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检测
历史试卷(B卷)
(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7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测试范围:八上历史新教材第一单元1~3课。
一、选择题(共17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1.【史料实证】1839年6月,广州虎门海滩人头攒动。林则徐站在指挥台上,看着一箱箱鸦片被投入销烟池中。英国商人义律在日记中写道:“这位钦差大臣先是给了我们三天期限,继而切断供给,最后派兵包围了商馆……我们不得不屈服。”这一记载最能说明林则徐( )
A.获得朝廷授权全权处理夷务
B.禁烟策略刚柔并济成效显著
C.主要依靠军事威胁解决问题
D.得到广州百姓广泛支持响应
2.【唯物史观】鸦片的大量输入,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在鸦片问题上集中地反映出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不仅符合清朝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也符合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由此可以看出虎门销烟( )
A.阻止了白银大量的外流
B.扭转了中国贸易逆差情况
C.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具有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爱国性质
3.【历史解释】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设立了新的机构——钦差五口通商大臣,作为固定的同西方各国交涉的地方机构,同时,清政府所依赖的地方决策机构是带有临时性的钦差大臣兼地方封疆大吏,地方督抚也可以参与外交决策。这反映了( )
A.中央集权决策下移的趋势 B.清政府官僚体制的改革
C.五口通商使社会发生转型 D.清朝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4.【史料实证】下表是1843年前后清朝出口货物税率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
一八四三年中英协定关税订立前后几种主要出口货物的新旧从量税率比较
货名 单位 1843年前实征税率 1843年新税率
浙江丝 担 23.7330两 10.000两
广东丝 担 10.5702两 10.000两
天蚕丝 担 4.1436两 2.500两
各种茶叶 担 6.0000两 2.500两
A.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起来了 B.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
C.中国成为国外产品的倾销市场 D.西方国家控制了清朝经济
5.有学者痛斥:“(列强)在通商口岸建立的租界,凭借其司法特权,俨然成为独立于中国司法主权之外的‘国中之国’。”材料直接批判的是《虎门条约》及其附件中规定的( )
A.外国人可在内地游历、传教
B.进出口货物应纳关税须中英双方协定
C.外国军舰可在通商口岸停泊
D.外国侨民享有领事裁判权
6.【史料实证】如下图为《伦敦新闻画报》木刻版画,讲述的是:I857年12月14日,皮姆中尉带着14名手下乘“巴特勃号”在广州城西的珠江岸登陆,试图搜集清军的情报,正要返回时被当地居民发现,双方发生激烈的战斗,死伤惨重。该木刻版画见证了(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7.《天津条约》签订后,英国公使额尔金在给本国政府的报告中写道:“我们终于获得了在中国内河航行的权利,这将为我们的商船打开长江流域的财富之门……传教士的自由传教权将加速文明的传播。”英国通过《天津条约》获取的特权中,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影响最深远的是( )
A.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D.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8.【史料实证】“向来洋药(鸦片)、铜钱、米谷、豆石、硝磺、白铅等物,例皆不准通商,现定稍宽其禁,听商遵行纳税贸易。”上述内容应该出自( )
A.《南京条约》 B.《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咸丰十年(1860年)成为清政府又一个屈辱的年份,被迫签订条约:“直隶省之天津府克日通商,与别口无异”“将粤东九龙司地方一区,交与大英驻扎粤省暂充英法总局正使功赐三等宝星巴夏礼代国立批永租在案”。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0.历史地图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两次鸦片战争形势图,不能从中得出的是( )
鸦片战争形势图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A.西方列强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均到达北京
B.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列强两次侵略战争的入侵路线大致相同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在进一步加深
11.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发表评论的依据是俄国( )
A.参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B.参与签订了《天津条约》
C.获得了巨额赔款 D.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新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它负责办理对外交涉以及通商、海关等事务,是清政府一个权力很大的中枢机构。它的设立说明( )
A.清政府开始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B.中国被迫与世界进一步接轨
C.清政府开始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D.洋务运动开始
13.【历史解释】马克思曾指出:“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激化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所有的外国侵略为宗旨
D.马克思高度评价英国大炮对中国革命的作用
14.以下目录节选自某本有关近代史的图书,其中画线处应填写的是( )
第一章 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 第1节 屡试不第创教派 第2节 金田起义举义旗 第二章 势如破竹的天国大业 第1节 永安建制封五王 第2节 ______________ 第三章 盛极而衰的天国光辉 第1节 西征北伐破清军 第2节 兄弟阋墙盛转衰
A.定都天京成霸业 B.安庆陷落天京危
C.湘军攻陷天京城 D.学习西方改内政
15.太平天国初期,官兵“寝食必俱,情同骨肉……无参拜揖让之仪。”建都以后,天朝明文规定:“东、北、翼王及各王驾出,侯、丞相轿出,凡朝内、军中大小官员兵上及侯、丞相轿出,凡朝内军中大小官员兵士如不回避。冒冲仪仗者,斩首不留”。这反映了( )
A.洪秀全个人领导能力低下 B.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
C.太平军无力扭转军事不利局面 D.太平天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
16.【历史解释】下表是有关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洪秀全的描述,据此可知( )
来源 内容
太平天国方面 躯长大,声音响亮而沉重,有极大之臂力与极敏捷之知觉
清廷方面 身材魁硕,粗通文墨,素无赖,日事赌博
