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是故乡明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 月是故乡明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2 12: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 月是故乡明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16个生字,识记多音字“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我”的童年生活,并感受其童年生活的快乐。在对比中,感受作者对家乡“小月亮”的喜爱和他那份浓浓的思乡情。
3.学习作者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并初步加以运用。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我”的童年生活,并感受其童年生活的快乐。在对比中,感受作者对家乡“小月亮”的喜爱和他那份浓浓的思乡情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拓展,初识情感
1.出示“月是故乡明”: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2.结合学生回答,出示相关诗句: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在这些诗句中,月亮或是寄托了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了游子对故乡、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那么在季羡林先生的笔下,月亮又寄托了怎样的情呢思 (简介季羡林)
二、整体感知,厘清脉络
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词。思考:围绕“月是故乡明”,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 试着给课文分层次。
2.学生认读生字词,教师正音。
篝火 风光旖旎 巍峨雄奇 烟波浩渺 萌动 晶莹澄澈 碧波万顷 燕园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指名读并正音。
(3)自主交流词语的意思。
3.感知课文结构,厘清层次。
(1)小组合作交流:围绕课题,作者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小组汇报,厘清层次。
第1自然段:总说每个人都有故乡,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第2—4自然段:回忆童年往事,思月亮。
第5—6自然段:回想离乡后的经历,比月亮。
(或第2—6自然段:回忆童年往事与离乡后的经历,比月亮、思故乡)
第7自然段:总结“月是故乡明”,点题。
(3)小结过渡:月是故乡明,作者是怎样表达“月是故乡明”的呢
三、对比阅读,体味喜爱
1.自主阅读第5、6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表达“月是故乡明”的 找出相关句子。
2.反馈交流。
“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1)作者列举了哪些“大月亮” 朗读描写“大月亮”的句子,借助相关图片感受“大月亮”的美。
(2)抓住“美妙绝伦”一词,感受“大月亮”的美及作者的喜爱之情。
(3)如此“美妙绝伦”的“大月亮”,却为什么无论如何都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呢?
A.引导学生关注“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这句话。
B.拓展介绍季羡林的经历,引导学生感受他离乡背井、漂泊天涯之苦,并体会作者喜爱小月亮的背后是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C.出示:乡思并不是很舒服的事情。但是在这垂尽的五月天,当自己心里填满了忧愁的时候,有这么一团十分浓烈的乡思压在心头,令人感到痛苦。同时我却又爱惜这一点儿乡思,欣赏这一点儿乡思。它使我想到:我是一个有故乡和祖国的人。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他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他们的时间愈远,他们却离我愈近。(选自季羡林《海棠花》)
(4)体会作者对“小月亮”的喜爱。
A.自主练习朗读。
B.展示读。
C. “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忘不掉的还有什么?
(5)“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A.怎样的良辰美景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对比中,体会作者对故乡浓浓的思念之情。
B.“小月亮”真的比那燕园的“荷塘月色”美吗?
四、回忆童年,体会写法
1.过渡:到底是怎样的“小月亮”让作者永远忘不掉?
2.自主阅读第2—4自然段。思考: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的哪些往事?
3.反馈交流:坑边数星星、古柳下捉知了、坑边看月亮。
4.作者明明是写故乡的小月亮为什么又写那些童年趣事
(1)自主阅读童年趣事,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童年趣事都和月亮有关。
(2)作者为什么会如此喜爱“小月亮”
A.联系生活,你们有数星星、提知了的经历吗 (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
B.体会“数星星、提知了、看月亮”带给作者的无尽快乐。
C.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趣事,通过朗读再次感受作者的快乐。
(3)小结:故乡的“小月亮”承载者作者童年的快乐。每当作者想起“小月亮”时,就会想起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大苇坑,就会想起自己的童年、自己的故乡。
(4)小练笔:有许多事物能唤起我们对家乡的怀念——老树、老街、老房子、夕阳的余晖、袅袅的炊烟,以及母亲呼唤儿女的声音……请你想象着置身于某个情境,写一个片段。
五、拓展阅读,丰富体验
1.季羡林先生在外漂泊多年,他的思念里不仅有“小月亮”和海棠花,还有他深深眷恋着的祖国。
2.推荐阅读《留德十年》。
板书设计:
3 月是故乡明
童年生活的快乐 浓浓的思乡情。
借物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