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李斌
部编教材备课·必修上
任务一:工匠精神人人谈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生命的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阅读课文,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看法。
参考的角度:什么是工匠精神?为何需要工匠精神?怎么践行工匠精神?身边践行工匠精神的人与事。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工匠精神是一种认真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给客户无可挑剔的体验。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个环节,做出打动人心的一流产品。
写作背景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迅速流行开来,成为制造行业的热词。随后,不仅制造行业,各行各业都提倡“工匠精神”。
于是,使用范围扩展,任何行业、任何人“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都可称为“工匠精神"。本文就是2016年4月30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评论。
任务二:新闻评论的议论性文章特点
新闻评论的文体特征:
新闻评论是对新闻事件发表看法、表明态度、指出症结、提出希望和看法,引导社会认识的一种新闻文体。
属于论说文的范畴,与其他评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
新闻评论讲究有的放矢、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
既具有议论性文章的特点,又有新闻作品的属性。
新闻评论本质上是议论文,与其他论说文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论点就是作者在文中所持的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论据是用以凸显立意而采用的材料,论证则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包括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阅读文本,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任务1:文章的论证特点
一般而言,议论文的论证特点包括论证结构、论证方法、论证方式、论证思路、论点的提出位置、论据的新颖、语言特点等。
1、阅读文本,请概括文章的论证思路。
2、作者在证明观点时运用了引证法,对表达文章观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结合文章内容作具体分析。
3、除运用引证法外,本文还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简要分析。
4、第4段是如何一层层深入论述工匠精神内涵的?请简要分析。
文章的论证思路:
首先从时代特点和企业打造金字招牌引出中心论点:时代需要工匠精神,
接着分析问题,
第二段分析工匠精神的本质是一种职业品质、专业精神;
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正确认识工匠精神;
第四段进一步探讨工匠精神的内涵,倡导“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最后总结观点,强调发扬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
引证法:
在本文中,作者多处运用引证法,如引用企业家的话,写出了工匠精神在当代的意义;引用《说文》里对“匠”的记载,写出“匠”古已有之,然后写出其演变;引用鲁迅的话,是为了在此基础上再深入论证。总之,作者引用这些内容,并加以分析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对工匠精神进行分析,论述我们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体现出社会的品格和国家的形象。引证法的使用,可以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使观点更加深入人心。
论证方法:
运用了对比论证。如“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边破边立,写出了工匠精神的力量大。
运用了类比论证。如第1段中“像手工匠人一样……企业 ”,以手工匠人和企业进行类比,写出了企业拥有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运用了假设论证:如第4段中“倘若没有……怎能有……”则是假设论证,写出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层层深入论述:
首先确认炉火纯青的技术是工匠精神;
然后分析当代工匠精神因热爱而付出、因追求而卓越、因有境界而淡定的思想品格;
再深入分析工匠精神的生命哲学和人生信念,深化了对工匠精神的阐释;
进而指出,推崇工匠精神对疗治社会的重要作用;
最后提出希望:“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任务2:文章的语言赏析
议论文的语言一方面要求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准确直白的表达效果;另一方面也要求生动形象、绚丽多彩。一般从炼字用词、句式特点、表达技巧等角度进行赏析,分析其语言特点、深刻内涵、表达效果等。
阅读课文,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1、“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请从句式特点和修辞手法的角度,品读这句话。
2、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请结合全文,品读这句话的内涵。
3、这篇文章选入课本时编者对某些词语或句子进行了修改,请分析下列句子中这样修改的意图。
作者原句: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
文本改句: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
第1题示例:
运用整句,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调和谐,易于上口,语势强烈。
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层层深入地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意义,点明了在付出、卓越和淡定表面之下,更有深沉的热爱、不懈的追求和崇高的境界,也回答了如何践行工匠精神的问题。增强了语气,使表达更加有力。
第2题示例:
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工匠精神的推崇和倡导。它的内涵是:虽然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但是我们都应该追求并实践工匠精神。
