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氧气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甲烷 B.铁丝 C.镁条 D.红磷
2.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铜+氧气氧化铜
B.氧化汞汞+氧气
C.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D.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3.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B.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小于空气
C.液态氧是淡蓝色的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5.下列实验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碳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变成红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红热现象,产生黄色火焰
6.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O2可以从空气中分离 B.液态的O2是一种淡蓝色液体
C.液态的O2具有可燃性 D.O2在医疗上可用以供给呼吸
7.下列关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燃烧时放热,石蜡熔化
C.火焰分三层,外焰最明亮
D.吹灭蜡烛后产生一缕白烟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9.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描述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含量比氧气含量大
B.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纳入空气污染指数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不能与任何物质反应
D.空气中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燃烧
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11.2024年5月 12日是第 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下列做法符舍安全要求的是
A.厨房安全:察觉燃气泄漏,立即用燃着的火柴检查泄露处
B.火灾安全:高层住户的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饮食安全:食物腐败是缓慢氧化,腐败变质的食物不能食用
D.实验安全:不小心打翻了实验台上燃着酒精灯立即撤离现场
12.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对该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的铜粉换成硫粉也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将装置 1 改为装置 2,可使空气与铜粉接触更充分,数据更加准确
C.装置 2 实验中要反复推拉注射器,否则注射器内剩余气体体积会偏小
D.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消耗氧气的体积应该是玻璃管内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
二、非选择题
13.氧气的物理性质
(1)通常情况下,氧气是 色、 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
(2)在一定条件下,氧气可变成 色液体或 色雪花状的固体。
14.根据示例及本单元知识,小组讨论制作一早更加完善的思维导图
、 、 、 、 、 、 、 、 、 。
15.分析教材实验2—1、2—3和2—4
(1)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编号 反应前的物质 反应后的物质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2—1
实验2—3
实验2—4 四氧化三铁
(2)上述三个化学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
都是 发生反应,生成 物质,是 ;都是物质与 发生的反应,是 ;反应条件都是 。
16.图示实验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可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 。
17.为了探究“铁丝可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几个同学把一段螺旋状铁丝(可能是纯铁丝或含碳铁丝)末端系一根火柴,用坩埚钳夹住铁丝,然后将火柴在酒精灯上点燃,将铁丝由集气瓶向下慢慢伸入,如图所示,观察现象:
物质 镁条 含碳0.05%的铁丝 含碳0.2%的铁丝 含碳0.6%的铁丝
燃烧时的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无火星 剧烈燃烧,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少量火星
(1)甲同学只发现铁丝红热一下后,就没有观察到其他现象,请你分析铁丝没有燃烧的可能原因(答两条) 、 。
(2)为弄清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的原因,小华进行了如下探究。下表是他将纯镁条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镁条和铁丝直径均为0.4mm)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请你分析回答:
①你认为表中未填的实验现象是 。
②造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主要原因是 。
《2.2氧气》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C C C A D A C
题号 11 12
答案 C B
1.B
【详解】A、甲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错误;
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故正确;
C、镁条在氧气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释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故错误;
D、红磷在氧气剧烈燃烧,生成白烟,释放大量的热,故错误。
故选B。
2.A
【详解】A、“” ,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化合反应 “多变一” 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B、“” ,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化合反应 “多变一” 的特点,不属于化合反应;
C、“” ,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化合反应 “多变一” 的特点,不属于化合反应;
D、“” ,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化合反应 “多变一” 的特点,不属于化合反应。
故选:A。
3.D
【详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4.C
【详解】A、空气按体积分数计,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故B错误;
C、液态氧是淡蓝色的,故C正确;
D、氧气不易溶于水,故D错误。
故选C。
5.C
【详解】A、碳还原氧化铜生成二氧化碳和铜,所以现象是黑色固体变成红色,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错误。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错误。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正确。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不会产生黄色火焰,错误。
故选C。
6.C
【详解】A、空气中成分的沸点不同,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将O2从空气中分离,故A正确;
B、液态的O2是一种淡蓝色液体,故B正确;
C、液态的O2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C不正确;
D、O2在医疗上可用以供给呼吸,故D正确。故选C。
7.A
【详解】A、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蜡烛燃烧时放热,产生少量黑烟,石蜡熔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C、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三层:内焰、外焰和焰芯,外焰最明亮,故选项说法正确。
D、蜡烛燃烧时,会受热生成一些石蜡蒸气,吹灭蜡烛后石蜡蒸气凝固为石蜡小颗粒,产生一缕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8.D
【详解】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白雾,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B、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而不是黑色固体,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该选项描述正确。
故选D。
9.A
【详解】A、空气中的氮气的体积分数78%,氧气食物体积分数21%,氮气含量比氧气含量大,故选项A正确;
B、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是一种污染物,没有被纳入空气污染指数,故选项B错误;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故选项C错误;
D、空气中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故选项D错误;
故选:A。
10.C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A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故B选项说法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C选项说法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D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11.C
【详解】A、察觉燃气泄漏,立即用燃着的火柴检查泄露处,可能会发生爆炸事故,故A不符合题意;
B、室内着火,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会加速空气流通,供给充足的氧气,使火燃烧的更旺,故B不符合题意;
C、食物腐败是缓慢氧化,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物质,所以腐败变质的食物不能食用,故C符合题意;
D、不小心打翻了实验台上燃着酒精灯,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不能撤离现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B
【详解】A、硫与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填充了消耗氧气的空间,该实验中的铜粉换成硫粉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选项错误;
B、将装置1中的气球更换为注射器(见装置2),两个注射器来回推动,可使空气与铜粉接触更充分数据更加准确,选项正确;
C、装置 2 实验中要反复推拉注射器,使氧气气与铜粉充分反应,否则会有氧气剩余,注射器内剩余气体体积会偏大,选项错误;
D、正确操作情况下,氧气和铜反应生成固体氧化铜,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反应消耗氧气的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和玻璃管内气体体积总和的五分之一,选项错误。
故选B。
13.(1) 无 无 略大 不易
(2) 淡蓝 淡蓝
【详解】(1)常温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2)在降温或者加压的条件下,氧气可变成淡蓝色的液体或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14. 二氧化碳 五氧化二磷 分解 高锰酸钾 锰酸钾 氧气 二氧化锰 水+氧气 医疗急救(合理即可) 气焊(合理即可)
【解析】略
15.(1) 红磷 五氧化二磷 硫 二氧化硫 铁
(2) 两种物质 一种 化合反应 氧气 氧化反应 点燃
【解析】略
16. 生成黑色固体
【详解】铁和氧气反应产生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实验中,可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17.(1) 氧气的纯度不够 铁丝过粗
(2)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铁丝中的碳燃烧形成的
【详解】(1)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由此可知,氧气的浓度与物质能否燃烧及燃烧的剧烈程度有关,如果铁丝过粗温度达不到铁丝的着火点。甲同学只发现铁丝红热一下后,就没有观察到其他现象,则铁丝没有燃烧的可能原因是:氧气的纯度不够、铁丝过粗。
(2)①由含碳0.05%的铁丝、含碳0.2%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可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铁丝含碳量越高,越容易产生火星。所以表中未填的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②由表中实验记录可知,造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主要原因是:铁丝中的碳燃烧形成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