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人教版(新疆专用)3.11《邓稼先》教学案例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下人教版(新疆专用)3.11《邓稼先》教学案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22 18:2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邓稼先教学案例
[学情分析]
本文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50年朋友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是学生在中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名人传记,中学生最喜欢阅读的课外读物之一就是人物传记。名人们为人类历史做出的突出贡献,往往为人们所景仰。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人生道路的起点,他们自然而然地把名人奉为自己崇拜的偶像,处处效仿名人。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引导:a.这篇文章篇幅较长,学生阅读起来可能从整体上不容易把握,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文章思路。b.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作者既有传统眼光,又有历史视野,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丰富的内涵,体会深沉的情感。c.文章语言很有特色,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并试着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
[教学建议]
新《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四个理念,即:全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程,不难看出贯穿整个语文课程的仍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何谓“发展为本”?即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地发展,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因此对于本文的教学,笔者认为由于篇幅较长,内容较深,可拟设为问题
讨论课,同时让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背景资料,为了解文章内容作铺垫。其具体目标如下:
a.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借助小标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复述并概括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b.通过默读与精读,揣摩文中关键语句,领会作者融入笔端的深情,学习邓稼先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c.通过朗读,体会文中排比、对比、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多变的句式特点,并用之于写作实践。
[教学设计]
1教学过程
1.1导语。1986年7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天,邓稼先在弥留之际,他拉着妻子许鹿希的手,向她描述原子弹爆炸时的壮丽:奇异的闪光,比雷声大得多的响声翻滚过来,一股挡不住的烟柱笔直地升起……沉浸在这自己创造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意中,他的声音虽然微弱,却是那么坚定。“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这,就是中国人民最有奉献精神的好儿子-
邓稼先。1.2整体把握情节,理清思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1.2.1速读全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学生为标题寻找合适的修饰语,如:伟大、舍己为人、公而忘私……(学生自由发言)。1.2.2全班分为6个小组,每组派一个代表对文章6个部分进行抽签选择,组员用5分钟时间对自己负责的部分作复述准备,并用最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可用原文也可用自己的语言)。学生代表发
言,教师归纳:a.在历史的背景上引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邓稼先;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c.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及奉献精神;d.作者的情感;e.身先士卒的献身精神;f.对邓稼先的高度赞扬和悼念。1.2.3课文六部分间是否可以调换顺序?如果不能,你能试着找出它们的联系吗?学生合作研讨,教师点拨:1.3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思想感情1.3.1学习第三部
分。1.3.1.1默读并划出表现邓
( http: / / www.21cnjy.com )稼先与奥本海默性格和为人的句子或词语。点名回答:奥本海默———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一个最不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直诚坦白,从不骄人
……。1.3.1.2文中重点写的是谁?这里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同桌间两两讨论,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纳:重点写邓稼先;运用对比手法;其作用是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自然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1.3.1.“3邓稼先是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你能试着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吗 学生小组内研讨交流,教师点拨:a.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截然不同“,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吸取了
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b.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3.1.4邓稼先的一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我们的祖国有千万个像邓稼先一样的忠实儿女在为她奋斗,你还知道谁给大家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
1.3.2学习第五部分。
1.3.2.1有感情地齐声朗读课文
;1.3.2.2自由研读,提出理解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疑难。学生提出的疑难可能有:a.作者用《吊古战场文》的目的是什么?b“.也不知道……什么心情“”不知道邓稼先……手有没有颤抖”这两句话应该怎样理解?c.结尾处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有什么作用?师生共同探究:a《.吊古战场文》是唐代散文家李晔的名篇,文中描述了古战场荒凉凄惨的景象,揭示了战争的
残酷以及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痛苦,文中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吊古战场文》的目的在于烘托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辛。b.作者与邓稼先有着半个世纪的真挚情谊,这两句话以细腻的询问充满了对老友真诚的关怀与深情。c.“中国男儿”即邓稼先,这首歌是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将他对民族的贡献放在了“五o四”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中,这又与在历史的背景中推出邓稼先的第一部分相呼应。
