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长城》专题溧阳市旧县初级中学 胡小燕思考:
(1)万里长城各部分的构造有什么特点?
(2)封建统治者为什么要修建万里长城?长城之固:阅读《万里长城的构造》墙身是城墙的主要部分,平均高度约7.8米,山岗陡峭的地方比较低一些,平坦的地方比较高一些。城墙内部比较低,外部比较高。墙基平均6.5米宽, 顶部只有5. 8米上一页墙身。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而起伏。底宽 顶略窄。
城墙的顶部。精细厚实,垛口利于了望和射击
城墙上的台子。分工明确,构造合理。
烽火台。间距半里,便于报警。 万里长城工程如此浩大,在建筑和军事方面有巨大价值。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长城居高临下,据险构筑,易守难攻,其军事功能是防御性的,说明了封建统治者修筑长城的目的在于防御外敌入侵。 阅读《万里长城断想》(1)你认为作者的见解是什么?有什么独到之处?
(2)你认为孟姜女哭长城哭泣的究竟是什么?
(3)你认为建造万里长城的功绩真正归谁?长城之思:思考:我们来分享:(1)作者认为,花这么长时间,耗费这么多人力、物力修建长城,是不值得的,不可取的。这是作者独到的看法。
(2)孟姜女是万民的代表,她哭泣的是秦始皇的暴政,严刑苛法、租役繁重使广大人民痛苦不堪。她虽不能哭倒长城,却足以推翻暴政。
(3)建筑万里长城的功绩归人民群众。长城之魂:思考:
(1)《长城万里行》的作者刘雨田说长城是“活生生的教科书,一辈子都学不完、用不尽。”你是怎样理解的?
(2)吴祖光认为长城里面有人,有着令人永远难忘的人的活动,“她使你深思,给你启发”,请你说说长城给人们哪些启发?
(3)有人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你同意吗?你的看法又是怎样的?
请大家选取问题1、2中一个感兴趣的问题独立思考;
小组内合作探讨问题3,班级分享交流; 供你参考 (1)
因为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肉的结晶和智慧的结晶,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着巨大的认识价值和思想价值。作者经过长城万里行,亲身体会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十分恶劣的条件下修造长城的艰苦卓越的奋斗精神和高度的智慧,从而对中华民族的勇敢、智慧和力量有更深的认识。作者经过长城万里行,还收集了大量的文史资料和人文资料,增加了自己的文化底蕴。总之,长城这部教科书教人怎样做人,怎样丰富自己的知识底蕴。 (2)长城给人们的启发: 长城是千百万劳动人民以坚忍不拔的毅力造成的,奇迹是人民创造的,又如可以使人想到秦始皇的暴政不得人心,再如人民有建造长城的伟大力量,也有推翻暴政的巨大力量,等等。
?喜峰口是中国河北省、热河省交界一带的长城的隘口,是北平与热河的交通咽喉。 1933年3月9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受命接管长城喜峰口的防务。在血与泪写成的抗战历史中,1933年长城抗战的记忆无法抹去。喜峰口战役的胜利令国人们欢欣鼓舞;中国军人在这里挥舞着大刀创造了抗日的奇迹,二十九路军大刀队为中华民族所感动和骄傲。大刀也成为团结统一、无畏拼搏的民族精神的象征。铭记这段历史:喜峰口战役找寻一些抹不去的记忆:1990北京亚运会
会徽1985年2月20日,中国在南极建立了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3)长城的象征意义:*长城是古代人类防卫设施的杰出代表,万里长城不仅体现在建筑上,而且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铸就了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长城精神”(《万里长城——古代人类防卫设施的杰出代表》)。
*长城就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开拓进取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维护统一、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的象征(《凝聚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 面临经济全球化、信息化、高科技的现代社会,你认为古老的长城今天还有哪些价值?长城之魂:思想价值军事价值认识价值
文学价值实用价值 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华夏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意志力的骄傲。 近年来,由于自然力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的影响,长城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你能提出几点可行的保护建议来减轻“长城之痛”吗? 长城之痛:1、对于保存相对完好的长城墙体与附属建筑进行重点保护。 2、对于长城遗址进行全面保护,有的可以适当还原。 3、阻止一切对长城的人为破坏。
4、防止部分具有毁灭性的自然现象对长城造成的破坏。 5、提高公众对长城的保护意识。 …… 保护长城不仅在于保护建筑,更在于长城精神和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歌曲欣赏都说长城两边是故乡 你知道长城有多长 它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 它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 太阳照长城长 长城雄风万古扬 太阳照长城长 长城雄风万古扬 你要问长城在哪里 你看那一身身一身身绿军装 都说长城内外百花香 你知道几经风雪霜 凝聚了千万英雄志士的血肉 托出万里山河一轮红太阳 太阳照长城长 长城雄风万古扬 太阳照长城长 长城雄风万古扬 你要问长城在哪里 就在咱老百姓的心坎上 《长城长》《长城》专题 公开课教案
