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Unit 2 What do you like about your family Period 1 Ready Go & Sound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学评一体化】Unit 2 What do you like about your family Period 1 Ready Go & Sound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5-09-22 16:3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Unit 2 What do you like about your family
Period 1 Ready Go & Sound
一、教学设计说明
本教学设计基于沪教版二年级上册英语 Unit 2《What do you like about your family?》Period 1 的教学内容,以 “家庭” 为核心主题,遵循二年级学生 “直观感知、游戏化学习、学用结合” 的认知特点,整体设计体现三大逻辑: 目标导向性:围绕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目标,将 “单词认读、句型运用、发音感知” 拆解为 “导入 - 呈现 - 练习 - 运用 - 总结” 的递进环节,确保每个教学活动都对应具体目标(如 “家庭树绘画” 对应句型灵活运用目标); 学生主体性:通过 “同桌互答、小组合作、上台展示” 等活动,减少教师单向讲授,让学生在 “做中学、说中学”(如 “图片配对” 活动让学生主动结合单词与句型表达); 生活关联性:将抽象的英语知识与学生熟悉的 “家庭” 场景结合(如谈论自己的家人、画家庭树),降低学习难度,同时落实 “热爱家庭” 的情感目标。 此外,针对二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约 10-15 分钟)的特点,设计中每 3-5 分钟切换一次活动形式(如从 “单词领读” 到 “快速反应游戏”),并通过 “小星星贴纸、家庭小能手奖励” 维持学习兴趣,同时纠正课件中 “cousin 单复数” 的误差,确保语言知识的准确性。
二、语篇研读
【What】 围绕 “介绍 Mary 的家人” 展开,包含核心单词(aunt, uncle, cousin, young, old)和核心句型(This is my...; He’s/She’s...) 【Why】 三类语篇覆盖本节课 6 个核心单词(young, cute, old, aunt, uncle, cousin)和 “-am/-an” 相关单词,通过 “语境化呈现”(如在儿歌中见 “family”,在对话中见 “aunt”),帮助学生理解单词含义,避免孤立记词; 【How】 综合运用(Look, Point and Say & Draw and Say)环节:让学生先 “模仿 Mary 的对话语篇” 进行角色扮演(输出现成语篇),再 “结合自己的家庭树” 创作个性化语篇(如 “This is my grandma. She’s old.”),实现 “从模仿语篇到创造语篇” 的进阶,落实 “学用结合” 的目标。
三、课时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时学习,学生能够: 能听、说、认读6个核心单词:描述人物特征的形容词young(年轻的)、cute(可爱的)、old(年老的),家庭成员名词aunt(婶婶/姑姑)、uncle(叔叔/舅舅)、cousin(堂兄/堂妹),发音准确,能对应实物或图片说出单词。 2. 能掌握并运用核心句型:This is my...(这是我的……)和 He’s/She’s...(他/她是……),能结合单词描述家庭成员的身份与特征(如:This is my aunt. She’s young.)。 3. 能感知并模仿“-am”和“-an”字母组合的发音,能识别含这两种字母组合的单词(如:jam, Sam, ham, Dan, fan, pan),能跟随音频朗读相关chant。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 6 个核心单词的发音与含义; 运用核心句型介绍家庭成员; 感知 “-am”“-an” 的发音,识别相关单词。 【难点】 名词 “cousin” 的单复数运用 2. 句型在真实情境中的灵活运用(如结合自身家庭情况介绍)。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Warm-up:热身导入
教学活动 活动层次 效果评价
播放英文儿歌《I Love My Family》,带领学生边唱边做简单动作(如拍手、指自己的家人照片); - 歌曲结束后,用中文问候:“同学们,刚刚的歌里提到了‘family’,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引导学生回答“家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家庭’,学习怎么用英语介绍家人吧!” 学习理解之感知与注意 歌曲导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学习英语。
设计意图: 通过儿歌激活学生对 “家庭” 的已有认知,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自然引入本节课主题。。
环节二:Free Talk:话题讨论
教学活动 活动层次 效果评价
出示 3 个核心问题,逐一引导讨论,先自问自答示范: ①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你家有几口人?)Look, this is my family. There are 3 people in my family.(展示自己的家庭简笔画)” ② “Who are they (他们是谁?)They are my father, my mother and me.(指着简笔画介绍)” ③ “What does your mother look like (你妈妈长什么样?)My mother is young.(用中文补充 “年轻的”,为后续学 “young” 铺垫)” 学习理解之感知与注意 谈话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学生能主动分享个人对该主题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根据需要调整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组织学生 “同桌互问互答”,每组选 1-2 名学生站起来分享,教师用 “Good!”“Wonderful!” 鼓励。
