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周南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件+学案,无答案)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长沙市周南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件+学案,无答案)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22 15:37:39

文档简介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学习目标】
认识明清强化皇权的举措
【自主学习】
A.基础知识梳理
一、明朝为强化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影响?
(一)措施
1.明太祖裁撤 ,废除 ,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
2.明太祖设 ,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并不参与决策。
3.明成祖设立 ,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后来, 地位逐渐上升,阁臣有了 权,最后再由皇帝“批红”。
(二)影响:中国历史上 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 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二、清朝立国之初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而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很大。议政王大臣会议职权作用如何?后来那一机构的设置削弱了它的地位?
议政王大臣会议负责处理重要的军国大事,它作出的重要决定,皇帝也要服从。后来,军机处的设置改变了这种局面。
三、清朝的军机处设置于何时?最初设置的目的何在?后来职权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特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一)时间及目的
设立于清 年间,当时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而设立。
(二)职权
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不断扩大。
虽然职权不断扩大,但本身品级 ,只能 。
(三)作用
1.简化了 ,提高了 。
2.完全听命于 ,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因此标志着 。
四、怎样看待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自唐宋以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明显表现出 的特点。专制皇权的强化,虽有可能提高 ,但却导致 ,将国家的命运系于一人之手,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

B.自学存疑





【巩固练习】
A类题(下列题目,你必须认真完成)
1.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一直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基本解决是在( )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
2.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下图为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3.明太祖废丞相、撤中书省的目的是( )
A.健全地方职能 B.厉行思想控制 C.监视官吏百姓 D.强化君主专制
4.我国内阁决策制度形成于( )
A.明太祖时 B.明成祖时 C清顺治时 D.清康熙时
5.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当权时,“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
A.说明明朝中期宰相制度“借尸还魂” B.张居正擅权专恣,加重明朝政治腐败
C.明朝中期,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D.内阁设立后地位日益提高、权力日益增大
6. 清朝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 )
A.决定军国大事 B.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 D.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 7.你看过《宰相刘罗锅》吗?号称“贪污之王”的军机大臣和珅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军机处设置于( )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
8.在论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
A.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B.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清朝设置军机处 D.清朝延续明内阁制度
9.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10.清代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突出特点是( )
A.废除了丞相制度和行省制度
B.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高于内阁和六部
C.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三衙分权
D.设置了直属皇帝的具有传达性质的中央机构




B类题:(下列题目,你可以尝试完成)
11.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
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
12.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13.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14.根据右侧图示及所学知识,军机处是( )
A.辅助皇帝行使权力的机构
B.囊括内阁、六部权力的机构
C.隶属于皇帝的最高权力机构
D.总揽全国军政要务的机构
15.《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课件20张PPT。明朝大臣钱宰散朝回家,吟诗道:四鼓冬冬起着衣,
午门朝见尚嫌迟,
何时得遂田园乐,
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你昨日的诗作得好,不过我并没有“嫌”迟啊,改作“忧”字如何?钱宰吓得连忙磕头请罪。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什么?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请阅读教材,思考:
明朝统治者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强君主专制?地方:中央: ◎宰相制度的废除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相权过大,妨碍威胁皇权胡惟庸骄恣擅权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来的奏章共1160件。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回答:明朝废除宰相制有什么影响? 有利于加强皇权,巩固统治。但缺少制约皇权的机制,社会兴衰系于皇帝一人。也使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另外,废除丞相后,由于没有法定辅臣,客观有利于宦官乱政。◎宰相制度的废除相权过大,妨碍威胁皇权根本原因: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措 施:结 果: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皇帝政务繁多,难以应付。客观有利于宦官乱政。◎内阁的出现◎内阁的出现 票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
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 清代的批红宰相是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决策,可制约皇权。宰相被制度所赋予的地位十分巩固。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
(虽有内阁大学士专权现象,但其权力并非来自于制度、职位,而来自帝王的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地位立即不保。)宰相和内阁有什么区别呢?◎内阁的出现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法定非法定参与决策无决策权制约皇权不能制约◎军机处的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皇帝内阁南书房军机处皇权受限隆宗门内军机处军机处内景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各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这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军机处是皇帝独裁的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为十足的君权附庸,才会出现如乾隆帝所说“权衡悉由朕亲裁”、大权从无旁落的君主极权之局面。
——季士家《浅论清军机处与极权政治》原因:由于当时的军事需要,为了保密,便于皇帝与重臣商议军国大事军机大臣人选:亲臣、重臣军机处的职能特征:只能撰拟谕旨,不能决策地位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跪受笔录,完全听命于皇帝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人员可以随时被撤换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经历了这样一个变化过程:唐朝大臣和皇帝讲话是坐着的,宋朝大臣和皇帝讲话是站着的,明清大臣和皇帝讲话是跪着的。这种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封建君臣关系日趋不平等????????
B.封建君臣关系逐渐疏远
C.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
D.封建君主越来越不开明练习: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体现了:
A.国家统一的需要????????
B.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C.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
D.政令统一的需要练习:本课总结◎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的出现◎军机处的设立——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① 皇帝不受约束和监督② 决策具有独断和随意性,易出现失误③ 大小官员唯上是从,助长官场因循守旧④ 机构膨胀,官僚主义、贪污腐化盛行一,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弊端单元总结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①君主主宰国家政治
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发展。
表现为:(1)相权不断被削弱,皇权不断加强;(2)地方权力不断被分割、限制,中央集权不断被强化。单元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