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共24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共24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2 14:2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陶渊明
(365-427)
又名:
字:
自号:
谥号:

元亮
五柳先生
靖节先生
(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情感真挚,诗味醇厚,风格平淡,语言清新自然。
东晋
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开创 诗一派,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田园
晋 陶渊明 田园诗派
南朝.宋 谢灵运 山水诗派
唐 王、孟 山水田园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发展脉络
时代与陶渊明
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最纷乱的时期:
19 岁, 遭遇淝水之战;
21 岁, 司马父子擅权;
35 岁, 司马暴政引起孙恩十余万农民大起义;
38 岁, 桓玄杀司马篡位自立;
40 岁,刘裕杀桓玄, 弑晋安帝, 立恭帝;
56岁, 刘裕逼恭帝禅位, 篡而代之。
时代与陶渊明
各路人马无不是打着拥主护国的旗号,干的却是打家劫舍的勾当, 真是“ 乱看惯了, 篡也看惯了”。而且身在官场之中, 更需在纷乱的政局中见风使舵, 相机而动, 委曲求全, 这对于生性洒脱崇尚自由的渊明而言, 的确是一张压抑心志的大网。
陶少年时大有“大济苍生”之壮志。但是反动门阀制度却对他不利。陶曾祖是高官,尚被当时之人讥骂为“小人”、“溪狗”。到了陶渊明时,家世没落,自然更得不到社会的重视。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在41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向归田的道路。
时代背景




关于作品
《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写作于隐居后第二年(公元406年)。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五个方面描写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zhuō
y ì n
ài
fán
归园田居
fèi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归 园 田 居
适:适应,迎合。
韵:气质,本性。
羁鸟:笼中鸟。
守拙:不随波逐流,固守 节操。
荫:名词用作动词,遮盖。
暧暧:昏暗、模糊。
依依:轻柔缓慢的上升。
墟里:村落
虚室:空室
樊笼:比喻官场生活。
思考
 “归园田居”的意思明确的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它的题眼是什么
明确: 为何而归     从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

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为何而归
思考: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什么还要去做官?二者是否矛盾?
文本赏析
爱丘山:本性质朴真实
做官:大济苍生的理想
文本赏析
2.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用比喻形象地写出对官场的厌恶和对田园的留恋。
为何而归
羁鸟
池鱼
不自由
这两句使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文本赏析
3.守拙归园田
为何而归
为什么要“守拙” 如何理解?
根本原因:
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文本赏析
从何而归
误落尘网中。
久在樊笼里。
“尘网”“樊笼”指的是什么?
官场生活
“误”表达了作者什么情绪?
文本赏析
找出本诗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归向何处?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文本赏析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文本赏析


白描
手法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恬静、优雅、宁静、和谐、朦胧
文本赏析
诗人描写的田园生活景象,实际上很普通,很常见,在作者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为什么要强调田园生活的美好?
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与官场生活形成对比
文本赏析
归去如何?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①田园生活简单、闲适、自由
②怡然自得、喜悦的心情
这四句写了什么内容,体现了作者什么心样的心情?
文本赏析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
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
对回归田园的欣喜愉悦
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
文本赏析
小结:《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词组来概括叫做“返璞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像陶渊明一样在官场和田园选择中挣扎的中国文人
中国文人的几种类型——
推波助澜型……秦桧、严嵩、和珅
随波逐流型……李斯、徐阶、宋玉
独立洁行型……屈原、阮籍、嵇康、杜甫、海瑞、袁崇焕
独善其身型……老子、庄子、范蠡、陶渊明、王维
拓展——
思考:
从上述古代文人的遭遇中你发现了什么?假如你生活在古代,你将如何选择自己的路?
古代文人的可悲命运——
要么变节,要么屈节;
要么毁没,要么埋没。
文人的出路
希望在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