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3元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镱是量子记忆存储的理想元素,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70 B.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C.核电荷数数为70 D.相对原子质量为173.1g
2.已知某元素中文名称为“碘”,根据命名规则推测它属于
A.金属元素 B.气态非金属元素 C.液态非金属元素 D.固态非金属元素
3.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三位的元素是
A.氧 B.铝 C.铁 D.钙
4.镁在国防工业中应用广泛,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 ”为mg B.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C.镁原子质子数为12 D.镁原子变成镁离子质量几乎不变
5.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原子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D.分子间有一定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6.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的一组是
A.硫、硅、铜 B.氦、银、汞 C.氮、氖、铝 D.碳、氯、钙
7.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的含量。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有关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砷属于非金属元素 B.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
C.砷原子的中子数为33 D.砷与磷的化学性质相似
8.C60是1985年科学家发现的一种物质,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 ②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元素组成
③C60是一种单质 ④C60是一种化合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9.下列跨学科实践活动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项 实践活动 化学知识
A 微型空气质量检测仪测CO2含量 CO2属于空气污染物
B 用橡皮泥制作氨分子的结构模型 氨气由氮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C 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 过氧化氢溶液可用于制氧剂
D 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雨水 净化后得到纯水
A.A B.B C.C D.D
10.镍元素可以维持生理结构、刺激生血、影响酶活性等作用,但是需要合理使用才可以防止产生不利影响。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A.图2中 B.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4周期
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g D.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
11.CO2资源化利用有利于实现碳中和。图是CO2与某种单质反应转化为甲醇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丙为化合物 B.“”位于元素周期表第2周期
C.物质乙的微粒图示为“” D.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3:1
12.下列关于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核外电子数决定 B.人体中元素含量的顺序是Ca>C>O
C.补钙产品中的钙是指钙元素 D.不同元素的原子,质子数可能相同
二、非选择题
13.元素符号
1书写:
(1)用元素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
(2)当元素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3)书写时,注意“一大二小”。
2意义:
[1]元素符号前面没有数字时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微观表示一个原子。如N表示氮元素、一个氮原子,举例 ;单质化学式的书写方法:除氧氮氢氟氯溴碘的单质的化学式在其右下脚写2外,其他单质的化学式都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如Fe表示铁元素、一个铁原子,还表示单质的铁,举例 Hg 。
[2]当元素符号前面加了数字,就只有微观意义,不再具有宏观意义、如3H表示3个氢原子,不能理解成3个氢元素。能表示二个氧原子的是 ;其中数字2和3表示原子个数。
[3]当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的含义:表示原子个数。如 2H中的2表示 。
14.用元素符号或名称填写下表:
元素名称 氢 铜 氦 氮 钙
元素符号 O Na P C Mg
15.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如图是铷(Rb)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n的数值是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16.建立元素观、粒子观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镓是一种低熔点高沸点的稀散金属,有“电子工业脊梁”的美誉。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
①镓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该元素与20号元素以内的 (填一种金属元素的符号)化学性质相似。
②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镓离子的符号为 。
(2)如图是汽车尾气处理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化学变化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填元素的名称)。
②写出上图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3.3元素》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A C D C B C C
题号 11 12
答案 D C
1.C
【详解】A、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镱原子的原子序数为70,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73.1,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故中子数=173-70=103,选项错误;
B、由“镱”字带有金字旁,可知,该元素为金属元素,选项错误;
C、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镱原子的原子序数为70,核电荷数=原子序数=70,选项正确;
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不是“g”,选项错误;
故选C。
2.D
【详解】碘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D。
3.B
【详解】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则含量居于第三位的元素是铝,故选B。
4.A
【详解】A、图中“ ”处在元素周期表中右上角,应是镁的元素符号,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大写,若有第二个字母小写,镁的元素符号为Mg,选项错误;
B、镁原子的原子最为层电子数为2,故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选项正确;
C、在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质子数=原子序数,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故镁的质子数为12,选项正确;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质量很小,一个电子的质量越相当于一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故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变成镁离子质量几乎不变,选项正确;
故选A。
5.C
【详解】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分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原子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化合物,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隔,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D
【详解】A.硫、硅、铜的元素分别为S、Si、Cu,第一个字母不同,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氦、银、汞的元素分别为He、Ag、Hg,第一个字母不同,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氮、氖、铝的元素分别为N、Ne、Al,第一个字母不同,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碳、氯、钙的元素分别为C、Cl、Ca,第一个字母相同,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7.C
【详解】A、砷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砷元素的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3,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33,砷原子的中子数不等于33,故选项说法错误;
D、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砷与磷的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8.B
【分析】化学式的意义分为宏观和微观:宏观表示一种物质及该物质的组成元素;微观表示一种分子及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个数;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详解】①C60是由C60分子构成,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②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元素组成是错误的,因为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③由分析可知,C60是由谈元素组成,属于单质 ,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④C60是一种化合物是错误的,故符合题意,因此,叙述中错误的是②④;
故选B。
9.C
【详解】A、CO2并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B、氨气分子由氮原子和氢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出氧气,可以用作制氧剂,符合题意;
D、净化后的水仍含有杂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C
【详解】A、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所以x=28-2-16-8=2,此选项正确;
B、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几,所处周期就是几。镍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4,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此选项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此选项错误;
D、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此选项正确。
故选C。
11.D
【详解】A、由图可知,物质丙的化学式为CH3OH,该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属于化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B、“”为氧原子,氧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图可知,甲为CO2、丁为H2O,生成物中含有碳、氢、氧元素,根据元素守恒,则反应物中应还有含氢元素的物质,乙为单质,则乙为氢气,微粒图示为“”,该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3,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2.C
【详解】A、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故选项错误。
B、人体中元素含量的顺序是O>C>H;故选项错误。
C、补钙产品中的钙是指钙元素;故选项正确。
D、不同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不同;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3. H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 表示汞元素、一个汞原子,还表示单质的汞 2O 二个氢原子
【解析】略
14. 氧 钠 磷 碳 镁 H Cu He N Ca
【详解】O的元素名称是氧;Na的元素名称是钠;P的元素名称是磷;C的元素名称是碳;Mg的元素名称是镁;
氢的元素符号为:H;铜的元素符号为:Cu;氦的元素符号为:He;氮的元素符号为:N;钙的元素符号为:Ca。
15. 1 85.47
【详解】根据铷周期表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7,表示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37,则m=37,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则37=2+8+18+8+n,解得n=1;
根据铷元素周期表信息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
16.(1) 四/4 Al Ga3+
(2) 氧/氧元素
【详解】(1)镓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外有四个电子层,电子层数=周期数,故镓元素位于第四周期。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其与20号元素以内的最外层电子数也为3的Al化学性质相似。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其符号为: Ga3+。
(2)由微观模拟图可知,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与氮气,其符号表示为:。反应前一氧化碳中碳元素化合价为+2,反应后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化合价为+4,反应前一氧化氮中氮元素化合价为+2,反应后氮气中氮元素化合价为0,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不变,一直为-2。
【点睛】本题考查微观离子。需要学生从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入手分析。尤其注意突破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