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开展低碳行动 单元达标(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化学北京版(2024)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章 开展低碳行动 单元达标(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化学北京版(2024)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3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22 09:2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章 开展低碳行动 单元达标2025-2026学年化学北京版(2024)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下列客观事实与对应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糖块放入水中慢慢“消失” 分子不停运动
B 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 分子间有间隙
C 金刚石硬度比石墨大 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D 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 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A.A B.B C.C D.D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木炭与O2反应可生成CO2,也可生成CO
B.碳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C.木炭与O2生成CO的过程放出热量
D.木炭与O2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3、下列药品组合最适合用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
A.浓盐酸、石灰石 B.稀硫酸、大理石
C.稀盐酸、碳酸钠粉末 D.稀盐酸、石灰石
4、制取、收集CO2并验证相关性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入石灰石
C.收集CO2 D.验证CO2不支持燃烧
5、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用于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6、有甲、乙、丙三种纯净物,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无色气体。点燃时,甲既能生成乙,也能生成丙;丙点燃也能生成乙。以下关于这三种物质推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是一种化合物 B.乙是一氧化碳
C.丙是一氧化碳 D.丙是二氧化碳
7、“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排放的碳总量与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零排放”。中国计划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科学家们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实现这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4O+H2O
B.反应前后共有2种氧化物
C.该反应可以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方向
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和原子个数改变
8、过氧化钠(Na2O2)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潜水艇紧急情况时,也使用过氧化钠来供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从该反应获取的以下信息中,正确的是(  )
①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
②实验室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
③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④反应前后部分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
9、“雪碧”中含有某种气体,打开“雪碧”瓶,把从其中逸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验证了从“雪碧”中逸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10、国家规定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15%。下列是某学习小组对教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和相应结果处理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从教室不同位置多点采集空气样品
B.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置于教室一段时间进行测定
C.测得二氧化碳浓度为0.28%,说明二氧化碳浓度超标
D.为避免二氧化碳浓度超标,教室应多通风换气
11、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B.该实验说明蜡烛燃烧消耗氧气
C.实验后向装置内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蜡烛熄灭时瓶内气体只有二氧化碳
12、下列关于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磷在空气中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C.镁在空气中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
B.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黑色固体
D.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14、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装置图连接好仪器②向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盐酸③向锥形瓶内加入块状石灰石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反应生成的气体。以上操作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②④③⑤ D.①④③②⑤
15、我们倡导的“低碳生活”,指的是减少向空气中排放( )
A.二氧化碳 B.碳的单质 C.一氧化碳 D.碳元素
16、下列对有关实验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试管炸裂﹣﹣试管内壁有水
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可能是石灰水变质
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不成功﹣﹣装置漏气
D.用托盘天平称取9.2g食盐,质量总是不准确﹣﹣砝码与食盐位置放反了
二、填空题。
17、生产人造金刚石所用的原料是石墨,这个转化需要高温高压和催化剂,请同学们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请写出金刚石的一个用途:    。
(2)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原因是    不同。
(3)用石墨来制金刚石,所发生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制取并收集该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 (填字母);若想控制反应速率,可以将仪器②用___________代替;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选择与制取CO2相同的发生装置来制取O2,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19、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

(1)吸收大气中CO2的环节是____________ 。
