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学案课件(5份打包)湘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学案课件(5份打包)湘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23 07:08:19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02
01
学习目标
03
知识梳理
04
随堂训练
思维导图
1.运用地图,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与疆域特征,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增强国家版图意识与海洋权益意识。(重点)
2.运用地图分析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重难点)
3.知道中国的陆地面积及领土四至点的位置。(重点)
4.在地图上指出中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中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重点)
认真阅读课本P2~7内容,完成下列各题,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一、伟大的祖国
1.从半球位置看,我国处于    半球和    半球;从纬度位置看,我国跨    带和    带,主要位于    带,没有
    带;从海陆位置看,我国地处    大陆东部,濒临
    洋,是一个    兼备的国家。



北温
北温

亚欧
太平
海陆
2.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北气候差异大,有利于发展多种    经济和    业。
(2)从海陆位置看,我国背靠亚欧大陆,陆上邻国众多,有利于发展
_________;东临太平洋,东部雨量丰沛,有利于    生产,且沿海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    事业。
农业
旅游
国际贸易 
农业
海洋
二、辽阔的疆域
1.读图1.1.1,填写中国领土四端。
(1)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
      主航道中心线(53°N附近)。
(2)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______________      
(4°N附近)。
(3)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_____________      
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附近)。
(4)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73°E附近)。
图1.1.1
黑龙江
曾母暗沙
乌苏里江
帕米尔高原
2.中国陆地总面积约    平方千米2,仅次于    和    ,居世界第    位。
3.中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为    、黄海、东海和    ,其中属于中国内海的是    。
4.中国大陆海岸线长    多千米,中国领海宽度为    海里(1海里=1.852千米),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约    万平方千米。
960万
俄罗斯 
加拿大

渤海
南海
渤海
1.8万
12
300
三、众多的邻国
中国陆地国界线漫长,总长度约    千米,陆上邻国有_________个,其中    和    与中国海岸相邻;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韩国、    、马来西亚、    和印度尼西亚等。
2万 
14
朝鲜
越南
日本
菲律宾
文莱
【国际合作】2025年1月21日,中泰经贸合作论坛在泰国曼谷举行,迎接中泰建交50周年暨“中泰友谊金色50年”,深化两国经贸合作。图1.1.2为中国疆域及泰国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中国位置和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
B.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C.最东端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合处
D.台湾海峡是内海
知识点 1
伟大的祖国
图1.1.2
C
2.与泰国相比,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
A.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地区,光热充足
B.东西跨度大,各地降水都丰富
C.疆界长,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D.领土面积大,自然环境差异小
图1.1.2
C
  “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我何其幸生于你怀,承一脉血流淌……”歌曲《万疆》表达了我们对祖国深深的爱恋与自豪。图1.1.3为我国疆域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知识点 2
辽阔的疆域
图1.1.3
3.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大。下列关于我国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②位于亚欧大陆东部,西临太平洋 ③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④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图1.1.3
C
4.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  )
A.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
C.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
D.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
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图1.1.3
D
5.当哈尔滨晨光熹微时,阿勒泰依然夜色浓重,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我国(  )
A.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B.东西跨经度广
C.海陆兼备 
D.南北跨纬度广
图1.1.3
B
【国家版图意识】2024年11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黄岩岛的领海基线。黄岩岛是中沙群岛中唯一露出水面的小岛,地处中国领海的战略要冲,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海底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图1.1.4为黄岩岛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黄岩岛所在的海域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图1.1.4
D
7.我国宣布黄岩岛领海基线的目的是(  )
A.强化我国陆地国土管理 
B.防治海洋环境污染
C.增强我国公民环保意识 
D.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图1.1.4
D
8.黄岩岛对我国的意义重大,包括(  )
