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泰山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五四制)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表述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
第I卷
(选择题
共40分)
一、(12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溶(lóng)解
鲲(kūn)鹏
石蕊(rǔn)
卓(zhuō)有成效
B.
烟熏(xūn)
沉淀(dìng)
揽月(lán)
猝(zú)然长逝
C.
苍穹(qióng)
遨(áo)游
漩(xuán)涡
不懈(xiè)努力
D.
搔(sāo)痒
迄(qǐ)今
淡泊(pó)
千钧(yūn)一发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在镇民眼中,他是个无懒,而孩子们都觉得他是个有趣的伙伴。
B.
凡卡瞥瞥嘴,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液了一下。
C.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
D.
鲁滨孙和“星期五”救出了船长,船长喻快地答应代他们回英国去。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他们无忧无虑、无拘无束,这里简直是一片乐土、净土。
B.
他低着头,一声不响,恼火地盯着笑着瞻前顾后的同桌。
C.
他一面侃侃而谈,一面让我们传看一个颅骨。
D.
人们成群结队地拥向河岸,去迎接那两个乘敞篷车归来的孩子。
4.
下列短语结构方式相同的一项是
A.
性格和蔼
灯火辉煌
白云飘飘
扫得干净
B.
雄伟壮丽
长江源头
一粒种子
灵魂深处
C.
狂风暴雨
光明正大
仔细观察
手舞足蹈
D.
舒活筋骨
磨炼意志
积累经验
歌咏春天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在班上,作文和写字算是我的“强项”了,然而就是在这两门课上,我也受到过申斥。
B.
从此,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
C.
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外华人振奋不已。
D.
2005年10月12日,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开始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
6.
下列默写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A.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B.
山下蓝芽短浸溪,柏间沙路净无泥。(苏轼《浣溪沙》)
C.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D.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二、(8分,每小题2分)
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中节选的文字,完成7-10题。
(一)
可怜的小女孩儿!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儿,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二)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儿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三)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儿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儿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7.
如果用简练语言分别概括节选三部分文字的所写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
美丽没有痛苦;划火柴取暖;面带微笑死去了。
B.
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寒冷中取火;冻死在大年夜。
C.
大年夜卖火柴;火柴带来梦想;微笑地死去了。
D.
大年夜卖火柴穷苦饥饿;火柴带来幻象;“幸福”地走向死亡。
8.
在第(二)段文字中小女孩在划火柴中幻觉温暖的大火炉,这是因为
A.
她过惯在温暖的大火炉旁的生活。
B.
她太冷了,渴望得到温暖。
C.
她手里有火柴,可以点燃大火炉。
D.
她太饥饿了,渴望得到食物。
9.
根据第(二)段文字所写内容,下列4个词语按小女孩心理变化的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
惊喜
失望
犹豫
满足
B.
失望
犹豫
满足
惊喜
C.
满足
犹豫
惊喜
失望
D.
犹豫
惊喜
满足
失望
10.
第(三)部分中“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儿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两腮通红”“带着微笑”这样写表明的意思,下列选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小女孩是冻死的。②阳光照在小女孩身上,很温暖。③小女孩终于离开这个寒冷、饥饿、痛苦的世界,从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了。④小女孩临死的时候是幸福的,并没有感到痛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三、(6分,每小题2分)
阅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节选的文字,完成11-13题。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就拿洗澡来说,这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题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北半球的台风也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漩涡是一样的。他还断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这种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
无独有偶。17世纪的一个夏天,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试验室走去,刚要跨入实验室大门,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玫瑰花开了。他本想好好欣赏一下迷人的花朵,但想到一天的实验安排,便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用水清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当水落到花瓣上后,溅上盐酸的花瓣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成分遇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对化学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为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在以后的三百多年间,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他看到儿子睡觉时,忽然眼珠子转动起来。他感到奇怪,连忙叫醒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这位医生想,眼珠子转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于是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写出论文,指出当人的眼珠子转动时,表示睡者正在做梦。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用眼珠子转动的次数、转动的时间,测量人做梦的次数、梦的长短。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子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必能发现真理。
11.
文中讲了三个故事,对它们的共同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个故事都是讲生活中偶然发生的问题。
B.
三个故事都是讲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故事。
C.
三个故事都说明“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
D.
三个故事都是先写研究问题,再写解决问题,最后写发现问题。
12.