1.3.2.3资料延伸。这一部分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邓稼先一句“我不能走”,将自己的赤子之心解剖在了人民面前。其实,象文中的例子在邓稼先身上还有很多,比如身为核武器研究院院长的他,在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发的危险时刻总是站在操作人员身边;再如,一次航投实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他也因此肝脏被损、骨髓中侵入放射物。当身患癌症的他无力地倒在病床上时,却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会来得这么快。”这些不禁让我们想起邓小平同志说过的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邓稼先是当之无愧的。1.3.2.4教师教唱《中国男儿歌》,师生共同感受激情。一曲《中国男儿歌》,气壮河山,唱出了多少中华儿女的心声,“要将双手撑天空”,是一种气概,同时也是一种使命,千百年来,无数中华儿女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自己的天空。臧克家、钱三强、陈景润、华罗庚、童第周、张光斗、陈岱孙、于光远……这些在中国历史上始终闪烁着光芒的名字,这些民族脊梁式的人物、爱国家甚于爱自己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祖国母亲的一方天空。今天,当我们再次唱响《中国男儿歌》,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1.3.2.5播放音乐《龙的传人》和MTV动画,学
生畅所欲言
1.3.3学习其余部分。
1.3.3.1你能说说在写邓稼先以前,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吗?学生自由研讨,教师归纳:突出邓稼先的巨大贡献,说明他是对中国近一百年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1.3.3.2研读第四部分。a.邓稼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对“谣言”仍然亲自调查,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b.你认为杨振宁流泪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纳:a.邓稼先事实求是的品质
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b.当杨振宁知道是中国人独立完成原子弹工程的时候,他的眼泪既是为朋友而自豪,更是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一种表现。
1.4品味语言。
1.4.1本文不仅在内容上较之一般的传记高出一筹,语言也毫不逊色,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同学们试试看,能否有所发现。学生合作研讨,教师点拨:
1.4.1.1修辞手法的运用。a.对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三部分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b.引用。第二部分中描述邓稼先的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五部分对《吊古战场文》和《中国男儿歌》的引用。c.排比。第一部分中的1898年四个列强侵华的罪行“,强占”“租借”的反复出现等。其作用是:语言凝练,增加气势,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1.4.1.2句式的多变。a.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式十分整齐。第一部分中列举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第二部分以时间为序介绍邓稼先简历和贡献的句子;第五部分第三段等。b.长短句交错使
用。第三部分第四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人。选择什么样的句式,是根据思想感情的表达需要决定的,前者有气势,读来琅琅上口,后者则形成一种交错美,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1.4.1.3文章无华
丽词藻,平实的语言中饱含感情。第四部分的末段一个“热泪满眶”将作者的感情震荡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五部分第二、三段两句询问对朋友流露出的深情。
1.4.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有感情地大声朗读,以“我最喜欢……句,因为它……”的形式在组内交流。
1.5拓展延伸。
1.5.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先把你认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较精美的词语用小圆圈标示出来,然后按照“我发现———词语用得好,它好在———”的句式组织好语言,准摘要:结合邓稼先教学案例,论述了在教学过程,要让教师与学生始终处于合作状态,学生担任课堂的主要角色与参与者。
关键词:《邓稼先》;教学;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备精彩发言。(例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发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作者用凝练而饱含深情的语言,对邓
稼先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为我国的核武器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光辉一生作了概括性总结,让我们在敬佩中受到了教育。)
1.5.2请以“假如我是名人”为话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织一段话。1.6结束语。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在那个充满激情的年代,为了灵魂深处的希望,邓稼先让
生命喷发着绚烂激情,他对生活乃至人生永恒的理解和感悟,丰富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灵。虽然邓稼先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会永远活在炎黄子孙的心中
1.7作业布置。
1.7.1学生给邓稼先写“墓志铭”。(
( http: / / www.21cnjy.com )老师示例:朋友,此墓中长眠着的老人,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站立”的人。他用他那“大写”的智慧,使中国的大地上“站立”起了两朵“大写”的蘑菇云。从此,让中国“大写”,让中国人“站立”。他,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1.7.2收集“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请参照课文选择一人为他写小传。
2教学反馈
2.1达标检测。2.1.1请试着解释下列词语并给
加点字注音。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至死不懈:锋芒毕露:
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平沙无垠:马革裹尸:
2.1.2请仿照《邓稼先》一文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代,恐怕是……最……最……的年代,德国强占了……租借……俄国强占了……租借……法国强占了……租借……”的句式,写一段话。(原句式的词语只保
留“:恐怕是……最……最……”,句子形式要保
( http: / / www.21cnjy.com )留)。提示:可从写国家、学校、家庭、个人等发生的事件,主要训练用整句的形式,排比的修辞手法来写几件事
。2.1.3请仔细阅读《我不能走》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完成下列各题:a.你能概括出本文叙述了邓稼先的一件什么事,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吗?b.你知道作者引用《吊古战场文》的目的是什么吗?
2.1.4你能谈谈本文给你印象最深刻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幕吗?2.2检测建议。本课作为名人传记,留给学生的空间较宽泛。因此,教学反馈的途径尽可多样化,笔者以为除检测题外,还可采用以下方式:
2.2.1学生利用收集到的“两弹一星”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家资料,制作小报或课件,在班内交流;2.2.2选出学生所写小传的优秀作品,编成集子,予以表扬;2.2.3以“名人故事大家讲”为主题,开展演讲比赛;
2.2.4班
内举行一次相关知识竞赛。
3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本文由于篇幅较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历经三个课时的学习,学生易陷入疲乏状态,因此,第一课时的导入一定要让学生充分活动,调动其学习的热情。对于学生介绍的资料,教师可作适当补充,尤其是作者与邓稼先非同一般的感情。教学中,小组内的活动,教师可采用竞争、评比的方法充分实现学生间的互动。对于学生主动提出的问题,则可让其他学生畅所欲言,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讲解一些关键语句时,教师也可只提供一种思路,更多的让学生踊跃发言。教学中一些完全谈个人感想的环节,则更应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动起来,甚至于鼓励他们到台上演说。总之,整个教学过程中,让教师与学生始终处于合作状态,学生担任课堂的主要角色与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