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县部分学校 2025-2026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 B 2. A 3. D 4. C 5. B 6. A 7. D
8. A 9. D 10. C 11. B 12. B 13. A 14. D
15. C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8 分。
16. (1)√,√
(2)×,原子弹改为人造地球卫星
(3)×,把“蒋道平”改为“袁隆平”
(4)×,“翟志刚”改为“杨利伟”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7 题 12 分,第 18 题 10 分,共 20 分)
17.(1)历史背景: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完成土地改革;实施了“一五计划”;进行了社会主义三大改
造等 (2.5 分)
(2)历史事件分别是:设立经济特区;南方谈话 (2.5 分)
(3)分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5 分)
(4)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牺牲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开拓创新精
神等(2.5 分)
18. (1)政策理念:中国通过多边斡旋推动巴勒斯坦内部和解,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不干涉内
政”与“和平解决争端”;中国为巴勒斯坦各方搭建平台,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
国作为调解方,在巴以问题上秉持公正中立立场,不干涉他国内政,促成《北京宣言》的签署,维护世界
和平,体现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 分)
(2)方式:开放月壤样品申请,为各国科研人员提供研究资源;探月工程为各国参与月球探测提供了平台
和机会,搭载其他国家和组织的科学仪器一同进行科学探测;探月工程始终坚持推动科学成果全球共享,
促进了全球对月球研究的共同发展 (3 分)
(3)中国在现代国际事务中以开放合作的态度,在追求自身科技进步、维护国家主权等国家利益的同时,
积极参与全球事务;通过资源共享、合作交流等方式推动全球科技发展和地区和平稳定,承担起相应的全
球责任,实现国家利益与全球责任的有机平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 分)
四、活动与探究(12 分)
19.(1)①十一届三中全会;②中共十四大 (4 分)
(2)【示例】观点:改革开放促进中国发展。
论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对内改革,在农村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1980 年,我国在广东、福建设置经济特区;
1984 年,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
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992 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
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我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改革开放使
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因而说改革开放促进中国发展(8 分)
第 1 页,共 1 页怀宁县部分学校 2025-2026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历史(开卷)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 70 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 120 分钟。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
科书和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主要讨论( )
A. 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B. 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C. 制定我国宪法问题 D. 坚持共产党
的领导
2.无联不成春,有联年更浓,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时事相联系。以下春联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
A.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 地契一张铭史册,稻花万顷报春晖
C. 雪域春融迎盛世,高原日照送和谐 D. 血染鸭绿寒江浪,气吞旌旗半岛烟
3.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这是因为它( )
A.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 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C. 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 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
4.1950 年 12 月,中共华东局向中共中央报告:“试点地区改革完成后,贫雇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
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由此可见,土地改革( )
A. 在全国全部完成 B. 建立土地公有制 C. 采取了灵活策略 D. 促进了农业生产
5.如图是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全国各地支援物资统计图,图片说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A. 苏联及时的军事援助 B. 全国人民群众的支持
C. 中朝军民的联合斗争 D. 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
6.如图《九州无事乐耕耘》是徐悲鸿 1951 年以农民耕种为题材创作的
作品。该漫画反映了( )
第 1 页,共 1 页
A. 土地改革后农民的劳动热情
B. 农业合作化后农民积极耕耘
C. 农民在人民公社中集体生产
D. 农民在包干到户后辛勤劳作
7.泰来机制面粉厂始建于 1906 年,20 世纪 50 年代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厂名发生变化。更换后的厂名最
有可能是( )
A. 泰来面粉合作社 B. 泰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C. 泰来私营面粉厂 D. 公私合营泰来面粉厂
8.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曾帮助少数民族建立了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
若干有少数民族参加的抗日民主政权和民族自治政权,实行一定区域内的民族自治。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 )
A. 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 B. 促进了民族团结
C. 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 D. 巩固了国家统一
9.如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制定过程中,毛泽东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参考以下文献。这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国家或地区 主要文献
苏联 1918 年苏俄宪法、1936 年苏联宪法
欧洲 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法国等国宪法
中国 1923 年曹锟宪法、1946 年中华民国宪法
A. 沿袭了中国近代宪法的精神 B. 以东欧宪法为主要依据
