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件 (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件 (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24 07:2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
多极化趋势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剧变、解体的含义(本质):2、表现:(1)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2)东西德合并,德国统一执政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3)苏联解体:3、为什么会剧变、解体?4、有何影响? 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
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的“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其实,戈尔巴乔夫曾经面临着许多的改革选择,他本人的改革初衷并非就是瓦解前苏联,但是,却被美国精心诱导走上了毁灭之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初期,也曾尝试类似中国的渐进的改革道路,如加强激励机制、企业扩权和租赁制等等,但是,随着西方精心灌输的规范化改革药方流传,人们心气浮躁地很快被误入了改革歧途。 1、照搬苏联模式
2、苏联改革的影响
3、西方“和平演变”战略
4、各国改革成效不大,经济困难影响: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二、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1、特征:2、原因 :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总趋势走向缓和。(1)“冷战”结束后,东西方力量对比的失衡,导致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上等矛盾相继爆发。
(2)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使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增加。
(3)国际恐怖主义的泛滥 与表现(南斯拉夫解体)(北约轰炸南联盟)三、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格局1、国际格局特点:“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增强3、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2、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原因:(1)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2)其他国家则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 两极格局 一超多强
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动荡并存
总体走向缓和单元小结: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1、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时代主题。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的今天,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在这样的时代中:
A.世界不会再有动荡不安的局势
B.国家之间意识形态冲突趋向缓和
C.发达国家主宰着当今世界一切事物
D.发展中国家完全处于不利地位随堂演练2、一位历史学教授对未来世界格局及社会发展趋势高度概括如下:“一个根源,多种力量;互相制约,和平有望。”这里的“一个根源”是指世界格局的变动根源,它是指
A.美国的霸权主义
B.世界的多极化
C.世界和平的力量
D.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 1989年波兰统一工人党下台,1990年波兰团结工会主席瓦文萨当选波兰总统1990年9月签订德国统一条约,两德合并1991年“8·19事件”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掌权1991年亚纳耶夫发动八一九事件,企图挽救苏联1991.12.21.11个共和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发表《阿拉木图宣言》,苏联解体。科索沃危机南联盟科索沃1999年5月8日 中国驻南使馆遭三枚北约导弹袭击 。这是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袭击后的惨状。 布什宣誓就任美国总统(2001年) 2001年9·11事件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2003年12月被捕,2006年12月30日被处以绞刑 一 超多 强美短期:“一超多强”长期: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