①海底油气资源丰富 ②附近海域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③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④盛产椰子、橡胶等热带作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图1.1.4
A
【国家版图意识】2025年1月5日起,中国海警5901舰被派遣至南海靠近菲律宾的海域进行巡逻。这一举动不仅是对菲律宾非法侵占岛礁行为的直接回应,更是中国海警力量转守为攻的重要标志。图1.1.5为中国疆域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菲律宾对应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知识点 3
众多的邻国
图1.1.5
B
10.菲律宾与我国的位置关系是(  )
A.陆上邻国 B.隔海相望
C.海陆兼备 D.位于我国西南方向
图1.1.5
B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这片广袤的领土之上,有广大的肥田沃土,给我们以衣食之源;有很多的江河湖泽,给我们以舟楫和灌溉之利;有很长的海岸线,给我们以与海外各民族往来的方便。
材料二:图1.1.6为我国疆域及邻国示意图。
图1.1.6
(1)请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4分)
图1.1.6
(1)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4分)
(2)请列举出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4分)
图1.1.6
(2)与我国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是越南和朝鲜。(4分)
(3)请分析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6分)
图1.1.6
(3)①我国南北跨纬度大,各地气候差异大,有利于发展各种农业生产;②各地气候差异大,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每点3分,满分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4)归纳我国地理位置海陆兼备的优越性。(6分)
图1.1.6
(4)①我国背靠亚欧大陆,陆上邻国众多,有利于发展对外交往与合作;②东临太平洋,东部雨量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③沿海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每点2分,满分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共15张PPT)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探究与实践 理解中国人口政策
 我国人口政策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从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到“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两个子女”,再到“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我国人口政策的主要变化历程:
时间 阶段 内容
1949年至1953年 鼓励生育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面临着战后恢复和经济重建的双重任务,同时人口因战争和自然灾害而大幅减少。因此,政府大力鼓励生育,提出了“人多力量大”的口号,并将生育视为“爱国”的一部分。这一时期的生育政策较为宽松,人口迅速增长
1978年至1984年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阶段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控制人口增长,1978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公开信,全国推行“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这一政策在减少人口增长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等新问题
时间 阶段 内容
1984年至2015年 二孩政策推行阶段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政府开始逐步放宽生育政策。1984年,“一孩半”政策在部分地区试点,允许农村家庭如果第一孩是女孩,可以生育第二孩。2013年,中共中央宣布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即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第二孩。然而,这些政策并未能完全逆转人口出生率下滑的趋势
时间 阶段 内容
2015年至今 全面二孩与三孩政策出台阶段 为应对更为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减少问题,2015年,国家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然而,这一政策并未能显著提高生育率。2021年,中共中央进一步推出三孩政策,允许所有家庭生育三个孩子,并配套实施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措施,如延长育儿假、提供托育服务、降低养育成本等。尽管政策放宽,但受到经济压力、养育成本、生育观念转变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仍持续下降
  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历程反映了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人口、社会和经济问题以及政策调整的方向。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正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人口政策。未来的人口政策可能会更加注重平衡人口数量与质量、促进人口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也将继续加强生育支持措施,提高家庭的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
任务一 认识我国人口变化特征
描述:读图1.5.1,描述我国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变化特征。
归纳:读图1.5.2,说出我国各类受教育程度的人数变化趋势。
归纳:大专及以上学历、高中学历的人数持续增加,初中学历、小学学历的人数先增后减。
描述:人口总量持续增加,但增速放缓。
任务二 了解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
  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70%,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3.50%,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
图1.5.3 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变化及预测
调查:从身边事实入手,理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调查对象 向家长了解家里的亲戚中年龄超过60岁的人数,并计算其在你家亲戚人数中的占比
调查结果 我家亲戚中60岁及以上的有    人,在亲戚中占
    %
预测 五年后,我家亲戚中60岁及以上的有    人,占比为
    %
略。
撰写:调查自己所在社区或村中的人口老龄化情况,写一篇调查报告。