文中画线的句子说:“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把“?”拉直变成“!”,就找到了真理。下列对这句话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里的“?”是发现问题,是不断追问的。
B.
“!”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
C.
这个句子把抽象的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D.
句中的“?”“!”是为了省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直接说出结论,让读者进行猜想和判断。
13.
第三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举例论证
B.
引用论证
C.
对比论证
D.
比喻论证
四、(8分,每小题2分)
阅读《跨越百年的美丽》中节选的文字,完成14-17题。
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她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为了提出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终于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着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当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沉重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14.
下列概括选文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
写了居里夫妇艰辛提炼镭的过程。
B.
写居里夫人不为美貌所累,始终进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C.
写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而朝夕艰苦的研究,直到发现了镭。
D.
写居里夫人从美丽走向衰老的过程。
15.
文中加点的“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具体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居里夫人所具有的极为美丽而有淡蓝色的荧光。
B.
研究出来的具有美丽而充满淡蓝色的荧光的有价值的东西。
C.
0.1克镭具有的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D.
化学元素镭所具有的特性,美丽而有蓝色的荧光,表明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16.
文中最后一段话:“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对此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直接抒情,这种“变成”不是一般的变成,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提升,是生命境界的飞跃。
B.
四个“变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以及不朽的业绩。
C.
居里夫人身份的变化也进一步表明科学是无止境的,单靠一人是不起作用的。
D.
这段话表明居里夫人对科学的贡献是很大的,朗读要充满激情。
17.
文中第一段画线语句“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对此句的表达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引起下文,强调了居里夫人在发现放射性过程中的作用。
B.
引起下文,强调了居里夫人是发现放射性的第一人。
C.
总结上文,强调了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
D.
总结上文,强调了居里夫人在发现放射性过程中的作用。
五、(6分,每小题2分)
阅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完成18-20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8.
这首诗的诗歌体裁,正确的一项是
A.
五言绝句
B.
五言律诗
C.
七言绝句
D.
七言律诗
19.
对这首诗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诗人欣闻收复河南河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
B.
颔联进一步写妻、子与自己的喜不自胜。
C.
颈联用拟人的手法,预想春光作伴,送我还乡。
D.
尾联写诗人立即动身,顺流而下,回到洛阳。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整首诗都是对偶,但却明白自然像说话一般,有水到渠成之妙。
B.
诗中所写河南河北,指现在的河北省、河南省。
C.
叙事抒情,整首诗毫无半点修饰,情真意切。
D.
这首诗用“喜”来写悲伤的事,以喜写悲,借景抒情。
第Ⅱ卷
(表述题
共80分)
六、(10分)
21.
古诗词中有许多含有思乡感情的句子,你知道有哪些?请写出三句。(3分)
22.
根据提示内容写出熟语。(3分)
(1)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2)趁着兴致来到,结果很扫兴地回去。——
(3)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23.
学校新建图书馆。要在图书馆里张贴几条有关读书的宣传标语口号,请你帮学校图书馆拟出两条标语口号。(4分)
七、(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6题。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日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地名)韩性(人名)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2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窃入学舍
窃:_________
(2)辄默记
辄:_________
(3)琅琅达旦
旦:_________
(4)冕小儿,恬若不见
若:_________
25.
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2)日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3)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
26.
你认为,王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4分)
八、(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7-30题。
青花瓷瓶
史雁飞
雪下得很大,也很急,街道上空空的,没有几个人。绵软柔滑的积雪,蓬蓬松松地挂在枝梢上。亮白而倦怠的枝蒂被压低了头。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小极细弱,还没有感觉到,就消逝了。在这样的天气,不会有什么顾客来当东西,当铺老板早早地关了店门,捅旺火炉,懒洋洋地趴在柜台上,一边翻看图片,一边哼着京戏。
突然,有人敲门,声音极轻。他抬头,支起耳朵细听,什么声音也没有。他怀疑自己听错了,于是,他又低下头继续翻着手里的图片。敲门声又起,这次声音很重,他很吃惊,自语道,这样的鬼天气,有谁会来当东西呢?
