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Unit 2 What do you like about your family Period 2 Story & communicate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学评一体化】Unit 2 What do you like about your family Period 2 Story & communicate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5-09-22 16:3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Unit 2 What do you like about your family
Period 2 Story & communicate
一、教学设计说明
本教学设计围绕沪教版二年级上册 “At Uncle Bob's party” 故事语篇展开,以 “‘家庭聚会’为情境载体,‘词汇 + 句型’为语言核心,‘听说读演’为能力目标” 为核心逻辑,构建 “Before Reading(导入铺垫)—While Reading(故事学习)—After Reading(拓展运用)—Summary & Homework(总结作业)” 的 40 分钟课堂框架。 核心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语言知识目标,聚焦 “children/party/great/fun/look for”5 个核心词汇及 “Who is he/she — He’s/She’s...” 句型的认读与运用;二是语篇理解目标,引导学生梳理 “拍照→辨认家人→寻找 Uncle Bob→享受派对” 的故事主线;三是能力与情感目标,通过角色扮演、画图问答等活动锻炼口语表达,渗透 “感受家庭温暖、乐于分享家庭生活” 的情感教育。
二、语篇研读
【What】 核心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语言知识目标,聚焦 “children/party/great/fun/look for”5 个核心词汇及 “Who is he/she — He’s/She’s...” 句型的认读与运用;二是语篇理解目标,引导学生梳理 “拍照→辨认家人→寻找 Uncle Bob→享受派对” 的故事主线;三是能力与情感目标,通过角色扮演、画图问答等活动锻炼口语表达,渗透 “感受家庭温暖、乐于分享家庭生活” 的情感教育。 【Why】 贴合学生认知特点:二年级学生处于 “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萌芽” 阶段,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约 15-20 分钟),因此设计中融入 “道具寻找游戏”“角色扮演”“画图” 等具象化活动,避免枯燥讲解,符合低年级学生 “在玩中学” 的学习需求。 【How】 故事学习环节不采用 “一次性通读”,而是按 “整体感知(抓主线)→分段精读(解词汇、练句型)→跟读巩固(正发音)” 的步骤拆分:先通过动画让学生知道 “故事讲的是 Uncle Bob 的派对”,再逐段用 “提问 + 道具” 破解难点(如用 “找 Uncle Bob 头饰” 游戏理解 “look for”),最后通过跟读强化语言输入,符合低年级 “先理解、再模仿、后运用” 的语言学习规律。
三、课时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时学习,学生能够: 1.能听、说、认读核心词汇:children, party, great, fun, look for,并能用简单例句(如 “Let’s sing for the children.” “This party is great.”)运用词汇。 2.能掌握并运用核心句型:Who is he/she — He’s/She’s...,能根据人物身份进行问答。 3.能理解故事 “At Uncle Bob's party” 的主要内容,包括 “拍照→辨认家人→寻找 Uncle Bob→享受派对” 的情节,能跟读故事并复述关键片段。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核心词汇的认读与运用:children, party, great, fun, look for。 2.核心句型的熟练运用:Who is he/she — He’s/She’s...。 3.理解故事 “At Uncle Bob's party” 的情节主线。 【难点】 1.正确运用短语 “look for” 描述 “寻找” 的动作(如 “Let’s look for him.”)。 2.在真实情境中(如角色扮演、画图问答)灵活运用句型描述人物身份。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Before Reading:导入铺垫
教学活动 活动层次 效果评价
生活经验链接,激发兴趣 ①教师提问引导:“Boys and girls,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party (你们去过派对吗?)What can you do at a party (在派对上能做什么?)” ②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用图片展示派对常见活动(如 eat cake, play games, take photos),并板书关键词,自然引出词汇 “party”,教读并举例:“This is a birthday party. My sister has a birthday party.” 学习理解之感知与注意 教师观察学生们的积极性,及时反馈,同时鼓励不太积极的同学。
设计意图: 用party主题的词汇和谈话导入,更能让学生快点进入状态,为本节课故事的学习做好铺垫。
环节二:While Reading:故事学习
教学活动 活动层次 效果评价