关于人口老龄化的调查报告
调查主题
调查对象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人员分工
调查内容
调查结论
略。
交流:结合调查结果以及图1.5.3,谈谈你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理解。
交流: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加剧,这会导致国家养老负担加重、劳动力供应不足等情况,国家要采取相应措施应对,如延迟退休年龄、鼓励生育、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等。
任务三 理解我国人口政策
  分析:玲玲和贝贝在放学路上看到如下宣传画(图1.5.4),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宣传画所表达的内容,并分析其中的含义。
图(a):这是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人口结构的重要举措。该政策旨在鼓励生育、增加劳动力供给、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图(b):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社会、医疗等多方面进步的体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正确认识人口老龄化的积极意义、充分发挥老龄人口的积极作用、构建全面的养老保障体系、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实施弹性退休制度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图(c):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人口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家庭的幸福和国家的富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
中,人口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能够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共22张PPT)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02
思维导图
01
学习目标
03
知识梳理
04
随堂训练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人口的基本状况和变化。(重点)
2.根据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中国人口分布的概况。(重点)
3.理解中国的人口基本政策,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重难点)
认真阅读课本P13~18,完成下面各题,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一、世界人口大国
1.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为    亿人,是世界人口大国。
2.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是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   ,全国人口迅速   。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    ,人口增速明显    。
14.4
广东省
澳门特别行政区
下降
增长
下降 
减缓
二、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1.中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①(黑龙江省)     —②(云南省)
    ,即胡焕庸线。
图1.3.1
黑河 
腾冲
2.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特点:东部地区人口     ,西部地区人口
    。
人口分布多的地区 人口分布少的地区
沿海、沿河、沿湖地区 ③    荒漠地区
①    、盆地 ④    、高原
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 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
城镇密集、②    发达的地区 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
多 

平原
工业
干旱
山地
三、中国的人口政策
1.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起,我国大力推行       政策,人口      的势头得以遏制,人口素质显著提升。2021年,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                    。
2.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逐步调整完善的,目的是         。
计划生育
过快增长
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年末全国人口(不含港、澳、
台)为140 828万人,比上年年末减少13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 093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76‰。图1.3.2为2015—2024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1~2
题。
知识点 1
世界人口大国
1.2024年,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
A.0.99‰ B.-0.99‰ 
C.0.49‰ D.-0.49‰
2.读图可知,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为(  )
A.增速减缓 B.增速加快 
C.减速减缓 D.减速加快
图1.3.2
B
C
  (2025·广东深圳龙岗期末)总抚养比,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即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其中又分为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两个指标。图1.3.3为我国近几年的人口抚养比数据统计图。据此完成3~5题。
图1.3.3
3.我国抚养比一直持续增长的是(  )
A.总抚养比 B.少儿抚养比
C.老年抚养比 D.无法确定
4.2020年少儿抚养比较前一年有所提升,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  )
A.生育政策的调整 B.国家经济显著提升
C.生育观念的转变 D.医疗水平显著提高
5.根据抚养比变化趋势推测,我国未来(  )
A.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B.养老压力逐步增大
C.人口性别比例失衡 D.退休年龄逐步提早
C
A
B
  “胡焕庸线”(黑河—腾冲线)揭示了中国人口密度分布的差异,该线东西部的人口格局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具有“不可破”的特性。下表为我国局部区域相关数据统计表。据此完成6~8题。
知识点 2
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年份 东南区域 西北区域 面积比重/% 人口比重/% 人口密度(人/千米2) 面积比重/% 人口比重/% 人口密度(人/千米2)
1953年 43.24 94.8 约139 56.76 5.2 约6
