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2节 时间 位移
情景1 研究物体的运动离不开时间,我们的生活与时间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常说“上午第一节上课时间是8:00, 8时45分下课”,“一节课的时间是45分钟” 。中间休息时间10分钟,8时55分上课,9时30分下课,第二节的时间是45分钟。
这两句话中时间意思相同吗?
t/h
8
9
10
上课
上课
下课
下课
45min
45min
10min
1.时间可以用来展示某一个运动过程(录像)
2.时刻只能显示运动过程的某一个瞬间(照相)
状态
过程
讨论:我国在2003年10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10月15日09时0分,“神舟”五号飞船被点火,经9小时40分50秒至15日18时40分50秒,我国宇航员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再经11小时42分10秒至16日0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情景2
着陆
展示
发射
2003.10.15 09:00
10.15 18:40
10.16 06:23
9小时40分50秒
11小时42分10秒
t/h
在时间轴上表示“神舟五号”的几个时间
1.时刻:指某一瞬间,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
2.时间间隔:指某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时间间隔”也简称“时间”
特别提醒:
(1)日常生活中提到的“时间”有时指时刻,有时指时间间隔,要根据具体情况认清它们的意义.
(2)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时刻可以显示物体运动的一个瞬间,好比是一张照片;时间间隔能够展示物体运动的一个过程,好比是一段录像.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例1: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3s内的含义是这段时间是3s
B.前3s内的含义是这段时间是1s
C.3s内的含义是这段时间是1s
D.3s末指的是时刻
D
t/s
4
第一秒末
第二秒末
第三秒末
第一秒
第二秒
第三秒
0
1
2
3
5
4
前一秒
前二秒
前三秒
0
1
2
3
t/s
9时30分
9时30分
例题2
(多选)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第5 s末,指的是时刻
B.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末到第5 s末这1 s的时间
C.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末到第5 s末这1 s的时间
D.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
【参考答案:ACD】
B
例3 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停车8分”,8点42分和8分均指时刻
B.第2 s末和第3 s初是同一时刻
C.某同学从家中出发到学校需要8分钟,这里的8分钟指时刻
D.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间隔
从北京去重庆的路线
路程相同吗?
能表达方向吗?
共同点、不同点
路程不同;不能表达方向;
位置变化相同;轨迹长度不同
路程与位移
二、路程和位移
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大小:初、末位置间线段的距离
方向: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矢量
标量
2.位移: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终点的有向线段.
3.矢量和标量
在物理学中,像位移这样的物理量叫作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像温度、路程这样的物理量叫作标量,它们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遵循矢量运算法则!
课堂练习
3.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 )
A、位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
B、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
C、位移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路径的长短
D、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
AC
课堂练习
4.如图3所示,某人沿半径R=50 m的圆形跑道跑步,从A点出发逆时针跑过 圆周到达B点,试求由A到B的过程中,此人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取π=3.14, =1.414).
答案 235.5 m 70.7 m,方向由A指向B
三、用坐标系表示位移
思考讨论:在一维坐标系中用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那么,你知道位移应该如何表示吗?
x
x
x1
x2
O
位移:用坐标变化来表示
如图:物体在t1时刻处于x1“位置”,在t2时刻处于x2“位置”
x=x2-x1
若两坐标之差为正,则位移的方向指向x轴的正方向;
若两坐标之差为负,则位移的方向指向x轴的负方向。
思考讨论:某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坐标xA为5m,xB为2m,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多少?方向如何?
位移的方向指向x轴的负方向
Δx= xB xA= 2 m-5m= 3m
x
x
xB
xA
O
1 2 3 4 5
例2:某一运动质点沿一直线做往返运动,如图所示,OA=AB=OC=CD=1 m,O点为x轴上的原点,且质点由A点出发沿x轴的正方向运动至B点再返回沿x轴的负方向运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在A→B→C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为2 m,路程为4 m
B.质点在B→D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为-4 m,路程为4 m
C.当质点到达D点时,其位置可用D点的坐标-2 m表示
D.当质点到达D点时,相对于A点的位移为-3 m
BCD
四、位移-时间图像
(1)x-t 图象的建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相对于原点)的位移,横坐标表示时间,根据给出的(或测量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描绘出的表示物体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叫作位移-时间(x-t)图象,简称位移图象。
物体在做直线运动的过程中,物体的位置或位移可以用位移-时间(x-t)图象直观地表示。
(2)从x-t图象看物体的运动
①位置:对应某一时刻的纵坐标;
位移:纵坐标的变化量;
③交点:相遇
②纵轴截距:t=0时x=
计时初始位置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表示什么运动?
图象是一条水平的直线表示什么运动?
图象是一条曲线表示什么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变速直线运动
特别提醒:
x-t图象只能用来描述直线运动;
x-t图象描述的是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因此x-t图象为曲线时,并不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而是变速直线运动.
思考:
五、位移和时间的测量
时间测量
位移测量
用照相的方法记录物体的位置,用钟表记录物体运动的时刻,也可以用频闪照相的方法同时记录物体运动的时刻和位置。
学校实验室中常用打点计时器来记录时间和位移。
频闪照相
1.打点计时器的分类
供高中学生实验用的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电磁打点计时器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2)原理:接通交流电源后,在线圈和永久磁铁的作用下,振片便振动起来,带动其上的振针上下振动。这时,如果纸带运动,振针就通过复写纸在纸带上留下一行小点。
2.电磁打点计时器
(1)工作电压:8V交流电源
(3)打点计时器的作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 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为50 Hz时,它每隔 打一次点.打点计时器和纸带配合,可以记录物体运动的时间及在一段时间内的 。这就为研究物体的运动提供了可能。
交流
0.02 s
位移
3.电火花计时器
(1)工作电压:____V交流电源;
220
(2)原理:当接通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放电针、墨粉纸盘到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于是在运动的纸带上就打出一行点迹。
墨粉纸盘
纸带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然后把它固定好。
永久磁铁
线圈
振针
振片
复写纸
限位孔
纸带
2.安装纸带。
3.启动电源,用手水平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出一行小点。随后关闭电源。
4.取下纸带,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起始点),往后数出若干个点。例如数出n个点,算出纸带从起始点到第n个点的运动时间t。
05
电磁打点计时器
(1)原理:
(3)工作电压: 约8V
直流?
交流?
磁铁
线圈
振针
振片
复写纸
限位孔
纸带
(2)构造:
06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1)构造:
(2)原理:
脉冲电流经放电针、墨粉纸盘放电
(3)工作电压:220V
尖端放电
打点的数目 时间/s 测量的距离 位移/cm
5 0.1 OA
10 0.2 OB
15 0.3 OC
20 0.4 OD
25 0.5 OE
注意:作为纸带的起始点O点,不计为打点的数目。
3.15
12.38
27.87
49.60
77.50
5.用刻度尺测量出从起始点到第n个点的位移x。填入表格中。
单位:cm
课堂练习
5.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已知各时刻质点位置如图
X/m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t=3s
t=1s
t=2s
t=4s
t=0s
t=5s
① 质点在3s内的位移
② 质点在前3s内的位移
③ 质点在第3s内的位移
④ 质点在___s内位移最大
⑤ 质点在第___s内位移最大
X3=-1m
X3=-1m
XⅢ=3m
4
2
X4=-7m
XⅡ=-9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