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函数与一次函数(培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章 函数与一次函数(培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24 07:3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章 函数与一次函数(培优)
一、单选题
1.甲、乙两位同学住在同一小区,学校与小区相距2700米,一天甲从小区步行出发去学校,12分钟后乙也出发,乙先骑公交自行车,途经学校又骑行一段路到达还车点后,立即步行走回学校。已知步行速度甲比乙每分钟快5米,图中的折线表示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y(米)与甲步行时间x(分钟)的函数关系图像,则(  )
A.乙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80米/分
B.乙到还车点时,甲、乙两人相聚850米
C.自行车还车点距离学校300米
D.乙到学校时,甲距离学校200米
2.机场中通常会设置水平手扶电梯(类似于水平面上的传送带),其稳定运行时速度始终不变,有一乘客在走到该手扶电梯路程的一半时发现行李落下,他立刻调头找回行李,找到后又立刻回头走到终点,整个过程共耗时11分钟,该乘客在手扶电梯上的步行速度始终不变.乘客到起点的距离,行李箱到起点的距离与乘客的运动时间t(分)的关系如图(部分),其中折线所在直线()的与折线所在直线()的满足.若该乘客直接走到终点,还需要等待______分,行李才能随着手扶电梯到达终点.(  )
A. B.15 C. D.
3.甲、乙两位同学周末相约去游玩,沿同一路线从A地出发前往B地,甲、乙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前行乙比甲晚出发,并且在中途停留后,按原来速度的一半继续前进.此过程中,甲、乙两人离A地的路程s()与甲出发的时间t()之间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①A,B两地相距;②甲比乙晚到B地;③乙从A地刚出发时的速度为;④乙出发与甲第三次相遇.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已知直线AB分别交坐标轴于A(2,0)、B(0,-6)两点直线上任意一点P(x,y),设点P到x轴和y轴的距离分别是m和n,则m+n的最小值为(  )
A.2 B.3 C.5 D.6
5.如图,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AB=2,点D为边AB上一点,过点D作DE∥AC,交BC于E点;过E点作EF⊥DE,交AB的延长线于F点.设AD=x,△DEF的面积为y,则能大致反映y与x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A2,A3,…,An在x轴上,点B1,B2,…,B在直线上,若点A1的坐标为(1,0),且,,…,都是等边三角形,从左到右的小三角形(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记为S1,S2,…,Sn,则Sn可表示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7.如图①,底面积为的空圆柱容器内水平放置着由两个实心圆柱组成的“几何体”,现向容器内匀速注水,注满为止,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与注水时间之间的关系如图②,若“几何体”的下方圆柱的底面积为,则图②中的的值为   ,“几何体”上方圆柱体的厎面积为   .
8.如图所示,已知点F的坐标为(3,0),点A,B分别是某函数图象与x轴、y轴的交点,点P是此图象上的一动点.设点P的横坐标为x,PF的长为d,且d与x之间满足关系:d=5﹣x(0≤x≤5),则下列结论:①AF=2; ②S△POF的最大值是6;③当d=时,OP=; ④OA=5.其中正确的有   (填序号).
9.小苏同学与小李同学在甲、乙两地之间进行往返蛙跳训练.小苏先出发20秒,小李随后出发.当小李恰好追上小苏后,两人一起向乙地前进了6秒,小李不小心受伤了,经过一分钟的休息后小李继续前行,但速度减到原来的,小苏和小李相距的路程(米)与小苏出发时间(秒)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当小李再次出发时,两人还有   秒再次相遇.
10.如图 , 正方形 的边长为 2 , 点 分别在直线 上, 点 在 轴上, 的值为   .
11.,两地相距,甲、乙两车同时从地出发前往地,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行驶路程,随行驶时间变化的图像,请结合图像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甲车的速度为   ;
(2)当甲、乙两车相距时,乙车行驶的时间为   h.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y=x,直线l2:y=x,在直线l1上取一点B,使OB=1,以点B为对称中心,作点O的对称点B1,过点B1作B1A1∥l2,交x轴于点A1,作B1C1∥x轴,交直线l2于点C1,得到四边形OA1B1C1;再以点B1为对称中心,作O点的对称点B2,过点B2作B2A2∥l2,交x轴于点A2,作B2C2∥x轴,交直线l2于点C2,得到四边形OA2B2C2;…;按此规律作下去,则四边形OAnBnCn的面积是    .
三、计算题
13.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1)求、、的坐标和的面积;
(2)如图,点在线段上,求与之间的数量关系;
将点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至点(点在内部),若的面积等于,求点的坐标;
(3)在()的条件下,将线段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线段,其中点,点的对应点分别为点,点.若点在射线上,连接,,得到,若,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四、解答题
14.阅读下面的证明过程:
如图1,、和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且直角顶点都在直线l上,求证:.
证明:∵,,
∴,
在和中,