(2)由于人类消耗化石燃料的增加和森林的乱砍滥伐,使空气中CO2的含量上升,从而导致_______增强,全球气候变暖。请写出一条因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影响的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研究得到:海洋是吸收大量CO2的地方。如果工业生产产生的CO2排放量继续以目前速度增加,海洋将成为“酸化的海洋”。请写出酸化原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进行图D所示的操作时,观察到高处蜡烛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体材料是高纯硅。如图所示是工业上以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硅的一种工艺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SiO2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      。
(2)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SiO2Si+2CO↑,该反应中焦炭表现
出     (填“还原”或“氧化”)性。
(3)②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写出③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要在无氧气的环境中进行,目的是                     (答出一条即可)。
三、实验题。
22、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列图仪器对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I、氧元素通常显-2价,铜元素有+1、+2价,且都能组成氧化物;
II、ppm表示浓度单位。
(1)木炭还原氧化铜过程中,硬质短试管中可观察的现象是 ;生成的红色固体可能是铜,也可能是一种铜的氧化物 (写化学式)。
(2)实验前用氦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目的是为了防止 ,对二氧化碳的检验造成干扰;
(3)平底三颈烧瓶上的气球的作用是 ;
(4)实验中测得的气体浓度与反应物质量比之间的关系图如下。
由图可知,氧化铜与木炭的质量比越 (填“大”或者“小”),产生的一氧化碳越多,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一氧化碳的原因 。
四、计算题。
23、将木炭粉和CuO的混合物隔绝空气加热,使之恰好完全反应,冷却后称量发现固体质量比原来少了4.4 g。求生成Cu多少g?原混合物中木炭粉与CuO的质量比为多少
第6章 开展低碳行动 单元达标2025-2026学年化学北京版(2024)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C
2、B
3、D 
4、B
5、B
6、C
7、D
8、C
9、B
10、B
11、D
12、A
13、D
14、A
16、A
二、填空题。
17、生产人造金刚石所用的原料是石墨,这个转化需要高温高压和催化剂,请同学们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请写出金刚石的一个用途:    。
(2)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原因是    不同。
(3)用石墨来制金刚石,所发生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答案】(1)切割大理石; (2)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3)化学;
1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制取并收集该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 (填字母);若想控制反应速率,可以将仪器②用___________代替;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选择与制取CO2相同的发生装置来制取O2,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试管 长颈漏斗
(2)CaCO3+2HCl===CaCl2+H2O+CO2↑ BE
分液漏斗 将此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表明是CO2
(3)2H2O2 2H2O+O2↑ 分解反应
19、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

(1)吸收大气中CO2的环节是____________ 。
(2)由于人类消耗化石燃料的增加和森林的乱砍滥伐,使空气中CO2的含量上升,从而导致_______增强,全球气候变暖。请写出一条因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影响的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研究得到:海洋是吸收大量CO2的地方。如果工业生产产生的CO2排放量继续以目前速度增加,海洋将成为“酸化的海洋”。请写出酸化原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 温室效应  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以及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任答一条均可)
(3)CO2+H2O===H2CO3
20、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进行图D所示的操作时,观察到高处蜡烛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长颈漏斗  (2)A  CaCO3+2HCl===CaCl2+H2O+CO2↑
(3)CO2倾倒过快,先使高处蜡烛火焰附近O2浓度减小
21、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体材料是高纯硅。如图所示是工业上以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硅的一种工艺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SiO2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      。
(2)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SiO2Si+2CO↑,该反应中焦炭表现
出     (填“还原”或“氧化”)性。
(3)②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写出③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要在无氧气的环境中进行,目的是                     (答出一条即可)。
【答案】(1)+4  (2)还原  (3)化合反应  2H2+SiCl4Si+4HCl  
防止氢气中混有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爆炸(或防止生成的硅被氧化)
三、实验题。
22、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列图仪器对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I、氧元素通常显-2价,铜元素有+1、+2价,且都能组成氧化物;
II、ppm表示浓度单位。
(1)木炭还原氧化铜过程中,硬质短试管中可观察的现象是 ;生成的红色固体可能是铜,也可能是一种铜的氧化物 (写化学式)。
(2)实验前用氦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目的是为了防止 ,对二氧化碳的检验造成干扰;
(3)平底三颈烧瓶上的气球的作用是 ;
(4)实验中测得的气体浓度与反应物质量比之间的关系图如下。
由图可知,氧化铜与木炭的质量比越 (填“大”或者“小”),产生的一氧化碳越多,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一氧化碳的原因 。
【答案】(1)黑色固体变成红色;Cu2O;
(2)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与木炭反应;
(3)收集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4)小;C+CO22CO。
四、计算题。
23、将木炭粉和CuO的混合物隔绝空气加热,使之恰好完全反应,冷却后称量发现固体质量比原来少了4.4 g。求生成Cu多少g?原混合物中木炭粉与CuO的质量比为多少
【答案】生成Cu 12.8 g,原混合物中木炭粉与CuO的质量比为3∶4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