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练习卷
(考试时间:4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1. 回答第Ⅰ卷时,将选择题备选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选择题答题表格中。
1. 回答第Ⅰ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答案
1. 公元前4世纪,秦将冶铁业收归官营并设置官员管理。秦印中有“右冶铁官”印,睡虎地秦墓竹简中亦载有“左采铁”“右采铁”的官职。秦将冶铁业收归官营( )
A.有利于提高秦的国力 B.服务于统一全国货币
C.加强了对官员的管理 D.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
2.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讲话强调,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追溯历史,秦朝设置的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县长官
3. 下面诗句反映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是( )
A.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B.侯将相宁有种乎,竿木足亡秦
C.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
D.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4. 下列成语历史典故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焚书坑儒 ②尊王攘夷 ③完璧归赵 ④破釜沉舟
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④②①
5. 《史记》记载,汉文帝要求“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2021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的陕西西安江村大墓即汉文帝霸陵,其中大部分文物都是陶,还有陶器、铁器小件。这表明( )
A.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文献史料
B.《史记》所有记载都真实可信
C.汉文帝时国家经济比较落后
D.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6. 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一历史有关( )
A.秦统一六国 B.马陵之战 C.桂陵之战 D.刘邦项羽之争
7. 下表为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这反映了( )
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
派别 儒家(六艺) 道家 阴阳家 法家 名家 墨家 纵横家 杂家
篇数 3123 993 369 217 36 86 107 403
A.“百家争鸣”结束 B.儒学地位提高
C.活字印刷术广泛采用 D.科举制度完善
8. 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县出土了一件五铢钱纹青铜鼓,此青铜鼓鼓面及周身所饰五铢钱纹,系汉代中原地区青铜器上的常见纹饰。该器物可以用于研究( )
A.民族交融的推进 B.中外交流的发展
C.丝绸之路的开通 D.文景之治的出现
9. 生产工具的改进极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下列生产工具出现于汉朝的是( )
A.铁农具 B.耧车
C.曲辕犁 D.秧马
10. 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这一事件发生于( )
A.公元前1世纪 B.公元1世纪 C.公元前2世纪 D.公元2世纪
11. 张骞出使西域对世界文明的交流作出的最大贡献是( )
A.解除了匈奴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B.使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C.促进了汉朝与大月氏的经济文化交流
D.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12. 某校历史社团整理了如下史料,可推知其探究的主题为丝绸之路开通的( )
《花神芙罗拉》,罗马帝国时期壁画,画中女子身着丝绸。 今新疆尼雅遗址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膊。 甘肃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的木简。 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蒜头纹银盒,有古代西亚波斯银器特点。
A.背景 B.路线 C.经过 D.影响
第Ⅱ卷
二、简答题(共4题,共52分)
13. 西汉初期的统治者们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具体内容有哪些?经过文帝和景帝的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14. 某学习小组开展以“秦朝的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图 一 图二
(1) 材料一中从①到②这一时间段内,先后灭亡六国、统一全国的统治者是谁?写出与秦朝建立、灭亡对应的时间序号。
(2) 材料二中图一、图二分别体现了秦朝统治者巩固统治的什么措施?秦朝推行的哪一制度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秦朝历史为后世提供了哪些有益的借鉴?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秦统一后,嬴政首先从体制改革入手,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确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摘编自纪录片《中国第一位始皇帝》
材料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且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定的基础,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统治,但明清时期,制度的强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1). 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引用材料一原文指出当时实行这一制度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的“这种地方行政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请依据材料指出这种制度的作用。
(3). 评价历史事件或人物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即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方法。请运用上述方法结合材料三,表明态度,从正反两方面评价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
16.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初年。“中”指居中集众之旗,引申为中心、中央:“国”指执戈捍卫之城,进而指称军事、政治中心地。“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与“四方”对称。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的古今演绎》
材料二: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周天子统治“四方”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秦始皇为了解决材料中的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初期存在什么问题 又是如何解决的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我国古代行政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
1、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C B B A D B A
题号 9 10 11 12
答案 B B D D
1、 非选择题
13. 答案:
政策:休养生息
内容:①让士兵还乡务农;②释放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卑的人为平民;③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④轻徭薄赋,减税减役。
局面: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文景之治”。
14. 答案:
(1). 统治者:秦始皇嬴政。秦朝建立:②;秦朝灭亡:④。
(2). 措施:统一文字,统一货币。
制度:郡县制。
(3). 借鉴:统治者应轻徭薄赋,关注民生;重视法律制度建设,但要公正合理;注重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等。
15. 答案:
(1). 分封制;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
(2). 郡县制;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确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3). 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也有弊。(表明态度)
一方面,巩固了对全国的统治,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定的基础,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统治;(积极)
另一方面,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转型。(消极)
16. 答案:
(1). 制度:分封制。措施:废除分封制,实施郡县制。
(2). 问题:诸侯王势力强大,危及国家统一。做法:汉武帝实施“推恩令”,使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
(3). 趋势: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