C. 主要借鉴西方国家法制思想 D. 体现了开放的国际视野
10.“他用无私的精神铸就大国之盾牌,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依然心系中国核事业的发展。”“他”身上体现
了( )
A. 红船精神 B. 铁人精神 C. 两弹一星精神 D. 脱贫攻坚精神
第 1 页,共 1 页
11.如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总体来看,这种变化反映出( )
A. 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实力 B. 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C. 发展中国家主导了联合国 D. 中美关系已实现了正常化
12.以下从左至右所列四个城市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这格局是( )
A.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 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
13.下列图表中的经济发展趋势充分证明了( )
A. “一国两制”制度的正确性 B. “九二共识”利于两岸交往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可行性 D. “求同存异”方针得到认同
14.2024 年 6 月,《人民日报》报道:70 年来,它“跨越时空、超越隔阂,成为开放包容、普遍适用的国
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法治树立了历史标杆。”材料中的“它”是指( )
A. 全方位外交 B.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C. 不结盟政策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5.下图为某国教科书中列举的不同时期中国人的愿望,这些变化反映了( )
第 1 页,共 1 页
中国人的愿望:
20 世纪 60 年代:四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
20 世纪 80 年代:新四大件(洗衣机、彩色电视、冰箱、盒式磁带录像机)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现代四件套(电话、私人住房、私人车、外汇账户)
A. 对外政策的不断调整 B. 国家经济体制的转轨
C. 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D. 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8 分。
16.(1)1962 年,焦裕禄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他展开了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工作,被誉为“党的
好干部”。
判断:______;
改正:______。
(2).1970 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原子弹——东方红一号。
判断:______;
改正:______。
(3).20 世纪 70 年代,蒋道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判断:______;
改正:______。
(4).2003 年 10 月,航天员翟志刚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判断:______
改为:______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7 题 12 分,第 18 题 10 分,共 20 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好的歌曲往往记载了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催人奋进的长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创作于 1957 年 8 月的《社会主义好》,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
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们热情讴歌《社会主义好》的历史背景。(2.5 分)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图,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
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第 1 页,共 1 页
(2) 写出材料二中的一九七九年和一九九二年分别发生的历史事件。(2.5 分)
材料三:灯火里的中国青春婀娜,灯火里的中国胸怀辽阔,灯火漫卷的万里山河,心换回了百年承诺……
灯火灿烂的中国梦,灯火荡漾着心中的歌……
——《灯火里的中国》
(3) 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两个百年的起点分别是什么?(2.5 分)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红色经典歌曲中蕴含了哪些永恒的时代精神?(2.5 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4 年 7 月 23 日,巴勒斯坦 14 个政治派别在北京签署《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
京宣言》,承诺结束内部纷争,组建临时民族和解政府,共同推动巴勒斯坦独立建国。中国作为调解方,
为各方搭建平等对话平台,促成此次历史性和解。此举被视为中国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的重
要体现。
——摘编自《巴勒斯坦各派在京签署<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
材料二面向国际开放月壤样品申请,俄罗斯科研人员在嫦娥五号探测器收集的月球土壤中,发现了不同寻
常的类似于金属铁的线状晶体。搭载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法国月球氡气探测仪、意大利激光角反射
器、巴基斯坦立方星等国际载荷一同进行科学探测,嫦娥六号帮助巴基斯坦拍摄其首幅月球影像,助力法
国完成首个着陆月球航天项目。探月工程始终敞开胸怀、打开大门,推动科学成果全球共享,让航天科技
成果更好造福人类。
——摘编自《人民日报》刊登的《从“嫦娥奔月”传说到“嫦娥”揽月传奇》2025 年 2 月 12 日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京宣言》的签署体现了中国外交的哪些政策理念。(3 分)
(2) 据材料二,概括中国通过哪些方式推动国际社会对月球研究的参与。(3 分)
(3) 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中国在现代国际事务中如何平衡“国家利益”与“全球责任”。(4 分)
四、活动与探究(12 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史实
1953 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1954 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56 年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1978 年 ①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第 1 页,共 1 页
1984 年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其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1992 年 ②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2 年 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1)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把表中①②处补充完整。(4 分)
(2) 请你从表中选择两个史实,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条理清晰)(8 分)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