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秦
汉
期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时
我们曾经鲜衣怒马,却“生活”在地下世界,被黑暗吞噬2200多年,直到1974年的“一束光”,终于得以照亮……
第三单元
秦
汉
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时
指地主成为统治阶级,并占有土地剥削农民的社会制度。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然而,秦朝实行残暴统治,最终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打击下走向灭亡。
西汉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得以恢复,社会趋于稳定。在汉武帝统治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东汉建立初期,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东汉后期,政治动荡,社会危机日趋严重。汉朝开通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秦汉时期,科技与文化都有突出的成就。
单元导言-时间轴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六国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
秦朝灭亡
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
25年
东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184年
黄巾起义爆发
秦王扫六合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雄图发英断,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这首诗描写的主人公是谁?“扫六合”指的又是什么事件?
阅读课本P52第1段及《相关史事》并结合材料,概括秦完成统一的原因。
及(等到)至始皇,奋(发扬)六世之余烈(遗留的功业),振(举起)长策(马鞭)而御(统治)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登上)至尊(之高无上的地位)而制(控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汉 贾谊《过秦论》
春秋时期形势图
战国七雄形势图
秦朝形势图
原因
项目 具体原因
民心
趋势
实力
秦王
策略
.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生活。
.秦王雄才大略,准备充分、任用贤才。
.采用了“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正确策略。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实力。
.统一是历史的发展的必然趋势。
探究秦的统一
原因
秦王扫六合
秦灭六国形势图
读地图
看53页指出秦灭六国的路线(标序号)和策略。
公元前230年,嬴政30岁,挥师灭韩;
公元前228年,嬴政32岁,攻破赵国;
公元前225年,嬴政35岁,占领魏国;
公元前223年,嬴政37岁,大举伐楚;
公元前222年,嬴政38岁,破灭燕国;
公元前221年,嬴政39岁,吞并齐国。
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远交
近攻
读地图
说说秦朝建立三要素
(1)时 间:
(2)都城:
(3)建立者:
秦朝建立
注意区别秦国和秦朝
公元前221年
咸阳
嬴政
秦朝形势图
结合52页教材内容思考:我大秦统一天下有何意义?
(国家数量、政治局面)
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假如没有秦国,天下还会统一吗?
“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
——梁启超
统一是历史的趋势
2、秦朝建立:公元前221年、嬴政、咸阳
嬴政
1、经过:BC230-221年,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秦灭六国
3、影响:P52 “秦的……封建国家”
问题:秦朝该如何解决王室衰微,诸侯争战的问题?
王室衰微
诸侯争战
提升王室权威
削弱地方权力
君主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
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自称始皇帝
嬴政兼采三皇、五帝名号,将新王朝的君主定名为皇帝,并通过许多具体规定和礼仪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我统一天下,自当德盖三皇,功过五帝!自当有个响亮尊贵的称号!
皇帝制度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万世,传之无穷。
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研读:皇帝制度有什么特点?
皇帝: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总揽全国的政治、军事、财政等一切大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皇帝制度
①皇位世袭
③皇权至上
②皇帝独尊
特点: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中央:三公九卿制
皇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奉
常
廷尉
少府
卫尉
宗正
郎中令
太仆
典客
治粟内史
监察
行政
军事
总揽大权,皇权至上
丞相(负责行政)
太尉(负责军事)
御史大夫(负责监察)
三公
负责分管具体事务。
九卿
我觉得李斯说得对!
