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分)某高等动物的基因型为HhRr,其某个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如图1,其中①~⑦表示细
胞。回答下列问题:
细胞②
细胞④
细胞⑤
R
,细胞⊙
细胞③
细胞⑦
细胞①
图1
(1)细胞①的名称是
,其发生的变异为
(2)细胞②的名称是
,细胞③的基因型为
(3)由蜜蜂受精卵(2=32)发育成的幼虫若持续食用蜂王浆则发育为蜂王,否则发育为工
蜂,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雄蜂。雄蜂产生精细胞的过程如图2。
诚数
无细
第一次
胞核
=16
DNA
=16
分裂
复制
=l6
粘原细胞
、1=16
=16
战数
退化
=16
第二次分裂
=16
=16
牯细胞
图2
①雄蜂的染色体数目是
条。雄蜂的精子细胞中,染色体组数是
个。
②雄蜂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无细胞核细胞会很快退化,该细胞退化
的根本原因是
。这种特殊的减数分裂方式对雄蜂繁衍后代的意义在
于
21.(11分)镰状细胞贫血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病因是血红蛋白β肽链第6位谷氨酸被
缬氨酸取代。研究发现,该突变源于B珠蛋白基因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已知正常β珠蛋
白基因片段序列如图(仅显示模板链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3'-.TAG GGT GGC CTC TTC-..-5
注:谷氨酸密码子为GAA/GAG:缬氨酸能码子为GUU/GUC/GUA/GUG.
图1
(1)在红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表达的第一步是线录。转录发生的场所是
,催化该
过程的酶是
。转录和翻译均沿着模板链进行,但进行的方向不同,表现
为
(2)该基因片段转录形成的mRNA中,编码谷氨酸的密码子的碱基序列是
。若发
生碱基替换后,该密码子突变为缬氨酸密码子GUG,则DNA模板链对应的碱基变化
是
【高二生物学第5页(共6页)】
(3)限制酶MsⅡ能识别β珠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并进行切割。正常β珠蛋白基因经限制酶
MsⅡ切胸后产生长度为1150bp和200bp的两个片段,突变β珠蛋白基因经切割后仅产
生长度为1350即的片段,电泳结果如图2。若一对夫妇均为携带者(杂合子),生育了杂
合子代和患病子代,在图2中绘出子代该基因的酶切电泳结果(将相关的条带涂黑)。
参照物
杂合子代忠病子代
1350bp
1 150 bp
三
200hp
I图2
22.(12分)腓骨肌娄缩症(CMT)是一种神经遗传病,其遗传方式有多种,病情严正者可见小腿
和大腿下1/3肌萎缩,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下图为CMT单基因遗传病(相关基因
用A、a表示,不考忠X、Y染色体同源区段)家庭遗传系谱图。回答下列问题:
正常女性
正常男性
患病女性
3
(1)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
引起的人类疾病,其中患者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是
遗传病。
(2)据图判断,CMT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
(单选)。若1号不携带CMT致病基因,
则遗传方式可能是
(多选)。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3)经过基因诊断,1号个体不携带CMT致病基囚.则4号的基因型是
,其某个次
级卵母细胞含有
个CMT致病基因。
(4)DNA探针检测是通过核位杂交技术检测特定DNA序列的方法,常应用于遗传病的检
测,其标记的单链核酸片段可用来检测致病基因。该技术应用的遗传学原理
是
23.(13分)育种工作者将长穗偃麦草(2m=14,用14M表示)3号染色体上的抗虫基因转移到普通
小麦(6=42,用42E表示)体内,培育抗虫小麦新品种,其育种过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苦通小麦
42E
岩通小麦
42E②
14M21E+7M42E+14M×
丙国丁 必抗0
42E+2M42E+1M
42E
长德低麦草
乙
苦通小步42E+7M
形成配子时发生
42E
过染色体易②
(1)普通小麦成熟的配子含有
个染色体组。过程①常用
处理幼苗使染色
体加倍,染色体加倍的目的是
(2)通过杂交获得品系丙。丙的染色体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最多有
条,原因
是
(3)过程①~③经过多次回交和筛选,逐步诚少
染色体的数量,从而获得丁(42E+
1M)。丁染色体中“1M”的含义是
(4)在减数分裂中,单条染色体易丢失,因此过程④实现染色体易位,将抗虫基因整合到普通
小麦染色体上。与直接保留单条染色体相比,通过染色体易位获得抗虫植株戊的优势
是
【高二生物学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