第3题示例:
教材编者此处的修改,意在更清晰地将此句打造为一句更明确的承上启下过渡句,使有关工匠精神的论述更深入一层,由技术到精神境界,由可见的到无形的。
任务三:新闻评论的新闻属性
评论的对象: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真实性】
评论的角度:联系社会现实提出观点并合理阐释,有的放矢、直面现实。【社会价值】
评论的语言:准确、直白、精当
1、认真阅读本篇新闻评论,分析出文中事实和观点的关系。
2、探究性学习:联系社会现实,从个人、企业、国家层面谈谈“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
任务四:优秀新闻的评选与新闻评论的写作
任务1: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各种新闻,新闻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些重大事件,如党的二十大召开、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等,都是新闻报道的焦点,会涌现大量新闻作品。选择一份报纸或一个新闻网站,浏览一周的内容,从中挑选出三四篇你认为比较优秀的新闻作品。小组合作,从新闻价值、报道角度、结构层次、语言表达等方面草拟一份优秀新闻评选标准。每个小组评选出一篇优秀新闻作品,撰写一份推荐书,阐述推荐理由,与新闻作品一起在全班展示、交流。
任务2:就任务1中挑选出来的优秀新闻作品,自选角度写一篇新闻评论,不少于800字。
活动步骤:
1、小组合作,从新闻价值、报道角度、结构层次、语言表达等方面草拟一份优秀新闻评选标准。
2、小组合作,选择一份报纸或一个新闻网站,浏览一周的内容,从中挑选出三四篇你们认为比较优秀的新闻作品,并按照小组拟定的标准评选出一篇优秀新闻作品,合作撰写一份推荐书,阐述推荐理由,与新闻作品一起在全班展示、交流。
3、归纳总结优秀新闻评选标准。
评判一篇新闻作品是否优秀有以下标准:
(1)新闻价值是否具备时代感。好的新闻,应该有较强的时效性、绝对的真实性。与时代的主题和格调一致,或弘扬时代精神,或反思现实问题;或能带给读者某种精神力量。
(2)报道角度是否满足读者需求。一篇好的新闻稿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满足读者对社会热点的信息需求,使读者从中获取所需信息,有所收获,从而引发对社会的思考。
(3)结构层次是否清晰明确。一篇好的新闻稿,标题要鲜明、准确、简洁、吸引人,讲究文字的排列美,主体部分应紧扣主题,有具体、充实的选材,层次段落分明,起承转合自然。
(4)语言表达是否符合文体要求。一篇好的新闻稿,语言表达应该准确、严密,有较强的逻辑性,能体现新闻的真实性;不同的文体有各自的特点;消息的语言要尽可能简洁,通讯则要有生动、有表现力的语言。
拓展阅读
时代召唤工匠精神
工匠,随着人类产生而产生,中国古代就有鲁班、欧治子缓、綦毋怀文、梓庆等著名工匠。他们虽然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社会地位不高,非但以工匠之身“治国”不太可能,就是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难以传承。除了部分像纣王一样穷奢极欲的统治者需要具有精益求精精神的工匠外,普通百姓的愿望就是能吃穿暖,土大夫大多推“一箪食,一瓢饮”的生活,反对锦衣九重、食前方丈,因此,王匠想精益求精也难有人买账。
另外,精益求精不只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能力。传统中国受儒家“君子不器”思想的影响,整个社会形成了“万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风气,没有哪个有能力有水平有抱负的人愿意做一个工匠,“学稼”“学为圃”的樊迟被孔子叱为小人”就是个例子。因此,在古代提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就大打折扣了
子夏认为做工匠是小道,“君子不为”,而当代社会又提精益求精的精神,横向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但縦向看起来,两种观念都是时代的产物。当今中国,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而想实现“中国梦”,就要大力发展经济。想发展经济,就要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想拓展海外市场,就必须提高产品质量;想要提高产品质量,就必须弘扬工匠精神。另一方面,当下的中国,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已经得到了满足,大家都开始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对一切产品的品质也开始有了更高的要求,要解决“人民目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不盾”,就势必要推满含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的工匠精神。提倡工匠精神是时代召唤的结果。
提倡工匠精神,我们己付出实际行动:2015——2017年,中央电视合播出了“大国工匠”系列纪录片,让我们在镜头前见识到了这些工匠的平凡生活与祟高追求:2016年,“培育精益求精的工精神”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3月,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以国为重的大国工匠”徐立平的先进事迹,授予航天发动机固体燃料药面整形师徐立平“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之后,“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2018年,媒体公布“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创意设计能力”己被写进高中课程标准。
中国需要工匠,更需要工匠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工匠的工作或许会逐渐被机器代劳,但是工匠精神不可能被代替。我们今天弘扬工匠精神,不仅是对传统工匠技艺的留恋,而且是对职业道德的呼唤。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制造业实现突围的法宝,也不仅仅是企业的金字招牌,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气质,是我们每一个人该有的精神追求与人生态度。
当精益求精、踏实专注和坚守执着的工匠精神成为我们工作的追求和精神支柱,我们的“中国梦”定能加速实现。
时代在召唤工匠精神,你准备好了吗
美文借鉴
文章紧扣题目,论述时代对我们的要求。论证严谨,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没有遗漏;论据充分并简洁凝练,古代的例子如纣王推崇工匠、士大夫推崇“一箪食,一瓢饮”的生活、孔子“学稼”“学为圃”的樊迟为“小人”等信手拈来,时下的例子如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高中课程标准新增“工匠精神”、“大国工匠”徐立平等有根有据,显示了考生丰富的素材积累和渊博的学识。结尾两段,强化了抒情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