他迟疑着打开门。雪地里,瑟缩地站着一个男孩,十二三岁的样子,很瘦,穿得单薄,头戴一顶破旧的棉帽。厚厚的积雪没了他的双脚,他双手揣在怀里,脸冻得通红,衣服上满是雪。
“孩子,你要当东西吗?”他问。
“我,我……”小男孩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
“那你要做什么?”一朵朵大大的雪花翻飞着落在男孩的额头上,男孩打了个冷战。”哦,孩子,进店说吧。”男孩从雪里拔出双脚,走进店,站在门口,不敢再向前迈一步。他的两只手仍在怀里揣着。老板摘下男孩的棉帽,一边拍打棉帽上的积雪,一边说:“孩子,那你究竟来做什么呢?”
“我……我妈病了。”男孩低着头,怯怯地说。
当铺老板很机敏,一下子就听出男孩的意思:“你是来跟我借钱?”
“哦,不,不,我不是。”男孩显得局促不安,“我妈病了,老咳嗽,夜里咳嗽更厉害,医生说,是肺癌,家里没钱,我想……我想把这个当给你们。”男孩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一个精致的红盒子递给老板。
男孩鞋子上的积雪,在暖烘烘的屋子里很快化成了雪水,在男孩脚下,一圈一圈,慢慢湮散。一老板接过红盒子,慢慢打开。“啊!青花瓷瓶?你是从哪儿弄来的?”老板眼睛盯着男孩。
老板娘听说有人来当青花瓷瓶,兴冲冲地从屋里走出来,说:“在哪呢?快让我看看。哇,这么漂亮的青花瓷瓶。”男孩变得更加局促起来,眼神中藏着遮掩不住的慌乱,他躲闪着老板的目光,慌忙说:“是我家的,是我爸爸留下来的。”
“你爸爸——那你爸爸为啥不来当啊?”老板问。男孩目光黯淡,说,“我爸老早就去世了。”
“那,是你妈让你来当的吗?”老板娘一边仔细翻看着青花瓷瓶,一边问。男孩低下了头,半天才说:“不,不是,我妈不知道。”老板疑惑地盯着男孩:“你是背着你妈,来当这个瓷瓶的?”
男孩流泪了,默默地点头。
老板娘拿着青花瓷瓶,上下左右地翻看,看着看着,忽然皱起了眉头,赶紧把瓷瓶递给老板。老板接过来,又翻来覆去仔细看了一会儿,没吭声,拿着瓷瓶走进柜台,然后走向那个放着营业款的抽屉。老板娘急了,三步并做两步,挡住老板,双臂护着抽屉,嚷道:“你要做什么?你看仔细了,那瓷瓶……”老板温和地看着老板娘说:“我已经仔细看过了,没问题。把这瓷瓶放到你的梳妆台上吧。”
说着,老板把瓷瓶递给老板娘,老板娘半信半疑地边看边向屋里走去。
老板笑了,回过头来对男孩说:“孩子,瓷瓶我们留下了。这些钱拿回去给你妈治病。不够的话,你再过来拿。”
男孩不解地看着老板。老板说:“哦,我是说,我先付给你一半钱,另一半你下次再来拿。”男孩笑了,说了声谢谢,拿着钱,跑了出去。
外面的雪不知啥时候停了,阳光照在雪面上,耀眼刺目。老板眯着眼,看那小小的身影消失在远方。
男孩再也没来。
又是一个春天,天气格外好,明媚的阳光照得人暖洋洋的,当铺的生意红红火火。当东西的,赎东西的,出出进进。
一个少妇带着一个男孩远远地走来,走到当铺门口,少妇一下就跪下去了,当铺老板慌忙走出来,看见站在少妇身边的男孩,明白了一切。
27.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情节内容。(4分)
28.
通过文中具体的描写内容,分析文中当铺老板的人物形象。(4分)
29.
文章情节紧凑,构思巧妙;写人描写手法多样。请你任意举出一个例子并进行分析。(4分)
30.
作为当铺老板肯定不会收藏假品。在文章结尾,假如当铺老板要把“青花瓷瓶”还给那个男孩,他会怎么说?请你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表达出来。(4分)
九、作文(40分)
3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年轻人在海边认识了几位垂钓者,他和其中一位有了以下的对话——
年轻人:“一整天都待在一个地方钓鱼,不觉得枯燥吗?”钓鱼者:“因为喜欢,自然会找到钓的乐趣。”
年轻人:“钓鱼时为什么要不停地上下抖动竿子?这多累啊!”钓鱼者:“只有不停地抖动鱼竿,鱼才会咬钩啊。不累,怎么能钓到鱼呢?”