整体感知:听故事,抓主线 播放故事动画(或教师带表情朗读),提问:“What is the story about (故事是关于什么的?)” 引导学生说出 “Uncle Bob's party”,明确故事主题。 学习理解之感知与注意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和交流,学生能主动分享个人对该主题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根据需要调整提问教师观察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和准确性,并及时予以指导和反馈,以评估此活动的有效度。
分段精读:解词汇,练句型 片段 1:拍照场景(“Look here! Say ‘Cheese!’”) 展示故事插图,提问:“What are they doing (他们在做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They are taking photos. Say ‘Cheese!’” 教读 “Cheese!”,让学生模仿拍照动作,感受场景乐趣。 片段 2:辨认家人(“Who is he — He’s Henry.” “Who is she — She’s Ann.”) 出示 Henry 和 Ann 的插图,用核心句型提问:“Who is he (他是谁?)” 引导学生回答 “He’s Henry.”,同理练习 “Who is she — She’s Ann.”。 小组互问互答:“Point to a character in the picture and ask your partner ‘Who is he/she ’” 片段 3:寻找 Uncle Bob(“Where’s Uncle Bob Let’s look for him!”) 提问:“What do they do for Uncle Bob (他们为 Uncle Bob 做了什么?)” 引出短语 “look for”,教读并举例:“I’m looking for my pen. Let’s look for Uncle Bob.” 让学生做 “寻找道具” 游戏:教师藏起 “Uncle Bob 头饰”,学生说 “Let’s look for Uncle Bob!” 并寻找,强化短语运用。 片段 4:派对感受(“This party is great! Let’s have fun.”) 提问:“How do the children feel about the party (孩子们觉得派对怎么样?)” 引导学生说出 “great”“fun”,教读 “fun” 及例句:“We have fun at the party.” 学习理解之感知与注意 教师根据不同能力水平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理解,给予指导和鼓励方式进行追问或予以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自评,学生自我评判自己的拼读能力,并能对同伴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
巩固跟读:Watch and repeat 再次播放故事动画,学生跟着音频逐句跟读,教师纠正发音(如 “children” 的复数读音、“look for” 的连读),鼓励学生模仿人物语气(如 Aunt Susan 的亲切语气)。 学习理解之感知与注意 教师观察学生朗读时的语音语调,及时加以纠正并鼓励。
设计意图: 语言运用环节不脱离语篇主题,而是围绕 “家庭派对” 展开 —— 例如 “角色扮演” 还原语篇对话,“画图问答” 围绕语篇人物 / 场景,“分享经历” 关联语篇主题(家庭派对),确保学生的语言运用 “源于语篇、高于语篇”(从 “说语篇里的句子” 到 “说自己的家庭派对句子”),实现 “语篇理解→语言模仿→真实运用” 的闭环。
环节三:After Reading:拓展运用
教学活动 活动层次 效果评价
活动 1:Think and say(讨论派对乐趣) ① 教师提问:“What is fun about Uncle Bob’s party (Uncle Bob 的派对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②结合课件提示(拍照、见家人、一起玩),引导学生用简单句子回答,如:“Taking photos is fun.” “Meeting Aunt Susan is fun.”,联系自身:“Do you have fun at your family parties What do you do ” 学习理解之感知与注意 鼓励学生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适当中文。
活动 2:Role-play(角色扮演) ①分组:4 人一组,分配角色(Dan, Henry, Ann, Aunt Susan/Uncle Bob),佩戴头饰。 ②任务:还原故事中的 2-3 个片段(如 “辨认 Henry→寻找 Uncle Bob→对派对说‘great’”),鼓励学生加入简单动作(如寻找时的张望、拍照时的微笑)。 ③展示:邀请 2-3 组上台表演,教师用 “Great!”“You have fun!” 等语言鼓励。 学习理解之感知与注意 教师给予 “Great!”“You’re so good!” 的评价。
活动 3:Draw and colour & Ask and answer(画图问答) ①任务 1:学生用彩笔画 “自己最喜欢的派对人物或场景”(如 Uncle Bob、拍照场景),并涂色。 ②任务 2:同桌互动,用句型提问:“Who is he/she (他 / 她是谁?)”“Is he/she your... (他 / 她是你的…… 吗?)”,回答:“He’s/She’s...(他 / 她是……)”“Yes/No.(是 / 不是)”。 ③分享:邀请 1-2 名学生展示画作并介绍:“This is Uncle Bob. He’s at the party.” 应用实践之内化与运用 学生绘画时,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如提醒单词拼写、句型结构);
设计意图: 拓展环节设计 “角色扮演(动 + 说)”“画图问答(画 + 说)”“分享经历(说 + 思)” 三类活动,覆盖 “听觉(听同伴提问)、视觉(看插图 / 画作)、动觉(做动作 / 画图)、语言觉(说句子)”,让学生在 “多感官互动” 中运用词汇和句型,避免 “机械背诵”,提升语言运用的灵活性。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设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