民国前后革命党人 身干长大,富雄姿,豪迈博学,治《春秋》《汉书》
A.全面了解洪秀全的生平 B.不同立场影响对人物的描述
C.洪秀全的长相无从考究 D.太平天国方面的描述更真实
17.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下列哪一项描述最准确?( )
A.太平天国运动起始于金田起义,其领袖洪秀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主张通过科举变革来挽救中国
B.《资政新篇》作为太平天国的重要纲领,提出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虽实施地不太好,但促进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
C.太平天国永安建制后,军事上达到了鼎盛时期,但在领导集团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裂与腐败,这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D.太平天国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它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并对后来的辛亥革命产生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二、非选择题(36分)
18.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于现实当中。我国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分)
【一个名称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材料一 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sion point“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那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
(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英国通过什么战争打开了中国市场?(2分)英国人将“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是通过什么条约哪条内容实现的?(4分)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由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的领土、司法、关税和领海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逐步变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成为西方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逐步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的主要矛盾。
——摘编自《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4分)
【一处遗迹流下一段痛苦的记忆】
材料三 如图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法]维克多·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3)材料二中的史料是对哪一历史暴行的描述?(2分)雨果为什么称英法联军为“强盗”? (2分)
材料四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货深入……教士往往行为越轨,教民依势欺人,蛆龋时生,教案遂成严重问题。领事裁判权愈为广泛,外人尽为特权阶级。公使驻京虽为理所当然,而对地主国政府的压力,更为直接。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4)根据材料四,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出现的社会问题。(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社会问题出现的原因。(2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历史事件
1839年 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烟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1841年2月 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A亲自指挥,死守阵地,顽强抵抗,最终壮烈殉国
1841年5月 广州B人民抗击英军,显示了中国人民敢于反抗侵略的英雄气概
1842年6月 江南提督C保卫吴淞,与英军力战,身负重伤,力竭牺牲
1851—1864年 D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请写出表中A、C代表的民族英雄,写出B指代的地点?(6分)
(2)请写出表中D所代表的运动名称,并列举D运动反抗外来侵略的事例。(4分)
(3)请根据以上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表格内容所反映的主题,并加以论述。(8分。要求:主题恰当,观点明确,史实运用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不少于1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B D B C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D B A A B B D
二、非选择题
18.(1)战争:鸦片战争。(2分)条约:《南京条约》;(2分)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2分)
(2)影响:①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4分,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
(3)暴行:火烧圆明园。(2分)原因: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大肆劫掠,并纵火焚毁,给中华文明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2分)
(4)社会问题:外国传教士欺凌人民;中国司法主权被破坏,外国人成为特权阶级;外国公使入京,干涉清政府施政。(2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原因:两次鸦片战争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损害中国利益的不平等条约。(2分)
19.(1)A:关天培;(2分)C:陈化成;(2分)B:三元里。(2分)
(2)D:太平天国运动;(2分)事例:抗击洋枪队。(2分)
(3)主题: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2分)
论述:19世纪中期,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多次侵略战争。英国于1840-1842年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抗争。林则徐虎门销烟振奋人心,关天培死守虎门,三元里人民自发抗英,陈化成血战吴淞等,显示了中国人民敢于反抗侵略的英雄气概。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太平天国政权不承认西方的在华不平等权益,更是沉重打击了内外反动势力。这些抗争展现了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坚定决心和不屈精神。(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