壳______,多_________。
运动
稳定
活跃
火山、地震
海陆的变迁
保持好奇 善于观察 发现问题
不畏困难 追求真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