开课教师: 胡小燕 开课级别:市级
开课班级:旧县初中八(2)班 开课时间:10月11日
学习目标:
了解长城的构造、现状,感知长城文化的丰富内涵,关注长城文化现象,引发探究兴趣。
学会搜集、运用资料,在讨论和研究中提高思辨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
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
学习搜集、运用资料;在讨论和研究中提高思辨能力。
学习难点:
关注长城文化现象,感知丰富的内涵和价值。
学习准备:
学生搜集长城的资料:美文、民间故事、传说、成语、谚语、民歌等。自制一份以“长城”为主题的手抄报。
教学过程;
领略长城之伟:
同学们,21世纪是开放交流的时代。假如有外国朋友到中国旅游,请你推荐一个最有中国特色的景点,你会选择哪里?(学生交流,引入长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座令国人自豪的“伟大的城墙”。
欣赏长城图片。
要求: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感触。
二、了解长城之固:
1、阅读《万里长城的构造》
思考:(1)万里长城各部分的构造有什么特点?
(2) 封建统治者为什么要修建万里长城?
2、学生结合预习,小组内合作交流,派代表发言。
3、师投影展示相关内容。
三、引发长城之思:
1、阅读《万里长城断想》
思考:(1)你认为作者的见解是什么?有什么独到之处?
(2)你认为孟姜女哭长城哭泣的究竟是什么?
(3)你认为建造万里长城的功绩真正归谁?
2、小组内合作交流,推荐代表发言。
3、师投影展示相关内容。
四、探讨长城之魂:
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1)《长城万里行》的作者刘雨田说长城是“活生生的教科书,一辈子都学不完、用不尽。”你是怎样理解的?
(2)吴祖光认为长城里面有人,有着令人永远难忘的人的活动,“她使你深思,给你启发”,请你说说长城给人们哪些启发?
(3)有人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你同意吗?你的看法又是怎样的?
学生选取问题1、2中一个感兴趣的问题独立思考,发表看法;
小组内合作重点探讨问题3,班级分享交流;
2、教师展示相关图片、文字作补充、深化;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谈谈长城的价值。
3、师小结,投影展示,学生感受长城丰富的内涵和价值。
(明确:长城就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开拓进取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维护统一、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感受长城之痛:
展示长城遭到破坏的图片。
对于长城受到的“伤痛”,学生尝试提出几点可行的保护建议。
3、学生合作交流,投影展示具体做法。
(师明确:保护不仅止于长城建筑,更在于精神和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六、总结专题。
七、学生展示手抄报;欣赏歌曲《长城长》结束。
板书设计:
《长城》专题
教学反思:
《长城》专题的教学,要引发学生对文化现象的关注,初步感知“长城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讨论交流中,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对文章能作深层次的理解,提高思辩能力,学会综合和概括,吸收丰富的文化营养。激发学生对长城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课前,我充分挖掘学生资源,引导他们积极搜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图片、美文、民间故事、成语、谚语等,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对长城的了解。课堂上,我设计了领略长城之伟、了解长城之固、引发长城之思、探讨长城之魂、感受长城之痛的环节引导和启发学生从物质到精神层面去关注长城、感悟长城和热爱长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等方式提高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基本达到了知识、情感、能力三维目标的统一。《长城》专题的教学结束了,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需要改进的是:对于探讨“长城之魂”这一环节,还可以做深一层的挖掘,以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对课堂生成的处理还不够妥当,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亮点,适时评价、肯定和引导。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和课堂实践,能多给孩子们一些启发,为他们的梦想之路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