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 上册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 上册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22 13:5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思想活跃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化的表现之一,在诸子百家中,其思想体系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新兴的(
)阶级为了确立封建其统治,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其中效果最为显著的是(

A.资产阶级
商鞅变法
B.地主阶级
孝文帝改革
C.无产阶级
商鞅变法
D.地主阶级
商鞅变法
3.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4.“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周制”是指西周实行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5.下列历史人物,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后来成为春秋霸主的是(

A.晋文公
B.齐桓公
C.楚庄王
D.秦孝公
6.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其中使秦国强大的起来的社会变革是(

A、尊王攘夷
B、百家争鸣
C、实行分封制
D、商鞅变法
7.民以食为天,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学著作是
A.《史记》
B.《九章算术》
C.《齐民要术》
D.《黄帝内经》
8.我们岳阳人民有‘先忧后乐,上下求索’的精神,这同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A.
孔子
B.
屈原
C.
墨子
D.
韩非
9.我们使用的汉字起源于


A、金文
B、甲骨文
C、铭文
D、钟鼎文
10.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11.商朝著名的青铜器精品是:
①青铜面具
②司母戊鼎
③四羊方尊
④青铜神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2.齐桓公、晋文公成为春秋时期霸主的相同因素有(

①以“尊王攘夷”为口号
②发展生产
③整顿内政
④注重军队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火连天。春秋霸王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公元前7世纪后期,通过城濮大战,成为中原霸主的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宋襄公
D.楚庄王
14.首先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疆界的国家是(

A、齐国
B、晋国
C、楚国
D、秦国
15.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最早“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是(

A.齐恒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16.下列成语故事反映春秋战国历史的有(

①退避三舍
②卧薪尝胆
③三顾茅庐
④破釜沉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7.中国几千年历史凝结有许多成语故事,其中不少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成为传统文化地瑰宝。“围魏救赵”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汉
18.晋文公称霸的重要战争是(

A.城濮之战
B.长平之战
C.桂陵之战
D.马陵之战
第II卷(非选择题)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会往者……之不宁(贵族干政),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史记·秦本纪》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 秦策三》
材料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片说明:1975年湖北云梦县秦墓出土的武士斗兽纹铜镜,表现了变法后秦人的“尚武”精神。秦国商鞅量是秦统一后官定标准升量。)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什么社会变革?其变革的思想源自诸子百家哪一家?试从生产力发展角度概括变革的时代背景。
(2)材料中的“商君”指的是谁?比较材料一、二,引用材料原话指出该变革前后秦国在诸侯列国中的地位变化。
(3)从史料类别而言,指出材料三与其它材料的属性差异。
(4)一场变革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措施是否行之有效。请你依据这个标准判断上述变革是否成功,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20.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看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回答:
(1)图中人物是谁?他创立了什么学派?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2)他在教育方面有什么贡献?
(3)他的弟子整理的记载他言行的书是哪一部?
(4)说出和他同时代的另一位思想家。
(5)请你谈谈我校身处文庙之边,应如何突出这一办学特色,向母校提一些有益建议。
2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人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2届执行局会议9月29日正式批准设立“孔子教育奖”,奖励在教育、文化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各国政要和专家。
材料三
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请你参与泉州某学校举行的如下活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核心思想。
(2)材料二中出现的
“孔子教育奖”,是弘扬孔子在打破教育不均衡上的杰出贡献。指出孔子体现“均衡教育”的教育举措。
(3)请用史实说明泉州学生到(材料三图)“文庙”“拜孔子、领红蛋”的理由。
2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而亡……”
材料二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一百多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
秦军战绩
全胜
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
失败
58次
3次
4次
材料三
魏主欲变北俗,
( http: / / www.21cnjy.com )引见群臣。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1)据材料一,指出“卫鞅”说服秦孝公所引用的两个成功历史人物。
(2)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改革?
(4)从以上变法或改革的历史作用中,你能得到了什么共同启示?
23.(在古代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在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科技、文化等领域都创造了卓越的成就,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二: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材料三:教育部就11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关于以孔子诞辰日为‘中华教师节’的提案”作出积极答复:提案“……具有积极意义”。
——《光明日报》“一件让人欣慰的事”
(1)材料一中图A农具出现于我国
时期,图B农具的名称是
,它们都促进了我国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
(2)材料二中提到的“三种东西”分别是我国古代哪三项重要的科技发明?
(3)如果由你写这个提案,请列举出以孔子诞辰日为“中华教师节”的理由。
参考答案
1.A
2.D
3.B
4.B
5.B
6.D
7.C
8.B
9.B
10.A
11.B
12.B
13.B
14.A
15.A
16.A
17.C
18.A
19.(1)变革:商鞅变法。思想派别:法家。背景: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2)人物:商鞅。地位变化:从“诸侯卑秦”到“秦无敌于天下”。
(3)差异:材料三是实物史料,其它属于文献史料。
(4)商鞅变法成功,变法措施并未被废除。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并且深入人心,对后世影响深远。
20.
(1)孔子
儒家

(2)因材施教
温故而知新等
(3)论语
(4)老子
(5)言之有理即可
21.
(1)、核心思想:仁、礼。
(2)、教育思想: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
(3)、理由:孔子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提出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对中国以后的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22.
(1)历史人物:商汤、周武王(或汤武)。
(2)作用:分层评分
第一层次:商鞅变法后,秦国军队战斗力大大增强;
第二层次: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层次:仅作表象叙述。
(3)历史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4)启示:改革是强国之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等;
23.
(1)春秋,曲辕犁
(2)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3)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等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