∴.
像这种“在一条直线上有三个直角顶点”的几何图形,我们一般称其为“一线三垂直”模型,随着几何学习的源入,我们还将对这类模型有更源入的探索.
请你结合上述内容解决下面问题.
已知: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以为腰,作等腰,求直线的解析式.
15.某农产品生产基地收获红薯192吨,准备运给甲、乙两地的承包商进行包销.该基地用大、小两种货车共18辆恰好能一次性运完这批红薯,已知这两种货车的载重量分别为14吨/辆和8吨/辆,运往甲、乙两地的运费如下表:
车型 运费
运往甲地/(元/辆) 运往乙地/(元/辆)
大货车 720 800
小货车 500 650
(1)求这两种货车各用多少辆;
(2)如果安排10辆货车前往甲地,其余货车前往乙地,其中前往甲地的大货车为a辆,总运费为w元,求w关于a的函数关系式;
(3)在(2)的条件下,若甲地的承包商包销的红薯不少于96吨,请你设计出使总运费最低的货车调配方案,并求出最低总运费.
16.已知直线与x轴交于点A(-6,0),与y轴交于点B.
(1)求b的值;
(2)把△AOB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点A落在y轴的A′处,点B落在x轴的B'处;
①求直线A'B'的函数关系式;
②设直线AB与直线A'B'交于点C,长方形PQMN的顶点都在△AB'C的边上,其中点P, Q在线段AB'上, 点M在线段B'C上,点N在线段AC上. 若长方形PQMN的两条邻边的比为1:2,求长方形PQMN的周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分段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
2.【答案】A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行程问题
3.【答案】D
【知识点】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行程问题
4.【答案】A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实数的绝对值
5.【答案】A
【知识点】函数的图象
6.【答案】D
【知识点】点的坐标;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7.【答案】6;24
【知识点】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
8.【答案】①②④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
9.【答案】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行程问题
10.【答案】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11.【答案】(1)90
(2)1或或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
12.【答案】
【知识点】点的坐标;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13.【答案】(1),,,;
(2);;
(3)或.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
14.【答案】直线解析式为或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15.【答案】(1)大货车用8辆,小货车用10辆;(2)w=70a+11400(0≤a≤8且为整数);(3)使总运费最少的调配方案是:3辆大货车、7辆小货车前往甲地;5辆大货车、3辆小货车前往乙地.最少运费为11610元.
【知识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方案问题
16.【答案】(1)解:已知直线
代入点A(-6,0)

解得b=3
(2)解:① 如图所示,
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
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代入A'B'
解得
故答案为:

根据题意作图
设点的坐标为P(n,0)Q(m,0)N(n,)M(m,)


联立得方程组
解得
长方形顶点坐标为:P(-2,0)Q(2,0)N(-2,2)M(2,2)
或P(0,0)Q(,0)N(0,3)M(,3)
长方形的周长为
故答案为:12或9
【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中的动态几何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