2020年 43.24 93.5 约313 56.76 6.5 约16
6.造成“胡焕庸线”“不可破”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源分布  B.自然环境 
C.人口政策 D.交通条件
7.表格中数据可以表明(  )
A.东南区域人口数量在减少 B.西北区域人口数量超过东南区域
C.西北区域人口数量在增多 D.西北区域人口密度高于东南区域
B
C
8.为了促使“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分布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加大对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扶持力度
B.对西部地区实施更为开放的生育政策
C.限制西部地区的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
D.加快东部地区建设,形成东部城市群
A
  2024年9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图1.3.4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动态调整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知识点 3
中国的人口政策
图1.3.4
9.我国人口生育政策不断调整是为了(  )
A.促进人口与当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B.适应人口快速增长的基本国情
C.适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D.缓解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压力
A
10.“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决定的出台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  )
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分布不均 
C.人口老龄化严重 D.人口基数大
11.针对我国当前主要的人口问题,除了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还应当(  )
A.鼓励人口向海外迁移 B.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C.鼓励人口流入大城市 D.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C
D
 2025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4年国民经济数据显示,2024年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年末减少139万人,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年出现人口总量减少的情况,我国正在进入人口负增长时期。图1.3.5为人口负增长时期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减少速度(不含港、澳、台)统计图。据此完成12~14题。
图1.3.5
12.读图可知,我国人口负增长时期人口减少速度最快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长三角地区 D.珠三角地区
图1.3.5
A
13.与东部其他经济较发达的省级行政区相比,广东省的人口减少速度较为缓慢,主要得益于(  )
A.优越的地理位置 
B.人口的大量迁入
C.便利的交通运输 
D.完善的基础设施
图1.3.5
B
14.针对我国人口负增长问题,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①调整完善生育政策 ②延迟老年人退休年龄 ③降低国外移民标准 ④增加新生儿福利补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图1.3.5
C(共18张PPT)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
02
思维导图
01
学习目标
03
知识梳理
04
随堂训练
1.知道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了解中国各民族的民族风情。
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点)
4.了解民族政策,学会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等,初步树立正确的民族观。(重难点)
认真阅读课本P19~24内容,完成下列各题,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一、五十六个民族
1.中国共有    个民族,其中    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11%;其他民族约占8.89%,统称为      。
2.少数民族中,    人口数量最多。
3.各族人民具有    的地位。
56 

少数民族
壮族
平等
二、中国的民族分布
1.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2.中国分布最广的民族是    ,该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    和
    地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和    地区。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汉族
东部
中部
西南
西北 
东北部
三、“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
1.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兼收并蓄,逐渐形成了“      ”的中华民族,同时孕育出独特的“      ”的中华文化。
2.民族服饰:把以下图片和相应的民族名称用线连接起来。
多元一体
和而不同
3.民俗活动:泼水节——    族;那达慕大会——    族。

蒙古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  )
A.55个民族 B.56个民族 C.54个民族 D.57个民族
2.“兄弟姐妹”各族人数不同,其中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汉族  B.壮族  C.满族  D.彝族
知识点 1
  五十六个民族
B
B
  每到广西“三月三”节日时,当地的乡亲们会用植物的汁液和糯米混合,做五色糯米饭。图1.4.1为“三月三”节庆照片,图1.4.2为广西民族分布略图。据此完成3~4题。
知识点 2
中国的民族分布
3.广西的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  )
A.侗族 B.壮族 
C.回族 D.汉族
4.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  )
A.各民族均匀交错分布
B.各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在一起
C.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D.少数民族只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B
C
 【体育赛事】2024年11月22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海南三亚隆重开幕,会期9天,全国各民族均有代表参加本届运动会。据此完成5~7题。
5.“攀椰竞速”是本届运动会新增的项目,其源自海南当地群众爬椰树、摘椰子的生活劳作场景。有这种传统劳作的民族是(  )
A.壮族 B.白族 C.黎族 D.高山族
知识点 3
“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
