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
2.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演示、讨论,认识地球运动的一般规律。
2.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地球运动地理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地理现象,积极开展合作探究,运用地理原理解释常见地理现象的科学态度。
【学情分析】
从年龄特点来看,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理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同时,我校学生理论知识比较薄弱,但思维活跃,课堂敢于发言,素质整体上呈现多层次的特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地球运动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出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赤道和两极气温和降水方面的不同。我们所看到的“太阳东升西落”现象是太阳真实的运动吗 联系日常生活,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动2【讲授新课】自主学习
目标要求:
让学生明白正是由于地球的形状导致了各地太阳高度的不同,从而造成了纬度位置不同的地方获得太阳辐射的不同,则气候条件不同,如果地球为一平面则不然。
板书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有效信息的习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活动3【讲授新课】交流分享
1.从早晨到中午到晚上感受到的气温变化怎样
2.为什么早晨、晚上冷,中午热
3.演示:观察手电筒照射到黑板上的情况,比较直射与斜射照射面积的大小和明亮程度——直射时照射的面积小但明亮度大。
4.讨论:假如地球不是球体而是平面,太阳照射时,各地照射角度的大小有区别吗 各地的气温高低会有不同吗
(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发言P)
活动4【讲授新课】自主学习
目标要求:
让学生明白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造成了各地一天当中太阳高度的变化,导致气温的变化;地球的公转似的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气候发生变化,四季更替.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通过小组合作、思辨、观察,使学生加深对地轴、自转方向的认知,形成关于地球自转的科学概念,培养学生概括和表达能力)
活动5【讲授新课】合作探究
(多媒体播放地球自转FLANSH动画)
演示:手电筒配合地球仪演示“昼夜交替现象”(强调:地球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
活动:当北京是正午12点时,美国纽约是什么时间
教师:多媒体课件演示地球的自传,观察由于地球的自转,北京地区一天当中,太阳照射角度的变化。
讨论:由于地球自转,同一地点在不同时间气温会发生什么变化
想一想:当太阳照射地球时,世界各地会同时出现早上、中午和晚上的变化吗
活动6【讲授新课】情景演示
(多媒体演示地球上的昼夜现象和晨昏线)
晨昏线
(文本框:
太阳光线)
通过动态视频演示,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画面,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昼夜更替现象成因的认识
活动7【讲授新课】活动探究
展示问题,指导探究,评价总结
1.什么是昼半球 什么是夜半球
2.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呈什么形状 叫什么
3.假如地球是透明的球体,而且会自己发光,地球上还会有昼、夜半球之分吗
4.假如地球静止不动,地球上会发生昼夜更替的现象吗 为什么
5.利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或窗口的阳光演示地球自转和昼夜半球的形成。
6.归纳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演示、思维活动,由浅入深地自主建构知识
活动8【讲授新课】合作探究
演示:电脑多媒体课件—
师:地球公转轨道是什么形状
师:地球在公转时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
观察:“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交角”。
观察:“爱学地理”1.1版本微课动漫,注意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变化规律。
师:太阳直射点总在什么范围之间移动 哪些地区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联系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真实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地球上各地时差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动9【讲授新课】活动探究
讨论:
你能说出春夏秋冬四季气温变化的原因吗 大家都来试一试。
想一想:如果地球不是斜着身子而是直着身子绕太阳公转的,世界各地在一年中,还会有太阳照射角度的变化,还会有四季的交替吗
活动10【讲授新课】提升巩固
你能说出焦作(35°14′N,113°16′E),在5月1日和10月1日昼夜长短的情况吗
阅读:P80文,系统了解地球公转造成的影响.
自主练习:完成“地球上的五带”知识,三道练习题.
让学生通过观察、“太阳视运动动漫图”判断地球表面出现的现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养成动眼、动脑、动手的学习习惯,加深对地球公转的认识和理解。
活动11【课堂小结】
总结:
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造成了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太阳照射情况不同,获得的热量也不同,从而导致了各地气候的有规律变化。
活动12【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