年轻人:“如果钓了一天,看到别人满载而归,自己却一无所获,你难受吗?”
钓鱼者:“我们是一起来钓鱼的,他们钓到鱼我也很高兴。我想,只要坚持,我也能钓到鱼。”
年轻人豁然开朗:做一件事情,只要喜欢,就能从中找到乐趣;只有辛勤劳作,坚持不懈,才能有收获;与别人分享成功,也是一种快乐。
要求:①从你的生活中选取与材料主题类似的事例,所见或所闻,写一篇记叙性文章。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参考答案
第I卷
选择题(共40分)
【答案】
一、1.
C
2.
C
3.
B
4.
D
5.
A
6.
B
二、7.
D
8.
B
9.
D
10.
A
三、11.
D
12.
D
13.
A
四、14.
C
15.
C
16.
C
17.
A
五、18.
D
19.
D
20.
C
【评分】每题2分,共40分。
第Ⅱ卷(表述题
共80分)
六、(10分)
21.
【答案】举例: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
王昌龄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
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
王维
【评分】每句1分,共3分。符合要求即可。出现错别字该题不得分。
22.
【答案】(1)百闻不如一见(2)乘兴而来,败兴而归(3)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评分】每句1分,共3分。出现错别字该题不得分。
23.
【答案】举例:读书增长智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评分】4分。意思对即可。
七、(14分)
24.【答案】(1)暗地里,偷偷地
(2)就
(3)天亮
(4)好像
【评分】每词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5.
【答案】(1)黄昏回去的时候,却忘了(带)他的牛(回来),王冕的父亲非常生气地打他。
(2)儿子喜欢读书,为什么不任凭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3)安阳的韩性听说(这件事)对他感到惊异,就收(录取)他为弟子。
【评分】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26.
【答案】其根本原因在于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
【评分】4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王冕,诸暨县人。七八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让他到地里放牛,(他)却偷偷的到私塾去,听学生念书,听过之后,就默默的背诵。黄昏回去的时候,却忘了(带)他的牛(回来)。王冕的父亲非常生气地打了他,过后(他)还是这样。王冕母亲说:“儿子喜欢读书,为什么不任凭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王冕因此离开,去寺院居住。晚上偷偷出来,坐在佛像膝上,手执简策映着长明灯读书,书声琅琅直到天亮。佛像大多是土偶,狰狞凶恶,让人害怕。王冕是小孩,却平静得好像没看见。安阳韩性听说(这件事),对他感到惊异,就收(录取)他为弟子。学问于是贯通儒学。
八、(16分)
27.
【答案】在一个雪天有一个男孩为了给生病的母亲治病,拿出家里保存的青花瓷瓶到当铺换钱,尽管老板发现花瓶是假的,是不值钱的,但出于同情,还是给了男孩钱,以解家庭困难。母亲病好亲自登门致谢。
【评分】4分。意思对即可。概括中一定要有花瓶是假的、不值钱的这个意思。
28.
【答案】当铺老板经过仔细观察,发现青花瓷瓶是假品,但没有戳穿;他留下男孩的青花瓷瓶,给男孩救命钱,并告诉男孩钱不够还可以再来拿。表明具有同情心,扶危济困。对男孩和自己的妻子耐心而沉着,表明他性情温和。同时做事机敏,善于经营,当铺的生
意做得红红火火。
【评分】4分。意思对即可。
29.
【答案】构思的巧妙表现在:当铺老板娘的急迫与担心和老板的沉着应付的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的衬托,开始雪下得大而紧,到后来的雪停以及阳光的明媚,反衬情节的曲折;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得恰到好处;男孩的出现,消失与最后的再现,情节跌宕起伏。
【评分】4分。分析出一方面,意思对即可。
30.
【答案】①这是一个救命的青花瓷瓶,还给你们好好保存。②这个花瓶只是暂时放在我这个地方,现在一切都好了,那就再还给你们吧。
【评分】4分。意思对即可。
九、作文(40分)
31.
【评分】从内容、表达、文面三个方面综合评分。可分为四类卷。
综合评分表:
项目类别
表达(20分)
内容(15分)
书面(5分)
总分
一类
16~20分
12~15分
4~5分
32~40分
二类
11~15分
9~11分
3~4分
24~32分
三类
6~10分
5~8分
2~3分
16~24分
四类
5分以下
4分以下
2分以下
15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