C
6.比赛期间,各族运动员相互交流了各自的生活习俗,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蒙古族运动员会参加当地的泼水节
B.壮族运动员会在“三月三”节上跳起手鼓舞
C.藏族运动员会身着艳丽的服饰参加火把节
D.朝鲜族运动员喜欢跳长鼓舞和荡秋千
D
7.我国邮政曾为少数民族运动会的一些民族特色运动发行了一套邮票,下列这些少数民族主要分布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壮族——广西  B.苗族——吉林
C.土家族——台湾 D.彝族——新疆
A
 2025年,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开发了“雪国列车”的新玩法,穿越茫茫林海、跨过皑皑雪原的“雪国列车”有冰雪旅拍主题、民族非遗文化主题和东北民俗文化主题等,给旅游者带来新场景与新体验。据此完成8~9题。
8.东北民俗文化主题列车里游客们可体验的民族服饰是(  )
A.壮族 B.满族
C.藏族 D.傣族
B
9.在民俗非遗文化主题车厢内,头戴狍角帽、身穿民族服装的鄂伦春族汉子与车厢里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进行非遗宣传。图1.4.3为鄂伦春族传统的狍角帽实物图,据此可猜测,鄂伦春族历史上的传统生产方式主要是(  )
A.农耕定居 B.江海捕鱼
C.草原游牧 D.山林狩猎
图1.4.3
D
  近日,佛山某学校团委组织了“暖冬盒子计划”活动,为新疆伽师四中等边远地区的学子送去温暖和祝福。图1.4.4为佛山与伽师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新疆伽师四中的学生多属于(  )
A.藏族 B.蒙古族
C.朝鲜族 D.维吾尔族
图1.4.4
D
11.佛山学子为新疆学子送去“暖冬盒子”,体现了(  )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文化保护
C.民族团结 D.民族平等
12.佛山学子在新疆能体验到的民族风情是(  )
A.古尔邦节 B.孔雀舞 
C.赛龙舟 D.独竹漂
图1.4.4
C
A(共20张PPT)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02
思维导图
01
学习目标
03
知识梳理
04
随堂训练
1.运用中国行政区划图,识别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重难点)
2.了解34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
3.知道台湾省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认真阅读课本P8~12内容,完成下列各题,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分为    、    、
    ;国家在必要的时候得设立        。
2.中国共有    个省级行政区,包括    个省、    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    、    2个特别行政区。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3.    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自治区
直辖市
特别行政区
34
23
5 
香港
澳门
北京
台湾
4.据中国行政区划图(图1.2.1),填空。
图1.2.1
省区 青海 湖南 天津 陕西 新疆 台湾 安徽 浙江 福建 广东
简称 青 湘 津 陕/秦 新 台 皖 浙 闽 粤
我国省级行政区数量较多。图1.2.2为中国行政区划图。据此完成1~4题。
图1.2.2
1.下列关于我国各类省级行政区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0个省、6个自治区、5个直辖市和3个特别行政区
B.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C.26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3个特别行政区
D.32个省、4个自治区、5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图1.2.2
B
2.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于2025年2月7日—14日在我国哈尔滨举行。哈尔滨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A.鲁  B.新  C.冀  D.黑
3.图示四川省的行政中心是(  )
A.贵阳 B.成都 C.玉树 D.兰州
图1.2.2
D
B
4.【跨学科融合】“粤犬吠雪非差事,粤人语冰夏虫似”出自杨万里的《荔枝歌》,其中“粤”代表的省级行政区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图1.2.2
D
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设有北京主会场及西藏拉萨、重庆、湖北武汉和江苏无锡四个分会场。据此完成5~8题。
5.四大分会场中,重庆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  )
A.省  B.自治区
C.直辖市 D.特别行政区
C
6.四大分会场中,不属于省级行政中心的是(  )
A.拉萨  B.重庆  C.武汉  D.无锡
7.关于四大分会场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及其简称,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  )
A.西藏自治区——藏 B.重庆市——蜀
C.湖北省——鄂  D.江苏省——苏
D
B
8.关于拉萨所在省级行政区的轮廓,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B
  【国家主权意识】2025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也是台湾正式建省140周年。中国台湾省是台湾地区在联合国的唯一称谓。图1.2.3为中国局部省级行政区分布图。据此完成9~10题。
9.台湾省在图中是指(  )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与台湾省距离最近的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  )
A.广州 B.福州 
C.杭州 D.兰州
图1.2.3
D
B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5年春运是实行春节8天长假后的首个春运,有人步履匆匆回家,有人带着全家去旅行,全国出行总量再创历史同期新高。从2025年1月14日春运开启到1月27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30亿人次。图1.2.4为我国疆域及邻国示意图。
图1.2.4
(1)请列举我国四个直辖市。(4分)
图1.2.4
(1)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每点1分,满分4分)
(2)请说出我国五个自治区的全称及其简称。(4分)
图1.2.4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西藏自治区——藏;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宁夏回族自治区——宁。(每点2分,满分4分)
(3)写出北回归线自西向东所经过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8分)
图1.2.4
(3)云(或滇)、桂、粤、台。(每点2分,满分8分)
(4)春节期间,小明和家人一起去旅行,所到的地方隐藏在对联“川肴蜀绣锦官城,花径草堂”和“苗寨黔山黄果树,酒乡赤水”中。请判断小明的旅游目的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4分)
图1.2.4
(4)四川、贵州。(每点2分,满分4分)