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22 09:2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练习卷
(考试时间:4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1. 回答第Ⅰ卷时,将选择题备选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选择题答题表格中。
1. 回答第Ⅰ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答案
1. 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绝无可能成为清廷的中流砥柱。这体现了太平天国运动( )
A.打击了外国列强侵略 B.阻止了殖民化的进程
C.促成了辛亥革命发生 D.客观上推动洋务运动的兴起
2.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课程开设有英、法、俄等外语以及算学、化学、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天文等。上述课程的设置旨在( )
A.号召变法图存 B.改变封建制度
C.宣传民主科学 D.培养实用人才
3. 近代中国,各阶级救亡图存苦苦探寻,下列与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炮厂
C.维新运动重要报刊 D.共产党早期刊物
4. 如图为中国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这场战争后( )
A.中国被迫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列强获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
C.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D.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5. 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统计,1894年前的50多年间,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到1913年,外商企业增加到300多家。外商企业骤增的主要原因是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6. 下表是某场战争开战之初交战双方力量对比情况统计表。该“战争”的影响是( )
名称 火炮/门 鱼雷发射管/架 总排水量/吨 总兵力/人 平均航速/节
北洋水师 195 556 32100 2126 10.2
日本联合舰队 268 568 40840 3916 14.5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推动了中国国防开始走向近代化
C.列强侵略势力开始深入京津地区
D.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7. 戊戌变法不但在政治变革上是一次历史的超越,而且在思想文化上也是一次重大的历史转折。从此,中国古老的封建文化的统治地位,在“西学”和新学的冲击下,从根本上发生了动摇。材料主要反映了戊戌变法( )
A.是一次伟大政治变革 B.摧毁了封建制度
C.意在宣传西方的思想 D.促进了思想启蒙
8. 下图是某校同学开展专题复习时选用的部分相关资料。据下图可知,该学习主题是( )
《资政新篇》书影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炮厂 维新运动期间的报纸
A.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B.民族工业的艰辛历程
C.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D.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9. 《中华文明史》指出: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
A.阻止了民族危机 B.废除了封建制度
C.宣传了民主科学 D.促进了思想启蒙
10. 近代以来,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以下情景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C.邓世昌在黄海战役中壮烈牺牲
D.左宗棠率清军痛击阿古柏侵略军
11. 下列图片所示内容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虎门广场雕像 金田起义浮雕 奉旨义和团团牌
A.新式教育的发展 B.近代化的探索
C.西方思想的传入 D.中国人民的抗争
12. 鸦片战争后,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内容。到日本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时,仍有此项内容,而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却没有此项内容了。这反映出( )
A.清朝统治根基的动摇
B.列强在华矛盾的加剧
C.中国彻底沦为殖民地
D.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第Ⅱ卷
二、简答题(共4题,共52分)
13. 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但它却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1). 写出洋务派创办的两个近代军事工业的名称。
(2). 你认为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几乎所有人都以中国为中心来认识他们想象的世界,这种自我中心主义导致了华夷观念的形成。鸦片战争后,很多人开始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清醒过来,提出“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在称呼上开始从“天朝”逐渐向“中国”转变,清朝逐渐认识到自己是万国之一,传统的“华夏中心主义”完全被打破,近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开始形成。
——摘编自张静《鸦片战争对中传统观念的影响》
材料二 甲午战败不仅标志着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的夭折,而且极大削弱了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甲午战败拉大了中国与日本间的差距……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国际形势急剧恶化,中华民族面临的亡国灭种危机更加严峻。
——摘编自左玉河《洋务运动、甲午战争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顿挫》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开放的通商口岸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甲午战争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提炼一个主题。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编自岳麓版八年级《中国历史》
材料二 1894-1900年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简表
项目 1894年前 1895-1900年
外国在华开设工厂 80家 933家
外国资本在华投资总额 2800万元 5.2亿元
——摘编自周一良主编《新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三 甲午战败成为中国近代民族意识和政治变革思潮演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败于日本一直怀着强烈屈辱感的中国人,竟然很快以敌国为师,纷纷留学日本,翻译日书,走上了学习日本变法图强的道路。以甲午战争为转折点,历史进入了以变革政治制度为主流的新时期。
——摘编自纪录片《晚清悲歌》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1和图2的内在关联。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94-1900年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方式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指出甲午战后“以敌国为师”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甲午战争后中国学习日本进行的“变法图强”的事件。
(4)根据材料一、二,提炼一个主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次界碑。……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的最后一壁。
——摘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梁启超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摘自《复兴之路》第一章《山河祭》
材料三 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藉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年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经历。
——摘自《陶豆网》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是什么?说明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理由?
(2). 根据材料二,“割台湾,偿二百兆”发生在那次战争后?列举这场战争中牺牲的一位民族英雄?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老人被驱逐出东交民巷”依据什么条约?这一条约中哪一点内容表明“清政府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并说一说其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1、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D B D D D D C
题号 9 10 11 12
答案 D B D D
1、 非选择题
13. 答案:
(1).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2).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14. 答案:
(1). 变化:从“天朝上国”向“中国”乃万国之一的转变;从自我中心主义到向西方学习的变化,提出“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
(2). 特点:被迫性;数量多;从沿海逐渐深入腹地;
影响: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削弱了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拉大了中国与日本的差距;使中华民族亡国灭种危机加剧;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掀起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3). 主题:民族危机与民族觉醒(民族危机的加剧)
15. 答案:
(1). 关联:《马关条约》签订后,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2). 方式的变化: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
(3). 方式:赴日本留学,翻译日本书籍
事件: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
(4). 主题:近代列强的侵略
16. 答案:
(1). 借口:虎门销烟;理由: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民族英雄:邓世昌。
(3). 依据:《辛丑条约》;内容:清政府保证禁止人民参加反帝运动;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