设计意图: 通过生活化问题激活旧知,让学生初步感知 “家庭” 相关话题,为后续单词和句型学习做铺垫,同时锻炼口语表达勇气。
环节三:Presentation:新知呈现
教学活动 活动层次 效果评价
教描述性形容词(young/cute/old) ① 出示 “年轻阿姨” 的图片,指着图片说:“Look! This is an aunt. She is young.(放慢语速,强调 “young”)”,同时板书 “young”,标注中文 “年轻的”; ② 领读 “young”(全班齐读→分男女读→个别抽查),引导学生模仿 “年轻” 的表情; ③ 用同样方法教 “cute”(出示 “可爱小孩” 图片,板书 “cute - 可爱的”)和 “old”(出示 “爷爷奶奶” 图片,板书 “old - 年老的”),每个单词都结合例句(如 He is cute. They are old.)。 学习理解之感知与注意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记忆单词,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指导并鼓励,确保学生发音和拼写正确。
教家庭成员名词(aunt/uncle/cousin) ① 出示 “婶婶” 的图片,说:“This is my aunt.(强调 “aunt”)”,板书 “aunt - 婶婶 / 姑姑”,领读并说明 “aunt 可以指婶婶、姑姑等女性长辈”; ② 同理教 “uncle”(出示 “叔叔” 图片,板书 “uncle - 叔叔 / 舅舅”); 教 “cousin” 时,对比出示 “1 个堂兄” 和 “2 个堂妹” 的图片,说:“This is my cousin.(1 个)They are my cousins.(2 个)”。 学习理解之感知与注意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记忆单词,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指导并鼓励,确保学生发音和拼写正确。
Listen.Then point and say 整体听读6个单词,巩固单词的发音和意思。 学习理解之感知与注意
设计意图: 通过 “图片 + 中文注释” 直观教学,帮助二年级学生理解单词含义;结合例句教句型,让学生初步感知 “单词 + 句型” 的运用逻辑,降低学习难度。
环节四:Practice 知识操练
教学活动 活动层次 效果评价
通过趣味“相机拍照”游戏操练单词,照片出现的时候同学们抢读单词,最先说出正确单词的同学可以获得奖励。 应用实践之内化与运用 教师观察学生们的积极性,及时反馈,同时鼓励不太积极的同学。
设计意图: 通过趣味小游戏,增强英语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同学们的英语学习兴趣,提升自信。
环节五:Listen and Chant:韵律巩固
播放课件中关于 “家庭成员” 的 chant 音频(“Here’s my aunt, Kitty. She’s young. She’s pretty...”),教师跟随音频做动作(如指自己的 “aunt” 时拍手); 暂停音频,逐句领读,讲解难词(如 pretty - 漂亮的,仅要求理解); 分角色朗读:男生读 “uncle/grandpa” 部分,女生读 “aunt/grandma” 部分,全班齐读 “cousin” 部分; 学习理解之感知与注意 听音频,跟随教师做动作,模仿发音; 参与分角色朗读,用节奏辅助记忆。
设计意图:通过 chant 的韵律感,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单词和句型,同时强化 “-am”“-an” 的发音感知,让学习更有趣。
环节六:Look, Point and Say
① 出示 “Mary’s family” 图片(课件素材),教师示范:“I’m Mary. This is my grandfather. He’s old.”; ② 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人扮演 Mary,另一人提问(如:“Who is this ”),扮演者用句型回答,之后互换角色;邀请 2-3 组学生上台展示。 学习理解之感知与注意 教师给予 “Great!”“You’re so good!” 的评价。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单词和句型。
环节七:Draw and Say & Show Time
①布置任务:“请大家用 5 分钟画一幅自己的‘家庭树’,画出 2-3 个家人,并用 1 分钟在小组内介绍(用 “This is my... He’s/She’s...”)”; ② 小组内轮流介绍后,每个小组推荐 1 名学生上台 “Show Time”,介绍自己的家庭树,教师为展示的学生发放 “家庭小能手” 贴纸。 应用实践之内化与运用 学生绘画时,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如提醒单词拼写、句型结构);
设计意图:通过 “角色扮演” 和 “绘画 + 介绍”,让学生将所学语言与自身生活结合,实现 “学用结合”,同时培养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环节七:Sound
Look and say 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内容。 Look and circle the“-am”/“-an” words 观察歌谣,圈出单词 Listen and chant 听读歌谣,感受字母组合的发音 Read more chant 尝试朗读更多符合这个字母组合的歌谣 Game Time 通过拼读小游戏操练发音,拼读单词 学习理解之感知与注意 对圈画有困难的学生,提示 “看单词最后两个字母是不是‘am’或‘an’”,对圈画正确的学生,贴 “小小侦探” 贴纸奖励;
设计意图:通过 “听觉(听音频)+ 视觉(看动画高亮)+ 动觉(做专属动作)” 的多感官联动,让学生在 “玩中学”,强化对 “-am/-an” 发音的记忆,同时提升 “节奏感” 和 “朗读兴趣”,避免单一听读的枯燥。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设计
1.听读本节课单词,歌谣3遍。 2.大声、流利地朗读页面中关于 Sam 和 Dan 的两段小韵文,每段至少朗读 3 遍。 3.画一幅简易家庭树,给家庭树里的每个成员标注对应的描述或身份。并用 “This is... He/She is...” 的句型,写 3 - 5 句话介绍画中的家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