周代分封很多,但后代疏远,相互攻击,而周天子却不能阻止。如今天下得以统一,应实行郡县制。
燕齐楚这三个地方太远,请求分封诸皇子为王以统治之,望陛下应允。
李斯
王绾
“分封”
“郡县”
地方:郡县制
郡守:郡的行政长官
县令(县长):县的行政长官
作用:
①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制度推向全国。(当时)
②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后世)
均由朝廷直接任免
地方:郡县制
郡守
县令、县长
三老、啬夫等
地方行政机构
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
统治地方的方式 周朝 秦朝
相同点 目的 不同点 最高统治者称呼 王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周天子名义上是天下共主
地方官员的产生
与中央的关系 直属中央管理
分封制
郡县制
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
【课后活动】:探究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并完成下列表格。
官位世袭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
皇帝
实际最高统治者
中央任命
有一定的独立性
易形成分裂割据,威胁中央
情境再现
《李斯微服私访记》
旁白:公元前221年,新晋丞相李斯自驾着马车,踏上了回乡的旅途。临行前,始皇帝嘱咐他借此机会,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回到楚国故土需要路过原韩国。)
李斯:从咸阳出发,路过我师弟韩非的故土。因为我的马车比韩国的大,韩国的道路太窄,车无法通行,只好步行。唉!又累又饿,回朝后想想解决办法!
方面 经济:货币不统一;长度、容量、重量标准不统一 史料实证
措施
影响
统一货币,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统一度 量 衡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长度
容量
重量
文物二
文物三
文物四
方面 文化:文字不统一 交通:不方便
史料实证
措施
影响
统一文字为小篆(书同文)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文物五:秦陵一号铜车马
统一车轨;
有利于加强对各地的控制和交通往来
开凿灵渠
文物一:小篆《峄山碑》
军事方面
措施:
影响:
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②北击匈奴;③修长城
材料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贾谊《过秦论》
长城一带
东海
南海
陇西
管辖范围大为拓展,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辽东
临洮
问题:秦朝却二世即亡,是否说明这些措施对巩固统一的无用?
领域 措施 影响
文化
经济
交通
军事
统一文字
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统一车轨,开凿灵渠
统一岭南,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有利于文化交流发展
便于管理,促进经济的发展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便于往来
拓展了疆域
为我国后世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北
南
西
东
东至海①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②,北据河③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注】①海:包括今黄海和东海;
②北向户:北回归线以南;
③河:黄河。
根据材料和地图,结合教材内容,说说秦朝的疆域四至。
东海E
N长城一带
W陇西
S南海
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秦统一中国
一、秦灭六国
1.过程:时间;顺序:韩赵魏楚燕齐;策略:远交近攻
2.秦朝建立:时间:公元前221年;都城:咸阳;建立者:嬴政
3.原因:①长期战乱,人民渴望安定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
②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实力增强,秦国已经具备统一六国的条件。
③秦王嬴政广纳贤才,策划统一大计。④正确的战略。
4.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确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皇帝制度:皇帝的权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2.中央:三公九卿: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
3.地方:郡县制,郡县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免
作用:①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各项制度推向全国。
②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1.文化——统一文字
2.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
3.交通——统一车轨、修筑驰道、开凿灵渠——促进了水陆交通的发展。
4.军事——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巩固边疆。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顺利推行;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地方经济交流发展。
秦国疆域:
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课堂小结
1.《秦律·田律》规定,地方官员应及时上报农田开垦面积、农作物生长、干旱、水涝、蝗灾等情况。这反映了秦朝( )
A.推行轻徭薄赋政策 B.重视农业生产
C.实施休养生息政策 D.注重兴修水利
2.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全国推行度量衡标准,制作颁行标准器,并且设立机构每年检查校正生产和商业活动中使用的度量衡。这有利于( )
A.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B.不同地域人民语言交流
C.方便各地的交通往来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课堂小练
B
D
3. 古钱币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钱币形制的沿革体现了我国古代( )
4.有学者认为,自秦始皇以后,中国人明白了自己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虽有
曲折,历史大势终归是要回到统一国家的正轨上来。该学者意在说明( )
A.秦朝统一的意义 B.商鞅变法的背景 C.秦灭六国的过程 D.王室衰微的表现
课堂小练
A
A.文化的多样性
B.思想的开放性
C.文明的延续性
D.外交的和平性
C
5. 秦从统一到灭亡仅仅存在了15年,但它修建了长城、灵渠、阿房宫等古代重大工
程。这些工程的修建主要得益于( )
A.秦朝严苛的法律 B.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C.人民的大力支持 D.秦朝统了度量衡
6.《全球通史》中描述:“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是指推行(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世袭制
课堂小练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